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慎勤”——为官第箴言.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6859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慎勤”——为官第箴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慎勤”——为官第箴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慎勤”——为官第箴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清慎勤”——为官第箴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清慎勤”——为官第箴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清慎勤为官第箴言 日期:8 径溪石险人兢慎?“清、慎、勤为官第一箴言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 发布者:gcflxl热度0票浏览3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21年10月28日 23:552009年07月03日张希清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惟家向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提出了很多治国安平易近的良策嘉谋,总结了大量为官从政的经验教训 。例如,列为“十三经之首的?尚书?,实际上就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周礼?、?论语?、?孟子?等经籍中,也有大量的治理国家的论述。?荀子?、?新语?、?申鉴?、?老子?、?管子?、?商君书?、?韩非子?、?墨子?、?吕氏年龄?等诸子百家

2、中,讲述为官从政之道者更是俯拾皆是。别的,在中国古代还生存下来了大量的被称之为“官箴的巨著。此中主要讲的就是为官之道与从政之法。所谓官箴,原系百官 对国王所进的规语,秦汉以后演酿成对百官的劝诫,即做官的规语。这种官箴书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的?虞人之箴?见?左传襄公四年?,?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为吏之道?,论说做官为吏的标准,大概就是秦朝官箴书的一种,到宋代,官箴书大为成长起来,现存有陈襄的?州县纲要?、李元弼的?作邑自箴?、吕本中的?官箴?、胡太始的?昼帘绪论?等;至明清,那么达于极盛,并且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等国。例如日本宽政十一年1799年刊印了明朝朱逢吉撰的?牧平易近气鉴?,

3、宽政十二年1800年刊印了明朝胡缵宗编的?薛文清公从政著名的话?。据我们开端调查,现存的官箴书约有400余种,数目甚多。这些官箴书,素有“宦海指南、“牧平易近宝鉴之称,可谓是古代官员的各种学科全书。早在年龄战国期间,很多政治家、思惟家就把“清、“慎、“勤作为为官从政的规语。如?晏子年龄杂下?云:“廉者,政之本也。认为清白廉洁是从政的底子。?论语为政?载:“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那么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那么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此中矣。孔子教导子张,慎言、慎行就能够做官求禄了。?论语颜渊?载:“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孔子又教导子张,居官应该勤奋,不要松懈。

4、可是,把“清、“慎、“勤三者联系在一路作为一那么为官规语,那么是西晋的事情。据晋李秉?家诫?载,先帝即晋武帝司马炎曾对李秉等权臣说:“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陈寿?魏蜀吴志?卷十八?李通传?注引王隐?晋书?宋人吕本中在?官箴?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患上上之知,可以患上下之援。从此,“清、慎、勤成为为官第一规语,屡被后人论列。明人?功过格辑要?卷十五载:“操持不外清、慎、勤三字。清者大节,慎者没有过失,勤那么能理,古人所谓三字符也。取全条而熟玩之,有贵其坚毅无私者,亦由清而致;有贵其谦抑不肆者,亦由慎

5、而致;有贵其关防不漏者,亦由勤而致,那么斯三言可以该矣。舍此三言,其亦何能为政哉?清康熙朝名臣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卷一云:“上按指康熙天子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士祯二十年前亦蒙赐。案此三字本吕本中居仁?官箴?中语也。为官从政为啥子要把“清、慎、勤作为第一规语?清人方大湜说:“晋司马炎居官三字诀,曰清,曰慎,曰勤。真西山师长教师云,士医生极其耿介,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三字之中,自以清为第一要义。官如不清,虽有他美,不患上谓之好官。然廉而不慎,那么动静云为,必多疏略;廉而不勤,那么政事纷繁,必多废弛,仍不患上谓之好官。?不好不坏言?卷一?清慎勤?底下主要按照古人的有

6、关论述,谈一谈为啥子要“清、慎、勤,又怎样才能做到“清、慎、勤呢?一、清为官第一要清白廉洁。宋人真德秀说:“律己以廉。凡名流医生者,极其耿介,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是大恶。不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他美,莫能自赎。故此认为四事之首。?真文忠公函集?卷四十潭州谕同官咨目?何谓清白廉洁?清人坚毅说:“清节之操,一点灰尘不染,谓之廉。?居官镜臣道?元人徐元瑞说患上更具体:“谓宁愿宁可淡薄,绝意粉华;不纳苞苴,不受行贿;门无请谒,身无嫌疑;口腹宴会,稍以非义,皆谢却之。?吏学指南吏员三尚?就是一身清白,一心为公,既不豪侈腐化,也不贪贿,更不徇私舞弊,贪污腐化。为啥子要清白廉洁?首先,为官清白廉洁,光明正

