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议历史课堂的育人实施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8814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6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历史课堂的育人实施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历史课堂的育人实施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7现代教学 2024/7教学研究 教法新探分析,我们调整了本单元的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调整为学生明确被动语态基本结构在一般现在时(含情态动词)、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中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调整为学生在文本中分清被动语态与系动词+形容词两种不同的语法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为调整教学目标提供了新的依据。三、设计重点和难点突出的后“茶馆式”教学1.聚焦未掌握的词汇教学自学可以是在课前也可以是在课堂中。本单元的词汇自学部分既有学生课前自学的,也有需要课堂上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学的。对于课前未掌握的词汇,在课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自学。2.重点放在小组合作学习被动语态班中 40%

2、的学生能够清楚地辨认出被动语态在不同时态中的基本结构,60%的学生对此有错误认知或认知不清晰,这说明班级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有差异,差异即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自我纠错来完成学习任务。四、总结与反思实践表明,通过上述几个环节,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切实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实践过后再反思整个前端准备与分析的环节,如果能在如下两个方面准备得更为充分,相信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一是课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如对于词汇和语法教学,如果能够制作专门的学习单,或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观看教学微视频,学生课前学习的选择性更大。二是通过学习平台分析学情会更为

3、全面客观。本次的学情分析主要是依据教师编制的试卷进行,如果能够借助学习平台,自动统计分析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答题情况,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会更为全面客观,也能减轻教师机械批改的负担。参考文献:1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为何有影响力 J.中国教师,2016(20).(本文编辑:龚易婷)浅议历史课堂的育人实施路径文/上海体育大学附属金山亭林中学 吴 勇【摘 要】历史教学中的“人”既应包含历史中的“人”,也应包含课堂中的“人”(历史课堂中的师生)。历史课堂具有知识传授与育人的双重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化”的环节,将现实的“人”与历史的“人”进行有效的链接,进一步发挥历史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关键词】

4、历史课堂 育人 故事化 叙事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一直是上海历史教研所强调的核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指出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而达成这一目标,始终脱离不开历史中的“人”和课堂中的“人”。历史中的“人”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围绕教学的内容主旨,准确把握好历史中的“人”,并围绕“人”展开备课;历史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中的“人”,要立足于他们的实际,调动他们的课堂参与。而故事化的实施路径,则是连接两类“人”的有效手段。一、围绕“人”搜集材料,用故事来理解“人”

5、历史教师围绕内容主旨,聚焦核心历史人物,搜集一至两个经典故事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教师信(下转第 58 页)(上接第 56 页)582024/7 现代教学 教学研究 案例分析教学研究 教法新探手拈来的一个小故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理解。央视拍摄的百集纪录片 中国通史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该节目在每一集的最后都有一个九十秒左右的小故事。如果教师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就能够为盘活历史课堂提供丰富的元素,如“金藤之匮”就很能凸显周公勤勉辅政的形象,体现他对巩固周朝政权的贡献。又如,李悝的“习射令”就尤其能突出战国时代各国竞相变法、实力图存的风貌。而“凉州会盟”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八思巴

6、的重要历史地位,也能让学生理解吐蕃为何能以平稳的方式纳入元帝国。此外,学生们特别喜欢读图,而图片中本身就隐藏着故事。比如,围绕辛亥革命核心人物孙中山先生的服装、发型变化,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社会习俗的变迁,更方便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变化。教师出示相关历史人物的经典论述,能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基于历史人物本身的历史同情与理解。总之,教师选取的人物故事既要有历史人物个性的体现,又要有侧重于重大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若以适切形式展现出来,听课者的兴趣容易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易于活跃。二、让课堂中的“人”理解历史中的“人”显然,历史教学中仅仅关注历史中的“人”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

7、要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课堂中的“人”,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体验、分析、质疑、讨论、总结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若以兴趣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搭建一些让学生讲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机会和平台,则可以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讲述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笔者梳理了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所涉及的 22位历史人物。其中,关于赵匡胤、王安石、岳飞、金世宗、忽必烈、朱熹、八思巴这 7 位人物的生平,笔者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整理归纳,并在课上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做介绍展示,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聆听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梳理,不仅可让其他学生获得相应的课

8、前铺垫,也帮助教师考查和锻炼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钩玄提要能力,帮助教师捕获学生表述背后所体现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解读历史人物的重要言论和思想。历史课堂上,文化史、思想史部分的内容往往较为抽象,也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文本研读、小组合作、课堂讲演的方式推进。例如,笔者利用 中外历史一百讲 一书,将其中 法家思想不可等闲视之 理学是如何兴起的?甲午前后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嬗变 在传承与交融中发展的印度文化 等文章下发给学生,并以小组为单位,让不同的小组分别做交流和解读,同样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换言之,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提供学生研读和把握思想史脉络的机会,我们

9、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找到一条清晰的主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历史事件和思想潮流之间的关联。三、“人”“事”相系,达成理解历史学习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和辩证分析。辩证思维恰恰是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为辨证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以变化发展的视角去看待分析事物。当然,辩证思维方法不等同于简单的一分为二,不是简单的好坏参半、是非相对,不是等量齐观。在推进叙史见“人”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对于同一历史人物和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学生有时会截然相反。此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辩证

10、思维。比如,在介绍孝文帝这一历史人物时,有学生说孝文帝是促进大一统的伟人,有学生查到资料说他是“鲜卑族的罪人”,双方的论据都很充分,教师就需适时引导和总结:这是由于我们的立场和视角不同造成的,从长时段和短时段分别来看孝文帝改革,其评价迥异是很正常的历史现象。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也同样表明改革往往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造就,保证学生的过程性参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也当然地体现在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作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途径,以达成“人”“事”相系。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本文编辑:龚易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