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测量关键技术设计项目说明书.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71199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关键技术设计项目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测量关键技术设计项目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任务概述 1 2、测区概况 2 2.1测区范围 2 2.2测区特点 2 3、测量相关要求及精度要求 3 3.1测量依据 3 3.2测量基础要求 3 3.3测量精度要求 3 3.4测量工作关键步骤 4 4、已经有资料分析评价和利用 4 4.1平面控制资料 4 4.2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础等高距 5 5、控制测量 6 5.1一级导线测量 6 6、高程控制测量 7 6、1四等水准测量 7 6.2四等水准观察 8 7、野外数据采集 9 7.1 碎部测量方法及要求 9 7、2碎部点采集及处理 10 8、地形图绘制 12 8.1图形文件生成及编辑 12 8.2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14 8.3地形图绘制基础要求 14 8.4地形图拼接 14 9、提交结果及资料 15 10、质量安全确保方法及工作进度计划 15 10.1工作安排方案 15 1、任务概述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北校区在德州市晏城区齐河舟桥西南部,该校区占地两千亩,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北三面均连农用地,西临西湖。该校 是一所国办高职专科学院,拥有学生五千多人,师资力量雄厚。为了学校设施改良,为同学们营建一个愈加舒适学习环境。我单位承接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经过室外地形勘察、地形图测量等、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足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必需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现依据相关要求及学校要求等对数字测图工作进行具体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确定作业计划,以确保测量工作在技术上合理、可靠,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工作。 2、测区概况 2.1测区范围 测区范围分为两部分,一是北院食堂宿舍等四围区,二是南教学楼花园区.北院测区是西大门教育超市以西,西墙食堂以东,北院正大门即围墙以北,图书楼即外围墙西北相接处。面积近几十平方公里(最终以实测面积为准)。南院测区是南教学楼以南,篮球场花园以西,足球场以东,南大门入口处以南。我们此次关键对北院进行测量。 2.2测区特点 2.2.1地形特点 该地系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地貌形态受黄河影响甚大。境内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海拔高程(大沽)在19~35米之间,自然坡降七千分之一左右。而垂直黄河方向又东南高、西北低,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左右。齐河县以马集镇潘庄为最高点,高程35米;大黄乡大黄洼(黑牛庄、王洪、生官屯一带)为最低点,高程19.5米。 2.2.2气候特点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关键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冷热季和干湿季显著,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时有涝,秋季清凉常有晚秋旱,冬季严寒干燥雨雪稀少。 3、测量相关要求及精度要求 3.1测量依据 1、设计根本方针为1:500大百分比尺测图。 2、平面采取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取1956年黄海高程系。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 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1:500、1:1000、1:地形图图式》。 6、《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大百分比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8、《德州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9、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3.2测量基础要求 1、《城市测量规范》CJJ 8-。