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总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6550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总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总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总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总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总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2课时: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1课时【教具】投影、视频点播【教法】启发、总结、讨论【教学过程】一 知识结构(略) 二知识要点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4、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是。单位是:米/秒,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来表示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是:2、时间和跑程的计算: , s=vt三课堂练习【例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A20m/sB10m/sC8m/sD都不对【分析】平均速度应是运动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即【解答】C【例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出前半段和后

3、半段的运动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设全路程为s,前半段运动时间t1,后半段运动时间t2.则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答 全程平均速度为24m/s.【说明】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不能用(20m/s+30m/s)2来计算平均速度。【例3】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2秒,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一架飞机的速度最快可达3200千米/时,若乘坐这架飞机能直驱月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分析】本题暗含的等量关系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还需要注意的是激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是“往返时间”,具体解题过程如下。【解答】根据题意,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始终不变

4、即s激光=s飞机而s=vt则有v激光t激光=v飞机t飞机所以t飞机=v激光t激光/v飞机=(3105千米/秒1.28秒)/1千米/秒=3.84105秒=102.7小时答:这架飞机需要102.7小时才能到达。【例4】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米长的铁桥,用时1分2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分析】本题属于一类“车辆过桥、钻洞问题”,特点是:题目给出车辆长度,“路程”不能直接代人“桥(洞)的长度”若是这样代人,车辆行完计算出的路程后,并未完全通过桥(洞),此时整个车辆还在桥上(洞里)!,而是路程=桥(洞)长+车长。【解答】v=54千米/时=15米/秒,t1分20秒=80秒,l桥

5、=1100米,求:l车根据题意s=l桥+l车则l车=vt-l=15米/秒80秒-1100米=100米答:这列火车的长度是100米。【例】关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是s1=s2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是s=s1+s2,t1=t2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1熟记并理解基本概念2总复习P第3、4课时声的世界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一、考试热点 声现象的考查一般要求较低,同学们应在基础知识与技能复习的基础上,适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医生用的听诊器、B超的原理等;(2)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3)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控制 中考热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声音的三种特性,噪声的来源及控

6、制,声的利用等涉及到的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实验探究与计算在中考试卷中,本讲所占的分值一般为23分,也有少数试卷达到45分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的问题及探究实验将会逐渐增多二、考点精讲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较慢,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声音在传播途径中当遇到较大障碍物时,在界面发生反

7、射,声波返回形成回声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距、测深2乐音的特征(1)音调: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小。 (3)音色: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例如:让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曲谱(相同音调、相同响度),一听就可分辨出乐音是由哪个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而分辨出来的。 3噪声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8、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地说,振动频率在20 Hz到20 000 Hz之间的波人类是可以听到的,称为声波20 Hz以下和20 000 Hz以上分别属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范围,人耳是不能听到的在声波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音调由低变高,但是在不同频段,人耳的感受力并不一致一般情况下,音频在1 000 Hz以下,随着频率的降低,听觉会逐渐迟钝因此,人耳对低频噪声较容易忍受,而对高频噪声则感觉较敏锐,耐受力差若长期生活在偏高频率的巨响环境中,会引起耳朵部分受损或严重失聪三、例题精讲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9、例一、(08江苏无锡)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例二、(08江苏扬州)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例一、(2008黄冈)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C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例二、(08甘肃天水)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D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例三、(08资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

11、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 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例四、(08四川攀枝花)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考点三 乐音的特征例一、(08湖北十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

12、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C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例二、(08厦门)如图l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C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考点四 噪声例题一、(08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 )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例题二、(08山东临沂)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B

13、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考点五 超声波与次声波例题一、(08湖北恩施)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

14、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例题二、(08四川内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考点五、综合型例一、(08河南)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

15、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例二、(08湖北襄樊)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四、课内练习一、选择题1)、( 08江苏常州)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 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蝙蝠1000Hz120000Hz海豚150Hz

16、150000Hz猫60Hz65000Hz大象1Hz20000Hz2)、(08江苏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08江苏南京)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

17、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08江苏泰州)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A蝙蝠B海豚 C猫D大象5)、(08江苏盐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6)、(08年大连市)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7)、 (

18、08宜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响度 D.振幅8)、(08湖北武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9)、08山东枣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波的特点是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 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 D、频率低,人耳

19、听不到二、填空题1)、(08江苏淮安)手机是通过_传递信息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2)、(08湖南衡阳)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3)、(08哈尔滨)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传播的第5、6、7课时多彩的光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一、考试热点本讲内容在各地中考中均有出现,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应用是光学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20、多以填空,选择,作图为主,要掌握这类题 的方法和作图的规范化,在今后的中考中反射和折射同时出现的综合性试题及用上述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同时由于新课程的实施,色光、不可见光、眼睛的构造及矫正等都可能成为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 研究2008年各地中考光学题、预计2009年中考会以课标为依据,考查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光的反射与折射(科学探究、解释现象、作图)、平面镜(作图、特点、及应用、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规律及应用)、望远镜、显微镜等内容上,在复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1)光学仪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的探究;(3)光污染问题;

21、(4)与光相关的作图等问题二、考点精讲 1介质、光源、像 (1)介质:传播光的物质叫做介质(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像: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后的会聚点叫发光点的像像分实像和虚像:实像 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的会聚点;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 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 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光的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如果是两种不同介质或同种介质但密度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光的反射和折射 (2)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激光

22、准直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l08m/s,在其他介质中光速要小 3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定律可以表述为:“三线共一面,法线居中,角相等” (1)光的反射规律指出了发生光的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前弄清一点、二角、三线的涵义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二角:指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角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三线: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法线是通过入射点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这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在确定

