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中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一、基础情况*县在*市东北部,行政区域面积18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万公顷。辖9镇5乡,69个行政村、17个小区居委会。总人口42.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占总人口92%。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13个,小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防疫保健站1个,民办医院2个,个体诊所5个。另有小区卫生服务站4个,村级卫生室384个。中医医疗机构4个,占15%。现在全县共有卫生人员编制1270人,实有在编人员597人。医疗卫生机构(含乡村医生)招聘人员965人。全县含有中医药专业人员378人,占总人数
2、人40%。各级医疗机构均设置有中医科室及中医专科。现在,全县已形成了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基础三级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基础满足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不一样层次中医药需求。二、关键做法及成效自10月以来,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中医药工作优异县为抓手,认真落实中医药条例,突出中医药关键,落实“中西医并重”,以点带面,有效提升了农村中医工作整体水平,深入完善了城镇中医药服务体系;深入提升了中医服务质量和水平;深入发挥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疾病防控领域作用;深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认同感,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和保健,全方面推进了农村中医药
3、事业发展,各项中医药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坚持创建和重建相结合,中医药事业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健全网络搭建中医药人才作用发挥平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达成了“三化”建设标准,基础形成“龙头领先,枢纽中联,网底扎实”有效格局;全方面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紧了农村三级中医网络建设步伐,现在计划新建、改造480余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已经交付使用近400平方米,其中中医业务用房1000余平方米,购置和维修设备65台件,其中各类中医药设备200余台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能用中西两法防病治病,并开展多个形式预防保健工作。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部归功于中医创建,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强
4、有力软、硬件支撑。这一方法为广大中医药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有力平台。(二)强化培养全力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我县尤其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队伍整体素质提升,重视中医药临床科研、学术活动开展,主动采取多个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紧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关键做好到五个到位:一是组织保障到位。我县成立中医药人才培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专门制订*县农村中医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县农村中医骨干培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细化工作方法,加强关键步骤管理,确保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经费保障到位。以项目带经费方法,建立起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中医药人才培养费用多元投入机制。由县政府
5、落实对农村中医骨干、乡村医生大专学历教育等培养经费,培养对象所在单位给对应配套经费,调动中医药人员参与主动性。从以来,全县共投入中医人才培养经费40多万余元。三是教学保障到位。充足利用各类高等医学院校及各级中医医院现有中医人才资源,聘用以省市名老中医、国家优异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副高以上中医药教授为关键讲课老师。采取集中时间面授、名师讲座、自学互动等,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以实用性强、易掌握为标准,编写了切实可行教学方案,关键解读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等四大经典。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关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激励已取得执业资格中医药人员参与函授、脱产等第二学历教育。其次支持乡
6、村医生参与中医药专业和卫生保健专业中等学历教育,同时要求在职中医药人员主动参与继续医学教育。,我县和*医药专科学校联合举行了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培训班,到全县共244人取得了中医中专学历。再首先是开展常常性中医继续教育。三年来共选派中医药人员到上级医学院校和医院进修学习达79人次,举行各乡镇卫生院、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级医疗卫生单位相关人员业务培训50多期,开展了专题讲座10数次。截至现在,全县中医药人员累计参与学习500多人,接收继教3082人次,继教参与率达100%。四是基地配套到位。以县中医院为基地,加大教育设备、后勤保障投入,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发明良好学习、生活环境。五是强化训
