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理组公开课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1079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组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组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组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word完整版)地理组公开课教案高一地理公开课教案 教授内容: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地域差异;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掌握垂直自然带及雪线高低的判读;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及模式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教学难点垂直自然带及雪线高低的判读。教

2、学方法 参与式、探究式、启发式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问题探究、习题训练等,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案 、教材、小黑板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节课咱们复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推进教学】【板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承转】自然地理的环境差异性(也叫地域分异)主要是通过自然带的分布

3、规律体现出来的。【板书】一、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师 自然带名称的命名规律是“热量带名称+植被名称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师同学们在读图5.6的过程中,看一看世界自然带分布从低纬到高纬有什么规律?【学生活动】学生读图5。6,思考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有的,自然带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自然带依次表现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师对,这就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有其地域规律性.【承转】今天,咱们就结合教材图5。6来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三大地带性规律.【板书】二、地带性规律(一)地带性规律的表现【承转】刚才大家通过读图5。6,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从低纬

4、度到高纬度自然带依次表现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师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生太阳辐射,即热量.师对,从这些自然带的名称可看出,从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辐射,即热量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板书】1。 从赤道向两极 的地域分异:按 南北 方向更替- 热量 条件【活动设计一】有一支地质科考小组从江苏的连云港出发,乘火车经陇海兰新线到达新疆的乌鲁木齐,一路上他们能够看到什么自然景观或者自然带?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师

5、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生水分条件。师对,从这些自然带的名称可看出,从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且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板书】2.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按 东西 方向更替-水分 条件【创设情境】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古诗有没有科学道理?为什么?生有道理,由于海拔不同,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也随之改变。 师对,这就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板书】3.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按 垂直 方向更替 水热状况随海拔改变 【课堂练习一】师描述喜马拉雅山脉

6、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或自然带?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承转】以上我们复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知识点,在高考中还有一位“常客,那就是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对于这种规律,主要考点在哪呢? 【板书】(二)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1。判断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师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尤其是热量条件是逐渐递减的,而在水平方向上,从赤道向两极(低纬向高纬)热量条件也是逐渐递减的.咱们把水平方向上的自然带分布竖直立起来,不就变成垂直自然带了吗?【板书,学生做笔记】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纬向高纬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板书,

7、学生做笔记】2。判断基带或山体所处的热量带:师基带是指山麓所对应的自然带,也即最下面的那个自然带.【板书,学生做笔记】基带与当地同纬度水平自然带相同;根据基带名称确定热量带。【课堂练习二】师珠穆朗玛峰南坡(28N附近)的基带是什么自然带?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是怎么样的?生 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川带。【举一反三】学生试着判断泰山、庐山的基带和自然带的分布顺序。【板书,学生做笔记】3.判断自然带数量的多少:一般的,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课堂练习三】师 乞力马扎罗山(3

8、S,海拔5895m)和阿尔卑斯山(48N,海拔4810m),哪个自然带数量多?为什么?生 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纬度低,海拔高自然带数量多。【承转】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还有一个高考考点,即雪线的高低问题。 【板书,学生做笔记】(三)雪线高度的判断1。雪线的概念:终年不化积雪分布的最低高度。 师从雪线的概念可知,影响雪线高低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什么呢?生气温和降水。【板书,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并做笔记】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1) 气温:气温高,消融量多,不易积雪,雪线高 ;(2) 降水:降水多,降雪量多,积雪多,则雪线低 ;(3)其他因素: 坡向(朝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

9、、坡度(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纬度(纬度越高,山脉雪线越低)等。【课堂练习四】(见小黑板)读喜马拉雅山脉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 喜马拉雅山脉 南 坡为朝阳坡,北坡为背阴坡. 2。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3。雪线高度南坡 低于 (高于、低于)北坡。【活动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校周边山体的朝阳坡和背阴坡的自然景观或植被类型。【课堂小结】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因此,我们要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别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老师下发的第五套试卷。板书设计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二。地带性规律1。地带性规律的表现(1)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2。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判断(1)判断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2)判断基带的热量带(3)判断自然带的多少3.雪线高低的判断(1)概念(2)影响因素课后思: 教研组长签字: 3-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