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拟从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等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有效的教学需要处理好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这使得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成为一种更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
2、。问题是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或主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灌输、机械重复与训练就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就剩下了应试。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3、。”从命题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它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高考考纲界定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更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内容。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例如,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教学:围绕渗透作用的原理,可结合引导学生探究:(1)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实验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如10%和30%的蔗糖溶液);(2
4、)探究某种分子能否穿过半透膜(如淀粉分子与碘分子);(3)探讨半透膜的面积与渗透作用的关系。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讨:(1)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2)判断某盐碱地适合植种的植物类型。围绕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可探究:(1)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如除蒸腾作用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2)证明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分的蒸腾;(3)探究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还是下表皮;(4)植物吸水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此外还有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围绕以上问题的探讨(当然不需要对上述问题全部进行探讨),不仅是发展学生科学养养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应试
5、能力的需要。 再如,关于高中生物(选修)中关于生物工程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操作方法(技术)的主线,围绕技术让学生分析思考其原理(科学),分析讨论其应用(社会),这样不仅很好体现了当前教学改革中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关注,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相关内容的方法与途径,而且使学生形成了学习生物技术部分内容的方法与策略,对于应试来讲也是十分有效的。 因此,我以为,就现实的高中教学而言,有效的教学应该体对追求学生未来发展与提高能力的最大统一。抛开考试的应试而谈所谓的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则是教学的悲哀。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是不可能的,但追求两者的最大交集则是
6、每个教师可以有作所为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应指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还应指向有效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 二.有效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当教学的目标确定后,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及评优课,几乎成了探究课
7、的一统一天下。 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巴班斯基)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其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而且对于陈述性的知识,也没有探究的必要;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但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而讲解法尽管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也不利用调动学生
8、学习的主动性,但却具有信息量大,有系统性、逻辑性强的优点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恰恰可能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例如,关于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我们可以味精的生产过程为例,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产谷氨酸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发酵的装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发酵装置图,分析讨论发酵装置
9、中各个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类似于对技术的创造发明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后者类似于对一项新技术的消化过程,相对难度较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却是有合适与否的问题,对于基础与能力均较弱的学生而言,采用前一种方法显然是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难以开展起来的。再如,关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二是首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第一种方
10、法采用的是归纳的思路,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演绎的思路,两种方法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 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传统的不代表落后和低效,现代的不代表先进和高效。每一种教学方法总有会它的优势,也会有它的劣势,关键在于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只有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当前的教学改革积极倡导学生的参与,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以为,学生的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遗憾的是,不
11、少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但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而思维活动却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参与是低效或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不会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是积极的在进行深层的思考,有其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我们也很难否认其高效性。 三有效教学需要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已走进课堂,这些手段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的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
12、,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术,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可使这些技术变得借助于动画技术,可使这些生理过程直观明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常规化。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效,合理的使用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落实。 合理使用多好媒体教学首先需要解决怎么用的问题。对于一些公开课、评优课来讲,多媒体的使用有些已走向了极致,动画、色彩、声音等等,能用的都用上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课是不上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只具有表现与展示的功能,带有做秀的成分,或只适合于少数课例,普遍的应用教师难以投入如此巨大的制作成本(指时间与精力),如果运用现成的课件则其运用的针对必然要打折扣。对于一些平常的课则通常可
13、见的就是运用PPT进行制作,教师制作这些课件的成本是比较低的,但这种课件常常只是替代板书与挂图,而且既定的内容出现程序,限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发挥,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设计不相一致时,教师就陷于必须强行将学生拉回到既定设计中来,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鲜活课堂教学也就因此变得机械刻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也就难以得到落实了。 合理使用应该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例如,对于一些生理过程的教学,如果我们一开始便是出示动画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解无疑是高效的,但学生同时也就失去了抽象思维的过程和机会。对于实验性的内容,如果我们开始就将其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清晰的展示,那么学生的实验就成了照方抓药,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成了一种形式,这对实验的顺利完成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但学生却失去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尝试,在观察结果中进行真伪辨别的机会。相对于得到的,学生失去的是更重要的科学素养构成的训练。 笔者绝不否定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恰恰相反,合理使用现代的教学媒体应该成为有效教学的助推剂,关键是如何运用,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