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8084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论坛 2024年第2期浅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共情教学的必要性谢沁露 李子艳共情是指个体共享他人情绪时所产生的伴有相应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12主要包括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方面。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共情式教学”产生的共情关注、情绪感染和情绪唤醒等情绪共情是助力师生同感他人情绪产生自发性的情绪体验和反应。认知共情能够促进老师对学生个体识别、推测学生情绪状态、接受并理解学生想法和感受,采纳学生观点,展开调节减少影响等,对教学双方情绪和行为有积极作用。在面向已成年的青年大学生进行相关社会学科高等教育教学时,“共情式教学”是有利于提升师生关系,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方式。尤其新闻传播学课程教

2、学是值得借鉴和开展的教学方法。一、“共情”的作用与意义共情是个体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个体社会关系的质量。高水平的共情能力有利于个体与他人合作交流,积极地参与社会互动与情感共鸣。(一)调节自身情绪,促进交流互动共情能力对个体的情绪调节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共情水平高的个体更能体会他人情绪,考虑他人处境,从而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对自身的负面情绪进行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到“恰当”的水平,让他人更加舒适。4高水平的共情是负面情绪的缓冲区。共情能力较高的个体能在调节自己情绪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减轻了愤怒。5高共情水平的人能根据他人的情绪做出适合的反应,让

3、人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在社会交往中更受欢迎,人际关系融洽。他们对自身的生活满意度更高,积极情绪体验更多,负面情绪体验少,患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的概率更低。6有研究表明,共情对社会互动中双向记忆的传递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的共情能力越高,对相关项目的记忆准确性就越高。准确的记忆有利于确定合作细节,揣摩合作者意图,为下次的交流做更全面的准备,提高了合作的成功率,为之后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形成正向循环。7(二)培养利他倾向,促进亲社会行为共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必要工具,是亲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基石。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

4、表现出的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和趋向。一切他人及社会有益的,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8丹尼尔 巴特森(Daniel Batson)提出的“共情利他主义假说”(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认为,共情是产生帮助行为的重要动机,人们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情、怜悯等情绪,并且产生解除其困境的亲社会行为动机,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使他人受益,而不是为了自我利益。9亲社会行为促使个体做出积极的社会行为,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因此,共情是影响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前因变量。同时,共情也可以增强积极情感体验与社会人际关系。岳童等(2021)认为积

5、极共情是一种高利他性的人格品质,可以显著促进亲社会行为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10田可心等(2023)研究表明高共情水平的个体通过帮助他人保持积极情绪、获得成长来促进亲社会行为。11(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个体共情能够促进积极情绪的传递同时遏制消极情绪【内容提要】“共情”是心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功能延伸与交叉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从“共情”的基本内涵出发,在分析共情教学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思考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教学中开展“共情式教学”的必要性,助力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效果,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新闻传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关键词】共情 共情式

6、教学 新闻传播教育传媒教育106的传递。高共情的个体能够传递积极情绪,消化负面情绪,阻止极端情绪在群体间的传递,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正面作用。而群体共情有助于消极态度与行为的减少,对群际关系也具有促进作用。群体共情通过感受不公平感降低群际偏见。共情水平高的人站在负面群体立场感受他们的悲惨遭遇时,共情机制使得不公平感产生,从而降低对有负面印象的群体的偏见。群体共情有助于降低群际厌恶,减少群际攻击性行为,在社会冲突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体共情也增加了积极态度与行为。群体共情使对外群体的态度更积极,增加与外群体的接触意愿,促进更多群际互动和群际亲社会行为。12此外,共情水平高的个体更能维护公平。研究

7、发现,共情不仅是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和反应,也包含控制的功能。高共情关切的个体更能换位思考,考虑到他人的处境,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需求,对所有接受者都能够更优地共情。共情水平高的个体,会控制情绪共情的“聚光灯效应”的影响,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几个人导致忽略自己不能去共情有需要的人。13二、共情式教学的现状研究“共情式教学”是指教师能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关心学生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学生传达理解和关爱,引导学生学业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成长。14共情被认为是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特质和能力,共情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对于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重

