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专题材料【10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26632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专题材料【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专题材料【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专题材料【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专题材料【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专题材料【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专题材料【10篇】(目 录)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2023年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造就千万个美丽乡村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范文2023年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学习心得体会1130字文稿关于2023年“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1260字范文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思想走深走实2023年“千万工程”的深远意义2023年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海岛大花园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2023年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1040字范文稿2023年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1140字范文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同志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

3、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4、,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一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

5、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千万工程”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

6、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

7、、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

8、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

9、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5。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已深入拓展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数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内涵,助力城乡融合与区域

10、协调发展。把握运用科学理论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纵观“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功实践和迭代升级路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画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强调

11、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但不搞整齐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规律性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把农村

12、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治理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造就千万个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建设美丽乡村。一个破败调敝的乡村,支撑不起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

13、谐美丽的中国。我们国家现在还有6亿多的农民常年生活在农村,未来还会有4亿多人,把他们生活环境改善了、建美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高,就能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同时,在我们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有乡愁有美景有新鲜农产品的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把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此外,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加大投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拉动发展,更具特殊意义。乡村要美,首先人居环境要美;乡村生态要振兴,首先人居环境要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

14、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018年2月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的愿望,第一次有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随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专门安排一章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工作目标之一。不久前,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认真领

15、会,积极推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下一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一是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哪里切入,如何尽快打开局面,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解决农村垃圾等问题起步,后来

16、不断延伸拓展整治范围、内涵,最终造就了千万个美丽乡村。当前,我们就是要从农村改厕、畜禽粪污废弃物处理、河塘沟渠清淤、生活污水处理、不良卫生习惯改变等出发,以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进行系统谋划,以突破重点问题来带动全局。二是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整治村庄应规划先行。建设美丽乡村,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没有规划或规划不统一的乡村建设,会在后续暴露出许多问题,浪费更多人力物力资源。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建设的头一条,就是要借鉴规划先行的经验。在修编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要素,力求保持乡土风貌,方便居民生活,留住乡

17、情乡愁。今年农业农村部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指导多地修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制蓝图。三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应充分尊重亿万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他们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时刻要注意:再美丽的乡村仍然是农民的乡村,只有农民真正参与并主导,美丽乡村才实至名归。离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工作要么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么是事倍功半、虎头蛇尾。只有依靠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才能汇聚建成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才能形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的内生力量。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

18、入手,并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调动农民群众,所以才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四是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乡村建设核心要义就是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涵养自然,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有效挖掘开发乡村生态的经济价值,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建设,实现生态美与经济强的有机统一。浙江“千万工程”将村庄整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环境美了起来,产业也跟了上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

19、合。五是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是长远的事业,绝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韩长赋部长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表示,农村环境整治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够干完的事,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浙江“千万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一直抓在手上,一任接着一任干,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要有这种泽被后人的使命精神和历史担当。今天揭晓的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先进典型代表。希望大家互学互进,永葆先进,带动更多乡村一起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从一处美延伸成为

20、处处美,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广大乡村生态越来越美、经济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美。同时,也希望中国农村杂志社强化媒体担当,联合各界力量,把美丽乡村范例一个一个选出来,把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力,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1480字范文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

21、,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界。先“洗脸”后“化妆”,修复美丽生态。新世纪初,浙江经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特别是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反映日益增多。“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问题为先手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

22、清淤、村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的新路径。今天的浙江,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好风景造就好“钱景”,发展美丽经济。“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注重抓好发展强村、反哺富村,实现了“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有

23、效转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高收入”的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天的浙江,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随着“千万工程”持续推进,浙江不断打通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绿水青山”在永续增值中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共建美好生活。“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解决好农业农

24、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正因如此,“千万工程”又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但要想把这件实事办好,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千万工程”进程中,浙江坚持从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同时,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共

25、同建设的大格局。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千万工程”走的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根本目的在于为乡亲们谋幸福。牢牢把握这根准绳,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我们就能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发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2023年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学习心得体会1130字文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

26、深走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基层的年轻干部要善于学习“千万工程”的经验,解锁山乡巨变的“三大密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心,真情实感、真心实意,解锁“人民至上”的“民本密码”。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人民群众乃“国之大者”,基层的年轻干部也应始终心怀人民,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出发,让“呼声”在耳、“诉求”在心、“愿望”在行,善于做群众的“泥腿子”,让工作带有“泥土味”,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

27、“察其言,观其色”,真抓实干、真情实感去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用“人民至上”这把“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民本密码”。常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循序渐进、真抓实干,解锁“久久为功”的“实干密码”。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要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盯“千万工程”不动摇,每5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与时俱进、层层递进。基层的年轻干部亦是如此,要发扬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优良作风,在细枝末节上见行动,在大事难事上看担当,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要发扬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的斗争精神,敢于跨越“雪山”“草地

28、”,敢于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敢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骨头”、敢接“最烫山芋”,用“久久为功”这把“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实干密码”。常葆“深处种菱浅种稻”的细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解锁“量体裁衣”的“地域密码”。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因地制宜地发展。基层工作亦要“因地制宜”,年轻干部要学会“入乡随俗”讲群众喜闻乐见的“百姓话”,在讲方言、说土话、拉家常中打开群众的“话匣子”,融入群众、融化冷漠、融通隔阂,用“接地气”收获的“高人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

