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学校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66245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学校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某学校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某学校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某学校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某学校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1 总 论11.1 基本情况11.2 建设单位简介12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2.1 项目建设背景32.1.1 XX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2.1.2本项目提出的理由42.2 项目建设必要性52.2.1项目的建设,利于提升城市形象52.2.2可以大幅度改善、提高拆迁居民生活、居住条件62.2.3盘活土地资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63 项目市场分析73.1 项目定位73.1.1项目目标定位73.1.2项目定位73.2 项目前景分析74 建设内容与规模84.1 建设内容84.2 建设规模84.3主要建设规模指标85 建设方案95.1 规划设计理念及原则95.1.1规划设计理念95.1.2规划设计原

2、则95.2 设计构思105.3建筑单体设计105.4结构设计105.5 公用设施设计方案125.5.1 给排水设计125.5.2燃气设计146 节能、绿化及环保156.1节能156.1.1设计依据156.1.2设计范围156.1.3主要节能措施156.2绿化166.3环保166.3.1 建设场地环境现状166.3.2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176.3.3环境保护措施186.3.4环境影响评价217、劳动、安全及消防227.1 劳动、安全及卫生等措施227.2 消防工作228 项目建设进度248.1 建设工期248.2 建设进度计划248.3项目实施进度269 工程招投标方案279.1 招标形式

3、279.2 资质要求279.3 招标信息发布279.4 招投标工作组织2810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910.1 投资估算2910.1.1投资估算范围2910.1.2投资估算内容2910.1.3投资估算依据2910.1.4相关投资估算说明2910.2投资估算结果3010.3 资金筹措3211 社会评价3311.1 社会效益3311.2 社会影响分析3311.3 社会风险分析3412 经济评价3512.1 经济分析的依据、原则和方法3512.2 基础数据3512.3 财务评价3612.4财务评价结果3613 结论与建议3713.1 结论3713.2 建议3718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

4、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学校改扩建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工贸学校项 目 法 人 :1.1.3 项目主管单位项目主管单位:*市教育局1.1.4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市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省工程咨询公司证 书 号:工咨甲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2.1研究工作的依据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4、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5、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的实施意见(豫

5、发199928号);6、*省“十一五”教育发展计划;7、*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8、劳动部关于(修订)的通知(劳部发1997238号);9、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项目的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等。1.2.2研究工作范围该项目通过对*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就项目的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规模、办学思想和方法、建设内容、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为决策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可靠依据。1.3项目建设必要性*市位于*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全市城镇人口6

6、13062人,占42.62%;农村人口825417人,占57.38%。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同时,城乡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困难。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富余劳动力逐年上升。促进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成了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这一市情,*市审时度势,把加强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加快困难群体脱贫的主要措施,推动新阶段全市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利于*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

7、级,有利于缓解*市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有利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具体原因如下:1、本项目建设是推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2、本项目建设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的重要途径。3、本项目建设是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4、本项目建设是提高办学条件,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工贸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它除承担培训中等技工学历教育外,还承担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在岗职工持上岗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的任务。

8、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很快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工贸学校分山城和淇滨两个校区,其中山城校区始建于1974年,位于杨邑路南段,占地52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有2栋教学楼和1栋学生宿舍楼已经是危房,严重威胁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不能满足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解决在校生巨增、校舍不足的问题,经*市政府批准,开始在*市淇滨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新校区即淇滨校区。淇滨校区已征净用地68亩,建成教学楼2栋6600平方米;办公实训楼3栋5505平方米。2005年开始招生,淇滨校区现有在校学生2000人。目前*工贸学校教室、宿舍、学生食堂已

9、全部投入使用,但仍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使用需求。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学校决定扩建*工贸学校,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使学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职业教育规模,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学校教学实验用房的紧张局面,加快学校发展,具有前瞻性、必要性。1.4建设规模根据*工贸学校现有情况和学校发展规划,依照省教委有关文件及标准,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11.1万平方米,可满足160个教学班(每班50人)8000人教学实训使用。建成后,可使学校在校生规

10、模达到10000人,教学班200个。1.5建设内容4.1.3.1项目主要内容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建立以“工学结合”为内涵的“2+1”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水平;实施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非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行业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4.1.3.2项目主要目标在已有“省级重点中专”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硬件与软件配套,模式与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省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社会化服

11、务的基地”,带动全市中职学校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1.6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项目总投资为400万元。融资方案:学校通过申请中央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及学校自筹等方式解决。1.7 项目结论*工贸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将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招生规模、壮大该校实力、提高学校知名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用能力,为*市的经济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项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良好,项目可行。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学生人数8000新增2建筑面积m21100003劳动定员人88003.1教师人数及管理

