收藏 分销(赏)

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的思考_丁一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296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的思考_丁一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的思考_丁一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的思考_丁一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08学思践悟版权是创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版权问题涉及诸多行业领域。近年来,版权资源已经成为发达地区文化创新的新动能,与版权产业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版权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如何有效营造优良的版权保护环境,加力推进黑龙江省版权产业发展,实现版权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工业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其实质是驱动创新,推动商业发展。从日常生活用品到航天航空材料设计都是工业设计的范围。“文化创意产业”是由知识、文化

2、、技能和创造力构成的概念,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开发应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所涵盖的范围同样十分广泛,包括影视动漫、媒体广播、广告设计等。近年来,黑龙江省在推动“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成效显著,但在将版权融入“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之中,实现版权创造、版权运用、版权保护、版权管理和版权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版权保护意识薄弱。版权是产业的发展基石,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也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虽逐步提高,但总体来说仍相对薄弱,权利人大多注重有形资产的保护,而缺乏对于

3、“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无形资产的重视。从版权相关作品登记数量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与发达地区的版权作品登记数量是十倍甚至二十几倍的差距,尚未形成普遍重视版权的良好氛围,版权保护意识亟须进一步加强。二是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取证维权是版权保护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版权溯源难,维权周期长、成本高是目前“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维权环节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些权利人平时版权意识薄弱,导致在维权过程中往往会花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丁一平赵傲莉53DOI:10.16634/23-1001/d.2023.08.025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但结果

4、却并不理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侵权案件频发,维权困难问题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实现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加困难。三是版权治理体系不够完善。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以强化保护运用为核心,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版权治理体系是当务之急。目前,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尚不十分完善,还需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行业全方位社会化治理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大保护、大服务、大生态、大运营、大数据的现代版权治理模式,提高版权治理能力,为黑龙江省加强“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方

5、面的版权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四是版权转化运用不充分、效果不理想。目前,黑龙江省版权资源管理还不够完善,作品登记仍采用传统方法,没有建立起资源数据库对版权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和整合,版权转化运用也不充分,无法实现规模化和持续性,“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资源成果化程度较低。此外,纸张、光盘等载体不易于长期保存,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亟须将著作权作品登记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资源数据库。二、加强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的路径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版权产业健康发展。有必要出台版权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轻版权税收负担,鼓

6、励吸引更多人员进行版权相关经营活动等,推动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资源的良好开发利用。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降低版权贸易或授权使用的税率,降低个人或企业进行版权贸易或授权使用所需要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征收税率,扶持版权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可针对不同版权资源类别及其附属权利的贸易转让等制定不同税率,优化配置版权资源,引导黑龙江省版权资源开发利用向全面化、多样化发展。二是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力度。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拥有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属于多民族聚居省份,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赫哲族的鱼皮画,鄂伦春族的

7、桦树皮制作技艺,朝鲜族的舞蹈、饮食,满族的刺绣、服饰,绥棱的黑陶制作技艺等。同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黑龙江省同样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中西交流文化等宝贵的特色版权资源,如独特的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使黑龙江省在“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标识。因此,黑龙江省在特色版权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利用自有特色和优势,对分散的版权工作室、版权企业进行调配重组,打破“小作坊”工作模式,形成集聚化、产业化的组织体系,发挥行业产业整体效能,“抱团”开发、保护龙江特色“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资源。三是健全制度机制,保障版权资源开发利用合理规范。

8、应结合黑龙江省“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产业的实际情况,就版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管理、版权资学思践悟学思践悟542023 08学思践悟学思践悟源的不公平竞争、版权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共性问题,出台详细完善的版权法律法规。由执法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版权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关系问题、版权资源经营活动中的违法侵权行为等进行监管与控制,从制度层面保障黑龙江省版权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改变目前版权资源贸易市场秩序混乱、盲目进行版权资源开发的现状。建立现代化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组织,有效降低版权贸易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争议解决成本、监督执行成本。完善统一版权登记制度,帮助版权贸易过程中的权利确认,

9、规避版权贸易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以版权作品登记作为版权贸易发生纠纷时的法律凭证,减少版权纠纷,推动版权登记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强化侵权打击,提高违法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版权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版权资源出现了更多新载体,侵权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的特点。基于此背景,应不断加大侵权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更好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传统线下侵权,应进行重点监管,严肃查处和惩办各种侵犯版权的行为。对于线上侵权,应进一步推动近年来,黑龙江省博物馆以铜坐龙为原型设计了一批文创产品,兼具收藏性与实用性,深受游客喜爱。新华社记者 张涛/摄55学

10、思践悟学思践悟网络平台完善版权监管制度,提升侵权执法效率,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监管。同时,提高处罚金额,从严从重处理,提高对权利人的赔偿数额,对侵权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为例,自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冰墩墩”爆火“出圈”,“冰墩墩”作为典型的“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家单位全面加强了冬奥版权保护,在规定涉及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合理使用情形的同时也明确了可能构成侵权的使用行为,形成了打击侵犯冬奥版权的强大震慑。五是优化资源配置,助推深度开发与利用。黑龙江省从事“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单位可以从内

11、部外部两个方面发力,助推版权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在内部做好自有版权资源培育;在外部建立多种版权资源销售渠道,创新版权销售方式,拓宽版权资源销售对象,提升版权资源的流通开发利用效率。积极大胆尝试跨媒体经营,不局限于单一种类媒体传播方式,应通过多种媒体传播多样的信息,为企业的不同受众提供多元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版权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企业营利能力。构建健全的版权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各自发挥作用,确保产业链的结构及功能与市场变化趋势相适应。大力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专业过硬,还要具有法务、营销、数字技术、对外贸易等知识储备。采取内部选拔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打造与版权资源开发利用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矩阵。(作者丁一平系黑龙江数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智库专家,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会长;赵傲莉系黑龙江出版集团发展规划部主任)责任编辑/胡蕊黑龙江省冬捕文化源远流长,这是抚远市鱼博馆标本展示区展示的赫哲族渔猎文化。王治/摄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