29、为“千条线”下面的这“一根针”,将上级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策往通俗、简洁了说,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用“量体裁衣”这把“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地域密码”。关于2023年“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1260字范文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和“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作出重要批示,极大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士气。省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打出学习宣传贯彻“组合拳”,明确10项落实举措,以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会、现场学习会等多种形式,深悟“

30、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精髓要义。接下来,浙江还将高水平制定出台两个实施意见加以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严密构建贯彻两个实施意见闭环机制,切实把握重点任务举措,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道路奋勇前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千万工程”“浦江经验”金名片擦得更亮。“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20年,造就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不仅示范全国,还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浦江经验”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在“浦江经验”推动下

31、,浙江基层治理水平、社会公平程度、群众安全感指数都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展示中国“两大奇迹”的排头兵。最具说服力的客观事实、最具影响力的丰硕成果再次证明:“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已被实践充分检验契合浙江实际,极具示范价值。浙江要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领悟总书记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做好人民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指引指导,进一步增强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的决心信心,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彰显无穷的思想魅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夺目的真理光芒。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全国各地都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浙江下一步怎么办、怎

32、么干?唯有切实扛起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学思践悟“千万工程”“浦江经验”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观念、为民情怀、前列意识、问题导向、务实作风,学到真经、悟透真理。同时,广泛深入实施两个实施意见,把深化“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把践行“浦江经验”作为信访工作责任书重要内容纳入综合考核,打好接续践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组合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两个重要批示展现了总书记心系浙江大地和浙江干部群众的深厚情感。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深入践行“千万

33、工程”“浦江经验”的同时,聚焦“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大事要事,紧密结合主题教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敢往矛盾窝里钻,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推动浙江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务实担当和扎实成效不负总书记殷切嘱托。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同志们:“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

34、总的感到,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魄力开辟新路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全面展现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同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相互激荡形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基本情况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

35、“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目标要求、实施原则、投入办法,创新建立、带头推动“四个一”工作机制,即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落实分级负责责任制;成立一个“千万工程”工作协调小组,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每年召开一次“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并部署工作;定期表彰一批“千万工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千万工程”指明了方向。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

36、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与“千万工程”更紧密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千万工程”重要目标。习近平同志始终牵挂着“千万工程”,担任总书记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强调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强调实现全面小康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批

37、示为推进“千万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重要指示要求,顺应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20年来,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38、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被专家学者誉为“在浙江经济变革、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转动了乡村振兴的车轮”。淳安县下姜村老党员姜祖海动情地说:“当年我听总书记的话,在全村第一个建沼气池、第一个开农家乐。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幸福,我们最感恩的就是总书记!”浙江实施“千万工程”主要有以下突出成效。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调研中不少

39、农民群众津津乐道从“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到“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花”的巨大变化,从“坐在垃圾堆上数钞票”到“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的华丽转身。金华市浦江县向水晶产业污染“开刀”,“黑臭河”、“牛奶河”再无踪影;台州市仙居县“化工一条江”变为“最美母亲河”,生态绿道串联起山水田园。二是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正在成为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嘉

40、兴市同志讲,“当年总书记乘坐101路公交车调研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现在老百姓乘坐101路公交车见证城乡风貌的巨变、触摸城乡融合发展的脉动”。三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全省建成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发展图景。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农创客超4.7万名,打造出“衢州农播”、丽水“农三师”等一批人才培

41、养品牌。义乌市李祖村引进农创客200余人,带动创业就业村民人均月增收2500元。当地一位归乡农创客感慨,“水土好、梨才好,我做的梨膏糖卖得也好”。四是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持续稳定安宁。宁波市基层干部谈到,“实施千万工程以前,有些村级组织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现在村两委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组织有了凝聚力战斗力,干部有了威信,老百姓信得过”。五是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全域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

42、三级阵地,建成一批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农民书屋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形成。杭州市小古城村村民说,“村里建起了文化礼堂,经常有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运会,放下筷子就想去”。六是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各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千万工程”不仅对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2018年9月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为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二、主要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千万工程”既绘蓝图、明方向,又指路径、教方法,到中央工作后继续给

43、予重要指导。20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迈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把这些重要理念和要求贯穿实施“千万工程”全过程各阶段,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

44、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从浙江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建设水平。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开展工作,尽力而为、量力

45、而行,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构建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一旦确定下来就不折不扣实施。(三)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要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拓展建设领域;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惠及全省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

46、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整治重点,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既不刮风搞运动,也不超越发展阶段提过高目标,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数字化改革,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四)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浙江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搞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

47、制,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地点一般选在工作力度大、进步比较快、具有典型意义的县(市、区),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机制,真金白银投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奖惩激励。突出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配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推行干部常态化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必须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

48、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实施初始就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进行决策、推进改革时,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不搞强迫命令。厘清政府干和农民干的边界,该由政府干的主动想、精心谋、扎实做,该由农民自主干的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六)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浙江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教育,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构建农村文化礼堂效能评价体系、星级管理机制,在文化场所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中融入乡土特色、体现农民需求,变硬性推广为潜移默化,变“文化下乡”为“扎根在乡”。通过打造“美在安吉”、德清“德文化”等区域性品牌,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基因,推动崇德向善。结合农村特性传承耕读文化、民间技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村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