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 炭 资 源 /储 量 核 实 报 告思茅地区胜利煤矿二OO六年十月46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项目负责: 欧梁华编 写:欧梁华审 核:邱仁轩校 对:吴鹏雨总工程师:邱仁轩大 队 长:唐述文提交单位:思茅地区胜利煤矿提交时间:二0 0六年十月十日文 字 目 录第一章 概 况11.1 工作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11.2 位置、交通1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3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41.5 本次工作情况5第二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62.1 矿区地质简况62.1.1 地层6
2、2.1.2 构造72.2 煤层特征92.3 煤质特征112.4 煤层顶底板及夹矸112.5 煤的氧化和风化122.6 原煤加工技术性能12第三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23.1 水文地质条件123.1.1 矿区地形与地表水的特征123.1.2 矿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特征133.1.3 生产矿井涌水情况143.1.4 老窑对开采的影响153.2 工程地质条件153.2.1 工程地质岩组153.2.2煤层及顶底板围岩稳定性评价163.2.3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类型173.3 环境地质173.3.1地震及区域稳定性173.3.2煤层及围岩中有害组分对环境的影响173.3.3 地 温173.3.4矿井瓦斯涌出量
3、、煤尘爆炸及自燃倾向183.3.5 矿床开采可能对环境地质的影响19第四章 矿山开采194.1 开采方式、开拓系统、采矿方法194.2 生产勘探及矿山开采后累计资源/储量的增减情况20第五章 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估算205.1 资源/储量核实的范围、原则和基本方法205.1.1 核实范围205.1.2 核实原则和方法215.2探明资源/储量核实215.3 保有资源/储量核实215.3.1 采用的工业指标225.3.2 保有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计算公式225.3.3 计算参数的确定235.3.4 资源/储量分类235.3.5 保有资源储量核实估算结果245.4 资源储量核实中需要说明的问
4、题31第六章 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质量评述326.1 测量工作质量评述326.3 采样、样品加工、化验及其质量评述326.4 核实工作综合整理资料质量的评述32第七章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337.1 矿山基本建设和投资337.2 企业经济评价(财务评价)347.3 动态经济评价38第八章结 语408.1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408.2 矿山开采经济效果评述418.3 本次核实工作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18.3.1本次核实工作主要经验418.3.2本次核实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418.3.3矿区找矿远景评价42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矿区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
5、图1:500022-2思茅地区胜利煤矿45号勘探线剖面图1:200033-2思茅地区胜利煤矿7号勘探线剖面图1:200044-2思茅地区胜利煤矿9号勘探线剖面图1:200055-3思茅地区胜利煤矿二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200066-3思茅地区胜利煤矿F4断层上盘东翼二号煤立面投影储量估算图1:200077-3思茅地区胜利煤矿三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2000附 件 目 录1、 委托书;2、 承诺书(业主);3、 地质勘查资格证书(复印件);4、 承诺书(勘查单位);5、 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6、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封面),云南地方煤
