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龙县消防站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66121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4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龙县消防站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九龙县消防站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九龙县消防站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九龙县消防站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九龙县消防站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 3 -1.1项目概况- 3 -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 3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4 -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5 -1.5项目实施进度- 5 -1.6可研报告主要结论与建议-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 -2.1项目建设背景- 7 -2.2项目提出及必要性- 8 -第三章 项目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分析- 11 -3.1项目选址- 11 -3.2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 12 -3.3基础设施条件- 17 -3.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他条件- 19

2、 -3.5场址及建设条件综合评述- 19 -第四章 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的确定- 22 -4.1项目需求分析- 22 -4.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22 -4.3主体工程建设内容- 23 -第五章 建设方案- 25 -5.1设计依据及布局原则- 25 -5.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26 -5.3建筑结构设计- 33 -第六章 公用工程及节能措施- 35 -6.1公用工程设计- 35 -6.2节能减排设计- 39 -6.2.1 节能原则- 39 -6.2.2 节能设计依据- 39 -6.2.3 节能措施- 40 -6.2.4 结论- 44 -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5 -7.1项目建

3、设期间劳动安全- 45 -7.2项目运营期间安全卫生- 49 -7.3消防- 50 -第八章 环境保护- 52 -8.1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 52 -8.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52 -8.3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56 -8.4环境评价结论- 57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 58 -9.1 项目组织机构- 58 -9.2 工程质量管理- 59 -9.3 财务管理- 60 -9.4 进度管理- 61 -9.5 合同管理- 61 -9.6 协调管理- 62 -9.7 安全建设管理- 62 -第十章 招投标方案- 63 -10.1 招标范围- 63 -10.2 招标组织形式- 63 -1

4、0.3 招标方式- 63 -10.4 招投标要求- 64 -10.5 招标备案- 64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 65 -11.1项目总体时间进度- 65 -11.2建设工期安排- 66 -11.3项目实施进度横道图- 67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 -12.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 69 -12.2项目投资估算范围- 70 -12.3项目投资估算- 70 -12.4资金来源- 70 -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的预测及防范- 73 -13.1项目建设期风险分析及对策- 73 -13.2项目运营期间风险分析及对策- 77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评价- 78 -14.1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

5、 78 -14.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79 -14.3社会评价结论- 79 -第十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81 -15.1结论- 81 -15.2建议- 81 -附录- 83 -附图- 83 -附件- 83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地点 九龙县呷尔镇呷尔村(东至伍须公路,南至刘金花家住房,西至:伍须河,北至森林草原扑火队)无新征土地。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1.1.4项目业主九龙县公安消防大队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1.2.1研究范围我公司受九龙县公安消防大队委托,对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

6、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与节能减排、环境评价、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1.2.2研究目的 在对项目现状及建设背景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效益评价基础上,对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完成本项目的建设。1.2.3主要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龙龙县城市总体规划;4、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5、控制性详细规划;6、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7、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181); 8、岩土

7、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委托方提供的资料;11、其他相关资料。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3.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69.8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472.56万元;(消防大楼建筑工程费:440.57万元;训练塔建筑工程费:15.25万元;总平图工程费用:16.7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0.18万元; 基本预备费:27.14万元。 1.3.2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争取国家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自筹资金。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4.1主要技术指标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比例(%)1规

8、划总用地2278.192城市道路用地0.003规划净用地面积2278.191004其中建筑用地775.9134.065道路及硬地865.6837.996绿化用地636.6027.957容积率1.13绿地率0.28建筑密度0.341.4.2建设内容及规模编号名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1消防站741.103146.885层2训练塔34.81139.244层合计()775.913286.121.5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实施进度从2011年5月到2012年4月,时间为12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2011年5月,成立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报批立项等;3、

9、2011年6月,完成方案设计及审批等工作;4、2011年7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并指定承包商;5、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项目进行实施阶段,完成主体施工、水电安装等工程;(12月2月为九龙县冰冻期,不施工) 6、2012年4月,工程竣工验收。1.6可研报告主要结论与建议本项目从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所在地基础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公用工程布置、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本项目在以上方面均为可行。并且考虑到九龙县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人身、公共财产的安全,为保证九龙县地区持

10、续、健康、稳定发展,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具有其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背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同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消防工作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保障消防安全,各级政府、各级领导责无旁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

11、确提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深切关怀是站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和消防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精神,九龙县召开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会议。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认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消防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发展地位;积极推进“十二五”时期首都消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从落实责任和健全机制入手。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消防工作,针对农村消防工作薄弱的实际,开展立法调研,尽快出台有关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法规,制定符合农村实际要求的