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73—97。 3、《1:500、1:1000、1:地形图图式》GB/T20257.1-。 5、《1:500、1:1000、1: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6、《数字测绘产品检验验收要求和质量评定》(GB/T18316-)。 3.3测量精度要求 1.作业前对所用各类仪器按要求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统计。 2.地籍图采取50cm×50cm正方形分幅,基础百分比尺为1:500。图名以图幅内地理名称取名;图号注记为图廓西南角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点前两位和小数点后两位,X在前Y在后,中间加短线。 3.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小于0.1m。 4.图上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高程中误差不超出±0.15m;高程注记点密度为1点/dm2以上,不绘等高线。 3.4测量工作关键步骤 1、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 2、搜集测区已经有资料,并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3、组织人员,成立项目部,设置技术组及质量检验组; 4、准备各类测绘仪器及器材,制作测量标志等; 5、进行控制测量;包含一级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6、进行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包含各地物点、地形点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采集; 7、内业计算机数据处理,地形图绘制及多种资料整理; 8、质量检验及验收工作。 4、已经有资料分析评价和利用 4.1平面控制资料 已搜集到前一次测量数据测量结果,作为此次测量参考,部分控制点坐标以下图所表示: 点号 E N H 备注 J1 473912.202 4073473.946 13.393 国土车间路口 J2 473906.070 4073603.549 13.290 室内体育馆东南角 J3 473898.379 4073789.473 13.146 室内体育馆东北角 J4 473765。068 4073776.996 13.488 南院北门 J5 473594.065 4073768.298 13.400 西湖东北角 J6 473605.787 4073576.753 13.478 西湖东南角路口 J7 473745.740 4073582.761 13.668 图书馆南门 K1 473725.098 4073877.175 13.254 北院南门 K2 473760.107 4073877.629 13.240 花园广场东南角 K3 473824.730 4073869.747 13.265 新宿舍楼西南角 K4 473814.586 4073979.935 13.297 新宿舍楼东北角 K5 473751.509 4073973.849 13.242 花园广场东北角 K6 473682.585 4073962.723 13.275 花园广场西北角 K7 473691.888 4073871.064 13.383 花园广场西南角 北院、南院影像图(、)、测区影像图。 4.2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础等高距 1、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东经114°; 2、高程坐标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 3、基础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 5、控制测量 此次数字地形图测绘共分四个部分,即北院生活区、南院教学区、生态园区、种子基地域,累计约0.8km²。在测绘范围内,完成一级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完成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5.1一级导线测量 5.1.1布网 在各等级GPS网(点)基础上,布设城市一级光电测距导线,沿道路及测区边缘,以多结点网或附合路线形式布设(详见附图三),不许可布设闭合导线。结点导线网导线节长度通常不宜大于附合路线要求长度0.7倍;导线平均边长应控制在350m之内,长短边比不应超出1:3。关键技术指标按表1要求实施。 5.1.2选点、埋石 1、城市一级导线点位应选定于便于利用和能长久保留位置。相邻点之间通视应良好,便于观察及长久保留使用。 2、城市一级导线点应埋设标石,在高层建筑物顶上控制点,不得埋设于隔热层上。中心标志(包含水泥、沥青路面)采取特制铸铁标志,测区内已经有埋石标志应尽可能利用,避免反复埋石,以防后续使用错误,城镇接合部标石制作及埋设应按《规范》要求实施。标石规格及埋设要求见附录一。 3、城市一级导线点点号以JMI再加流水编号,如JMI01、JMI02、……JMIn。