12、人员人8003.2学生人10000建成后学校4动力4.1水t16.48104年均4.2电kw.h131.8104年均5总投资万元120006资金筹措(总投资)6.1申请中央专项资金、财政配套、学校自筹万元12000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2.1项目建设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

13、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就担负着培养高素 质劳动者这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目前国家已经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

14、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办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强调:“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在职业教育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通过这些基地的示范作用,引导全国15000多所职业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带动近20余万个专业点为2000余万名在校生提供实训条件。目前,中央财政

15、已投入8.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8个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支持了全国各省份的442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着重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这也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步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省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虽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但多项人均指标还排在全国中后列,人口负担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人

16、力资源优势;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工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偏低,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5。造成这种状况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我省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发达,人口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根据*省统计年鉴显示,目前*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省人口的1。劳动者素质和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性。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通过加强政府统筹,狠抓就业、质量效益和招生三个关键环节,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7、、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2006年4月21日省政府主持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根据省教育发展规划,今后几年我省将继续扩大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中职教育招生规模达到6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同时,要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十一五”期间,争取为社会输送200多万名中职学校毕业生,80多万名高职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800万人次。2008年11月

18、8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通知。11月12日,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省实际,省发展改革委初步提出了十项扩大内需、保增长举措,以不断推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项措施是:加快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抓好农村薄弱普通高中和中专学校改造,加强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实施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搞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因此可见,职业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

19、略重点之一。实现职业教育,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打造立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大职业教育格局。规划土地8000亩,到2020年,全市建成2所以上本科院校,建成2-3所专科院校;5000人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达到5所,1000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少于10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0万人左右。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实验实训条件和人才培养水平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把*建成全省职业教育示范区。2.

20、2项目建设必要性*市位于*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全市城镇人口613062人,占42.62%;农村人口825417人,占57.38%。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同时,城乡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困难。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企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富余劳动力逐年上升。促进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成了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这一市情,*市审时度势,把加强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加快困难群体脱贫的主要措施,推动

21、新阶段全市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利于*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缓解*市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有利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具体原因如下:2.2.1本项目建设是推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围绕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五大循环产业链,被*省列为循环型城市试点。而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生产者的智力素质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22、素质上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靠职业技术教育。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已迫在眉睫。*工贸学校办学以来常年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并以此带动和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振兴*市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需要。2.2.2本项目建设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市现有农村劳富余劳动力约15万人,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转岗就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

23、可行的措施,把引导、组织城乡人员外出务工工作作为实现再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劳务人员合理、有序流动,积极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有用人才。因此,为实现劳务输出在量上有大发展,质上有新突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必然选择。2.2.3本项目建设是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必须协调发展。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很快,但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满足不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24、。根据*市教育局的统计,近年来全市每年都有很多不能继续深造的初、高中中毕业生及退伍转业兵等,他们绝大部分转化为*市的专业人才和劳动力。这些青年都应该接受职业教育,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流入社会后,致富无技术,就业无门路。这些问题,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市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极不相称,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一状况,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项目建设适应*市优化教育结构的需要。2.2.4本项目建设是

25、提高办学条件,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工贸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它除承担培训中等技工学历教育外,还承担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在岗职工持上岗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的任务。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很快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工贸学校分山城和淇滨两个校区,其中山城校区始建于1974年,位于杨邑路南段,占地52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办公楼1栋,实验楼1栋,实习工厂1个,教学楼2个,学生宿舍楼3栋,学生

26、餐厅1个,其中有2栋教学楼和1栋学生宿舍楼已经是危房,严重威胁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不能满足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解决在校生巨增、校舍不足的问题,经*市政府批准,开始在*市淇滨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新校区即淇滨校区,位于兴鹤大街南段路西。淇滨校区已征净用地68亩,建成教学楼2栋6600平方米;办公实训楼3栋5505平方米。2005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2000人。目前*工贸学校教室、宿舍、学生食堂已全部投入使用,但仍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使用需求,连周六、周日也满负荷运转。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此,学校决定改扩建*工贸学校,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满足

27、学校的教学要求,使学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的职业教育规模,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学校教学实验用房的紧张局面,加快学校发展,*工贸学校改扩建建设项目符合学校发展,具有前瞻性、必要性。2.3承办单位概况 *工贸学校于1985年建校,当时叫*市第二职业高中,1994年升格为*市职业中专、*省示范性职业高中,2003年升格为*工贸学校普通中专,2005年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工贸学校分山城和淇滨两个校区,其中山城校区始建于1974年,位于杨邑路南段,占地52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

