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06-11 09:32:30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周正庆 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现实情况而言,研究和处理上市企业治理问题,将有利于提升上市企业乃至证券市场总体质量,对于从根本上处理证券市场运行很多问题含相关键意义。一、强化制约机制是上市企业治理关键问题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建立至今,上市企业队伍壮大和发展,关键得益于优于其它企业融资条件及相对规范企业治理结构。从企业连续健康发展来看,建立健全规范企业治理结构甚至比融资条件意义更为深远。企业上市后,必需面对来自广大投资者、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监督,这对于上市企业治理无疑是一个制约,显著
2、优越于其它非上市企业缺乏外部监督现实情况。然而,就上市企业制约机制而言,现在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正是上市企业需要抓紧研究处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讲上市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问题,关键表现为控股股东和上市企业之间在人员、资产、财物方面分离不根本、上市企业决议权过多地集中于控股股东,致使企业决议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高,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对企业制约得不到具体表现,而且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情况时有发生。现在,上市企业连续盈利能力较差,和二级市场存在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等问题,和企业制约监督机制方面欠缺有很大关系。以上问题存在,是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很多矛盾综合反应。但
3、从企业治理结构层面讲,关键是两方面原因:一是不少上市企业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缺乏制约机制往往使中小股东实际丧失了对企业决议影响力;二是企业董事会内部缺乏制约机制,代表大股东利益董事左右企业决议。所以,处理中国上市企业治理问题关键,在于强化制约机制。我认为比较有效处理方法有两个:一是经过持股结构调整等有效方法,分散上市企业股权,处理“一股独大”问题,增强不一样持股者之间相互制衡;二是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相比之下,处理“一股独大”问题包含面较广,难度较大,需要运作时间较长,我提议能够考虑先从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做起,逐步强化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进而规范上市企业治理。
4、二、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强化董事会制约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从国外情况看,企业董事会演变大致有三种形态:一是以实施董事为主形态;二是以实施董事和非实施董事并存并以非实施董事为主形态;三是以独立董事为主形态。现在,独立董事越来越成为董事会中关键力量。 独立董事是指来自企业外部,用以制衡实施董事,确保企业安全稳健运行,保护股东利益不受侵犯董事。它是从西方国家非雇员董事或非实施董事发展而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证监会就提议公众企业设置非雇员董事;80年代,英国建立了非实施董事促进协会。相对于实施董事(内部董事)而言,独立董事是能够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立场上,勇于质询、批评甚至公开训斥企业管理层,确
5、保企业遵守良好治理守则捍卫者。在决定企业战略和政策,保护股东利益和增强企业董事会效率方面,独立董事也能够发挥不可替换作用。现在,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域,独立董事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在董事会中所占百分比也越来越高。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统计,1999年,美国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重达62,英国为34,法国为29。尽管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还有不尽如人意地方,但它在建立有效董事会制约机制、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不受企业内部人员侵害等方面,显示了很好作用。第一,从历史上看,独立董事设置本意就是制衡企业经理权对股东利益损害。这种损害,在股权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时更轻易发生。建立独立董事,形成独立董事在董
6、事会中关键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作用。第二,独立董事制衡作用是由其独立性和行权能力所决定。为了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各国相关机构全部制订了十分具体条款,要求独立董事必需满足必备条件,要求独立董事应该能够阅读、了解企业财务报表;必需含有5年以上企业、法律或财务工作经验;选择独立董事时应考虑其能力、经验、职业声望等,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独立董事作用发挥。第三,独立董事应发挥群体作用。独立董事人数及其在董事会中所占百分比,是关系到独立董事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原因。所以,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域制订独立董事制度全部有所占百分比方面要求。第四,独立董事通常全部在董事会下面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审计
7、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中任职,不少国家对独立董事在专业委员会中人数和职责作出了明确要求,以期经过独立董事对董事会中这些要害部门把握,发挥其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制约作用。三、努力发明条件,主动稳妥地在上市企业中推进独立董事制度 以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一个关键内容,中国已经作了部分有益探索。1998年,H股企业率先按香港联交所要求设置独立董事。1999年3月,国家经贸委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公布了相关深入促进境外上市企业规范化运作和深化改革意见,要求H股企业应有2名以上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所发表意见应在董事会决议中列明;企业关联交易必需由独立董事签字后方能生效;2名以上独立董事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
8、会;独立董事可直接向股东大会、中国证监会和其它部门汇报情况。这些工作为中国深入推广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有益经验。不过,国外经验表明,独立董事制度实施,尤其是有效发挥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制约作用,需要有一个良好内外部环境。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在推行这一制度时,应该着眼于营造使独立董事制度能够规范运作环境和对应条件。从独立董事制度本身来说:第一,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国外情况看,独立董事地位和作用通常全部在证券交易法或企业法中明确要求,然后落实到交易所上市规则中。鉴于中国企业法和证券法尚无独立董事概念,监管部门能够先采取部门规章形式加以规范,待这一制度比较完备时,能够考虑将相关内容充实到两个法律文
9、件中,以提升独立董事法律地位。第二,给独立董事必需先例职权条件。一是企业应该确保独立董事享受和其它董事相同知情权。凡须经董事会决议重大事项,企业必需按法定时间提前通知独立董事并同时提供足够资料。二是企业必需给独立董事良好工作条件,包含行使职权所需经费。三是应该给独立董事合适津贴。津贴标准由董事会制订预案,股东大会审议经过,并在企业年报中进行披露。四是建立必需独立董事责任制度,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推行职责时可能引发风险。第三,建立独立董事合适标准,扩大独立董事起源渠道,形成一个来自各方群英汇聚独立董事群体,既要有独立董事在任职条件上基础标准,又要依据不一样行业和不一样发展程度企业要求和特点,扩大独
10、立董事起源,使各方面适合独立董事标准专门人才进入这一群体,条件成熟时,可适时建立独立董事自律性机构,使其在独立董事资格培训、业务交流、自我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独立董事群体素质提升。第四,强化监管,使独立董事名符其实。从国外情况看,独立董事选择和聘用有一整套规范程序。决不能敷衍塞责,尤其是在开始实施阶段,更应坚持宁缺毋滥标准,独立董事提名、选举和更换,全部应该依法规范地进行。避免形成一轰而上问题。这里需要强调指出是,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和独立董事作用发挥,需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逐步推进,还需要有相关方面协调配合。一是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现在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11、体制还未理顺。股权多元化和利益制约机制有待深入探索和改革。所以,中国上市企业所面临治理任务从外部来讲,需要加紧政企真正分开步伐,立即克服造成上市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体制障碍、观念障碍和种种旧习惯形成惯性,这能够为独立董事发挥作用形成良好客观环境;二是健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责和功效。依据企业法,中国企业大全部采取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模式。所以,必需依法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划分清楚,并明确各自相关责任。这也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前提。假如大部分董事不能推行老实信用、勤勉尽责义务,仅靠多个独立董事极难发挥应有制约监督作用。总而言之,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是目前健全上市企业治理结构一个关键工作,但企业治理结构完善,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其它相关工作也需要抓紧做好。中国证券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