编号在导线节中应尽可能做到次序连号,不得有重号。埋石后,测区检验人员必需对埋石情况给予检验,方可进行观察。 5.1.3水平角观察 1、水平角观察采取DJ2型全站仪按方向法观察。观察前,所使用之仪器应按《规范》第2.3.1条要求进行检验。统计可使用多种电子手簿或人工进行统计。可不作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分配。 2、一个测站观察方向数少于或等于三个方向时,可不归零。 3、在高级点设站时,应尽可能联测二个高级方向进行检验,观察值和原平差角之差应≤±2 (式中m1、m2为对应于新、旧结果等级要求测角中误差)。 4、水平角观察结果重测和取舍按《规范》第 2.3.12条实施。水平角观察技术要求按表1实施。 5.1.4导线边长测量 导线边长测量和测角同时进行,采取电子统计。 1、一级导线边长以经判定后电子全站仪单程测定二测回(每测回二个读数统计,但在统计之前应先估计几次,边长稳定后再作统计),测距一测回内读数较差应<±5mm,测回间较差应<7mm。测距时温度气压只在测站读取,温度读至0.5℃,气压读至1Hpa。仪器加乘常数,气象常数可直接置入全站仪自动更正。 2、导线边长改平,垂直角采取和测角测边同型号全站仪按中丝法和测边同向观察二测回,技术要求按表1实施。 3、测距仪器高、反光镜高直接量至0.001m。所测边长经仪器常数、气象更正后应投影到城市高程面0m后,再归算到高斯平面,测区平均纬度为24°35′46″,测区平均曲率半径R=6364245m。 6、高程控制测量 6、1四等水准测量 本测区高程基础控制,采取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建立。四等水准路线应联测大部一级导线点,并组成网状。 四等水准使用ZDS3型徕卡自动安平水准仪NA720,区格式木质双面水准尺进行观察。 6.1.1布网要求 本测区四等水准网,在原有三等以上水准网点基础上,沿平坦地域D级GPS点及一级导线点采取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式进行布设,原有四等水准点不能作为四等水准起算。 6.1.2测量仪器检验 水准观察前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应进行下列项目检验并统计。 水准仪检验项目: 1、检视水准仪及脚架完好性; 2、圆水准器(概略整平用水准器)安置正确性检验。 3、视准轴和水平轴相互关系(交叉误差和i角)检验。 水准标尺检验项目: 1、检验水准标尺是否牢靠无损; 2、水准标尺水准器检验及更正; 3、水准标尺分划面弯曲差(矢距)测定; 4、水准标尺分划线每米分划间隔真长测定; 5、一对标尺基辅分划及零点差测定。 6.1.3水准测量限差要求 水准测量观察限差要求以下图: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距差 (m) 任一站上前后视距累积差(m) 黑红面读数差(mm) 黑红面高差之差(mm) ≤100 ≤3.0 ≤10.0 3 5 6.2四等水准观察 1、本测区起始水准点引用前必需优异行已知点检测(附合路线可和路线观察一并进行);作业开始后一周内天天应对水准仪进行一次i角检测,i角不得大于20″,i角稳定后可每隔15天测定一次。 2、四等水准观察,以中丝测高法进行单程观察(附合路线)。直接读取视距,观察次序为后─后─前─前。四等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观察。每测段测站数必需是偶数。联测D级GPS点及一级导线点应为偶数站,但不作测段处理。 3、四等水准观察原始数据,可采取多种电子手簿进行统计,应输出各站观察数据及测段汇总,原始统计输入微机后应进行存盘备查,输出前全部数据不得更改或编辑,违者结果销毁重测,并追究责任。 6.2.1水准仪观察程序及统计方法 (1)用圆水准器整平仪器,并使符合水准气泡影像分离小于 1cm,然后测定前、后视概略视距,并使之符合限差要求。 (2)照准后视标尺黑面,旋转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先用下丝和上丝在标尺上读数,再用中丝读数,并将下、上、中三丝读数分记于观察手簿表中栏中。 (3)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后视尺黑面读数方法进行操作,并将中丝读数记于观察手簿栏中。 (4)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旋转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先用中丝读数,再用下、上三丝读数分记于观察手簿栏中。 注意:平差计算前,水准高差应进行尺长更正及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更正(此项更正若不影响至0.001m,可免于计算,应先按最大纬差进行估算)。 6.2.2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观察数据检验 : 1、当采取电子手簿统计时,原始统计应如实输出,不得进行编辑; 2、平差计算前应对原始观察结果进行200%检验,以确保结果正确性。 平差计算 : 四等水准高程计算,采取微机按NASWE95平差软件系统(迭代法,平差计算前边长投影计算,应采取该软件进行)进行平差计算。平差结果应提供全部独立附合路线(闭合环路线)平面和高程闭合差。 7、野外数据采集 7.1 碎部测量方法及要求 地形地物点数据测量采取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坐标法测定。