6、矿地质勘探队,一九七O 年十月;7、关于“思茅地区胜利煤矿1070m标高以上煤层采空情况的说明思茅地区胜利煤矿,2006年8月17日;8、胜利煤矿测绘成果承诺思茅地区胜利煤矿,2006年8月16日第一章 概 况1.1 工作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思茅地区胜利煤矿属国有企业,始建于1967年初,原为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后更名为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矿山于2002年9月依法取得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颂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300000210161。有效期自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矿山自建矿至今已有近39年的生产历史。因此,有必要进行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为矿山今后的生产决策提供地质依据。受企业
7、委托,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O六大队承担了该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为矿山今后的生产决策提供地质依据。按委托书要求,我队组织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在收集矿山前人地质勘查成果及生产技术资料基础上,于现场进行了核实,补充观测收集资源/储量核实所需的相关资料。经对各类资料综合整理,并按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2 位置、交通胜利煤矿位于普洱县城北东10方位,直线距离约50km,隶属普洱县梅子镇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949.7北纬233029.1 。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1):思茅地区胜利煤矿采
8、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1点号X坐标Y坐标矿12599641.3034415276.50矿22600034.6034414774.90矿32600444.3034414546.50矿42600717.0034414414.20矿52601363.8034414317.80矿62601862.8034414598.60矿72601894.6034414891.70矿82601455.5034415191.40矿92600718.9034415277.00矿102600228.3034415408.70共由10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1124m950m矿区面积:1.5192km2恩普公路从矿区
9、东侧通过,矿山至梅子乡约1.0km,至普洱县城70km交通运输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矿区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矿区位于梅子新第三系煤盆地南段。梅子新第三系煤盆地呈南北向狭长条带,北起镇源县棉花厂,南至蛮岭。含煤盆地总长16公里,宽0.52公里,面积约18平方公里。把边江流经盆地东北边沿。为本区最大河流。阿枧河、谦乐河横切中部,民乐河由南向北流经矿区。矿区内为平缓山岗,标高1100m1200m。沿河流成狭长小平坝,盆地两侧为侏罗系红色岩层所形成的高山,成南北向山系,相对高差达400500余米。山区森林茂密,多为松木,为省内的木材产地之一。本区为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不冷。年平均
10、气温1818.5,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218,六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 123;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大多集中在510月雨季期间。区内居民以哈尼族、彝族、汉族为主。农业以种植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蚕桑、咖啡、香蕉等。区内仅有小型水电站、林产品加工企业、茶厂及矿业等,总体工业较为落后。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一九五八年思茅专区地质队在矿区作过踏勘并提出踏勘简报。2、一九六0年至一九六一年初专区地质队在该区进行了普查,完成了1/5万地质图150km2,1/5千地形地质图约20 km2,并施工槽探约2400m3,施工钻孔两个进尺389.47m。并提交了普查报告,概算