28、建筑有办公楼1栋,实验楼1栋,实习工厂1个,教学楼2个,学生宿舍楼3栋,学生餐厅1个,其中有2栋教学楼和1栋学生宿舍楼已经是危房,严重威胁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不能满足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解决在校生巨增、校舍不足的问题,经*市政府批准,开始在*市淇滨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新校区即淇滨校区,位于兴鹤大街南段路西。目前淇滨校区已征净用地68亩,建成教学楼2栋6600平方米;办公实训楼3栋5505平方米。2005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2000人。学校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工业会计、幼教、美术、文秘、旅游、服装设计与制作、等十一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

29、化、计算机技术和服装设计和制作专业是*省重点专业,也是该校的热门专业。学校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500万元,其中计算机192台,多媒体教室两个,打印机10台,数控车床一台,数控铣床一台,普通车床四台,电子电工综合实验实习台18套,彩色电视机示教板一套,黑白电视机示教板一套、收录机示教板一套,工业缝纫机50台。钢琴三架,风琴52架。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118名,其中专任教师113名,104人为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21人;其中高级讲师23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1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28人。30 岁以下教师28人,30-45岁有63人,45岁以上27人;其中专业指导教师29人。在校

30、生3313人,其中一年级1749人,二年级813人,三年级751人。同时学校作为省劳动厅、教育厅指定的“就业培训定点学校”和*市指定的“下岗青工培训学校”,承担了本市的下岗职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短期培训任务,近三年来,每年为社会培养培训2000人次以上,毕业生就业率、满意率一直保持在100%。*工贸学校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推行“一张文凭,多种技能证书”制度,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成立了以该校为龙头的*理工职业教育集团

31、,正在尝试集团化办学。2007年以来学校被省教育厅、人事厅、共青团*省委等部门评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就业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青年志愿者先进单位,被*市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花园式单位”第三章 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及发展规划3.1办学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会为指针,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统揽全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坚持升学就业两手抓、多专业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技

32、术人才,推行“一张文凭,多种技能证书”制度。积极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大力发展与发达地区的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实行长短结合、半工半读等多种办学模式。3.2办学模式学校采用以*理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的“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培养模式,实行与强校、名校、企业联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制度,推行鼓励式快乐教学法,以自身和联办学校的雄厚技术实力和健全的就业网络为基础,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确立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要求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实践训练“现场化”、技能鉴定“标准化”、毕业实

33、践“职业化”的整体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项目训练”,实现学做合一,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3.3学校发展规划3.3.1总体目标到2010年,学校实现以下总体目标:在校生达到10000人,办学条件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改善,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成为国家级知名企业和豫北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应用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以中等教育为主体,以品牌专业教育为特色,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办学模式的新型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3.2专业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与学校的实际确定重点专业及专业建设,办好省重

34、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及该校的一些传统专业(如计算机、幼教、会计电算化)的同时,重点建设电工电子、数控专业。在2010年,把电工电子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精品专业点,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保持与行业、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不同层面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定期进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预测,及时了解人才培养需求,深化课程改革,适时调整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3.3师资建设规划、制定学校教师培训管理规定。鼓励教师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送优秀

35、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专业培训,2010年以前,培养3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并培养一批专业教师骨干。、转变教师教育理念,适应职业教育规律。联系社会实际、市场经济、教育环境、就业职场、职中学生状况,每年聘请有影响的教育专家24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专题讲座。、学历合格。2010年以前,专职教师本科学历合格率100%以上,教辅工作人员专科合格率100%,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要达到15%以上。所有教师都能独立制作电子课件,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教师达90%。、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从行业或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师,其他学校引进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来不断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到

36、行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以挂职、项目合作等形式,让专业教师系统地掌握生产技术流程、经营管理业务,强化专业教师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保持专业教师始终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知识。使“双师型”教师在专业专任教师中比例达到40%。5、保证教师培训经费。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教师培训经费的基础上,学校每年安排学费收入的5%用于教师培训。3.4学校组织管理3.4.1 领导班子1、领导班子建设目标: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开拓创新。2、班子成员必须树立的八种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3、班子成员必须具备五种能力素质超前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37、、解决问题能力、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3.4.2学生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顾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生活服务、就业服务。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坚持对每届学生进行军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学生操行考核办法,对学生的操行实行量化考核。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3.5校园文化3.5.1 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的总体布局、校舍的建筑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各个角落的装饰布置都从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出发精心设计。

38、3.5.2 规章文化建设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在遵守校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3.5.3 精神文化建设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升学与就业并重。但是,现有的招生制度,决定了大多数学生还是要直接走到各行各业的劳动第一线,所以做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为了要学习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外,必须要接受全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建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学校班主任工作条例。努力培养一支能力强、方法好、有责任感、有敬业精神并富有奉献精神的优秀的班主任工作队伍。、聘请德育工作的优秀专家。每年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培训班主任队伍;每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年评选一次“优秀班主

