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肠良恶性肿瘤CT诊断l小肠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小肠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75%,其黏,其黏膜的表面面积占整个消化道的膜的表面面积占整个消化道的90%以上。以上。但是,小肠肿瘤的发生率远低于食管、胃但是,小肠肿瘤的发生率远低于食管、胃和结肠,仅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和结肠,仅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5%左右;左右;而恶性肿瘤更少见而恶性肿瘤更少见,仅占全消化道,仅占全消化道2%小肠解剖的生理特点、内环境以及对肿瘤小肠解剖的生理特点、内环境以及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假设机理的免疫反应假设机理l1.小肠的液态内容物较结肠固体内容物所引小肠的液态内容物较结肠固体内容物所引起的黏膜损害低。起的黏膜损害低。l2.肠内容物快速
2、通过小肠,使小肠黏膜缩短肠内容物快速通过小肠,使小肠黏膜缩短与致癌物质的接触。与致癌物质的接触。l3.小肠内细菌数较少,碱性肠液降低了厌氧小肠内细菌数较少,碱性肠液降低了厌氧微生物所产生的致癌因子的能力。微生物所产生的致癌因子的能力。l4.小肠淋巴组织分泌较高浓度小肠淋巴组织分泌较高浓度IgA;造成潜造成潜在的致癌病毒失效。在的致癌病毒失效。l5.小肠分泌大量的酶,降低高浓度集中的苯小肠分泌大量的酶,降低高浓度集中的苯并芘,羟基化酶低毒代谢物。并芘,羟基化酶低毒代谢物。l小肠肿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表现为不小肠肿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消瘦、明原因的消
3、化道出血、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以及小肠梗阻等症状,较难和其它内贫血以及小肠梗阻等症状,较难和其它内外科疾病鉴别。在诊断方面,小肠病变的外科疾病鉴别。在诊断方面,小肠病变的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l内镜检查,如胃镜及肠镜,可对距回盲瓣内镜检查,如胃镜及肠镜,可对距回盲瓣202030cm30cm的末端回肠病变进行检测,但对的末端回肠病变进行检测,但对大部分小肠病变的检测其作用有限大部分小肠病变的检测其作用有限。l小小肠冗长、盘曲于腹腔内,互相重叠;处于腹膜腔的系肠冗长、盘曲于腹腔内,互相重叠;处于腹膜腔的系膜小肠移动度大,使小肠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非常膜小肠移动度大,使小肠
4、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小肠钡剂造影,血管困难。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小肠钡剂造影,血管造影,造影,CT检查等。检查等。l钡剂造影只能了解小肠的内腔及黏膜表面情况,而对腔钡剂造影只能了解小肠的内腔及黏膜表面情况,而对腔外的病变范围和大小,则无法获得更多信息外的病变范围和大小,则无法获得更多信息;尤其是浆尤其是浆膜下向腔外生长的肿瘤。膜下向腔外生长的肿瘤。l血管造影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以及早显的血管造影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以及早显的回流静脉作出诊断;能起到定位作用,但属侵袭性检查。回流静脉作出诊断;能起到定位作用,但属侵袭性检查。lCT不但直
5、接显示肿瘤本身,并能了解腔内、外病变范不但直接显示肿瘤本身,并能了解腔内、外病变范围和大小,还能发现肠系膜浸润、淋巴结的增大和邻近围和大小,还能发现肠系膜浸润、淋巴结的增大和邻近或远处脏器的转移等,在术前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和肿或远处脏器的转移等,在术前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和肿瘤分期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瘤分期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CT应作为首选的检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查方法。检查方法检查方法l禁食禁食6-8h,检查前检查前1h,口服口服1%-2%含碘溶液含碘溶液(或阴性造影剂)(或阴性造影剂)1000-1500ml,以确保远段以确保远段小肠的显示,扫描前半小时及上机前各饮对比小肠的显示,扫