11、普查储量4800万吨。3、一九七O年云南地方煤矿地质勘探队在矿区完成了1/5千地形地质图4平方公里;1/2千地形地质图1平方公里;施工钻孔31个,进尺5421.48m;槽探7203m3;提交了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并求得详查储量837万吨(注:经本次储量核实时对原储量计算表进行累加时发现,详查储量应为795万吨),其中可供开采设计的储量423万吨。1.5 本次工作情况核实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野外工作阶段,于2006年8月中旬组织地质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第二阶段进入室内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一、野外现场调查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系统收集了以往的区域地质资料、矿
12、区地质资料。2、收集了矿山井上井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矿山实测的井巷数据。现场用GPS对井口进行测量核实,对巷道采用半仪器法(罗盘定向、皮尺量距)进行了检查核实,同时圈定采空区。3、收集煤层结构、煤质及厚度、倾角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一定数量的核查和补充测量。4、对矿山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进行了资料收集。二、室内整理和报告编写室内工作主要完成了地形地质图等的修编、地质剖面的制作、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的制作。对本次实测资料及矿山所提供的相应资料进行整理,对矿区范围内可采2号、3号煤层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完成了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相关图表。通过核实,截止2006年8月底
13、,矿山采矿权范围内及950m标高以上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332)303.46万吨,其中(122b)176.47万吨,333资源量126.99万吨。(122b)基础储量占保有资源/储量的58%。第二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2.1 矿区地质简况矿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金平黑江褶皱带,把边江大断裂的东侧。是由一系列南北向断层所形成的狭长形山间盆地,属侵蚀构造型。盆地基底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纪的红色岩层。第三纪沉积地层厚度在500m以上。三分性比较明显。沉积物均为碎屑岩类,岩相变化大,特别沿横向变化更为显著,煤层呈近南北向为长轴的透镜状。含煤盆地中部,铅洛河至阿简河之间,因构造复杂,基底老地层
14、突起,新近系地层缺失将盆地分割成南北两个矿区,南部为民乐矿区即现在的胜利煤矿。2.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由上而下分述于后:(一)第四系1、洪积、冲积层(Qalpl),矿区中部为河床砾石,未胶结。两侧山坡为薄层砂砾石,上部为灰色土壤。厚度010m,一般23m。不整合2、砂砾岩层(QP),灰色砾岩、砂砾岩,砾石多为石英砂岩,少量石英砾及煤块,成半滚园状,砾径150公分,夹粉砂岩透镜体,含炭屑及黄铁矿结核,泥质、铁质胶结,较坚硬。分布于矿区东部,形成陡峻的阶梯状山脊。厚度在矿区中部大于140m,矿区两端已风化剥蚀殆尽,平均厚度约112m。不整合(二)新近系中新统(N1)由上而下分四组:1、粉砂岩组
15、(N14),由上伏砂砾岩底界至一号煤顶界为紫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浅灰绿色细砂岩组成。分选较好,岩性致密,出露于民乐河两侧,厚度96226m,平均168m。2、含煤组(N13),由一号煤层至五号煤层底板。上部为厚层细砂岩、粉砂岩,分选好,泥质胶结,在矿区北部较稳定,中部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以中部二号煤组最厚,较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下部灰色粉砂岩,铝土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夹薄层砂砾岩。本组分布于民乐河西侧,形成民乐河西之平缓山坡。厚度100175m,平均厚129.3m。3、粉砂岩、砂砾岩组(N12),五号煤底板至下伏砾岩顶界。浅灰、灰褐色粉砂岩、砂砾岩夹煤线及炭质泥岩,厚度94210m,平均141
16、.23m。4、砾岩、砂砾岩组(N11),褐灰、褐黄色砾岩,砂砾岩,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呈半菱角状,砾径520公分,分布于矿区西部边沿,厚度变化很大,92230m,平均厚166.17m。不整合(三)侏罗系 (J ),紫色砂质泥岩、灰色石英砂岩褐灰色砂岩砾岩,岩性致密坚硬,形成盆地两侧陡峻的高山。2.1.2 构造矿区第三系地层沉积范围受盆地基底控制,大致呈南北向的背斜构造。又受后期构造变动影响,横向挤压,形成南北向紧密褶曲和断裂。此外,也发育北东向的斜交断层,现分述于后:(一)褶曲采场背斜,北起煤矿二采场,南至大平掌沟纵列矿区中部,走向北北西,长约1500m,两翼倾角约5080,西翼局部倒转,因中