8、要价值。15“共情式教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部分。在认知方面,教师共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感受以及他们在学习或情绪上的障碍。在情感部分,教师共情侧重于感受,即感同身受。教师可以感受到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的情绪。当学生焦虑时,共情能力高的教师会感受到一种不同于焦虑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会转化为关心和同情。当学生感到高兴、兴奋或如释重负时,教师也会感到高兴或自豪。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情越多,这些反应就越能影响他们对学生的行为。共情能力高的教师会花时间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发挥真正的潜能,他们鼓励和支持学生,让学生达到他们不知道自己能达到的高度。(一)共情式教学与积极教学已有研究

9、表明,共情式教学会对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和学习成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14当教师具有较高的共情能力时,更容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成长。教师的共情思考会促使其做出行动,通过沟通的方式去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改善课堂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的共情还对学生的社交行为和思想水平有积极作用,高共情水平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人生发展,将学生遇到的每个问题都认真对待,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二)共情式教学与学生社会交往发展共情式教学能调节学生情绪,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研究发现教师

10、共情对学生亲社会行为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教师共情与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校园霸凌行为具有显著的负相关。15Barr(2011)的研究表明,高共情能力的教师能理解同伴关系对学生的重要性,愿意去认真地解决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从而保障了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校教育机会的看法也更为积极,更愿意遵守校园规范。教师的共情能力与学生对师生关系、学校规范和教育机会的积极看法呈正相关。16高共情能力的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更好地辅助学生为未来进入社会进行前期引导与方向指引。(三)共情式教学与学生学业发展共情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进学术水平。高共情

11、水平的教师能够感同身受,真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以高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会帮助学生发现并消除学习障碍17。个体共情与工作投入存在关联,而共情能力高的教师会积极、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行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令学生感知被尊重与包容,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更加多元、积极的学习氛围18。教师共情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共情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19。共情式教学创设有共情氛围的课堂,将教师的课程计划和理论知识等专业能力发挥出来20,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出了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从而促进了学习成绩的

12、进步15。三、共情式教学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必要性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 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107新闻论坛 2024年第2期新闻传播专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21。”新闻教育追求的目标和愿景不仅是教授学生操作技巧和方法,培养职业素养和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敢于为新闻事业献身的人才22。共情式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专业

13、素质过硬的新闻人才,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共情式教学是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终极目标的有效路径,可以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新闻人才。(一)共情理论与新闻传播教育有多层面的相通性首先,共情的基本内容与新闻传播课的教学内容相通。共情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层面。新闻传播教育属于人文社科领域,坚持“真实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求培养出有温度、有情怀的人才,实现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认同。二者在内容和成分上的相通性,使得新闻传播教育可以借鉴共情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社会主义新闻人才要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新闻实践中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底线,实事求

14、是,有情有理地进行报道。与社会主义新闻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理想、有追求的新闻传播人才内容相通。其次,共情的作用层次与新闻传播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共情发生作用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共情特点,个体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和状态,在此基础上唤起思考和认识,使个体主动实现关心他人和换位思考,最终提供帮助。共情的过程是包含知、情、意、行各个层面的统一体。而这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目标一致。新闻传播教育本质上是与人进行的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的沟通过程,以促进学生与教师及教学内容之间在认知和情感上达成共识,最终促使学生做出实践上的行为。因此,将共情引入新闻传播教育中,能够对提升教学效果起到较大作用23。第三,共情的

15、效果与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目的一致。共情能力与水平,可以促进新闻传播专业工作者具有较高换位思考能力,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更能通过新闻传播活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公平正义与国家发展政策。共情的产生有利于个体情绪的调节,减少消极情绪,促进开展群体情绪正面化的新闻传播活动。这与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培养“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人才目标一致。高水平的共情传播有利于促使个体做出对他人及社会有益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正向传播活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要求,将新闻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部分为之奋斗。因此,将共情能力运用在新闻传播教育当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人才

