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座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准备14.施工安排35、关键施工工艺及操作关键点55.1 施工工艺步骤55.2 施工操作关键点65.2.1架体搭设操作关键点61 搭设找平架72 组装水平支撑桁架83 吊装、固定主框架94 预留螺栓孔105 组装架体105.2.2架体升降作业操作关键点121 作业前准备工作122 脚手架升降作业143 脚手架升降到位后加固工作155.2.3架体拆除作业关键点156.质量确保方法167.安全确保方法178.环境保护方法18附图:0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平面部署图0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立面图03 导向座附着方法04 升降架经过塔吊
2、附臂处做法图05 升降架电气控制电路图1.编制依据1.1中国建筑法;1.2中国安全生产法;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4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1.5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要求(建建230号);1.6附着升降脚手架(Q/STC001-);1.7东北传媒文化广场施工图。2.工程概况本工程主楼为筒中筒结构,地上43层,首层层高5.7m,二六层层高为5.1m,标准层从七层开始,层高3.9m,建筑高度为187.4m,属于超高层建筑。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传统各类脚手架因为因为安全性差、劳动量消耗大,周转材耗用多等原因不能很好满足目前施工需要,所以本工程采取导座式附着升降
3、脚手架这种新型脚手架,它能够很好地处理现代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进度、效益等方面问题,含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施工准备3.1材料准备本工程采取导座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系统由五部分组成:架体主结构、升降系统、架体、电气控制系统、架体防护。架体主结构:由导轨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组成。导轨主框架为整体式结构,现场施工时直接安装不需另行组装。升降系统:由连接螺栓、上吊点、电动葫芦、下吊点组成。架体:使用建筑工程通用f48钢管搭设外双排脚手架,架体内外排间距900mm,距墙间距为400mm。电气控制系统:由总控箱、分控箱、遥控系统组成。架体防护:随架体搭设同时完成安全防护方法,包含有底部密封
4、板、翻板、立网、水平兜网、护身栏杆等组成。所以需要以下搭设材料和操作机具:序号名 称型号规格备 注1主框架13.8m2导向座3水平桁架A、B、C片4脚手管48*3.55扣件对接、直角、旋转6脚手板、钢板7密目安全网、大眼网8双管吊点、吊挂件9槽钢吊挂件、加长吊挂件必需时使用10加高件、槽钢挑型架必需时使用11垫块、垫片必需时使用12钢丝绳12.513螺杆、螺母14电动葫芦7.5t15专用总电控箱、插座箱、电缆16活动扳手、手拉葫芦、切割机、对讲机操作机具3.2人员准备为了确保升降架使用安全,切实确保施工要求和进度要求,本工程项目部和专业企业联络,在本项目专门配置施工经验丰富现场技术指导人员,来
5、指导该架体搭设、升降、拆除等施工工序。同时在架体组装时投入劳动力15人左右,在架体正常升降时劳动力投入46人,来配合专业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架体操作。4.施工安排4.1架体工艺参数架体关键工艺参数以下表:序号项 目内 容1提升控制方法采取电动提升,遥控控制,同时升降2架体总高架体总高19m3架体宽度900mm(内外排立杆中心距)4架体杆距立杆间距1.8m,水平杆步距1.9m5架体离墙间距通常为400mm,做架体内挑后为150mm6剪刀撑剪刀撑间距为5.4m,和水平面角度约为607主框架长度13.8m8导向座数量使用及升降过程中每榀主框架上均不少于3个9电动葫芦7.5t,一次行程距离为8m,吊钩速度