6、描前半小时及上机前各饮对比剂剂250ml,使近端小肠、胃和十二指肠显示。使近端小肠、胃和十二指肠显示。同时加入口服山梨醇或甘露醇同时加入口服山梨醇或甘露醇50mg,加快肠道加快肠道的充盈过程。的充盈过程。l在使全部小肠均匀扩张后,肌注低张类药物在使全部小肠均匀扩张后,肌注低张类药物(如(如654-2/20mg)。)。l 扫描范围从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扫描范围从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层厚层厚3-5mm,螺距螺距1.2-1.5,静脉内给予静脉内给予造影剂造影剂80-100ml,速率速率2-3ml/s,延迟延迟45-65s扫描。扫描。l以层厚以层厚50%重建后传输至工作站作图像后重建后传输至工作站
7、作图像后处理,所得资料可用多平面重建处理,所得资料可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和曲面重建曲面重建(CPR)进行编辑加工、获取轴位、进行编辑加工、获取轴位、冠状及矢状位图像。此法可显示全部小肠。冠状及矢状位图像。此法可显示全部小肠。按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类制定的分类:l1.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良性的有各种腺瘤和腺良性的有各种腺瘤和腺瘤病,恶性的有各种腺癌。瘤病,恶性的有各种腺癌。l2.非上皮性肿瘤非上皮性肿瘤:良性的有平滑肌瘤、良性的有平滑肌瘤、脂肪瘤、脉管瘤(血管、淋巴管)等。脂肪瘤、脉管瘤(血管、淋巴管)等。恶性的有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的有平
8、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l3.内分泌肿瘤:内分泌肿瘤:类癌。类癌。l4.瘤样病变瘤样病变:Peutz-jeghers综合征等。综合征等。l5.上皮异常(癌前期):上皮异常(癌前期):不典型增生等。不典型增生等。一一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l小肠良性肿瘤种类繁多,不少患者因小肠良性肿瘤种类繁多,不少患者因无临床症状而不去诊治,故临床统计中,无临床症状而不去诊治,故临床统计中,其发病率不高,明显底于恶性肿瘤。而据其发病率不高,明显底于恶性肿瘤。而据尸检报道发现,尸检报道发现,75%小肠肿瘤是良性的。小肠肿瘤是良性的。小肠良性肿瘤最常见的为平滑肌瘤,其次小肠良性肿瘤最常见的为平滑肌瘤,其次为腺瘤、脂肪瘤、
9、脉管瘤等。为腺瘤、脂肪瘤、脉管瘤等。小肠腺瘤小肠腺瘤【病理】【病理】l腺瘤属于上皮性肿瘤,是由一纤维血管核心腺瘤属于上皮性肿瘤,是由一纤维血管核心履盖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息肉样突出物所构成;上履盖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息肉样突出物所构成;上皮层内有分化程度不同的腺细胞。腺瘤单发,也皮层内有分化程度不同的腺细胞。腺瘤单发,也可多发,累及一段小肠,甚至整个消化道,称为可多发,累及一段小肠,甚至整个消化道,称为腺瘤病。腺瘤大小不一,带蒂或广基。可分有管腺瘤病。腺瘤大小不一,带蒂或广基。可分有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有恶性的潜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有恶性的潜能,尤以乳头状腺瘤更为突出。能,尤
