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专项规程.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68509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专项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专项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专项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专项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专项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惠州大亚湾鸿通电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目标 为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进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制订本规程。2、范围 适适用于企业内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3、职责 EHS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制订和监管; 企业各部门负责具体实施。4、术语和定义4.1 本规程所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和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空间。包含三类:第一类:封闭半封闭设备船舱、储罐、各类塔器、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第二类: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

2、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第三类: 地上建(构)筑物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试验场所、烟道等。4.2无许可有限空间 指不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有限空间场所。4.3许可性有限空间 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有限空间场所。含有以下特点:空间内气体含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造成进入者身体受限设备、设施;其它公认严重安全或健康风险。5、安全操作规程5.1 基础要求5.1.1严格实施作业审批制度,严禁私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5.1.2 严格实施“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

3、业。5.1.3作业前必需配置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方法作业。5.1.4作业人员必需为参与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且考试合格者,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者上岗作业。5.1.5作业现场必需配置应急装备,制订应急方法,一旦发生事故,严禁盲目施救。5.2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办理 许可证办理应遵守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相关要求。5.3 危害原因识别5.3.1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危害原因识别;5.3.2有限空间危害原因包含:存在酸、碱、毒、尘、烟等易引发中毒、窒息、火灾和爆炸事故等含有一定危险性介质;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淹溺、坍塌、腐蚀、触电

4、、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原因;设备设施和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造成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造成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络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惫。5.3.3 经识别应确定为无许可有限空间或许可性有限空间;5.3.4对各项危险有害原因进行集中分析后,制订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和对应安全技术防护方法。5.4 安全技术要求5.4.1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通常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有限空间,作业前均应进行气体检测,如实统计检测时间和结果;检测次

5、序为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a.明确有限空间内外氧浓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在授权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确定偏差原因; b.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 c.一氧化碳浓度应小于25ppm; d.硫化氢浓度应小于10ppm; f.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最低爆炸极限10%;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出国家或所在地要求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许可浓度。如有不合格项,人员不得进入或立即停止作业;如作业中止,再次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期间,气体环境可能发生改变时,应进行气体监测,如焊接作业、钻孔作业、清淤作业等;气体检测取样应有代表性,应尤其重视人员可

6、能工作区域;取样点应包含有限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5.4.2 通风换气有限空间内工人经过及开展工作区域必需进行通风;进入期间通风不能替换进入之前吹扫工作;应尽可能利用全部些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为主,必需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除严重窒息抢救时等特殊情况外,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防爆、防氧化不能采取通风换气方法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足通风换气场所,作业人员必需配置隔离式呼吸保护器。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适宜新风量应为30 m3/h50m3/h;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有限空

7、间,应采取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得少于3次/h5次/h;通风换气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需要;通风设备尽可能安装在有限空间顶部或靠近顶部地方,以提升通风效率,避免通风中止;在有限空间内, 假如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油漆作业时,必需使用局部废气排风系统,降低作业现场产生可燃气体、烟雾浓度;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可采取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方面排风;有限空间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和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若在有限空间内使用了局部废气排风系统,必需确保排气口要远离关键通风系统进气口;强制通风设备应连续、有效工作,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5.4.3清洗和置换

8、当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对该空间进行清洗和置换时,必需对其进行清洗和置换,并符合下列要求:清洗前作业人员须熟悉有限空间存在物质理化特征和相关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清洗时,应先用氮气等惰性气体来保护或置换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介质;然后采取蒸汽或热水作为清洗介质,清洗时不应留有盲端,清洗次序由高到底。若存在较难用蒸汽或热水清洗物料,应采取合适溶剂进行清洗,优先选择无毒物质;清洗后再用蒸汽或热水清洗。用压缩空气进行置换,应考虑到盲端置换,并控制流速小于2m3/min。置换后氧含量应达成19.5%23.5%。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及其它危险气体浓度符合相关要求。5.4.4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不管任何情况下进入

9、受限空间,必需提供充足照明。 除非在白天时有限空间内阳光充足,不然必需为进入有限空间人员提供“非手持型照明系统”。存在可燃气体有限空间场所内不许可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宜使用安全电压并符合相关要求。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出36V;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出12V;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金属部分不准外露;行灯使用降压变压器,应采取隔离变压器,安全电压应符合相关要求。行灯变压器不准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尤其潮湿地方;绝

10、缘电阻应大于2M,并定时检测;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时检验,并有统计,绝缘电阻应符合关要求。5.4.5机械设备安全机械设备运动、活动部件全部应采取封闭式屏蔽,多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机械设备上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机械设备上金属构件均应有牢靠可靠PE线;设备附有梯子、检修平台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5.4.6通讯联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明确信息沟通工具、方法和内容。可行条件下,可采取防爆对讲机等通讯工具。5.4.7区域警戒和消防有限空间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为预防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提醒作业人员引发重视

11、,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看成业人员在和输送管道连接封闭、半封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严禁开启”等警告信息;存在易燃性原因场所警戒区内应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专职安全员和消防员应在警戒区定时巡回检验,并有检验统计。严禁火种或可燃物落入有限空间;动力机械设备、工具要放在有限空间外面,并保持安全距离以确保气体或烟雾排放时远离潜在火源。同时应预防设备废气或碳氢化合物烟雾影响有限空间作业;焊接和切割作业时,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钢瓶、电缆及其它器具放置,电弧辐射及飞溅伤害隔离保护应符

12、合相关要求。5.4.8 有限空间动火作业 有限空间动火作业除满足企业动火作业相关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作业前制订通风方案,确定适宜排气口用来排出动火区域烟气等有害气体。必需提供连续、充足、清洁通风气源;乙炔和氧气瓶必需放置在有限空间外。当因为任何原因暂停工作时,必需将供气软管和气瓶断开和将工具带出有限空间;有限空间内应一直保持整齐有序。全部没有须要材料全部必需清除。5.4.9人员防护和应抢救援有限空间含有易被眼睛或皮肤吸收,或可吸入肺部等危险物质时,进入有限空间必需穿密封式防护服;在对有限空间进行首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时,进入者必需穿戴正压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有限空间经

13、清洗或置换不能达成要求时,应采取对应防护方法方可作业. a.在缺氧或有毒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工具,作业人员应栓带救生绳; b.在易燃易爆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静电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工具; c.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同时应准备好大量水,并配置冲淋洗眼装置。 d.在产生噪声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置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看成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向监护者汇报或自行撤离,不得强行作业。发生事故应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正确方法进行抢救;应抢救援器材应放置在作业现场,确保应抢救援要求;抢救药品应完好、有效,应急箱应指定专员管理和操作。5.4.10作业结束后注意事项作业结束后,必需清点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材料、工具等,经确定无误后,作业主管部门责任人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拆除作业现场临时用电线、搭架;收起作业警示牌;作业责任人要联合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它相关责任人对有限空间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编制: 叶主敏 审核: 核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