17、部F4断层,分成南北两段,南段上升,使背斜脊部煤层遭受剥蚀破坏。背斜以西之小向斜,其走向长度与背斜一致,在67勘探线线间,轴部煤层深6080m,两翼倾角3050,在F4断层以南,因受F5逆断层破坏,西翼上升遭受剥蚀,不保存向斜完整形态。此外,在45勘探线间尚有次一级褶曲,成短轴向斜、背斜,使煤层起伏较大。在67勘探线间层间褶曲也较发育。在F4断层以南,煤岩层因受构造及地表重力作用,浅部地层大部倒转而向西倾斜。(二)断层矿区断裂发育,可分南北向及北东向两组。其中以F3、F4、F5断距大,对煤层破坏性也大。断层分述于下:F3正断层,位于45勘探线之间,走向N40E,倾向南东,倾角67,长800余米
18、,断距约20m。F4逆断层,位于矿区中部7勘探线,走向N50E,倾向南东,倾角55,长800m。断层南盘上升,切割煤层和背斜,使矿区分割成南北两个部份。南部上升煤层遭受剥蚀,破坏性较大。F5走向逆断层,自F4断层至大平掌沟,断层线沿南段向斜轴,走向北北西,倾向东,倾角7080向斜东翼上升,煤层大部分被剥蚀。F6走向逆断层,位于62号孔与63号孔之间,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80,东部上升,断距较小,约25m,影响不大。2.2 煤层特征一、含煤情况:主要煤层集中在中部含煤段,含煤45层,二、三号煤全区发育,比较稳定,其余煤层皆成不连续的透镜体,为极不稳定煤层。二号煤层厚度大,变化也大,成南北向长轴
19、透镜状,沿走向至3线以北,11线以南变薄以至不可采,沿倾向往东部至民乐河即尖灭。煤层发育之中心在背斜东翼63号孔至92号孔一线。二、煤层对比:矿区煤、岩层变化很大,沉积韵律不明显,亦无较稳定之标志层,二号煤组厚度大,全区发育,煤组本身可作为对比依据。此外,矿区北部二号煤层上部之厚层细砂岩、粉砂岩层较稳定,可作为北部煤层对比之相对标志。三、煤层分述:一号煤层,位于含煤段之顶部。在矿区北部3勘探线相变为炭质泥岩,中部42号孔、561孔、63号孔为炭质泥岩夹煤,煤层最厚达3.83m,矿区南部10勘探线露头有二分层,总厚2.2m,但很快变薄尖灭。一号煤仅个别点达可采厚度,无经济价值。煤层顶、底板及夹石
20、均为泥质粉砂岩、泥岩。二号煤组,是矿区主要可采层,煤层厚度2.1639.33m,平均厚16.33m。二号煤组沿背斜东翼52号孔、63号孔及83号孔、92号孔一线最厚,在20m以上,是二号煤组的沉积中心,沿走向至3勘探线以北变薄至一米左右,往南至10勘探线南因受基底地层隆起影响而变薄尖灭。沿倾斜方向变化大,浅部露头和向斜西翼煤厚510m,夹石较少,往东至背斜东翼煤厚增大至1520m,夹石增多至十余层。再沿倾向往东煤层显著分叉变薄。54号钻孔至101号钻孔一线(地面相当于民乐河西岸)则煤层尖灭。为炭质泥岩取代。二号煤组夹石一般35层,随煤组增厚夹石层数增多,最多达16层,夹石总厚度一般15m,最厚
21、19.77m,分层厚0.054.5m,个别达7m以上,常为灰黄褐色粉砂岩,泥岩及黑色炭质泥岩。在矿区北部,据较厚的夹石,往往可分为上下二个分组,但往南分层不明显。二号煤组的平均含煤率为66%。煤层顶板多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黑色炭质泥岩,厚0.53m,间接顶板有粉砂岩,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泥岩及含炭泥岩,局部可见有小型螺类动物化石。三号煤层,厚1.53m。74号孔最厚为5.65m,其沉积厚度及变化规律大略与二号煤组一致。煤层夹石12层,为泥岩、炭质泥岩,顶板多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并含细砾岩。三号煤层结构简单,比较稳定。四、五号煤层为极不稳定煤层,成极不规则的透镜体与炭质
22、泥岩互层无法对比,其顶底板及夹石多是粘土泥岩、铝土质泥岩。少量粉砂岩。由于变化无规律,埋藏又深,为不可采煤层。各煤层(组)厚度及煤层间距如下表:煤层编号最小厚度(米)最大厚度(米)平均厚度(米)煤层间距(米)最小最大平均一号煤020.531.1057.2043.15二号煤2.1639.3316.338.030.2018.1三号煤0.605.653.115.022.2012.6四号煤05.782.5410.030.520.25五号煤06.411.492.3 煤质特征本次储量核实未做煤质测定,引用了云南省地方煤矿地质勘探队于一九七O年提交的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中所作二号、三号、四
23、号、五号煤层煤质化验资料,现简述如下:煤呈褐黑色深黑色,块状、性较脆。断口见壳状,参差状。弱玻璃光泽,煤岩类型属宽条带状结构的半亮至半暗淡型。煤质分析主要指标平均值如下表: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煤层编号Mad(%)Ad(%)Vdaf(%)St.d(%)Qb.ad(%)二号煤19.311.0943.5419.7465.9149.814.41.57519044804.937.2446.320.653360三号煤9.377.9626.821.0950.6348.343.912.556.7715.0346.01.71四号煤9.9129.4450.361.69五号煤8.224.9847.612.75煤层的灰