10、以乳头状腺瘤更为突出。l腺瘤的腺瘤的CT形态学特征为表面光滑,呈圆形形态学特征为表面光滑,呈圆形或卵圆形突入肠腔内的均质软组织肿块;增强或卵圆形突入肠腔内的均质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显示肿块中重度强化。大多数腺瘤带有扫描显示肿块中重度强化。大多数腺瘤带有蒂,较大的腺瘤可无蒂、广基。蒂,较大的腺瘤可无蒂、广基。l肿瘤的大小与恶变有关,一般在肿瘤的大小与恶变有关,一般在1.55以下;如肿瘤以下;如肿瘤5时,其恶变率在时,其恶变率在50%以以上。上。【CT表现表现】十二指肠腺瘤十二指肠腺瘤abcd十二指肠错构瘤性息肉十二指肠错构瘤性息肉abcPeutz-Jeghers综合征综合征黏膜、皮肤色素斑;黏膜
11、、皮肤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胃肠道多发性息遗传性遗传性 脂肪瘤脂肪瘤【病理】【病理】l脂肪瘤是第三位小肠良性肿瘤,可脂肪瘤是第三位小肠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在小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在小肠的远端。肿瘤是由黏膜下或浆膜脂肪肠的远端。肿瘤是由黏膜下或浆膜脂肪细胞增殖伴不等量的纤维组织组成,膨细胞增殖伴不等量的纤维组织组成,膨胀性生长,单发多见,大小不一。大的胀性生长,单发多见,大小不一。大的肿瘤可因发生脂肪坏死而误为脂肪肉瘤。肿瘤可因发生脂肪坏死而误为脂肪肉瘤。【CT表现】表现】lCT对脂肪瘤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表现对脂肪瘤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表现为向腔内突出、境界清楚
12、,管状软弱的底密度为向腔内突出、境界清楚,管状软弱的底密度软组织肿块,随肠蠕动而变形,软组织肿块,随肠蠕动而变形,CT值为值为-5-100Hu左右。增强后不强化。如含有较多纤维左右。增强后不强化。如含有较多纤维组织成分的脂肪瘤,可以有轻度强化。组织成分的脂肪瘤,可以有轻度强化。空肠脂肪瘤空肠脂肪瘤回肠脂肪瘤伴回肠脂肪瘤伴肠套肠套二二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小肠腺癌小肠腺癌【病理】【病理】l小肠腺癌发生部位以十二指肠最高,尤以降小肠腺癌发生部位以十二指肠最高,尤以降部、壶腹周围为甚,其次为空肠和回肠;大多为部、壶腹周围为甚,其次为空肠和回肠;大多为乳头状。临床上将其分为肿块型和浸润狭窄型。乳头状。临床
13、上将其分为肿块型和浸润狭窄型。l肿块型:肿块型:肿瘤起源黏膜上皮向肠腔内息肉状突起,肿瘤起源黏膜上皮向肠腔内息肉状突起,或向腔内、外生长。或向腔内、外生长。l浸润狭窄型:浸润狭窄型:肿瘤沿着肠管壁轴向浸润,管壁增肿瘤沿着肠管壁轴向浸润,管壁增厚。厚。l两者均易于造成肠腔狭窄和梗阻。组织学上分为两者均易于造成肠腔狭窄和梗阻。组织学上分为腺癌、黏液癌和未分化癌。腺癌、黏液癌和未分化癌。【CT表现】表现】l肿块型:肿块型: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局部软组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局部软组织肿块伴邻近肠壁增厚;增强后,显示织肿块伴邻近肠壁增厚;增强后,显示肿块有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匀。较大的肿块有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匀
14、。较大的肿块,可出现溃疡和坏死。口服阳性造肿块,可出现溃疡和坏死。口服阳性造影剂,出现肠腔内充盈缺损,形态可规影剂,出现肠腔内充盈缺损,形态可规则或不规则。则或不规则。l浸润狭窄型:浸润狭窄型:表现为局部肠壁环状或偏表现为局部肠壁环状或偏心性增厚,增厚的肠壁常可心性增厚,增厚的肠壁常可1.0左右;左右;肠壁僵硬、肠腔狭窄。肠壁僵硬、肠腔狭窄。十二指肠黏液腺癌十二指肠黏液腺癌ab十二指肠壶腹腺癌十二指肠壶腹腺癌ab十二指肠管状腺癌十二指肠管状腺癌十二指肠管状腺癌十二指肠管状腺癌abc十二指肠乳头状腺癌十二指肠乳头状腺癌ab十二指肠壶腹浸润型腺癌十二指肠壶腹浸润型腺癌ab十二指肠浸润型腺癌十二指肠
15、浸润型腺癌ab小肠腺癌小肠腺癌浸润肌层浸润肌层回肠腺癌回肠腺癌小肠平滑肌肿瘤与间质瘤小肠平滑肌肿瘤与间质瘤l小小肠肠平平滑滑肌肌肿肿瘤瘤是是最最常常见见的的非非上上皮皮性性肿肿瘤瘤,有有良良、恶恶性性之之分分;良良性性为为平平滑滑肌肌瘤瘤,恶恶性性为为平平滑滑肌肌肉肉瘤瘤。平平滑滑肌肌瘤瘤好好发发部部位位,最最常常见见在在空空肠肠,其其次次为为回回肠肠和和十十二二指指畅畅;而而平平滑滑肌肌肉肉瘤瘤与与腺腺癌癌相相反反,最最常常见见的的部部位位为为回回肠肠(50%以以上上),其其次次为为空空肠肠(37%)和和十十二二指肠(指肠(10%)。)。l自自1985年提出将胃肠道间质瘤作为年提出将胃肠道间