39、任”,其“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比例为30%;每二年评选一次“首席班主任”,其“首席班主任”的评选名额为每次2名,“首席班主任”是该校班主任的最高荣誉称号,任期二年,学校将给予特殊津贴补助每月50元,并赋予一帮一的责任,培养一名新的班主任。每年组织一次班主任到德育工作有特色的外地学校参观学习。、完善和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符合该校特点的景点、宣传标牌、校园网站、校园雕塑;建设好学生活动场所和各类文体设施;建设好校园广播站以及宣传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分年级,分阶段开展主题活动,专题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德育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八荣八耻

40、”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诚信、敬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自信、自立、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行为习惯教育。以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警示标牌、优美环境等为主要形式的校园文化教育、熏陶学生。进一步完善德育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评价结合起来的德育评价方法。、推荐加竞选的方式选拔学生干部,培养学生干部,努力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作为“十一五”该校的德育课题进行研究。学校还指定了非常详细的卫生清扫制度,这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又达到了美化、净化校园的目的,使教师和同学每天都是在一个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环境中

41、学习。另外,各专业成立行业指导委员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假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邀请行业专家、劳动模范、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专题的职业道德教育报告,召开优秀毕业生、实习生座谈会,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去教育鼓舞学生,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充分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技能比赛,让同学们在全体教师同学及有关领导面前,展示他们的专业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71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4.1建设规模根据*工贸学校现有情况和学校发展规划,依照省教委有关文件及标准,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11万平方米,可满足160个教

42、学班(每班50人)8000人教学实训使用。建成后,可使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教学班200个。4.2建设条件4.2.1建设场址本项目位于*市淇滨区职业教育园区,兴鹤大街南段路西*工贸学校院内,地处原漓江路南侧,东为兴鹤大街,西为黄山路。学校址地势较为平坦,周围无污染的工矿企业,周边环境幽静,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适合本项目的建设。4.2.2交通条件*市位于*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南距郑州160公里,与新乡相邻,北距古城安阳40公里。*交通发达,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纵穿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是豫北地区经济和交通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4.2.3地质、气象条

43、件(1)土壤地质条件通过钻探揭露和野外调查,场地内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组成。其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变化不大。各层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粉质粘土黄褐色,有少量白色菌丝体及深色粘性土团块,见有植物根系、根孔,节理发育。湿,硬塑坚硬状,具中等压缩性。此层厚1.302.30m,主要存在于地表。在本层上部一般有约0.7m厚的耕土。粉质粘土黄、灰黄色,含有钙质结核,具有白色菌丝体,具管状大孔和水平层理,夹有粉土薄层,局部偶夹有粉细砂薄层(层厚一般不大于10cm)。稍湿湿(东部部分地区的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坚硬硬塑状(东部部分地区为可软塑状)。此层厚3.104.40m,底板埋深

44、5.205.80m,为中等压缩性土。粉质粘土红褐、灰黄色,含有较多(10%左右)的钙质结核及白色菌丝体,钙质结核多成层出现,一般结核层厚2050cm,层内钙质结核含量大于30%。8.5m以下钙质结核含量大于30%,有少量白色菌丝体:上部FeMn质染色现象常见,局部被Fe2O,染色为锈红锈黄色;节理发育,团粒状。湿饱和,可硬塑状。此层厚4.605.20m,底板埋深10.2010.60m,具中等压缩性。碎石土砾石成份以灰岩、石英砂岩为主,有少量鲕状灰岩及火山喷发物,分选、磨圆均较好,粒径一般在510m之间,大者大于20cm,砂土质充填,局部胶结为砾岩,稍密中密状。本层内夹有粘性土透镜体,层厚一般在

45、0.501.00m之间,部分地区厚度大于2m,含水量较高,湿,可软塑状。此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1,20m,在局部位置,本层上部有0.300.50的中粗砂。根据几十年建设稳定性观察,地质状况良好,无特别不良现象。(2)水文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19m左右,属孔隙潜水类型。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动态变化受季节影响,水位年变幅26m。水质类型为中性,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3)气象条件*市属于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主要气候资料如下:年平均气温 15极端最高气温 42.3极端最低气温 -15.5年平均日照时数 2300m年平均降水量

46、673mm平均无霜期 220d(4)抗震设防该区地质结构稳定,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地震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4.2.4动力1、给水校区给水水源为*市自来水,目前学校所临兴鹤大街、原漓江路、黄山路分别已敷设管径为DN500mm的给水干管,由管径为DN150mm的给水干管引入学校,在校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供水设施齐全,压力充足,供水稳定,学校供水有充足的保障。2、排水校区内的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拟建场地周围雨、污管网已敷设完成,经收集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可满足项目排水需要。3、供电学校电源由*市新区供电管网引入,学校设独立变压器,通过校内电网引入各项目设施,可保障项目需求。第五章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工贸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如下: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占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