作业中应常常检验仪器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应注意不一样测站重合点检核。 在测量碎部点同时,应立即绘制好野外地形地物草图作为内业图形信息编辑依据。草图点号和测量统计点号应严格保持一致。草图应能清楚地表明每个地物轮廓上地物点连接关系和地物之间大致位置。有些不能在测站上直接测量地物点,可依据已知点经过丈量距离计算其坐标。 (1)采集数据时,角度应读至秒,距离应读至毫米。采集数据应进行检验,删除错误数据,立即补测错漏数据,超限数据应重测。 (2)采取全站仪用极坐标方法采集数据,在通视良好、定向边较长情况下,地形点测距最大长度为300m,地物点测距最大长度为200m。地形点间距通常应为15m,图上每平方分米应有5~9个高程注记点。 (3)测量碎部点时,作业小组可不受图幅限制,其作业范围可根据河流、道路等自然界线划分,方便于掌握测图边界,降低和避免漏测重测,提升作业效率。 碎部点坐标(X、Y、H)数据可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即保留至厘米。地物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应小于20cm,高程注记点及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应小于16cm。 7、2碎部点采集及处理 7.2.1碎部点确实定 碎部测量基础要求,实施《规范》相关要求。考虑到数字测图和计算机制图特点。碎部点确实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有方位独立地物,应测定两个点坐标,取两点中点即为独立地物中心位置,并以两点连线确定符号方位。 2、任何依百分比矩形形状地物,只要测出三个角点坐标,第四个点坐标可由程序计算。 3、房屋隶属建筑(如台阶、门廓、凉台等)和房屋轮廓线定点可不实际测量,按垂线法计算出交点坐标。 4、依百分比双线地物,如道路、沟渠如河流等,测定两侧边线特征点坐标。 5、圆状地物应在圆周上测定均匀分布三个点坐标。较小圆形地物可测定其对径方向两个点坐标。 6、圆弧线通常应测定起点、终点和大致中间一点。连接直线较短圆弧度(如道路转弯处小圆弧段)可只测两个切点坐标,圆弧绘制由程序自动处理。 7、陡坎、梯田坎、斜坡,应量出比高或测定坡脚线高程。 7.2.2 碎部测量基础要求 地形图应表示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及垣栅、道路、水系、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和各类控制点、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和城市计划、建设相关各项要素。此次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按《图式》及《规范》要求实施,其关键要求简述以下: 1、居民地:房屋以墙基角为准,建筑结构需注记。楼房注记层数(二层楼注记“2”,三层楼注记“3”等)。 2、独立地物:含有标定方向、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等作用独立地物,均应正确测绘和按要求符号正确地加以表示。 3、道路:测区内道路均按《规范》和《图式》要求,正确测绘表示,等级公路应注记道路技术等级,国道省道应注记编号。 4、管线:正规电力线、通讯线均须按电杆或铁塔位置实测表示,电力线应区分输电线和配电线。建筑区及村庄内线路不连线,只在杆处绘出方向,其它均应连线表示。各类地上及地下管线地面设施均应测绘表示。 5、垣栅:围墙及永久性栅栏、栏杆、铁丝网和活树篱笆均应测绘表示。 6、水系:河流、沟渠、井等均应测绘表示,并测注高程。河流按实际测绘表示,干河床内应合适测注高程。道路两边及田间沟渠,其宽度小于1.0m以单线表示。水井测绘平面位置及井台高程,不注记深度。 7、植被:测区内多种树林、行树、经济林等均应测绘实际轮廓,并配以对应符号表示。菜地、花圃、芦苇地等亦应区分表示。田埂顶部宽度大于1.0m用双线表示。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高程。 8注记:图上注记包含道路名称、等级;村庄名称;关键单位名称;植被性质说明;计曲线注记等 7.2.3 碎部点采集特殊情况 在进行碎部点采集时往往会碰到部分特殊情况。对于比较复杂地方通视一定不好,可能将棱镜举高能采到点,若就多个点还行,点多时这么采点测出地物一定偏差很大,所以就应该找一个视野开阔地方支一站过去再测,这么往往会事半功倍。当对多点房屋进行采点时,有时部分拐角会被挡住,同时支站过去测有没意义,此时应在此拐角一边延长线上某处采一点,在用钢尺量出此处到拐角距离并立即标注到草图上。对于部分电杆、通信杆、路灯等地物棱镜无法放置正中,此时采点时应该采取偏心去采;对于部分直径较大烟囱、广告牌等应该在其外围采集三个点。有时会碰到些家中长久无人在家,工厂长久关门,跑镜员无法进去摆棱镜情况,此时应在两个测站上对其一个拐角进行水平角测量,使用方向交汇方法交出其拐角点。对于钢尺无法去量距时应用测距仪去测 距。另外在采集碎部点同时要按要求将高程点进行采集,直接在编号前加上一个字母以示区就行了。 8、地形图绘制 8.1图形文件生成及编辑 为了确保数据统一性,此次测量地形图数据格式采取为DWG格式,成图软件采取南方开思自动化企业《CASS6.1 多用途地形测绘和管理系统》软件生成。 