23、人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镜子、平静的水面等,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果平行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那么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对称、虚像 4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当光从空气斜

24、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海市蜃楼,鱼缸中的水变浅了等 (3)利用光的折射可以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三棱镜和透镜 (4)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异同 5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 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通过棱镜的折射,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单色光 (2)物体的颜色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物体呈现黑色,说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25、物体呈现白色,表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6透镜 (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凹透镜与凸透镜都是利用光的折射,区别是:结构上,前者是中间薄边缘厚,后者是中间厚边缘薄;前者对平行人射光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焦点(虚焦点),后者对平行入射光折射后会聚,并会聚于焦点(实焦点);前者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后者能成实像(物距大于焦距时)也能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所成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3)焦点、光轴、焦距 光轴:通过光心的直线叫透镜的副光轴其中有一一条

26、特殊的既过光心又过透镜两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F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焦距: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做透镜的焦距,记作f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有放大的像也有缩小的像;有正立的像也有倒立的像像的实、虚、大、小、正、倒皆决定于物的位置设物与凸透镜距离为u,像与凸透镜距离为v,凸透镜焦距为f。7眼睛与视力矫正(1)人眼的构造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

27、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也就是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从而使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2)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比正常眼睛凸得更厉害所致,所以应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来调节。 (3)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比正常眼睛稍平坦一些,所以应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来调节。 8神奇的“眼睛” (1)放大镜 放大镜下呈现的是物体放大的虚像,物体应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才合适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2)显微镜 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也就是经过了两次放大作用 (3)望远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

28、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4)照相机 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道理要使所成的像变大,应使物体靠近镜头,同时拉大暗箱距离 (5)投影仪 投影片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平面镜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9光污染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例一、(08年大连市)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例二、(08湖南衡阳)右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29、,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 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 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 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例三、(08浙江金华)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湖岸边的树在平静的水面形成倒影B、阳光下,茂密树林的地面有许多小圆形光斑C、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例四、(08甘肃嘉峪关)“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

30、;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考点二、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例一、(08湖北罗田一中水)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例二、(08辽宁沈阳市)(3分)为了探究光反射

31、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请在图13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例二、(08辽宁省十二市)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的。(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例三、(08江苏

32、南通)画出图乙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 例四、(08江苏泰州)如图10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例五、(08山东聊城)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请在答卷图中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大致径迹.考点三、平面镜例一、(08乌鲁木齐)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实像,距离变大 实像,距离变小虚像,距离变小 虚像,距离变大例二、(08福州)图23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

33、与 的大小。 (2)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考点四 透镜例一、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物体距凸透镜20cm,则物体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例二、(08湖南衡阳)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右图中表示某二人 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甲需配戴_镜,乙需配戴_镜。 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甲 乙例三、(08广西钦州)如图11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例四、(08宜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

34、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13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的实像;(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 (填“C”或 “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四、课内练习一、选择题1)、(08四川攀枝花)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2

35、)、(08四川自贡)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房屋3)、(08四川自贡)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自亮污染是最酱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4)、(08四川自贡)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5)、(08四川自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D、小孔成

36、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6)、(08郴州市)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30cm C 、60cm D、807)、(08福建三明)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8)、(08福建三明)用焦距f=10的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脉时,叶片离放大镜的距离u应为 ( ) A、 u10 B、 u=10 C 、10u20 D、 u209)、(08湖南怀化)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1

37、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A、25 B、15 C、6 D、1210)、08湖南怀化)如图2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 B、 图(a)为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C、图(b)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 D、图(b)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二、填空题1)、(08安徽蚌埠二中)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若人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 m/s。2)、(08安徽芜湖)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 具有良好的_性,可锻打成片

38、;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 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 作用,可用于矫正_(选填“近”或“远”)视眼。3)(08安徽芜湖)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4)、(08安徽芜湖)图3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 射入_中。5)(08北京)晶晶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晶晶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m。6)(08湖北十堰)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

39、8月8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9),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_cm。三、作图题1)、(08四川攀枝花)(2分)已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2)、(08四川自贡)在下面左图中,已知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08郴州市)如8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四、探究题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2)选择蜡烛A

40、和B的要求是: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第8、9课时:“密度”复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知道密度的应用(2)掌握用天平、量筒测量密度及其他间接测定密度的方法(3)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会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意识1回忆本章所学知识在学生汇报本章知识小结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密度的物理涵义、测定方法,以及应用密度知识的几个方面(列表板书略)2例题例1 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读作_

41、,意义是_如果冰的质量是1.8千克,它的体积是_分米3如果这块冰全部熔解成水,则它的质量是_,水的体积是_,水的密度是_这说明_3填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B对同种物质,与m成正比C对同种物质,与V成反比D对不同物质,与m成正比(2)一密度为,质量为m的金属块把它分割成相等的三小块,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为: 4例题例2 体积是50厘米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0.4千克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在其中空部分铸满铅,球的总质量应是多少?因铜,故该球是空心的0.4千克的铜球其实心部分的体积=0.044910-3米3=44.9厘米3V空=V-V铜=50厘米3-44.9厘米3=5.1厘米3m铅=铅V=11.3克厘米35.1厘米3=57.63克m总=m铜+m铅=400克+57.63克=457.63克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其他的解法5学生口答要测定不规则的铝块的密度所给的器材有:铝块、天平、砝码、玻璃杯、水、细线,还需要选用_来测量铝块的_如果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