24、份、硫份不高,是变质程度较高的褐煤。2.4 煤层顶底板及夹矸二号煤组夹石一般35层,随煤组增厚夹石层数也增多,最多达16层,夹石总厚度一般15m,最厚19.77m,分层厚道0.054.5m,个别达7m以上,常为灰黄色粉砂岩,泥岩及黑色炭质泥岩。在矿区北部,据较厚的夹石,往往可分为上下二个分组。往南分组不明显。煤层顶板多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黑色炭质泥岩,厚0.53m间接顶板有粉砂岩、细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泥岩及含炭泥岩。三号煤层夹石12层,为泥岩、炭质泥岩,顶板多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并含细砾岩。2.5 煤的氧化和风化一九七O年云南省地方煤矿地质勘探队,提交的云南省普洱县民
25、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中未划定二号、三号煤层的风氧化带。矿山已生产多年,浅部煤层多已采空。本次估算储量多为二、三号煤层的中深部资源/储量。因此,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也不再作风氧化采样化验工作,同时不划定煤层的风氧化带。2.6 原煤加工技术性能从二号煤及三号煤层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来看,煤层的灰份、硫份不高,是变质程度较高的褐煤,适用于工业和民用燃料。矿山以销售原煤为主。第三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1 水文地质条件3.1.1 矿区地形与地表水的特征矿区地形成狭长之山间凹地,两侧高山耸立,中部民乐河由南向北流经煤层上部并切割煤层露头汇入北端之铅洛河。此外,尚有唐麻子菁,老腊菁,大平掌沟等东西向
26、山沟横切煤系地层。本区河流沟谷水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很大,冬春旱季,流量很小以至干涸。夏秋雨季,流量大增。一般流量民乐河0.54立方米/秒。唐麻子菁约45升/秒,老腊菁约14升/秒,大平掌沟约24升/秒。洪水季节水位增高,但因河床坡度大,排泄条件较好,洪水的延续时间一般仅几个小时。3.1.2 矿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特征(一)第四系1、洪积、冲积砾石层含水带(Qalpl),上为薄层灰色土壤,下为砾石层,砾径550公分,未胶结。分布于民乐河床及两侧沟谷中,富含潜水。因在煤层上部并连通煤层露头,将沿煤层顶底板补给煤层。厚度约210m。2、坡积、残积层(Qdl),砂质粘土,粗砂角砾等,为透水不含水层,分布
27、于民乐河西岸,厚24m。3、砂砾岩含水层(Qp),灰色砾岩夹粉砂岩透镜体,泥质胶结,分布于矿区东部,厚度大于140m。上部微含裂隙水,在47勘探线间沿公路有泉水出露,流量约0.13升/秒,成淋漓状,四季不干,出水标高约1100m。(二)新近系中新统1、紫色粉砂岩(N14)隔水层、紫红色粉砂岩夹绿灰色砂岩,岩性致密,分布于民乐河两侧,单位涌水量Q=0.0000000112升/秒.米,具承压性。2、含煤段(N13)含水层,上部细砂岩,中部砂质泥岩及煤层,下部泥质粉砂岩,分布于矿区西部,含裂隙水。因本层中无明显之隔水层,其单位涌水量Q=0.0049升/秒.米。本含水层顶部一号煤层顶底板多为泥质岩,可
28、作为相对隔水层。3、底部砂砾岩(N11)含水层,浅灰色粉砂岩、砂砾岩,分布于矿区西部边沿。大平掌沟唐麻子菁切割北段地层,有地下水出露,流量约0.039升/秒。(三)侏罗系(J),紫色砂质泥岩、灰色石英砂岩、岩性致密坚硬,微含裂隙水。矿区东部的沙坝街沟,水从高山流下,长年皆有,流量平均为2.715升/秒,水质属硫酸,碳酸钙镁水。(四)地质构造对地层含水性的影响矿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后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向斜和背斜,主要是F4断层以北的一段向斜有利于地下水的汇聚。矿区断裂发育,但多数被粘土等物充填为不透水。在地表断层线附近亦未发现泉井。3.1.3 生产矿井涌水情况据相关资料及实地调查,井内涌水表现为岩
29、层(或煤层顶板岩层)裂隙中,以涌水、淋水、股水的状态涌出。裂隙发育地段是地下水富集地带,地下水以裂隙为通道涌出,涌水情况表现为,刚揭露时,涌水量较大,随时间的增长,涌水量逐渐减小,有的甚至消失,仅个别地段,减小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一定的涌水量。大气降水与矿井涌水量关系密切,雨季增大,旱季减小。据现实地了解目前矿井每昼夜的涌水量为360m3左右(矿山未建立矿井排水台帐,数据为矿山估算)。目前煤矿巷道掘进已有一定规模,矿井排水量基本能代表煤矿的涌水量,但随着巷道掘进面积、采空区面积逐渐增大,涌水量亦会增加。3.1.4 老窑对开采的影响区内煤矿开采时间较长,浅部煤层及矿区西翼煤层多被采空,多处分布老窑