7、大,才能不受蒙蔽,明察是非;一身清白,没有私心,才能够和敢于来事公正。宋人罗大经说:“杨伯子尝为余言:士医生假设清白廉洁便是七分人了。盖公、忠、仁、明,皆自今生。?鹤林玉露?甲编卷四?清白廉洁?清代名臣陈弘谋说:“汉人取吏,曰廉、平、不苛人须心里无欲,方能心平。心平方能事平。故廉又为平之本。?在官法戒录?卷一?总论?为官清白廉洁,才能治国安平易近,使天下升平。南宋大骚人陆游在?春日杂兴?诗中云:“但患上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吏治败北,绝对是导致天下大乱,政权衰败。清人王元吉说:“权臣不廉,无以率下,那么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平易近,那么风气必坏。层累而下,诛求勿已,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

8、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患上矣。?御定人臣儆心录?岳飞更直截了本地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吝死,天下升平矣!?宋朝史?卷三六五?岳飞传?为官清白廉洁,才能受到较高等级的赏识,患上到百姓的恋慕,本身也才能身心安然。明人说:“公生明,廉生威。士不畏吾严而畏吾公,平易近不服吾能而服吾廉。丁日昌?牧令书辑要?卷二?屏恶?清人程含章说:“廉能之吏,上司贤之,百姓爱之,身名俱泰,用度常觉宽然。而贪污之吏,朘平易近之膏,吮平易近之血,卒之身败名灭,妻子流浪。天道昭昭,报应窝憋,吏亦何乐乎贪而不廉哉!丁日昌?牧令书辑要?卷二?屏恶?程含章?与山左属官书?怎样才能做到清白廉洁?元代名臣张养浩说:“普天率土,生

9、人无穷也,然受国宠灵而为平易近司牧者,能几何?人既承明以牧斯平易近矣,而不克不及守公廉之心,是不自爱也,宁不为世所诮耶?况一身之微,所享能几?厥心溪壑,适以自贼。一或罪及,上孤国恩,中贻亲辱,下使乡邻伴侣蒙垢包羞,虽任累千金,不完全可以偿一夕监仓之苦。与其戚于已败,曷假设严于未然?嗟尔有官,所宜深戒。?牧平易近忠告?卷上?戒贪?明代薛瑄指出:“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誉节操而不苟取者,有畏法令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誉节操而不苟取,跋扈介之士,其次也;畏法令保禄位而不敢取,那么委曲而然,斯又为次也。?薛文清公从政录?这搭谈到三种清白廉洁者,是清白

10、廉洁的三种境界,也是做到清白廉洁戒贪的三种要领。要做到清白廉洁,首先是要深刻认识清正耿介的意义,以及贪污败北的危害,认识到清白廉洁是居官者分内的事情,是最起码的为官道德,就是明人薛瑄所谓“见理明而不妄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不雅、人的生活不雅,增强为官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律己以廉,戒除贪婪。其次,要大力提倡清正耿介,反对贪污败北,形成一种“崇尚清白廉洁,藐视贪污的社会风气,就是明人薛瑄所谓,使稍顾廉耻者“尚名誉节操而不苟取。其三,就是以法致廉。要制定严密而完备的规章轨制,使欲贪者无机可乘。一旦贪污,那么严惩不贷,使欲贪者不敢以身试法,就是明人薛瑄所谓“畏法令保禄位而不敢取。宋代闻

11、名廉洁官吏包公上疏说:“臣闻廉者,平易近之表也;贪者,平易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欲乞今后应臣僚犯赃抵罪,不从轻贷,并依条施行,纵遇大赦,更不任命;或所犯假设轻者,只患上授副使、上佐。如此,那么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俱矣。?包公集?卷三?乞不用赃吏?贪污不单要受到法律王法公法的制裁,并且要受到家法的惩办。如包公曾制定了这样一条家训:“后世子孙官吏有犯赃滥者,不患上放归同族;亡殁然后,不患上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包公集?卷末?补遗?包公的子孙,也都一直固守家训,为官清白廉洁,深受世人的奖饰。其四,是节俭。只有节俭,