16、质瘤作为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以及新的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以及新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开展;近年来,国内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开展;近年来,国内外病理学者较多使用间质瘤这一名称。外病理学者较多使用间质瘤这一名称。经免疫组化和电镜证实,胃肠道大部分经免疫组化和电镜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特征,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以往我们所讲得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以往我们所讲得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很大部分属于间质瘤。小肠间质瘤好发很大部分属于间质瘤。小肠间质瘤好发部位与平滑肌肿瘤类同,为空肠最常见,部位与平
17、滑肌肿瘤类同,为空肠最常见,其次为回肠和十二指肠。其次为回肠和十二指肠。【病理】【病理】l小肠平滑肌肿瘤起源于小肠的固有肌层、黏小肠平滑肌肿瘤起源于小肠的固有肌层、黏膜肌层或血管有关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证实膜肌层或血管有关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证实有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结蛋白,同时神经源性标记有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结蛋白,同时神经源性标记及及CD34、CD117等表达阴性。等表达阴性。l小肠间质瘤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光镜下,小肠间质瘤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光镜下,肿瘤细胞与平滑肌肿瘤相似,以恶性多见。免疫肿瘤细胞与平滑肌肿瘤相似,以恶性多见。免疫组化组化CD34、CD117和和Vim表达为阳性。表达为
18、阳性。l小肠平滑肌肿瘤和间质瘤有小肠平滑肌肿瘤和间质瘤有4种不同生长方式:种不同生长方式:1.腔内生长腔内生长,2.腔外生长腔外生长,3.壁内生长壁内生长,4.哑铃哑铃状状。平滑肌肉瘤和间质瘤更倾向腔外生长。平滑肌肉瘤和间质瘤更倾向腔外生长。【CT表现】表现】l良、恶性平滑肌肿瘤和间质瘤的良、恶性平滑肌肿瘤和间质瘤的CT影像形影像形态学特征如同一辙;无论良、恶性肿瘤态学特征如同一辙;无论良、恶性肿瘤,在形,在形态、大小、密度,强化方式及行为方式上无法进态、大小、密度,强化方式及行为方式上无法进行鉴别。但是,行鉴别。但是,CT能直接显示瘤体本身,对各能直接显示瘤体本身,对各种生长方式的肿瘤显示为
19、突入腔内、突向腔外、种生长方式的肿瘤显示为突入腔内、突向腔外、或腔内外皆有的软组织肿块。平滑肌肿瘤和间质或腔内外皆有的软组织肿块。平滑肌肿瘤和间质瘤单发多见,偶见多发。恶性肿瘤可以发生转移,瘤单发多见,偶见多发。恶性肿瘤可以发生转移,以血行转移多见,种植或淋巴转移少见;最常见以血行转移多见,种植或淋巴转移少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脏。小肠平滑肌肿瘤和间质瘤的的转移部位为肝脏。小肠平滑肌肿瘤和间质瘤的恶性比例远高于胃部病变。恶性比例远高于胃部病变。l平扫:平扫:肿瘤呈圆形、卵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瘤呈圆形、卵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良性者,肿瘤直径良性者,肿瘤直径5,密度均匀、境界锐利光滑,