30、及老采空区,多有积水,对开采煤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要摸清老窑及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并采取措施,防止老窑、采空区积水突入矿井。综上所述,矿区地形成狭长之山间凹地,两侧高山耸立,地表水及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于矿区内河床坡度大,排泄条件较好,存水条件差。矿区第三系多为胶结松散岩层,主要煤储量位于矿区的最低侵蚀基面以下。煤层为变质较高的褐煤,煤层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部份砂砾层及半胶结砂岩、流砂层不稳定,含孔隙水,间夹一些不透水的泥质岩。据现场调查,井巷内多处有滴漏水现象。矿井充水主要为大气降水通过风化裂隙及采煤后产生的塌陷裂隙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老窑及老采空区渗入矿井。因
31、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于以裂隙弱充水为主,老窖不定性充水为辅的中等类型。须说明的是,由于专门水文工作不够,对主要含煤段的含水性资料不多,对含水层的厚度划分缺乏比较全面的资料,且对河床在南北两端切割主要含煤段的补给关系没有查清楚。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由河床直接通过煤层及松散岩层及松散岩层顺层流入矿坑。3.2 工程地质条件3.2.1 工程地质岩组据地质岩性,岩层组合条件,岩体结构类型,力学性质将矿区地层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岩组,各岩组工程地质特征如下:(1)松散结构岩组(Qalpl):为河床砾石,砂砾石、粘土等松散堆积层,强度低,稳定性差,易发生边坡坍塌现象。(2)半坚硬层状结构岩组(QP、N1):
32、砂砾岩层(QP)主要为灰色砾岩、砂砾岩,砾石多为石英砂岩,少量石英砾及煤块,夹粉砂岩透镜体,泥质、铁质胶结,较坚硬。新近系中新统(N1):主要以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砂砾岩、砾岩、炭质泥岩、石英砂岩、煤主成。矿区新近系含煤地层岩化程度低,胶结或半胶结,岩性较松软,为区内半坚硬层状结构岩组。(3)较坚硬层状结构岩组(Jin):主要为砂质泥岩、灰色石英砂岩及砂砾岩,岩性致密坚硬。(4)层状岩类松软结构岩组(V):为煤层,块状、潮湿,相对松软,强度低,稳定性差。3.2.2煤层及顶底板围岩稳定性评价矿山主采煤层二号煤层,二号煤层位于含煤段上部,其直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厚0.53m。间
33、接顶板为厚层粉砂岩、细砂岩,在矿区中部74勘探线厚达40m以上。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泥质胶结,局部层段胶结很差,一遇水浸即松散面成流砂,在背斜东翼452、52、63、671及83、92号钻孔均见有松散砂岩,厚614m。距二二号煤顶界520余米,层位很不稳定。此厚层砂岩是二号煤最近的上复岩层,对今后开采影响很大。煤层底板为粉砂岩、泥岩及含炭泥岩不稳定,吸水性强,遇水后膨胀,容易产生底鼓。三号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岩石呈胶结或半胶结,岩石较松软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属容易垮塌类型。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并含细砾岩。3.2.3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类型综上所述,煤层为松软岩组,强度低,稳固性差,潮湿、易坍
34、塌;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及粉砂岩,岩层呈胶结或半胶结,岩石较松软,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稳固性较差;煤层底板为粉砂岩、泥岩及含炭泥岩不稳定,吸水性强,遇水后膨胀,容易产生底鼓。故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3.3 环境地质3.3.1地震及区域稳定性矿区处于澜沧耿马地震带,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是地震多发区。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动态参数区划图(1:400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抗震设防烈度为度高烈度设防区。3.3.2煤层及围岩中有害组分对环境的影响据矿山对煤层煤样化验资料,煤层及围岩中硫、磷、等有害物质含量较低,矿石及矸石堆放一般对环境