6、为14cm/min,功率为500W。10和结构连接f27螺杆4.2架体搭设本工程从四层开始使用导座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依据工程特点,架体安排两次组装。首次组装立面和标准层在同一立面部分架体,裙房顶部分架体二次组装。主体施工至四层顶板后,搭设找平架,找平架在首层顶板上1m左右,架体搭设随主体施工进行,架体搭设至十步后,再在顶部接长搭设一步,待架体提升后,再次提升前将顶部一步不需要部分拆除。进入标准层提升后,将后组装部分按需要和相邻架体连接起来,组成同组架体共同提升,提升完成后要确保超出主体作业面最少1.5m。4.3架体分组和施工进度架体按建筑施工流水段来划分为2段,其组装、升降以满足施工进度为准。
7、4.4平面部署标准架体任意两点间部署距离满足以下要求:直线部署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8m;折线或曲线部署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5.4m;架体分组端部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2水平支承跨度和3m;架体全高和支承跨度乘积不应大于110m;4.4.1平面部署本工程建筑结构外围周长(架体内皮)为179m,部署4组42榀主框架,平均间距4.26m。4.4.2立面部署1、主框架按步距1.9m,本工程层高3.9米,升降架覆盖4层,共设计搭设10步架,架体全高19m,架体宽度0.90m(内外排立杆中心距)。2、剪刀撑和每根立杆均必需用扣件扣牢,相邻剪刀撑间距为两根立杆间距,即5.4m,剪刀撑和水平夹度应在4560
8、之间。外排剪刀撑搭设至顶。3、架体上部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三分之一。不然和楼层必需做水平临时拉结。5、关键施工工艺及操作关键点5.1 施工工艺步骤搭设找平架安装底部水平支承桁架安装主框架随主体施工搭设架体铺设走道板下一层搭设安全网及剪刀撑安装导向座安装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电气控制系统系统调试组装验收架体升、降使用架体拆除图5.1工艺步骤图5.2 施工操作关键点5.2.1架体搭设操作关键点 图5.2 附着升降脚手架结构图1 搭设找平架导座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要求架设精度较高,所以对脚手架架设基面要求较高,且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通常是从建筑物标准层开始搭设,架设基面不是自然硬地面,所以通常要搭设水平基础架
9、。1)基础架搭设高度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安装平面不一样而改变,如基础架搭设高度超出2m,则基础架必需设置对应附墙连接;且在搭设过程要能承受其上脚手架全高荷载2)基础架水平度要求较高,每1000mm 两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内外纵向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3mm。3)水平基础架在原临时双排外脚手架上搭设,需要注意是,升降架内外排距结构外皮距离分别为1.3m和0.4m,临时双排脚手架内外排立杆须错开此位置,找平架上皮通常搭设在结构楼面标高上0.5m左右,便于施工,且找平架要统一抄平,结构转角部位亦要高度一致。以下图:图5.2.1-1 水平桁架支撑图2 组装水平支撑桁架1) 搭设完找平架后,即开始组装
10、水平支承桁架(因其关键由A型桁架和B型桁架组成,所以俗称AB片),支承桁架和拟建结构之间距离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好,确保标准层主体模板工程支模空间。2) 组装时应按主体施工前后需要,尽可能做到同时从两处以上拐角开始组装。水平支承桁架通常由标准节连接而成,在折转处、分组处等水平支承桁架布设困难时,可用钢管搭接。3) 在找平架上找好距离后,从两端拉线,在每根找平架短管上划出AB片位置,组装通常从角部开始,先安装B片,再逐一安装A片,并临时固定。组装A片时,要使成型后A片中间斜肋杆连续成“之”字型,以下图:图5.2.1-2 桁架A、B片和水平支撑桁架4) 内、外侧支承桁架连接到一定长度后,组装小横杆连
