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1938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及观察中国石化所处的市场地位一、 分析框架及市场基本状况我国的石油工业由三大石油公司控制,基本上呈“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家油公司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中国石油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公司在上游资源的占有方面优势明显,控制着我国70以上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而且最近完工的“西气东输”工程,使中国石油控制了我国陆上天然气运输的主干网络,为公司下一步天然气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石化也是一个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规模

2、较中国石油小,其主要优势在下游业务领域炼油、化工及销售网络;中海油是一个以上游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规模最小,但成长迅速,主要业务范围为我国海域油气的勘探与生产。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

3、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二、现有公司间的竞争我国石油供需的矛盾为油公司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勘探与开发业务上

4、,三大石油公司多开采的原油都将抵消一部分原油的进口量,因而三大石油公司在上游业务上其实并不存在竞争关系。竞争一定程度上存在于下游业务,主要是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之间的竞争,竞争将主要集中于成品油的销售方面,化工产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竞争。但由于基本上处于寡头垄断局面,两家油公司的竞争不会过于激烈。三、新进入者的威胁石油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关系着国家的战略安全,我国政府对这个行业的管制比较严格,没有政府的批准,别的企业和个人是不允许进入这个行业的,即使能够进入,国内新进入者受资金及技术的限制,短期内也很难形成气候。因而,国内新进入者的威胁是较少的。但国外大型油公司在WTO以后会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我国

5、的石油行业中来。但由于石油资源的独占性,这些国外油公司不可能在上游领域与三大油公司展开竞争,竞争只可能会集中于下游业务上,特别是成品油的销售上。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正式打破石油行业壁垒。目前,我国民营石油企业主要属于中小型炼化、仓储、批发和零售型企业,在全国拥有包括加油站、油库、码头、炼油厂及物流等产业价值一万亿元以上,但与大型国有石油公司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总体上呈现规模小、分散化、技术弱、无品牌等劣势。四、替代品的威胁目前的替代品主要有:煤、核电、水电、太阳能等。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可再生能源仅占到我国总能源需

6、求的2.5,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可能无法成为主力的能源。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占到能源消费的70以上。但煤炭的消费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石油与天然气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鼓励和支持。我国能源消费的总趋势是煤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石油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大。五、供货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中国石化是一个一体化的综合性油公司。目前公司每年的原油产量虽不足以供应下游使用,但缺口的补足途径主要来自中国石油。公司虽然也从国外进口一部分原油,但所占数量很少,对公司正常经营影响不大。因而可以说,原油供货商对中国石油讨价还价的能力有限。六、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当前我国原油价格没有完全放开,

7、是在政府的指导价下进行交易,但交易价格随国际油价的变化而波动。因而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基本没有。在下游的成品油和石化市场上,目前基本上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石油巨头垄断,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也很有限。中国进入WTO以后,随着成品油与石化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外油公司可能会进入这一业务领域,并对中国石化的下游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总体上看,中国石化所处的竞争环境并不十分激烈。上游业务虽然面对来自中国石油的强劲挑战,但中国石化通过成本控制、加强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等,极大地增强了上游业务能力;下游业务,炼化、成品油及石化产品是中国石化的传统优势项目。因而可以肯定,中国石化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证较好的盈利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石油/天然气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