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模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68323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和答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酵工艺原理试题姓名 部门 岗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相关大肠杆菌叙述,正确是( )A、大肠杆菌以复制方法进行繁殖,其拟核是一个环状DNA分子B、在含葡萄糖和乳糖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C、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立即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D、处于对数期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用菌种和科研材料时间0细菌数目标对数abcd2、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生长曲线图所表示:a、b、c、d分别表示不一样生长时期,其中适于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时期是A、a B、b C、c D、d3、下列对根瘤菌叙述,正确是 ( )A 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 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C土

2、壤浸水时,根瘤菌固氮量降低 D 大豆植株生长所需氮全部来自根瘤菌4、发酵工程第一个关键工作是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单一纯种,取得纯种方法不包含:( )A.依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差异,使用含不一样碳源培养基B.依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一样生长因子C.利用高温高压消亡不需要杂菌D.依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一样抗生素5、下面相关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判定,正确是( )A. 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温度B. 发酵最适温度C. 积累某一代谢产物最适温度D. 无法判定6、发酵法生产酵母菌时,正确方法是 ( )A、密闭隔绝空气 B、用萃取、离子交换取得产品 C、在稳

3、定时取得菌种 D、使菌体生长长久处于稳定时7下表为某培养基配方,相关叙述正确是( )成份蛋白胨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蒸馏水含量10g10g2g0.4g0.065g1000mLA、从化学成份看该培养基属于合成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判别培养基B 、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物质关键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物质是蛋白胨C 、该培养基缺乏能提供生长因子物质 D 、该培养基PH调好后就能够接种菌8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酶活性调整叙述,错误是学科网 A丁物质既是酶催化生成产物,又是酶反馈抑制物学科网B戊物质经过和酶结合造成酶结构改变而使其活性下降学科网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个过

4、量时,酶活性全部将受到抑制学科网D若此代谢路径终产物不停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抑制作用9属于细菌细胞特殊结构为( )A、荚膜 B、细胞壁 C、细胞膜 D、核质体10下列相关多个微生物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描述,正确是A根瘤菌经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接种到培养基上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青霉素C培养液中溶解氧量改变,会影响酵母菌生长繁殖和代谢路径D用32P标识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噬菌体中全部能检测到32P11下列相关经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叙述,错误是 学科网 A发酵时需不停通入无菌空气,不然会积累乳酸学科网 B发酵时常采取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学科网 C从自然界分离

5、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学科网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时时,补充营养物可提升谷氨酸产量学科网12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早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能够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合适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步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改变曲线是( )A B C D13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培养基时,通常遵照“经济节省”标准。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以氮(非蛋白氮)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生长因子B“以纤代糖”能为一些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

6、以氮代朊”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是微生物常见氮源 D“以烃代粮”培养微生物能够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海域14、下述那个时期细菌群体倍增时间最快 ( )A 稳定时 B 衰亡期 C 对数期 D 延滞期15、下面相关连续培养说法中,叙述不正确是( )A.恒化连续培养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B.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C.恒化连续培养产物是不一样生长速率菌体D.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16大肠杆菌某个品系能够合成干扰素,一制药厂引进该品系菌株后对其培养研究。在特定培养基中,接入少许菌种后,每3 h测定一次菌体密度和培养基pH,并作统计。但因为一时疏忽弄乱了统计次序。请依据下表统计数据,判定以下

7、说法中错误是( ) A该品系大肠杆菌培育是采取了基因工程方法 B能够经过培养基pH由大到小调整统计次序 C样本pH为643,菌体密度为22x104是培养到24 h时测量结果 D样本PH为637,菌体密度为20x104时,处于细菌生长对数期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7、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和渗透压等条件。因为该细菌含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轻易选择、_、_等优点,所以常作为遗传学研究试验材料。 18、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预防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操作者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静止空气中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

