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景观设计课程实验报告 小构成员: 张怡 权艳柳 黎琼 杨秋霞 莫炳兰 王影 专业年级: 旅游管理11-3班 指引教师: 巫 柳 兰 旅游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学与多学科交叉一种专向设计学科,从整个旅游景区主体出发,依照旅游者旅游消费和审美需求进行设计利益和构思、有序安排景观要素及合理设计景观格局,通过旅游功能分区和分地段景观设计等手段,对景观加以控制、维护和管理,最后实现旅游景观可持续发展【1】。本文依照所学专业知识,从一定理论高度入手,调查研究园林植物园和大圩古镇两个不同类型景区,研究重要对比分析两个景区概况、景观设计要素等方面。旨在通过调查研究两者景观设计,探讨植物园和古镇景
2、区内容和设计办法,对其景观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植物园和古镇景区旅游功用,实现旅游景观可持续发展。一、实习概况1、 实验筹划为顺利完毕本次调查实践,本小组调查进度表如下:时间主题详细内容备注9月24日-30日组队拟定小构成员10月5日-6日园林植物园出发准备通过查阅研究文献和网上收集有关资料方式,制定调查筹划和任务分工10月7日-17日园林植物园调查研究实地调查园林植物园,运用照片和文献资料作出初步调查报告7日:实地调查10月30日-31日大圩古镇出发准备收集古镇有关资料,理解景区概况、客源,设计访谈及调查问卷11月1日-4日大圩古镇调查研究实地调查大圩古镇,运用访谈内容、调查数据、照片
3、和文献资料编写调查报告1日:实地调查11月5日-6日报告提交报告修改和删补2、 实验目(1)理解不同类型景区旅游景观设计内容及办法(2)提高观测和分析实际问题能力3、 实验办法 本报告通过查阅园林植物园和大圩古镇研究文献,理解植物园和古镇景区特性要素,理解园林植物园和大圩古镇在景观设计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此基本上,通过实地调查,以照片、数据和文本相结合方式记录两者在植物、水体、建筑、道路、小品等要素和造景手法。根据有关理论知识为指引,针对景区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4、 实验内容(1) 植物园和古镇景区景观设计内容和办法(2) 园林植物园和大圩古镇旅游发展概况(3) 两者景区景观要素对比
4、分析(4) 景观设计特色和局限性分析二、 景区概况(一) 园林植物园1、 植物园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BGCI)将植物园定义为:以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诲为目,并具备完整档案活植物保育分区机构【2】。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植物园建设加速发展,至今已建立了160各种植物园,植物园既肩负着科研和科普双重任务,也是人们开展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和游览重要场合【1】。2、 桂林园林植物园桂林园林植物园位于桂林市区西南,由黑山苗圃、黑山植物园改造建设而成,是桂林第一座园林苗圃园。正式定名为桂林园林植物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桂林园林植物园以“园林”为突出特点和最后追求,强调植物景观营造。3、 功能分区园区
5、按植物种类分为珍稀植物园、榕树园、棕榈园、木兰茶花园、欧洲花园、枫香百果园、春华秋实园、桂花园、樱花园、水杉林、梅园11个不同园区,此外还设有入口广场区、皇家别院区、1001乐园3个功能区。(二) 大圩古镇1、 古镇旅游古镇介于乡村与都市之间,是指完整保存有古镇风貌区域集合地和人类聚居地。古镇旅游以其丰富历史资源和文化背景吸引了众多旅游兴趣者。国内古镇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按其独具特色分为徽派古镇、晋派古镇、水乡古镇、岭南古镇为主古镇区域。2、 大圩古镇大圩古镇据桂林市区18公里,建镇于北宋初年,面积193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人。下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61个自然村。大圩水
6、陆交通四通八达,商业繁华,古时便成为广西四大古镇之首。,古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成为广西唯一一种获此殊荣古镇。3、 客源市场分析依托知名旅游都市桂林,大圩开发了众多旅游景点,全国各地旅游者慕名而至。大圩客源市场重要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广西境内则以柳州、贺州、南宁等为主体市场。随着桂林高铁动车开通,大圩客源量有望达到一种新高度。三、 景区景观设计要素对比1、 地形地势 桂林园林植物园在进行规划设计时,秉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理念。如在地形设计上按照原黑山地形凹凸,运用山底地下水,沿山体底部营造绕山水系,使水系既起到围隔作用,保护山上自然植被,同步又设立了具备特色滨水景观。在山体运