20、密度均匀、境界锐利光滑,形态以圆形、卵圆形多见;偶见钙化。恶性者,肿块形态以圆形、卵圆形多见;偶见钙化。恶性者,肿块直径常直径常6以上,密度不均匀,轮廓不光整;形态以以上,密度不均匀,轮廓不光整;形态以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多见。肿瘤中央坏死、囊变和出血,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多见。肿瘤中央坏死、囊变和出血,则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密度。当肿瘤坏死腔与肠道相则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密度。当肿瘤坏死腔与肠道相通时,则显示肿瘤内液气平改变。通时,则显示肿瘤内液气平改变。l增强:增强:大多数肿瘤有中度或明显强化;强化密度均大多数肿瘤有中度或明显强化;强化密度均匀,多见于良性肿瘤;有时瘤体表面中央出现脐凹征,匀,多见于良
21、性肿瘤;有时瘤体表面中央出现脐凹征,则提示溃疡形成。而肿瘤强化密度不均匀,瘤体周边则提示溃疡形成。而肿瘤强化密度不均匀,瘤体周边不规则强化,中央广泛坏死或囊变,则提示为恶性肿不规则强化,中央广泛坏死或囊变,则提示为恶性肿瘤。有时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无明确的边界,与瘤。有时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无明确的边界,与淋巴瘤和腺癌相似淋巴瘤和腺癌相似。十二指肠平滑肌瘤十二指肠平滑肌瘤abcd十二指肠间质瘤十二指肠间质瘤abcd平滑肌瘤病平滑肌瘤病abcdef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囊变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囊变ab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空肠恶性间质瘤空肠恶性间质瘤abcd回肠平滑肌肉瘤
22、囊变、钙化回肠平滑肌肉瘤囊变、钙化abcd回肠恶性间质瘤回肠恶性间质瘤小肠淋巴瘤小肠淋巴瘤 l 淋巴瘤是常见的小肠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是常见的小肠恶性肿瘤之一,分为霍奇金氏病(分为霍奇金氏病(HD)和非霍奇金氏病和非霍奇金氏病(NHL););约占所有小肠恶性肿瘤的约占所有小肠恶性肿瘤的15%20%。胃肠道以。胃肠道以NHL多见,多见,HD少见少见;胃胃肠道约占所有肠道约占所有NHL的的5%20%。胃是最。胃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次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其次是回肠,而十二指回肠,而十二指肠、空肠少见。肠、空肠少见。l小肠淋巴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小肠淋巴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小肠淋
23、巴瘤系指原发于小肠肠壁淋巴组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系指原发于小肠肠壁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继发性为全身性淋巴瘤对肠道织的恶性肿瘤。继发性为全身性淋巴瘤对肠道的侵及,又称为结外型淋巴瘤。的侵及,又称为结外型淋巴瘤。lDawson提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提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5项项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为:1.未发现体表淋巴肿大;未发现体表淋巴肿大;2.白细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胞计数及分类正常;3.X线胸片无纵隔淋巴肿线胸片无纵隔淋巴肿大;大;4.手术时未发现受累小肠及肠系膜区域淋手术时未发现受累小肠及肠系膜区域淋巴结以外的病灶;巴结以外的病灶;5.肝、脾无侵犯。临床上,肝、脾无侵犯。临床上,而以继