该软件关键适适用于多种大百分比尺数字地形图、地籍图地物平面图等野外数据采集和图形编辑和绘制,其基础工作步骤图以下: 野外数据采集、野外手绘草图 ↓   图形文件生成 ↓  交互式计算机图形编辑           ↓ 图形绘制 ↓ 数据存贮和管理 8.1.1数据处理 首先将野外采集碎部点数据,通讯至微机(使用CASS6.1中通讯功效,将外业数据形成ZB.TXT格式),然后检验野外测量数据中有没相关键号,有没有缺点号等,对于检验犯错误应立即修改,以确保内业数据处理正确性。对于不能直接测量其坐标地物点,应依据丈量距离和已测点坐标间接求出。碎部点坐标正确无误并齐全后,将TXT文件转换成DAT格式,再依据野外现场所绘草图,进行内业编码,形成图形连码信息文件。 层名 表示内容 备注 0 自由层 用户层 KZD 控制点及注记 TK 图廓 SXSS 水系设施及注记 DLDW 独立地物 GXYZ 管线设施 JMD 居民地 DWMC 单位名称注记 DGX 等高线及计曲线注记 DMTZ 地貌及土质 GCD 高程点及注记 DLSS 交通设施 TerCont 等高线层 ZBTZ 植被及注记 ASSIST 地物骨架线 Defpoints 辅助层 在CASS6.1中生成图形文件为DWG。以后按《图式》及《规范》要求进行编辑、修改、注记等工作。 8.2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为了便于测绘、使用和管理地形图,需要统一地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分幅就是将大面积地形图根据不一样百分比尺划分成若干幅小区域图幅。编号就是将划分图幅,按百分比尺大小和所在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矩形分幅编号方法有坐标编号法、流水编号法和行列编号法。图幅编号通常采取坐标编号法。由图幅西南角纵坐标 x 和横坐标 y 组成编号,1∶5000 坐标值取至 km,1∶、 1∶1000 取至 0.1km,1∶500 取至 0.01km。不过在测区不大、图幅不多时,可在整个测区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采取流水数字次序编号,所以此次就使用了流水编号法。 在进行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终形成数字地图图形文件。此次分幅地形图百分比尺为1:500,其图幅采取50cm×50cm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值编码,以公里为单位,保留二位小数。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同时应选择图幅内关键单位(或地理名称)作为图名。 8.3地形图绘制基础要求 1、地形图绘制应符合《机助制图规范》要求。 2、地形图多种注记、地形地貌符号表示、图廓整饰等均应符合《图式》及《规范》要求。 3、地形绘图基础等高距为0.5m,图上高程点注记至厘米。 4、地形图采取惠普或其它型号喷墨绘图仪喷绘在专用绘图纸上。方格网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3mm。 8.4地形图拼接 在较大面积测图中,地形图是分幅施测。为了确保相邻图幅相互拼接,每一幅图四边通常应测出图廓外 0.5~1cm。对地物应测完其关键角点或测至转折处,对于电力线等线状地物应测出其延伸方向。自由图边在测绘过程中应加强检验,确保无误。在布设地形控制点时,应该考虑到图边需要,假如图廓边没有足够控制点,可增加图边公共测站点,利用公共点测图将有利于相邻图幅拼接,有利于提升测图精度。 9、提交结果及资料 当整个工程结束后,需提交资料包含: 1、项目设计书 技术设计书 技术总结; 2、数据文件,包含图廓内外整蚀信文件 原始数据文件等; 3、图形或影像数据输出检验图或模拟图; 4、技术要求或技术设计书要求其它文件资料; 5、1:500 数字化地形图光盘一套; 6、检验汇报一份。 即下表: 序号 结果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技术设计书 A4 4本 全部应提交光盘。 2 控制测量内、外野统计计算资料 1套 3 1:500分幅地形图、图幅接合表及相关数据(DWG格式数字线划图) 50cm×50cm 电子版各两套,透明图各一套 4 技术总结 A4 4本 5 检验汇报 A4 4本 10、质量安全确保方法及工作进度计划 10.1工作安排方案 严格实施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技术标准、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并严格根据工作步骤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做好资料结果管理、信息管理、工作协调等工作。 10.1.1工作进度计划 此次地形测量工作,计划于30日左右内完成各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在要求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拟采取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同时开展方法进行,细部测量采取极坐标或坐标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及存放,待控制测量结束合格后,展绘坐标进行连线工作。 