7、用上,保存场地原有石灰岩石山山体基本上,依山筑石,延续山脉,再配合跌水和植物配备,营造出自然生态之感背景瀑布,设立特色水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大圩古镇中民居建筑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古镇整体格局基本完整,与周边自然山水、荷塘田园、古树名木等共同构成了村落山水和谐布局。古镇肌理清晰,重要街巷、河流等基本完好,如街巷尺度、街巷界面等,整体和谐度较高,构成古镇遗存基本层面。2、 道路设计 园林植物园道路最基本功能是交通,与都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送功能之外,尚有景观上特殊需要,详细来说,公园道路具备如下某些功能,涉及:具备引导游览、组织空间序列、展示价值景观、提供游人休憩、散步和运
8、动等活动。 植物园道路是植物园中不可缺少构成要素,是公园骨架、网络,它规划,直接影响到公园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合理与否,人流交通与否畅通,景点组织与否合理,对公园整体规划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植物园游览图(1)园林植物园重要干道:联系全园,是植物园内大量游客所要行进路线,为减少污染,植物园重要采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为主,如电动观光车,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并且符合消防车道规定原则。道路两旁充分绿化,因而重要道路最宽,宽度46m。构造上适应管理车辆承载规定。(如下植物园主干道图)(2)园林植物园次要干道:是各个分景区内部骨架,联系着各个园区,对重要道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园区相联系,路宽依照植物
9、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宽度24m。(如下植物园次干道图)(3)植物园游憩小径:重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进一步到达植物园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行走0.61m。(如下植物园游憩小径图) 大圩古镇街道重要功能有:交通联系功能、商业经济功能、休闲交往功能、生活辅助功能。古镇街道最基本功能是交通联系,重要是石板路,联系着古镇里大街小巷,人们是沿路建房,街道两旁都是古建筑房,植物绿化很少。古镇街道是随着历史发展,依照需要修建成,历史文化悠久,并没有系统规划而成。古镇街道商业功能,古镇因街成市,街道就是重要商业空间。人们清晨起来后将店铺木排门打开,吧店内各式货品摆上临
10、街柜台,吆喝叫卖。有店铺也有摊点。古镇休闲交往功能,古镇主街多为沿街店铺,即是工作场合,也是生活场合。休闲与交流、民俗文化展示都通过街道来进行,街道空间是人们最重要户外活动场合。古镇生活辅助功能,涉及通风、遮阳和避雨等,为古镇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以便。大圩古镇街道宽24m,宽度不规则,依照要而修建。植物园次干道植物园主干道植物园游憩小道古镇街道3、 景观小品 小品为园林要素之一,合理布置具备特色小品可觉得景区营造提供良好载体。 桂林园林植物园重要小品涉及入口区以题写公园名字横卧大石、广场、人工瀑布、桥亭、雕塑、灯饰、树干形批示牌、路旁置石等。植物园入口以题写公园名字横卧大石作为“障景”手法运用:阻
11、挡游人视线,激发游人好奇心。绕过大石进入园区,空间由小广场收缩为一条园路,路旁依山而设人工瀑布和潺潺流水,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在瀑布等置石和叠石上,植物园选用桂林特有石灰岩风化石,此类风化石形态独特,石头体量不大,却有大山气势。植物园在桥、亭等细部雕刻特色民族图案,营造出具民族特色。在桂花园批示牌造型上,采用了木质桂花枝造型,而在木兰园中放置了玉兰花造型雕塑,灯柱造型也采用花蔓式流线造型。园内于道路两旁散布着各种造型石头,或放置于灌木丛间,或成为指引道路标示,点缀于植物之间。有石头上镌刻着优美诗句,不时引得游人驻足欣赏。植物园内营造有多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典亭廊,充分展示了国内悠久园林文化。桂林园
