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安全时刻记心间
课题: 身边莫带锋利物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游戏或玩耍时不能带锋利物品,正确的使用带锋利物品。
2.让学生知道锋利物品伤人的危害性,在使用锋利物品时应集中把它们放在盒子里,保证安全安全。
活动准备
图钉、小刀、铁钉、小盒子。
活动过程
一、学习“单元一”真实故事
1.学生:借助拼音读第一单元“真实故事”。
2.教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如果你遇到此类事会怎么做?
3.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中的小朋友在外出找不到家后的做法是对的。
二、学习《身边莫带锋利物品》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安全小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课文中的东东和乐乐在操场踢足球发生了什么事?
3.引导学生大胆说出来:玩耍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扎伤?(小刀、铁钉、图钉等物品虽然不大,但都带尖,容易伤人。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家里,不要带到学校里来,更不能带在身上。)
4.学习“安全小提示”。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几遍,记住提示内容。
5.引导学生回答“安全小问号”的问题。
上厕所莫大意
教学目标:
增加学生对教室安全方面的防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生活当中也充满了一些意外,处处都有隐患。上厕所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安全第一。
二、学习上《厕所莫大意》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安全小故事”,看看小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回答)
教师小结:厕所的地面大多铺着地砖,而且经常有水,如果你不加小心,很容易滑倒。
2.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课文中的安全小提示。
3.让学生回答“安全小问号”中的问题。
门砰的开开关关容易夹伤学生的手。
三、单元总结
1.师引导学生回答“金钥匙”栏目中的两个问题。
2.“我要对我说”的学习,让学生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还要记住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电话。
3.完成“我要这样做”的内容。
第二单元在家里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 结合实际生活交给学生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3. 牢记父母的电话及火警、匪警、急救中心的电话。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本课,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面对陌生人时随机应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
1.教师读《真实故事》。
2.老师提问:聪聪同学的做法对吗?你怎么看?
聪聪的做法是正确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一个人在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遇到类似的事情,要向家长报告。
二、学习课文《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字》
1.借助拼音读“安全小故事”。你能帮小刚解答这个问题吗?(能,需要牢记的电话号码,有110、119、120。当你有情况时,它们可就有大用处了!)
2.学习《安全小提示》。
让学生记住安全小提示的内容。
3. 学习《安全小问号》的内容。
爸爸的电话是:
妈妈的电话是:
火警电话是:
匪警电话是:
急救中心电话是:
三、单元总结
1.完成《金钥匙》栏目中的三个内容。
2.完成《我要对我说》栏目中的三个内容。
3.完成《我这样做》栏目中的两个题目。
第三单元 外出时
车里不能乱跑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走在公交车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读《真实故事》。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婷婷的做法对吗?
二、学习《车里不能乱跑》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安安和涛涛的做法对不对?
师小结:同学们,在行驶的汽车上打闹是很危险的,很容易摔倒、跌伤。安安和涛涛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2.学习《安全小提示》内容,让学生记住。
3.提问:当你一个人乘坐公交又没有座位时,该怎么办?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单元总结
1.完成《金钥匙》栏目中的三个内容。
2.完成《我要对我说》栏目中的三个内容。
3.完成《我这样做》栏目中的一个题目。
第四单元遇冰雪
结冰了,路上小心
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防滑。
2.锻炼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1.学习《安全小故事》
教师:结冰了,怎么办?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结冰的路上走一定要小心,否则就会像华华那样摔倒的。如果摔得很重,还可能受伤呢!
2.记住《安全小提示》内容。
(1)遇到冰面要绕着走,不能在冰面上滑冰玩。
(2)如果必须要在冰面上经过,一定要小心地慢慢走。
(3)在结冰的路面上不要和同学打闹。
3.回答《安全小问号》的问题。
今天是星期天,民民和小伙伴打算到路口去玩,因为下雪后那里有一个冰面。同学们,你认为民民他们能去那里玩吗?
4.单元总结
(1)完成《金钥匙》栏目中的四个内容。
(2)完成《我要对我说》栏目中的两个内容。
(3)完成《我这样做》栏目中的一个题目。
第五单元玩耍时
滑滑梯不要挤
教学目标
1.玩耍时,要注意安全。
2.了解滑滑梯的方法,不能用危险的方式玩滑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3. 遵守规则,感受与同伴之间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读《真实故事》
下课了,新新和亮亮在走廊里跑危险吗?你知道不能在走廊乱跑、打闹的原因吗?
二、学习《滑滑梯不要挤》课文
1. 读《安全小故事》。
(1)林林这样玩滑梯危险吗?林老师阻止了他危险的表演,不然会发生什么?