12、才能养廉;豪侈绝对是导致贪污。北宋人陈襄说;“节用养廉。官吏有俸给之薄者,所患上不偿所用。赀产优渥,犹有可诿。假设赀产浅薄薄弱,悉藉俸给,而乃用度不节,日用口腹衣服仆众之奉,便欲逐一如意,重之以嫁娶的交情煎,必至窘乏。夫昔豪侈之人,一旦窘乏,必不克不及堪,窥窃之心,繇是而起。猾吏密封其意,又从而饵之。一旦事露,掉位辱身,追悔莫及。故欲养廉,莫如量其所入,节其所用虽粗衣粝食,节澹度日,然俯仰亡愧,居之而安,履之而顺,其心休休,岂不乐哉??州县纲要?卷一南宋人何坦说:“惟俭完全可以养廉。盖费广那么用窘,兮兮然每一怀缺乏,那么所守必不固。虽未至有非义之举,苟念虑骚动,已不克以廉靖自居矣。陈宏谋?从政

13、遗规?卷上?何西畴常言?清人汪辉祖说患上更加透彻:“用财宜节,不节必贪。人即不自爱,未有甘以墨败者。资用既绌,摆布效忠之辈进献利策,多在可以无取、可以取之间。意谓伤廉尚小,没瓜葛姑试,利径一开,万难再窒。情移势逼,欲罢不克不及。或被下人牵鼻,或受上官掣肘,卒之利尽归人,害独归己。败以身徇,不败亦殃及子孙,皆由不节之一念基之。故欲为清白吏,必自节用始。?学治臆说?卷下清代名臣乌尔通阿亦云:“居家宜俭,居官尤宜俭。人情愈奢那么愈纵。始而贪,继而酷,皆自不俭始。夫膏粱与粗粝,同一果腹;文绣与布帛,同一章身。吾纵没必要矫情干誉,学公孙之脱粟布被,独不可择其平等居不丰不啬之间乎!况居官一日日常生活服御,

14、可省不纯一二端。但能杜绝汰侈动机,便不至浮费无度,自尔留馀不尽矣。如此,乃不至侵用官项,腹削平易近膏。身心俱泰,寝食皆安,虽粗粝何尝不甘心,布帛何尝不适哉!俭那么循分,俭那么洁己,俭那么爱平易近俭那么惜福,故曰:俭,美好的品德也,官箴也。?居官日省录?卷六?俭?二、慎为官要谨慎。何谓谨慎?坚毅说:“行不放逸,语不宜泄,谓之慎。?居官镜臣道?就是一言一行,警惕稳重。谨慎才能成绩大事业,不谨慎那么往往会召来祸害和掉败。武那么天?臣轨慎密章?云:“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谋虑机权,不可以不密。优患生于所忽,祸害兴于细微。人臣不慎密者,多有终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引灾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非所言

15、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明代名臣薛瑄说:“圣人贤人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警惕来。?薛文清公从政录?明汪天锡?官箴集要?卷上?正己篇慎言语?云:“轻言戏谑最害事。盖言不妄发,那么出言而人信之;苟轻言戏谑,后虽有诚笃之言,人亦弗之信也。怎样才能做到谨慎呢?其一,要调研,寻思熟虑。每一碰到一件事情,都要进行具体的调研,掌握充实而全面的环境,反复思虑,患上出处理完成的方法,没有疑间了,再付诸实行。正如宋人陈襄所说:“官司凡施设一事情,休戚系焉。必考之以法,揆之于心,了无所疑,然后施行。有疑,必反复致思,思之不患上,谋于同僚。不然,宁缓以处之,无为轻举,以贻悔怨。?州县纲要?卷一?疑事贵

16、思?清人张运青说:“来事当熟思审处。熟思那么患上其情,缓处那么患上其当。?治镜录集解?卷下其二,一言一行,事事都要谨慎。清人高廷瑶指出:“夫居官之要,莫要于谨言慎行。举止戒浮动,措辞戒夸张。上官及伴侣有事相商,不可漏泄,所谓几事不密那么害成也。李庚乾?佐杂谱?卷上?总论?清人文海认为:“慎字所包甚广,不独刑罚之措施,钱谷之出纳,凡堂上之一喜一怒,署内之一言动不动,俱有瓜葛,不可任我性情。?自历言?其三,谨始慎终,不时都要谨慎。清郑端说:“事必谋始。莅事之初,士平易近不雅听所系,廉污贤否所基,作事务须详审,未可轻立新法,恐不宜人情,后难更改;持身务须点检清白,且不可轻与人交,恐一有濡染,动遭强力