12、林植物园小品设计融入了桂林本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典以及当代设计元素,跟随时代发展又贴近自然,符合老式植物园园在大众心中形象。 大圩古镇景区重要小品有青石板路、万寿桥、高祖庙、清真寺、祠堂、廖宅( 东方街47号) 、黄宅( 民主街28号) 、李宅( 民主街37号) 、孙中山北伐上岸码头,雕刻,石阶等。大圩古镇小品设计侧重于人文方面,民族气息浓厚,符合古镇景观特点。4、 景观建筑 园林植物园建筑重要体现是苏式园林风格和欧式园林风格,建筑在园内体现也比较少,园内重要是以各种植物为主。植物园内营造有多处古典亭廊,将苏州园林和西湖三泉映月某些片段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典园林象征引入园中。主体建筑在保持整体
13、风格下,借鉴老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江南园林建筑,在飞檐,斗拱,花窗,小型水景庭园,琉璃瓦等体现其特有建筑特色,在桥,亭细部雕刻民族图案,营造民族特色。同步吸取日本、泰国、西欧建筑重要元素,极具异国风光。 大圩古镇建筑大多以明清古建筑风格为特色,并且各建筑均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构成。采用是以土和砖木为材,木梁柱框架构造,庭院式组合布局为主建筑模式。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互相连接和配合群体建筑为特点。有一某些建筑是由民国时期保存下来,具备民国时期特色。5、 水体分析 水体所具备灌溉作用,可觉得植物园带来便利,同步作为植物园中常用景观元素,其具备极好观赏性,成为体现地方特色良好载体。 园林植物
14、园在规划设计中,保存场地原有石灰岩石山山体基本上,依山筑石,延续山脉,再配合跌水和植物配备,营造出自然生态之感背景瀑布,设立特色水景。另一方面就是山环水绕,在山脚下就有山间小小河沟,在河沟种植植物,堆置石头,养殖金鱼,再有小孩垂钓,更是别有一番风景。再者就是运用地势高低,有一条缓缓流淌小河,河边垂柳,清风吹来,柳枝拂动着水面,同步河流灌溉着周边植物。有水地方必有桥,桥作为通行道路,同步也是一种景象。 大圩古镇位于世界闻名漓江畔,观赏性水体资源得天独厚。江畔铺设环镇滨水步道,优美风景成为吸引游客至古镇旅游一大重要因素。同步,作为自古商贸发达大圩,水路功能至今仍未衰减,这也极大便利了大圩交通。四、
15、 合理化建议(一) 园林植物园水体卫生环境亟需整治,提高整体观赏性园林植物园中各水体互相独立,缺少水源供应和自然循环,使得水质差,水位低。此外,园内尚有一条未经改造小河,水中杂物尚未清理,沿河有各种排污口使得河水气味刺鼻,游人纷纷却步,严重影响园区游赏效果。对于此问题应充分运用小河串联各个独立湖泊,种植近水植物、水生植物辅助净化水质,同步协调关于部门转移排污口,消除污染源头,清理水中杂物,从而改进水质。对水体沿岸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不同园区设计景观结点,形成带状景观轴线贯穿全园。在滨水步道基本上设立亲水平台等景观节点,使用各种铺装材质,增长滨水景观空间变化。(二) 大圩古镇1、加强对古建筑群落
16、管理修缮,保护古建筑原真性古镇建筑群落中有某些建筑由于年代久远,修缮不佳而浮现败落现象,有些当代砖混构造建筑已出当前古镇建筑群落中;尚有由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古街里生活设施不满足居民生活规定,浮现了居民随意搭建,加建建筑等现象,导致古建筑群视觉上混乱。保护和修缮古建筑,对“特立独行”建筑进行整治,保持古建筑原真性是亟待解决问题2、提高旅游基本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形成有效管理体制 服务设施方面有待提高和完善。大圩古镇旅游服务水平较低下,不能满足游览“食住行游购娱”规定,没有形成完善管理制度,缺少明确游览项目和游览路线。有关管理部门应当提高和完善古镇旅游服务水平,突出政府管理作用。五、 任务分工本次实验调查依照景观设计要素分工,以期每位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知识特长,详细分工为:莫炳兰:地形(地形特点、用地布局);集散区域(广场);特色、重点小品杨秋霞:建筑(建筑特色、与其她要素间组合、建筑周边小品);服务娱乐设施王影:植被(景观设计、绿化周边小品)权艳柳:路网布局;道路设计(路宽、线型、路面);道路周边小品黎琼:水体(要素间组合、水体周边小品)张怡:功能分区;其她待补充项;有关资料收集及整顿;分工协调;报告撰写六、 参照文献【1】蒙晓伟.桂林园林植物园景观分析评价J.广东园林,(2):3741.【2】娄治平等.世界植物园现状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0):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