(2) 引导学生正确的滑滑梯玩法以及注意的事项。
如:小朋友们,滑滑梯虽然你们喜欢玩,但小朋友们如果不注意有可能会危险,那你们想不想安安全全地玩滑滑梯呢?那怎么才是个安全法呢?首先我们小朋友玩滑梯的时候,手一定要扶好两侧,一个一个小心慢慢地滑,如果身后还有其他的小朋友,那小朋友们一定要排好队,有秩序地滑,千万不要拥挤,等一个小朋友滑下去,另外一个小朋友再滑,如果小朋友们都争抢,一不小心小朋友就可能会栽下来,摔了头和脸就痛了,所以一定不要乱,不要急,也不要倒滑,整个身体趴下。
(3)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滑滑梯,这样小朋友们玩得也开心,老师和家人都放心,我希望小朋友不管做什么游戏都要讲究规则,不要乱,不要拥挤,也不要急,确保小朋友们都健健康康的玩游戏。
2.记住《安全小提示》内容。
(1)滑滑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身子坐直,双手扶着滑梯的两边,从高向低滑。
(2)轮到其他人滑的时候,不要在后面推他,否则则会有危险的。
(3)滑滑梯要排队,一个一个往下滑。
(4)滑滑梯不要被朝前滑,不要头朝下滑,也不要从滑梯表面往上滑。
3.《安全小问号》的内容。
滑滑梯的正确姿势你知道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身子坐直,双手扶着滑梯的两边,从高向低滑;轮到其他人滑的时候,不要在后面推他,否则则会有危险的;滑滑梯要排队,一个一个往下滑;滑滑梯不要被朝前滑,不要头朝下滑,也不要从滑梯表面往上滑。
第六单元
别把塑料袋当面具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事让学生懂得塑料袋不正确的玩法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1.使学生深刻理解故事的蕴意——薄薄的塑料袋套在脑袋上,有引发窒息的危险。
2.在游戏中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学习应对安全事件能力。
活动过程:
一、读《安全小故事》
1.不透气的塑料袋套在脑袋上会发生怎样后果?
冬冬差点窒息身亡。
2.真是太危险了,我以后再也不把塑料袋套在头上玩了。
3.教师总结: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色各样的塑料袋,小朋友玩塑料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塑料袋套在头上或贴在鼻子上,塑料袋套在头上呼吸不到空气就会闷得慌,时间长了会窒息死亡。还有塑料制品是有毒的不能将塑料玩具放进嘴里或长时间玩耍,玩过之后要记得洗手哦。
二、记住《安全小提示》内容
1.用塑料袋当面具,一定要在鼻子或嘴巴处挖一个洞,留出喘气的地方。
2.当你觉得气闷时,应及时去下头上的塑料袋。
3.如果情况紧急,应用力把塑料袋扯破。
4.当小伙伴的头上罩着塑料袋时,如果发现情形有些不对头,不要用力扯,而是从中间把塑料袋撕开一个口子。
三、回答《安全小问号》的问题
如果你发现头上罩着塑料袋的小伙伴情形有些异常,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单元总结
1.完成《金钥匙》栏目中的两个内容。
2.完成《我要对我说》栏目中的两个内容。
3.完成《我这样做》栏目中的一个题目。
第七单元
消防安全教育
教育目标:
1.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的标志,要爱护,不污染不损坏。
3.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消防标志。
教育过程: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
2.师述: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 出示小黑板: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出示标志 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师简介消防栓。
三、知道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作用
1.学生任意选择一种标志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有什么作用。(指名交流后小组交流)
2.分组讨论:消防标志的作用?
3.交流小结:1)平时有助于随时预防火灾、制止隐患
2)紧急情况之下有助于疏散和逃生
四、学习设计消防标志
1.分组讨论:设计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2.小结归纳消防安全标志的共同特点(线条简洁、图案清楚、目标显著、意思明确。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图案,也可以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以图形与方向标志连用,醒目地指示文字所示的意义)
3.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设计一个消防标志。
4.交流点评。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认识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知道了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的标志,要爱护,不污染不损坏。
并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消防标志。
第八单元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第九单元
口痰的危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随地吐痰的危害。
(2)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以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组织讨论
师提问: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
让学生讨论。(细菌多,不卫生,有害健康,不文明……)
师:你在哪儿见到过随地吐痰的人?(大街上,工交车上,电影院里,公园内,学校里……)
师: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对吗?
三、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
小小一口痰,病菌里面藏。痰液随口出,随风四处扬。
吸到人体里,健康要遭殃。随地乱吐痰,破坏你形象。
地上痰迹多,有损城市文明样。我们讲卫生,我们要健康。
2、读了上面的儿歌,我们都知道了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那如果真的有痰要吐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四、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发言
(可以吐在痰盂里,可以吐在厕所里,可以吐在垃圾箱里,可以吐在手帕或纸巾里……)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只有从小养成了好习惯,长大了才能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六、拓展延伸
面对一些不文明的坏习惯,你该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该如何对待?
七、教师总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养成爱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第十单元
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 13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