8、性,还能 。 19、通常,对取得纯菌种还能够依据菌落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_。 20、若用大肠杆菌进行试验,使用过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需经过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预防培养物扩散。21、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取检测方法是 。 22、对细菌简单染色法通常步骤是_ _。常见染料有_ _和_ _等。 23、在混合菌样中取得纯菌株方法关键有_ _和_ _等。2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发培养基pH值改变原因关键有_ _和_ _等。 25、试验室常见有机氮源有_ _和_ _等,无机氮源有_ _和_ _等。为节省成本,工厂中常见_ _等做有机氮源。 26

9、、在微生物学奠基时代(生理学期)公认代表人物为_ _和_ _。前者关键业绩有_ _等,后者关键业绩有_ _等。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27、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效,经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发酵技术。28、次级代谢产物 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部分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效物质过程,这一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29、连续培养 : 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发酵液,使发酵罐内体积维持恒定。达成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浓度

10、,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全部是恒定。30、BOD:生化需氧量,又称生物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一个间接指标。通常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一部分易氧化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毫克数。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不一样时间染菌对发酵有什么影响,染菌怎样控制?答:(1)种子培养期染菌:因为接种量较小,生产菌生长一开始不占优势,而且培养液中几乎没有抗生素(产物)或只有极少抗生素(产物)。所以它防御杂菌能力低,轻易污染杂菌。如在此阶段染菌,应将培养液全部废弃。(2)发酵前期染菌:发酵前期最易染菌,且危害最大。原因:发酵前期菌量不很多,和杂菌没有竞争优势;且还未合成

11、产物(抗生素)或产生极少,抵御杂菌能力弱,在这个时期要尤其警惕以阻止染菌发生。方法:能够用降低培养温度,调整补料量,用酸碱调pH值,缩短培养周期等方法给予补救。假如前期染菌,且培养基养料消耗不多,能够重新灭菌,补加部分营养,重新接种再用。(3)发酵中期染菌 :发酵中期染菌会严重干扰产生菌代谢。杂菌大量产酸,培养液pH下降;糖、氮消耗快,发酵液发粘,菌丝自溶,产物分泌降低或停止,有时甚至会使已产生产物分解。有时也会使发酵液发臭,产生大量泡沫。方法:降温培养,降低补料,亲密注意代谢改变情况。假如发酵单位抵达一定水平能够提前放罐,或抗生素生产中能够将高单位发酵液输送一部分到染菌罐,抑制杂菌。(4)发

12、酵后期染菌:发酵后期发酵液内已积累大量产物,尤其是抗生素,对杂菌有一定抑制或杀灭能力。所以假如染菌不多,对生产影响不大。假如染菌严重,又破坏性较大,能够提前放罐。发酵染菌后方法:染菌后培养基必需灭菌后才可放下水道。灭菌方法:可通蒸汽灭菌,也可加入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搅拌半小时,才放下水道。不然因为各罐管道相通,会造成其它罐染菌,而且直接放下水道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而造成其它罐批染菌。 凡染菌罐要找染菌原因,对症下药,该罐也要根本清洗,进行空罐消毒,才可进罐。染菌厉害时,车间环境要用石灰消毒,空气用甲醛熏蒸。尤其,若染噬菌体,空气必需用甲醛蒸汽消毒。2、预防菌种衰退方法有哪些?答: 控制菌种传代次数

13、; 发明良好培养条件; 利用不易衰退细胞移种传代; 采取有效菌种保藏方法; 讲究菌种选育技术; 定时进行分离纯化。3、发酵过程关键分析项目有哪些?答:发酵过程关键分析项目以下 :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4、简述工业发酵产品生产工艺步骤。答:培养基制备 、无菌空气制备 、菌种和种子扩大培养 、发酵培养 、经过化学工程技术分离、提取、精制。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8分)1-5: DCCCA; 6-10: CBCAC; 11-16: CBA CAD二、填空题17、温度 酸碱度 易培养 生活周期短18、灭菌 消毒 损伤DNA结构19、判定(或分类)20、灭菌21、将未接种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22、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镜检;美蓝;结晶紫23、稀释涂布平板法;划线平板法24、营养成份消耗;代谢物累积25、蛋白胨;牛肉膏;硫酸铵;硝酸钠;豆饼粉26、巴斯德;柯赫;巴斯德消毒法;微生物纯培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