24、发性小肠淋巴瘤多见,原发性少见;几而以继发性小肠淋巴瘤多见,原发性少见;几乎所有的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是乎所有的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是NHL/B细胞型,细胞型,中度或高度恶性。中度或高度恶性。【病理】【病理】l根据根据1989年年WHO提出的胃肠道淋病瘤分类如下:提出的胃肠道淋病瘤分类如下:l表(表(1)胃肠道淋病瘤分类)胃肠道淋病瘤分类l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性淋巴瘤T细胞性淋巴瘤细胞性淋巴瘤l小细胞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小多形细胞淋巴瘤小多形细胞淋巴瘤l浆细胞瘤浆细胞瘤大多形细胞淋巴瘤大多形细胞淋巴瘤l淋巴瘤性息肉病淋巴瘤性息肉病免疫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可能)细胞可能)l大细胞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
25、l滤泡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l伯基特淋巴瘤(母细胞性)伯基特淋巴瘤(母细胞性)未分类淋巴瘤未分类淋巴瘤lNHL在胃肠道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沿在胃肠道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沿管腔长轴蔓延,再向腔内外侵犯;局部或多发管腔长轴蔓延,再向腔内外侵犯;局部或多发结节和肿块,伴肠壁增厚。局限或弥漫性黏膜结节和肿块,伴肠壁增厚。局限或弥漫性黏膜变平、增粗或破坏;可伴有溃疡或肠穿孔。病变平、增粗或破坏;可伴有溃疡或肠穿孔。病情进展可侵及临近器官和淋巴结。情进展可侵及临近器官和淋巴结。【CT表现】表现】l(1)管腔的狭窄和扩张:)管腔的狭窄和扩张:肿瘤沿着管腔长轴肿瘤沿着管腔长轴生长,形成管状圆形或椭圆形肠壁增厚、
26、僵直,生长,形成管状圆形或椭圆形肠壁增厚、僵直,管腔变窄、长短不一。由于黏膜下神经丛的破管腔变窄、长短不一。由于黏膜下神经丛的破坏,肠管瘫软、扩张,管腔呈坏,肠管瘫软、扩张,管腔呈“动脉瘤样动脉瘤样”扩扩张、壁增厚;瘤内可有残留内容物张、壁增厚;瘤内可有残留内容物。l(2)肿块:)肿块: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软组织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可单发、也可多法,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肿块,可单发、也可多法,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伴有局部或弥漫性肠壁增厚。增强后,肿块轻伴有局部或弥漫性肠壁增厚。增强后,肿块轻中度强化,远不及腺癌和平滑肌肿瘤。肿块中度强化,远不及腺癌和平滑肌肿瘤。肿块出现坏死,表现为
27、密度不均匀,或不规则的空出现坏死,表现为密度不均匀,或不规则的空腔形成;肿瘤穿破肠壁,可见瘘管形成,瘤体腔形成;肿瘤穿破肠壁,可见瘘管形成,瘤体内出现液气平。内出现液气平。l十二指肠淋巴瘤(十二指肠淋巴瘤(NHL B细胞型)细胞型)ab十二指肠淋巴瘤(同前)十二指肠淋巴瘤(同前)cd空肠淋巴瘤空肠淋巴瘤(NHL B细胞型)细胞型)回肠淋巴瘤(回肠淋巴瘤(NHL B细胞型)细胞型)abcd回肠淋巴瘤(回肠淋巴瘤(NHL B细胞型)细胞型)回肠淋巴瘤(回肠淋巴瘤(NHL B细胞型)细胞型)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T细胞型)细胞型)abcd增强1回肠回肠淋巴瘤(淋巴瘤(NHL T细胞
28、型)细胞型)小肠类癌小肠类癌【病理】【病理】l小肠类癌起源于肠道的嗜铬细胞,又称小肠类癌起源于肠道的嗜铬细胞,又称神神经内分泌癌经内分泌癌,非常少见;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非常少见;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1.5%。大部分发生在小肠,而以回肠多见。大部分发生在小肠,而以回肠多见。类癌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胺类和肽类物质,如类癌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胺类和肽类物质,如5-羟色胺、儿茶酚胺和缓激肽等;这些物质的大量羟色胺、儿茶酚胺和缓激肽等;这些物质的大量释放,患者可出现类癌综合征。释放,患者可出现类癌综合征。l小肠类癌发生肠道黏膜下层,一般肿瘤直径小肠类癌发生肠道黏膜下层,一般肿瘤直径1.5;较大的肿瘤可