11、结内、外支承桁架,小横杆伸出架体外侧10cm。5) 组装前应明确塔吊附臂具体位置。因为塔吊附臂限制,在该处无法设置定型支撑框架,所以该处脚手架在组装水平支承桁架时断开,每段长度不得超出mm,并用短钢管连接进行连接,且该段脚手架必需有对应加强方法,如在桁架上增设腹管等。3 吊装、固定主框架 1) 根据平面图位置将主框架位置找好。主框架要避开大模板穿墙螺栓孔,避免主框架影响穿墙栓安装和拆卸;如顶板设有预应力筋时,主框架位置要避开预应力筋,避免主框架影响预应力张拉或预应力张拉时影响主框架安全。2) 尽可能将主框架布于AB片立杆处,可少装一根立杆,减轻架体自重,使架体外排立杆间距一致美观,方便布设剪刀
12、撑。3) 当水平支承桁架组装一部分后,随即吊装导轨主框架;确定主框架位置后在AB片上划线标示,距主框架中心60mm处先搭设一根连接小横杆,利用塔吊将主框架吊装入位,起吊时要合理选择吊点,以能垂直升降。入位后将主框架底部横杆和连接小横杆用4个转扣锁紧,并主框架两侧用两根6m管打两个斜撑固定主框架,初步吊直后锁紧斜撑。4) 导轨主框架吊装、固定后,把固定导向座套在导轨上移至将要安装位置,临时固定,并校正导轨主框架两个方面垂直度,主框架垂直度30mm。4 预留螺栓孔1) 在主体施工同时,立即做好穿墙螺杆预留孔洞预埋工作。通常采取内径大于30mmPVC管或钢管,在埋设时预埋管必需垂直于结构外表面,且吊
13、挂件附墙螺栓孔和导向座附墙螺栓孔相距350mm。2) 每层每点需留螺杆孔包含导向座预留孔和吊挂件预留孔,根据附结构形式不一样,包含附墙或附梁孔和顶板预留孔。5 组装架体伴随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装固定导向座,逐跨组装立杆、大、小横杆、铺脚手板、设置翻版、挂安全网,先搭设二步(或三步)架体供主体施工使用。架体搭设伴随主体上升而逐步向上搭设,一直确保超出操作层一步架。1) 组装次序: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脚手板踢脚板安全网底层密封板(包含翻板)2) 翻板设置,以下图图5.2.1-5 翻板制作和铺设3) 立杆垂直度2mm 4) 大横杆水平度5mm。6 安装固定导向座1) 当主体混凝土结构脱模后,附着点
14、处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将导向座从导轨临时固定处移到穿墙螺杆处,安装穿墙螺杆并拧紧全部螺母;螺母拧紧后,螺杆伸出螺母长度不少于3个丝扣,且导向座背板必需满贴结构混凝土面。2) 安装完成后应立即在导轨上扣4个定位扣件,并检验防坠摆针灵活性、可靠性。 7 安装配电线路 1) 架体电气控制线路经过电缆将总控箱、分控箱连成一体,线路绕建筑物一周设在架体内。该控制线路中包含控制系统设有漏电保护、错断相保护、失载保护、正反转、单独升降、整体升降等装置,且有指示灯指示,线路安装必需由专业电工按设计电路图安装,具体按现行相关标准实施。2) 在电气系统中采取了独创荷载同时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架体升降过程中能
15、自动采集并显示各提升机位荷载值,出现卡阻或其它异常情况产生超载或欠载(荷载值和设计值偏差超出30%)时,在该机位处以声光形式自动报警指示故障机位,而且整个控制系统自动停机;该系统是一个主动安全控制系统,能有效避免超载或失载过大而造成安全隐患,机械化程度高,避免了因为过分依靠人工操作而引发多种不安全原因。 3) 在该系统中还采取了独创遥控控制升降系统,该系统类似电视遥控器站在远处即可完成换台一样,操作人员可站在楼层周围任意位置发送架体控制命令,使人员能站在视线很好位置去控制架体升降,改善了操作人员必需站在架体上进行操作不安全环境,立即消除了事故隐患,操作简单快速,方便进行远程多地控制,大大提升了
16、工人工作效率。 4) 电气线路接线完成后,须对电气线路必需进行调试,调试内容包含:接线相序是否正确,电气线路是否存在漏电原因等。 8 脚手架交用验收 当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对脚手架进行交用验收,交用验收包含以下多个内容:技术资料检验验收、导向座安装质量、架体搭设质量、架体防护方法质量、电气线路安装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5.2.2架体升降作业操作关键点架体升降作业操作次序:准备工作升(降)架前检验上吊点悬挂葫芦葫芦预紧松开导向座上固定扣件升(降)架过程监控临时停架取下下(上)导向座安装上(下)导向座提升(下降)到位安装导向座上固定扣件松开葫芦恢复组间连接及安全防护检验验收1 作业前准备工