35、无重大影响,仅矿井排水及矸石堆的雨淋水呈黑色,对地表水有轻微污染。因此,矿山排水应设沉淀池,沉淀后再排放,同时应注意矸石的堆放。3.3.3 地 温矿山生产多年,在开采过程中井下未见地温异常现象,本区应属地温正常区。3.3.4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及自燃倾向1、矿井瓦斯涌出量根据思茅地区胜利煤矿文件,胜煤矿安200511号关于上报思茅地区胜利煤矿二00五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139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559m3/min确定为低瓦斯矿井。但是,瓦斯含量随地形位置变化、通风不良及煤层埋深的增加、煤层变厚及在构造部位而加大。因此,矿山企业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完善
36、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并合理配备供风量,为采掘生产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2、煤尘爆炸及自燃倾向据2005年4月7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所用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可知,二号煤水份(Mad)10.94%、灰份(Ad)28.42%、挥发份(Vd)35.20%、(Vdaf)49.17%、焦渣特2,火焰长度(mm)400、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70%,鉴定结果为有煤尘爆炸性。因此,矿山应采取有效的防、隔爆措施,确保职工与矿井安全。据2005年4月15日,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所用的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M2煤、掘进工作面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报告可知,
37、二号煤水份(Mad)10.94%、灰份(Ad)28.42%、(Vdaf)49.17%,着火温度()T氧256、T原278、T还288,T=32、自燃倾向分类为一类,容易自然,最短自然发火期为51天。本次未收集到矿山三号煤层的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矿山今后应对三号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作出鉴定,保障安全生产。由于矿山二号煤有煤尘爆炸性及煤容易自然,因此,矿山应采取有效的防、隔爆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应健全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正常通风,杜绝井下一切火源,保障安全生产。3.3.5 矿床开采可能对环境地质的影响现矿区内未发现明显的因采矿引起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不
38、良地质现象。但随着采矿活动的继续进行对区内地质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矿区采矿活动对地表变形影响较大,易造成地面塌陷及斜坡失稳;井巷及采空区有突水的可能;煤层顶板易垮塌,有造成生产井巷整体坍塌的可能;固体废弃物增加,如处理不好,会增加暴发泥石流、水石流的可能性;矿井涌水使区内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甚至可能被污染;废气(尘)排放会影响区内空气质量,造成空气污染;瓦斯及煤尘聚积,有发生爆炸及煤层自然的可能。人类活动大量增加,破坏区内地表斜坡完整性。综上所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第四章 矿山开采4.1 开采方式、开拓系统、采矿方法根据煤资源的埋藏条件,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斜井开拓,采用倒退式采
39、煤法。运输方式,斜井内采用绞车提升,平硐内安装窄轨人力推运。 4.2 生产勘探及矿山开采后累计资源/储量的增减情况受胜利煤矿的委托,我队于2006年8月中旬对胜利煤矿矿储量进行核实工作,经实地调查核实,矿区范围内2号、3号煤层1070m标高以上煤层已全部采空(见关于“思茅地区胜利煤矿1070m标高以上煤层采空情况的说明:)。F4断层下盘2、3号煤层已部份采空。胜利煤矿煤层回采率51%左右(矿山提供)。原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求得2号煤、3号煤+类储量837万吨,由于笔误,累加时的误差为42万吨,原报告资源量应为795万吨。通过本次储量核实,求得矿区共占有资源/储量748.35
40、万吨,所得储量比原报告储量减少了46.65万吨,主要原因是局部煤层变薄,煤层倾角变缓,造成储量相应减少。胜利煤矿建于1967年,并于当年建成投产,至今已有近39年的生产历史,动用储量为353.52万吨:1967年2006年已累计采出煤炭141.93万吨,正常开采消耗资源量278.29万吨;非正常损失火灾损失49.03万吨;农民私挖乱采26.2万吨。不在矿权范围内(950m标高之下)为91.37万吨。本次核实保有资源量为303.46万吨。第五章 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估算5.1 资源/储量核实的范围、原则和基本方法5.1.1 核实范围本次资源/储量核实,是对采矿权范围内的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储量