17、限制,不单行贿可以污人罢了。?政学录?卷三不仅要谨始,并且要慎终。正如元代名臣张养浩所说:“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初焉那么锐,中焉那么缓,末焉那么废者,人之情也。慎始如终,故君子称焉。“?牧平易近忠告?卷下老子说:“慎终如始,那么无败露。?老子?第六十四章三、勤为官仅仅清白廉洁、谨慎是不够的,必需勤奋。何谓勤奋?坚毅说:“黾勉从公,夙夜匪懈,谓之勤。?居官镜臣道?元人徐元瑞说患上更具体:“谓早入晏出,奉公忘私,虽休勿休,恪勤匪懈;呈押书契,法遣公事,务为敏速,耻犯稽迟;躬操笔砚,不仰小吏,手阅簿书,不辞别劳役。就是为官勤勤劳塌实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卖力,恪尽职守。不懒惰,不松懈。

18、只有勤于政事,才能造福于平易近。懒惰松懈,绝对是平易近受其弊。宋人真德秀说:“莅事以勤。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古之圣人贤人,犹且日昃不食,坐以待旦,况其馀乎?今之世有勤于吏事者,反以陋俗目之,而诗酒游宴,那么谓之风流闲雅,此政之所以多疵,平易近之所以遭到杀害也。不可不戒!?真文忠公函集?卷四十?潭州谕同官咨目?明代思惟家吕坤指出:“不伤财,不害平易近,只是不为虐耳。苟设官而惟虐之虑也,不设官其谁虐之?正为家该给人足,风移俗易,兴利除害,转危就安耳。设廉静寡欲,毫分无损于平易近,而万事废弛,毫分不利于平易近,也逃不患上尸位素饭四字。?痛苦而发出声音语?卷五?治道?汪辉祖甚至认为,“清、

19、慎、勤三者,应以“勤为本。他在?学治臆说?卷下说:“称职在勤。吕氏当官三字:曰清、曰慎、曰勤。所谓三岁孩子道患上,八十岁老翁做不尽者。尝与同官王蓬心师长教师论三事序次。师长教师以清为本,同官唯唯。余谨对曰:殆非勤不克不及。师长教师曰:何以?那么又对曰:兢兢焉,守绝一尘矣。而宴起昼寝,以至示期常改,审案不结,判稿迟留,批词濡滞,先后摆布之人,皆足招摇滋事,必将不清,何慎之有?明人也说:“初仕以勤政为首务,政不勤那么百事殆。?初仕要览?宋代闻名思惟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甚至说:“不材之人,为害深于赃吏。由于“不材之人,不克不及驭下,虽其一身不克不及乞取,而恣其群下共行诛剥,更无贫富,皆被其殃,为

20、害至深。所以,他主张:“尽取老病缪懦者与赃吏一例黜之。?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十七?上仁宗乞置诸路按察使?如何做到勤奋呢?其一,树立居官就是要为平易近兴利除害的思惟。正如俗话所说:“当官不为平易近作主,不比回家卖红薯。餍饫终日,无所事事,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这只是昏官、庸官,是许多人所不齿的。其二,要夙起问政,使事无积滞。宋人陈襄说:“被底放衙,昔者尝认为戒。凡当繁剧,要须遇鸡鸣即起,行之有常,那么凡事日未昃俱办,而一日优游闲暇矣。倦于起早,或遇来宾过从,往来迎送,夺其日力,那么一日之事俱不办。一日之事不办,那么嫡之事益多。况凌晨神情清新,心无昏乱,故起早亦为官第一策。昔鲁文伯母,言卿医生一日勤

21、事之节,曰朝考其职,既然这样那么古人亦审此久矣。?州县纲要?卷一?晨起贵早?陈襄又说:“公事随日而生,前者未决,后者继至,那么所积日多,坐视废弛。要当随日区遣,无致因循。行之有准,那么政有条理,事无留滞,终于简静矣。?州县纲要?卷一?事无积滞?其三,要摒除庶务,专心政事。官场庶事甚多,如送往迎来,游乐宴会等等。要是沉湎于此类事务之中,也就难于处理好政务。明代权臣吕坤云:“仕途上只应酬无益,人事业功绩夫占了八分,更有甚精神、时辰修正经生业?我尝自喜行三种利便,甚于彼我有益。不面谒人,省其疲于应接;不轻寄书,省其困于裁答;不乞请求帮助照看,省其难于区处。?痛苦而发出声音语?卷三?应务?其四,身心都要勤奋。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劝诫委员四条?中说:“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险远之境,屈身经验之;艰辛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具体观察,接一文必反复核阅。三日做事勤快。易弃之物,随号打叠;易忘之事,随记记录。四日口勤。待同僚,那么互相奉劝;待下属,那么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累所积,鬼神亦通。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十六综上所述,称“清、慎、勤为为官第一规语,是很有道理的。并且,“清、慎、勤虽然是中国古代的为官规语,但对今天的廉政、勤政设置设备摆设,仍然具有借镜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