17、作1) 升降作业前必需检验附着支承位置砼强度是否达成设计要求:上层需附着固定导向座墙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需达成或超出10MPa,从上往下数第二层结构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要求60%,第三层混凝土强度达成85%,三层混凝土强度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升降;特殊需要时应在混凝土梁下设置支撑。2) 检验建筑物结构上是否存在阻碍脚手架升降障碍物,发觉障碍物必需立即清除;清除脚手架上全部杂物,避免脚手架在升降过程中承受额外施工荷载或杂物掉落。3) 升降架分组提升时应在组和组之间搭设拦杆,并用安全网密封。4) 检验架体节点附着情况,吊钩、吊环、吊索及构件焊缝情况,摆针式防坠器工作情况,弹簧是否失效等。5) 对升降作
18、业人员进行作业指导和书面技术交底,分配作业人员6) 固定吊挂件每榀主框架处只需设置一个吊挂件,用于悬挂电动葫芦便可进行架体升降。吊挂件采取一根M30螺栓固定在结构混凝土上,螺栓从墙外侧穿入,内侧加一个垫片两个螺母固定,螺母拧紧后确保螺栓伸出螺母端面最少3个丝扣。固定方法以下图:图5.3.2 吊挂件固定方法示意图将吊挂件固定好后,电动葫芦固定于吊挂件上,经过吊索或吊环将架体勾挂住,并张紧链条,使每个葫芦受力情况基础一致。7) 拆除该脚手架和建筑物待建层临时拉结点。8) 预紧电动葫芦链条,使升降附着支承受力。2 脚手架升降作业1) 升降架提升时,应在每榀导轨主框架最上一个导向座旁固定好吊挂件、挂好
19、葫芦、链条另一端应挂住架体吊点位置,全部工作完成后,全部葫芦同时提升,提升约500mm高度后拆掉定位传力扣件,继续提升到一定高度后,拆下最下面导向座,并装在最上面。继续提升,当达成要求高度后,进行调平,两榀导轨承力架高差应控制在10mm内,每组架中最大高差应控制在30mm内,满足上述要求后,应立即盖好翻板,安好固定扣件,使用中全部定位传力扣件必需全数上齐。2) 架子下降前,首先应挂好葫芦,然后将链条张紧,其后方可松掉全部定位传力扣件,慢速下降架子,当导轨脱出上部固定导向座后,应立即拆除该导向座将其安装于导轨最下端;当下降到要求高度后,立即安装定位传力扣件。3) 考虑到主体结构流水施工,架体升降
20、须分组升降;同时升降架体必需做到同时升降,当不一样时时应对不一样时升降架进行单独升或降来给予调整,且加以对应防护方法。4) 升降作业时要时刻注意电动葫芦运转情况,预防因为电动葫芦出现意外造成施工事故。5) 升降过程中严禁非脚手架施工人员上架作业。6) 升降指挥信号必需统一,且信号必需明确、快速;操作人员应坚守自己岗位,不得私自离开。7) 遇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和夜间时,严禁进行升降和拆卸作业,并应预先对架体采取加固方法。3 脚手架升降到位后加固工作1) 脚手架升降到位后,应立即和建筑物待建层进行临时拉结。2) 待架体拉结稳固后,由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填写脚手架
21、升降后验收表,将脚手架交付使用。5.2.3架体拆除作业关键点1、拆除次序升降脚手架下降到位后,根据先搭后拆、后搭先拆标准,由上而下、一边开始进行拆除:拆除电气设备自悬臂结构开始从上向下逐层拆除作业面脚手板逐层拆除密目网拆除剪刀撑拆除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拆除立杆最终拆除导轨和水平桁架。2、在拆除导轨和水平桁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当升降架拆除至底层水平桁架及导轨处时,须进行吊装拆除。拆除作业中,必需确保每一榀导轨上最少安装两个附墙导向座,并在每个附墙导向座上下各加两个定位扣件,预防架体吊离时,导向座从主框架上脱落;螺栓、垫片等构配件拆下搜集好集中运至地面。2) 依据升降架跨度和平面部署情况,从分组