41、进行核实,资源/储量核实范围即采矿权范围,平面范围由10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为1124m950m。5.1.2 核实原则和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DZT02152002) 云南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暂行规定的要求,在充分利用了原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现有的采矿工程,分析成煤条件和找矿标志,圈定矿体,圈出采空区。根据矿体的分布规律和工程控制程度确定勘探类型,选择合理的资源/储量计算方法,核实矿区的保有资源/储量,划分资源/储量类别。5.2探明资源/储量核实思茅地区胜利煤矿建于1967年初,并于当年建成投产。1968云南地方煤矿地质勘探队在矿区
42、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地质普查工作,于1970年10月提交了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求得二号煤层类储量423万吨,类储量302(注:实际应为260)万吨。三号煤层类储量112万吨。类储量+类储量实际应为795万吨。通过本次储量核实,求得矿区共占有资源/储量748.35万吨,其中动用储量为353.52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为394.83万吨,其中122b级储量为176.47万吨,333级资源量为218.36万吨。所得储量比原报告储量减少了46.65万吨,主要原因是局部煤层变薄,煤层倾角变缓,造成储量相应减少。5.3 保有资源/储量核实5.3.1 采用的工业指标根据煤
43、、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有关指标,并结合矿山生产实际确定为:最低可采厚度0.80m夹石剔除厚度0.05m灰份50%发热量3000大卡/5.3.2 保有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计算公式矿区内二、三号煤层倾角大多小60,仅局部煤层倾角大于60。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有关要求,矿山煤层倾角小于60,选择在水平投影,图上划分不同地质块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计算公式如下:Q=SMDcos 式中:Q煤炭矿石量(千吨); S块段煤层水平投影面积(m3); M块段煤层平均厚度(m); D煤层体重(吨/ m3); 块段煤层平均倾
44、角(度)。F4断层以南背斜东翼部份1000m水平上煤层倾角大于60,采用立面投影法进行储量估算。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Q=SMDSin 式中:Q煤炭矿石量(万吨); S块段煤层水平投影面积(m2); M块段煤层平均厚度(m); D煤层体重(吨/ m3); 块段煤层平均倾角(度)。5.3.3 计算参数的确定一、煤层倾角():在底板等高线图上用三角函数关系求得。二、块段煤层平均厚度(M),为块段内各测点煤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各测点煤层厚度计算方式:由于二号煤层结构复杂,变化大,计算煤厚采用压缩法,即将煤层中凡属于可采层(分煤层大于或等于0.8m,复煤层中的夹石厚小于煤厚)均合并为纯煤总厚度,
45、对小于0.8m厚又不合乎分层合并的薄煤层则不予计算,三号煤以同一原则处理。三、块段水平投影面积(S):由微机于资源储量估算图上测定。 四、体重(D): 1.36吨/m3,为引用一九七O年云南地方煤矿地质勘探队提交的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中数据。5.3.4 资源/储量分类1、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及国土资源部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DZ/T02152002)资源储量分类按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地质可靠程度进行划分。矿山开采实践证明:开采的煤炭资源销售情况好,表明其可行性及经济意义是比较好的。从矿区工程密度及对煤层、构造的了解,根据工程控制程度的差别进行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将F4断层以北至4勘探线1000m水平以上及F4断层以南背斜东翼1000m水平以上块段,以有坑道和钻孔对煤层和构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