16、。(二)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传统范式近年来媒体融合迅速发展,新旧媒体融合不断深化,各级融媒体中心层出叠见,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实践。新闻传播教育跟进传媒产业的吁求,“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日益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24。然而现实中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教学范式没有加速改进,部分教材陈旧,教学内容与形式传统,更多是对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培养,缺乏与新技术和新媒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学校培养的学生与新闻业需求的全媒体型人才差距较大,其中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与当下的传播现状不同步,这就需要教师对最新的理论前沿进行补充。此外,新闻传播学还面临着教学体制僵

17、化的问题,各高校的教学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培养出的人才广而不精,无法满足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发展的要求。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共情式教学的引入让教师从学生立场出发,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主动为学生考虑,将学生需要的与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弥补范式和内容落后的缺陷。同时,部分技术较为晦涩难懂,教师教学时也需要发挥共情的能力,根据学生的水平安排教学进度,避免教学进度过慢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和教学进度过快使学生感到无法理解,学习吃力。共情能力高的教师还会主动调整教学方法,将难度较大的知识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法进行讲解。不仅如此,通过共情式教学还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特色化教学

18、,进而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走出特色化道路,打造别具一格的教育体系,培养特色鲜明的专才。(三)教学中情绪和认知上的双重隔阂进入新时代,衡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准,不仅要看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更要看学生是否坚持正确的新闻立场。为了培养出色的新闻传播人才,我们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点,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和深入的融合,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来培育既有家国情怀、又具备国际视野和高素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25。当今新闻传播教育更注重实践教育,学生对马新观课程的理解深度不够,大多课程还延续着传统的老师唱“独角戏”的模式,缺少创新和互动。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

19、课程涉及理论较多,有些理论内容枯燥,学生情绪反感,且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直接作用,对课程抱有抵触和怀疑情绪,课堂抬头率低。学生的学习传媒教育108积极性不高也导致教师教学热情不高,共情意识不能被唤醒。个别教师把学生当作没有感情和个性的灌输对象,教学内容教条化、僵硬化,上课也只是照本宣科,草草完成教学任务。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就要鼓励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和示范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用共情式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想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共情”让学生进行认知和情感上的双重理解,以更好地情境化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决定或行为的过程,对另一时空维度的人物产生共

20、情,23以加强国情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四)数字区隔导致师生关系疏离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教学活动不得不借助互联网技术转为线上进行,师生可以凭借移动设备进行在线教学活动,保证了教学进度但失去了师生间的地缘关系与教学亲近感。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因其空间跨度大、时间灵活、容纳人数多等优点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线上教学可以满足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需要,学生对线上教学掌握得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然而,线上教学使师生交往密度减小,曾经在同一个空间里进行的长时间持续互动,演变成了距离和时间都不固定的非连续性交流。并且,线上教学改变了以往师生之间的面授状态

21、,屏幕等设备横亘于师生之间,将师生交互关系从“我你”转化为“我它你”的关系,技术化话语霸权对师生关系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失去地缘关系,逐渐疏离,教育亲近性消散26。空间上的距离拉远了,需要心理距离的拉近和增强情感连接来保证课堂质量,需要我们呼唤共情式教学的介入。一是要“贴近”,教师要足够了解和尊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这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更好地对课堂进行引导调控,还可以与学生建立心理上的连接,获得学生信任,增强学生学习意愿;二是要“拔高”,教师要提升共情的档次,不光要在情感上贴近学生,更要从认知上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其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帮

22、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五)交互技术发展促进共情意识唤醒具身学习理论认为,虚拟现实带来的化身他者的感觉,会激活大脑神经通路,增强学习能力。27虚拟现实的现场感和临场感,支持学生以生动地体验他者的感受和经历,引发对他者的共情,使学生能够轻松获得原本复杂的社会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教学有更高临场感,可能会强化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反应。现场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投入。这种让学生“站在他者视角”学习的方式与传统课堂采用的共情教育方法相同,但虚拟现实带来的体验更加便捷和真实。在虚拟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他人的看法,感受他人的日常生活,并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深厚的纽带,产生共情,学生对理论

