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采用与IEC等效的方法。国家标准GB 50058-92中规定,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级别,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1区两个级别。
1️⃣ 爆炸性物质 区域划分 区域定义
气 体 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 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粉尘 1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
11区 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2️⃣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大类:
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类:工厂用电气设备。
按照国家标准GB 3836—83,II类防爆电气设备划分为三级,标志分别为A、B、C。
II类防爆电气设备分类标准
级别 MESG/mm MICR
II A 1.14>MESG≥0.9 1.0>MICR>0.8
II B 0.9>MESG>0.5 0.8≥MICR≥0.45
II C 0.5≥MESG 0.45>MICR
注:MESG—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m。
MICR—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最小点燃电流的比值。
II A、II B、II C也是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等级。
II类防爆电气设备划分为几个温度组别及标志是:按国家标准GB3836—83,II类防爆电气设备根据其最高表面温度划分为6组,标志为T1~T6。
分组标准如下:温度组别 允许最高表面温度/℃ 温度组别 允许最高表面温度/℃
T1T2T3 450200200 T4T5T6 13510085
T1-T6对应于爆炸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分组。
3️⃣我国的防爆标志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说明其含义防爆标志一般由以下5个部分构成:
①防爆标志EX—表示该设备为防爆电气设备;
②防爆结构形式—表明该设备采用何种措施进行防爆,如d为隔爆型,p为正压型;i为本安型等;
③防爆设备类别—分为两大类,I为煤矿井下用电设备,II为工厂用电气设备;
④防爆级别—分为A、B、C三级,说明其防爆能力的强弱;
⑤温度组别—分为T1~T6六组,说明该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允许值。
4️⃣常见爆炸危险场所安装仪表时有哪些要求?
①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仪表、电气设备和安装材料如接线盒、分线盒、端子箱等,必须具有经本国授权机构签发的防爆合格证,安装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外部应无损伤、裂纹。
②在爆炸危险场所也可设置正压防爆的仪表箱,内装非防爆型仪表及其他电气设备,仪表箱的通风管必须保持畅通,在送电以前,应通入箱体积5倍以上的气体进行置换。
③爆炸危险场所1区内的仪表配线,必须保证在万一发生接地、短路、断线等事故时,也不致形成点火源。因而电缆、电线必须穿管敷设,采用耐压防爆的金属管,穿线保护管之间以及保护管与接线盒、分线箱、拉线盒之间,均应采用圆柱管螺纹连接,螺纹有效啮合部分应在5~6扣以上。需挠性连接时应采用防爆挠性连接管。
在2区内的仪表配线,一般也应穿管,但只是为了保护电缆、电线的绝缘层不受外伤。
④汇线槽、电缆沟、保护管穿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场所分界线时,应采取密封措施,以防止爆炸性气体从一个危险场所串入另一个危险场所。
⑤保护管与现场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拉线盒等连接时,应在连接处0.45m以内安装隔爆密封管件,对2in以上的保护管每隔15m应设置一个密封管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