29、形成黏膜溃疡,局部肠;较大的肿瘤可形成黏膜溃疡,局部肠壁和系膜增厚。类癌的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有关,壁和系膜增厚。类癌的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越大,转移率越高;主要通过淋巴和血行转肿瘤越大,转移率越高;主要通过淋巴和血行转移。移。空肠类癌空肠类癌盆腔种植盆腔种植abc回回肠肠类类癌癌小结l小肠良性肿瘤发病率不高,仅占小肠肿瘤小肠良性肿瘤发病率不高,仅占小肠肿瘤的的13.3%13.3%,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由于不少良性,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由于不少良性 肿瘤患者无临床症状不来就诊。据国外文献报道,肿瘤患者无临床症状不来就诊。据国外文献报道,尸解发现尸解发现75%75%小肠肿瘤是良性的小肠肿瘤是良性的
30、 。有症状的良性。有症状的良性肿瘤,大部分发生在近侧小肠,以十二指肠多见,肿瘤,大部分发生在近侧小肠,以十二指肠多见,尤其是腺瘤,间质瘤(平滑肌瘤)次之。尤其是腺瘤,间质瘤(平滑肌瘤)次之。l小小肠肠恶恶性性肿肿瘤瘤的的分分布布具具有有一一定定的的规规律律性性,以以腺腺癌癌为为例例,发发病病率率从从近近侧侧小小肠肠(十十二二指指肠肠)到到远远侧侧小小肠肠(回回肠肠)逐逐渐渐降降低低。而而间间质质瘤瘤(肉肉瘤瘤)、淋淋巴巴瘤瘤的的分分布布情情况况恰恰恰恰相相反反,发发病病率率从从近近侧侧小小肠肠到到远远侧侧小小肠肠逐逐渐渐增增高高。小小肠肠腺腺癌癌以以十十二二指指肠肠发发病病率率最最高高,占占恶
31、恶性性肿肿瘤瘤的的56%;其其次次恶恶性性间间质质瘤瘤(肉肉瘤瘤),多多见见于于空空、回回肠肠,而而淋淋巴瘤则好发于回肠及回盲部。巴瘤则好发于回肠及回盲部。各种小肠肿瘤的特点及鉴别诊断各种小肠肿瘤的特点及鉴别诊断l小肠良性肿瘤:(息肉、腺瘤、脂肪瘤等):小肠良性肿瘤:(息肉、腺瘤、脂肪瘤等):一般体积较小,多为腔内生长,边界清楚。息一般体积较小,多为腔内生长,边界清楚。息肉或腺瘤可带蒂生长。肉或腺瘤可带蒂生长。l腺癌:肠管向心性缩窄、肠梗阻、肠系膜浸润、腺癌:肠管向心性缩窄、肠梗阻、肠系膜浸润、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l小肠小肠GIST:肿块常较大,恶性程度较高。多数:肿块常较大,恶性
32、程度较高。多数为腔外肿块,边缘强化;常见坏死及溃疡,肝为腔外肿块,边缘强化;常见坏死及溃疡,肝脏及腹膜转移多,很少有淋巴结转移。脏及腹膜转移多,很少有淋巴结转移。l淋巴瘤:较长肠管或几处肠管肠壁明显增厚,淋巴瘤:较长肠管或几处肠管肠壁明显增厚,肠管动脉瘤样扩张,并有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肠管动脉瘤样扩张,并有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肿大。l类癌:一般体积较小,多为腔内生长,边界清类癌:一般体积较小,多为腔内生长,边界清楚,可伴有类癌综合征。楚,可伴有类癌综合征。lCT检测小肠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特检测小肠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定的正确性。但是,真正的平滑异性和一定的正确性。但是,真正的平滑
33、肌肿瘤和间质瘤两者鉴别上缺乏特异性;肌肿瘤和间质瘤两者鉴别上缺乏特异性;在影像形态学上,两者几乎毫无差异。明在影像形态学上,两者几乎毫无差异。明确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免疫组化和电子显确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微镜检查。l免疫组化证实,真正的平滑肌肿瘤免疫组化证实,真正的平滑肌肿瘤有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结蛋白,同时神经有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结蛋白,同时神经源性标记及源性标记及CD34、CD117等表达阴性。等表达阴性。小肠间质瘤在光镜下,肿瘤细胞与平滑小肠间质瘤在光镜下,肿瘤细胞与平滑肌肿瘤相似,免疫组化肌肿瘤相似,免疫组化CD34、CD117和和Vim表达为阳性。表达为阳性。资料整理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