23、和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更加牢固。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出原先受到限制无法呈现的学习环境,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将虚拟现实引入新闻传播教学中,使得学生对未来的新闻图景具有具象化概念,对一些技术的运行原理也能更好地理解。还可以发挥场景化的优势,将一些新闻场景进行再现,唤醒学生的共情,使其对新闻事件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共情式教学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必要且必然的。共情运用在教学中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对学生个体和教学课堂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共情式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新时代的

24、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树立新闻理想信念,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共情式教学的推动,促进新闻传播学教育能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发展道路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系西北政法大学2023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共情共鸣式”课程思政导学模式实践研究以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为例(项目编号:XJYB202327)、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 科技强国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VSZ051)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Decety J,Svetlova M.Putting together phylogeneticand ontogenetic per

25、spectives on empathyJ.DevelopmentalCognitive Neuroscience,2012,2(1):1-24.2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05):964-972.3Cuff B M P,Brown S J,Taylor L,et al.Empathy:AReview of the ConceptJ.Emotion Review,2014:144-153.4李曦,张雪凤,冯啸,韩磊.家庭功能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共情和理智调控情绪能力的多重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1)

26、:158-161.5高玲,孟文慧,刘介地,杨继平,王兴超.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自尊和基本共情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39(03):439-448.109新闻论坛 2024年第2期6Grhn,Daniel,Rebucal K,Diehl M,et al.Empathy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Longitudinal and experience-sam-pling findings.J.Emotion,2008,8(6):753-765.7张环,李婧文,王海曼,沙玛丽 阿哈提,何云凤,卢春明.共情在社会互动提取中的作用:第二人称的视角J.心理

27、科学,2023,46(05):1254-1261.8寇彧,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6.9Batson C D.The altruism question:Toward a social-psychological answer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1.10岳童,黄希庭,傅安国,薛黎明.特质积极共情:一种高利他性的人格品质J.心理科学,2021,44(03):754-760.11田可心,阴山燕,武亦文等.积极共情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自我建构的中介与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3

28、,21(05):712-719.12何晓丽,谢荣慧.群体共情对群际关系的影响:基于社会冲突解决的视角J.心理科学,2018,41(01):174-179.13徐雅诗,赵海玲,刘洁,崔芳.高共情,更公平:共情特质调节可识别受害者效应引起的资源分配不公J.心理科学,2023,46(02):427-434.14孙炳海,於丽娜,黄小忠,冯小佳.教师的共情偏好:自我判断与学生判断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81-85+89.15李伟健,丁菀,孙炳海,俞丽莉.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促进:基于动画叙述模拟测量的多层线性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06):719-727.1

29、6Barr J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empathyand perceptions of school cultureJ.Educational Studies,2011,37(3):365-369.17Wells,Mary.Teacher Empathy:A Model of Empathyfor Teaching for Student Success.J.College Teaching,2019,67.18崔英锦,樊香麟.共情与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投入的关系:职业使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2,(10):73-79+88.19Mc

30、allister G.Rejoinder to The Role of Empathy inTeaching Culturally Diverse Students:A Qualitative Study ofTeachers Beliefs: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23,74(2):200-201.20Bozkurt T,Ozden M 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empathetic classroom climate and students succes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31、 Sciences,2010,5(1):231-234.21翟琨,于苏亚.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21):4-8.22胡连利.对现代新闻教育理念的辩证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118-121+140.23赵紫玉.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温度:“课堂革命”与共情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20,(01):105-109.24程丽红,张成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2023,(04):23-27+40.25温建梅.产教融合视域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探究以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为例J.传媒,2023,(17):20-22.26刘革平,秦渝超.以“共鸣”求“共生”:数字化转型境遇下教师的发展取径与境界追求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9):114-121.27王浩;唐爱民.虚拟现实更能引发学生共情?基于19项随机对照实验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01):60-69.作者简介:谢沁露,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李子艳,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编辑:白 洁传媒教育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