10.1.2人员设备配置及要求 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此次地形测量任务,依据工作量、作业难度、作业时间要求,分以下多个关键阶段给出应投入人员设备数量: 1、控制网选点埋石阶段:分成24组,每组4人。 2、控制网测量阶段:24个组用24台仪器在本测区内进行一级控制测量;用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 3、数据处理、图形编辑阶段:每组采取相同数据处理、图形编辑软件(CASS6.1),按《图式》、《规范》、《制图规范》、《设计书》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图形编辑。 4、图形输出、外业巡查阶段:48人分成12组,对绘出纸图进行外业巡视检验,同时,用全站仪实测地形地物检验点。对发觉问题,立即进行处理。这一阶段还应立即复查。这一阶段结束后,整个外业作业结束。 5、资料整理阶段:各小组依据《数字化规范》进行图幅数据加工;指导老师及小组长将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结果表、技术总结、检验汇报等材料整理完善,对图面进行100%检验,最终提交图件资料、文字资料及数据光盘。 6、检验验收阶段:指导老师组织专员,对全部结果进行检验验收,并写出自检汇报。 10.1.3工作协调关系 1.项目部要协调好和甲方之间关系,工程进度及质量等情况定时向甲方汇报,接收甲方对工作指导和监督。 2.项目部要协调好项目部内部关系,包含外业测图、内业成图阶段工作协调,外业测图和控制测量工作,外业测图和内业数据处理工作协调。作好人员安排、工序衔接和协调。 3.外业测图和内业数据处理协调工作,外业提供连线图要线条清楚,注记清楚、符号表示正确,外业测图员要定时检验计算机成图情况,发觉问题立即更改。 4.项目部要立即汇总工作中问题,立即向甲方反应,对反馈意见和提议立即落实处理。 10.2.1质量确保方法和要求 为确保产品质量达成规范、设计书要求,测区设置项目负责、技术负责、质量负责各一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生产每一个步骤抓起统一调配、相互协调、科学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 1.对参与本测区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确保施测工作顺利进展。 2.严格实施测绘仪器送检制度,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仪器、设备不得进入测区。 3.认真做好“第一点”、“第一幅”生产和首检工作,立即发觉并处理技术问题,项目负责、技术责任人要常常深入生产第一线立即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和质量情况,对存在质量问题提出改善方法,确保产品质量。 4.坚持二级检验,一级验收制度。经作业人员自查互校后交设在中(分)队专职检验人员进行过程检验,再向院提交最终检验申请,经院最终检验后,确定结果成图资料齐全、数据正确无误,方可提交甲方验收。 10.2.2安全及结果资料保密方法 1.安全生产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前提,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坚持“管生产必需管安全”标准。严格实施《项目部安全条约》全部条款。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全部工作人员必需熟悉本岗位安全保护要求,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3.项目经理在开工之前必需针对莱阳测区具体情况,制订具体安全保障方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4.结果资料档案存放设施及条件,应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要求和要求,确保测绘结果完整和安全。外业作业时使用设备、图纸、影像图等资料不准离人,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 5.全部设备必需定时检验,随时保养。 10.2.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全部工作人员必需熟悉本岗位安全要求,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2.项目经理在开工之前必需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安全教育。 3.外业人员施工必需穿反光衣,并配带交通安全标志。 4.在建筑物和楼顶作业时,预防坠楼、注意楼顶电力设施等。 5.在高压线周围作业时,使用绝缘金属杆或绝缘金属塔尺要确保安全距离。 6.外业使用设备、图纸、资料等不准离人,谁使用谁负责谁保管。 7.全部设备要定时检验保养。 8.雨天施工应确保人员及仪器安全,雨天标准上不许可外业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技术指导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