22、端头开始,将升降架逐榀确定分段位置,一榀为一段,每段以导轨为中心,然后依据分段情况进行加固处理。3) 依据分段情况,在第一榀架对应位置将水平支撑框架连接螺栓拧出,使第一榀架成为一个独立整体。4) 用塔吊垂直吊住导轨主框架,并将架体微微上提,使导向座不再受力,在各项工作完成并由现场主管人员确定无误后,将对应导向座位置螺栓拆除,然后用塔吊将该段升降架吊至地面平放。5) 天天拆除作业后,必需将未拆除完成架子和结构进行可靠拉接。6.质量确保方法本项目在升降架组装使用、拆除,一直落实“安全第一”标准,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经过多种检验、验收手段达成施工中“无倾翻、无下坠、无死亡、无重伤”事故发生。6
23、.1导座式附着升降脚手架制作和安装要遵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6.2脚手管、扣件、钢板、安全网等多种材料全部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汇报。6.3架体提升至要求高度后,进行调平,两榀导轨承力架高差应控制在10mm内,每组架中最大高差应控制在30mm内。6.4 架子使用中关键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控制验收:升降架升降前验收,验收合格后,下达升降许可证;升降过程控制,升降架每次升降,必需设置现场总指挥;升降完成后,必需对架体再进行一次全方面检验,合格
24、后下达准用证。7.安全确保方法 在实施架子安装、升降、拆除时,应严格实施升降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实施国家相关安全施工法规,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作好安全工作,关键注意以下事项:7.1 架子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7.2 施工过程中,应常常对架体、配件等承重构件进行检验,如出现锈蚀严重,焊缝异常等情况,应立即作出处理。7.3 作业层上施工荷载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卸料平台等固定或连接在升降架上;架子升降时架体上活荷载必需卸掉和和架体需要解除约束必需提前拆开等。7.4 应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升降架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教育,严禁任意拆除和损坏架体
25、结构或防护设施,严禁超载使用,严禁直接在架子上将重物吊放或吊离。7. 5 升降架在升降及使用阶段,严禁拆除下列部件:防坠、防倾装置,双管吊点上抗滑扣件及导座上定位扣件,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7. 6 附墙导向座在使用中不得少于三个,升降过程中不得少于二个;直线部署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8.0m,折线或曲线部署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5.4m;上下两导座之间距离必需大于2.6m。7. 7 架体底层密封板必需铺设严密,且应用平网及密目安全网兜底;翻板必需将离墙空隙封严,预防物料坠落。7. 8 升降架是高耸金属构架,又紧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旁,二者全部是极易遭受雷击对象,所以避雷方法十分关键;另外,金属构架又是良导体,如在高、低压线路周围搭设时必需采取对应防护方法。8.环境保护方法8.1 钢管等架料装卸、搬运、码放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掷、严禁夜间施工。8.2 在外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以降低在结构和装修施工阶段因为在部分工序施工过程中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排放。8.3 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水平网内、脚手板上垃圾清理洁净,清理时避免扬尘。8.4 脚手架拆除时,除应作好安全防护方法外,尚应注意拆除噪声对环境影响。已拆钢管宜逐层向下传输至地面分类堆放,严禁高空抛掷和露天敲打钢管,引发噪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