7、练到位。主动开展中医药论文写作竞赛等灵活多样人才发展活动,在全县掀起了一股爱中医、学中医、总结挖掘中医热潮,增强了中医药人员自豪感和自信心。对部分素质好、业务精、有培养前途中青年中医药人才,在时间、经费上给予关键倾斜,在工作中给其压担子,让其挑大梁,激励其立即成才,确保了全县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些人。截止现在全县在编人员中医药人员中有中高级职称46人、初级职称91人,其中高级职称8个,全县唯一一名正高职称就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药师1个(县中医院),主管中药师11个,执业中药师4个;中医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40%。尤其是多年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人员素质提升,一大批中青年骨干经过培训进修
8、,在临床工作中显示了专科专长,为传承和发掘中医药文化打下了坚实人才基础。(三)健全机制多渠道强化中医药人员培养。我县专门制订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把人才培训纳入目标管理,实施奖惩责任制,激励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加大人才培训和培养,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培养一支能够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中医药人才队伍。我们在工作做到了八个到位:一是名中医培育和学术经验传承到位。在前几年主动培育基层名中医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名中医评选和培育工作,共评选出县级名中医12名,给一定奖励,并配置了24名学术经验继承人。同时,专门制订了*县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意见和培养计划,签署师承学术经验继承协议书,实施学术经验继
9、承人动态跟踪管理。现在,全县有名中医20人。二是农村中医骨干培养到位。在,依据*县农村中医骨干培养实施方案要求,以培养一支含有一定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农村中医骨干队伍为目标,采取“集中上课学理论、分散跟师学经验”措施,依据不一样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着重培养农村急需中医药技术骨干和基层适宜人才,取得良好成效。三是乡村医生中医药素质提升到位。近两年来,*县共对500多名乡村(小区)医生进行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把中医小区医疗和保健等中医药教学作为关键内容强化培训,培训合格率达成98.3%。起,关键抓好乡村医生中医学历教育工作,和*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作联姻办学,着力加强乡村医生中医学历教育。三年来全县
10、经过入学考试录用了260多名农村中医学历提升对象,截止底,全县共有244人取得中医中专学历。四是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到位。经过和浙大邵遗夫医院对口导师带教等路径,分期分批地培养了一批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现全部成为我县中医临床工作中坚力量。近两年来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经过公开招试聘用中医专业本科生10多名到各医疗机构工作。五是中医药知识普及化培训到位。发挥市中医院和学会作用,结合省级继教项目,征订农村中医药知识普及化培训手册等书籍,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疗技能、中医药适宜技术、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等内容,全方面细致、实用性强,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两年来,*县共举
11、行10多期“中医药知普及化培训班”,培训了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专业人员800多人次。 六是 “中医药进课堂”活动开展到位。为了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了解中医药渊博知识,使普及中医药保健知识从学生抓起,卫生食药局和教育局,从第一学期开始,经过版报、专题讲座、参观等形式向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依据不一样年纪段学生特点设计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促进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校园持久深入地开展。七是中医药人才培养考评到位。县卫生食药局健全制度,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中,出台了专门考评措施,在每十二个月底开展优异单位评选工作,并给物质奖励。将培训工作纳入各各医疗单位年底目标考评内容,确保
12、完成当年人才培养任务。同时,建立学员管理制度,对参与培养学员加强教育管理。在集中理论面授期间,实施“一日常规”、“学员请假”、“宿舍安全管理”等制度;对进入临床跟师学习期间学员,建立培养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定时考评制度;建立学员和教务办沟通制度,处理工学矛盾;建立优异学员奖励制度,将培养对象作为以后选拔培养各级名中医必备条件。八是拓宽领域中医药服务到位。我县经过制订优惠政策,切实提升中医药人员服务主动性。我县于开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每十二个月全部对新农合实施细则进行修改,连续两年将中医药报销百分比提升了10%,中医药赔偿占赔偿总额32.5。县中医院比县人民医院(综合医院)报销百分比高出5
13、个百分点,有效增加了中医药服务在整个医药服务中比重,降低了门诊和住院费用,提升中医药服务对农民贡献率,中医中药在处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做出了贡献,让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更是提升了中医药人员在群众心目中地位。 总而言之,*县以提升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增强继承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关键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农村、小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方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师承教育、人才培养专题为补充人才培养格局,使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管是在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防治工作上,中医药人员全部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中医药在防病诊疗中不仅受到了人民群众欢迎和亲睐,而且中医药工作本身也得到了不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