12、消防安全建设标准,加强农村消防水源、道路建设,解决农村消防基础薄弱的问题。九龙县“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城市消防站规划实施。消防站布局一般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能够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一般不应大于7平方公里。按照九龙县城市总体规划及消防站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新建九龙县一级消防站,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消防站规划建设体系。2.2项目提出及必要性2.2.1项目的提出 近年来,九龙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开发区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与此同时,导致火灾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发生火灾的几率不断增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任务也日趋

13、繁重。目前九龙县的消防站承担全县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灭火救灾和抢险救援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优化九龙县消防网络部局,提高区域内及城乡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增强整个社会面上的安全防范能力,更好地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九龙县十二五规划和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要求,需要重新选址新建城市一级消防站。2.2.2项目的必要性分析(一)本项目的建设是九龙县“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的要求,九龙县政府召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宣传贯彻大会时指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保护

14、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将消防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发展地位,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消防安全工作,今年年底前要在全县每个乡镇建立至少配备1辆消防车和相应消防人员的消防队伍。(二) 本项目的建设是镇域总体规划的需要,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设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近年来,九龙县正进行大规模小城镇基础设施,适应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建设规模适当的消防站符合消防法、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三) 本项目的建设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

15、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需要随着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呷尔镇及周边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实业家来投资置业。随着农村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因素大量增加,农村消防力量、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的消防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农村火灾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火灾各项指标均占同期全国火灾总数的60以上。致富千日功火烧当日穷。农村火灾多发不仅给农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

16、能够扭转九龙县呷尔及周边地区火灾严峻的局面, 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四) 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机制,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基础,提高基层防范火灾的能力,避免和减少火灾事故对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顺应了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如果因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而频繁发生重特大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就谈不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相反,只会引起“民累、民苦、民怨”。消防安全关系国计

17、民生,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但是九龙县消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由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得出,新建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已具备了相应的政策依据和有力的群众基础,很有建设的必要。 第三章 项目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分析3.1项目选址3.1.1项目选址基本原则 1、消防站应选择在责任区的适中位置。 2、消防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的地点。 3、消防站边界距小学校、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米。在旧城区执

18、行上述规定确有困难时,其距离可适当减小。 4、在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的地区,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方向,其边界距液化石油气罐区、煤气站、氧气站等单位不宜小于200米。5、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要求;6、满足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7、节约项目用地,尽力降低建设投资,节约运费,减少成本,以便达到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要求;8、安全原则,防火、防地质灾害; 9、有利于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3.1.2项目选址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批准的城市、建制镇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19、4、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5、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3.1.3项目选址结果本着节约利用土地,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地质灾害的原则,结合九龙县十二五规划和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经过综合考虑九龙县实际情况,项目拟选在九龙县呷尔镇呷尔村(东至伍须公路,南至刘金花家住房,西至:伍须河,北至森林草原扑火队)无新征土地。3.2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3.2.1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西南,处在雅安、凉山、甘孜三市州的结合部,九龙地处攀西平原与青藏高原

20、的过渡地带,形成高山,极高山、山地、河谷四大地貌,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呈典型立体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全县幅员面积6770平方公里,辖17乡1镇,总人口5.2万人,2008年GDP达到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873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4963元。从地理、自然、经济和社会全方位概括,具有以下五个之“最”。是中国西部自然特征最为明显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民俗文化最为独特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生态资源最为富集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好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藏区地理环境、战略地位最为突出的县份之一。 呷尔镇:原城关乡,1985年改名。北

21、界汤古乡,南邻乃渠乡,东连斜卡乡,西与三岩龙、八窝龙乡接壤,面积659平方公里。辖呷尔、华丘、扎日、洛莫四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团结上街、团结下街两个居民委员会,24个村民小组。2000年有人口2897户,9314人,其中:藏族4559人,占48.95,汉族3978人,占42.71,彝族733人,占7.87,其他民族44人,占0.47,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总数的50.82。 呷尔镇山峦重叠,西北高,东南低,东有立次山,由北向南延伸。该镇属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气候,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890毫米,无霜期184天,有耕地5404亩,林地37.5万余亩,草

22、地55.5万余亩。主产玉米、洋芋、麦类。主要灾害有春旱、低温、绵雨、旱、晚霜冻、雪灾、洪水、泥石流等。出产虫草、麝香、贝母、羌活、大黄等中药材,亦盛产松茸。在立乃村有寺庙一座,藏名“热悟拉空”(意为山里之庙),汉名野人庙,相传拿嘎.灯巴降初活佛建庙时,得野人相助,故名野人庙。每逢节假日,四方群众前往朝拜、游览。截止1971年县境内没有1条公路,物资运输全靠马驮人背。1997年建立了九龙县汽车站。1985年全县有干线两条,通车里程162公里,支线6条,通车里程85.7公里;到2002年,全县公路里程达439公里,并全面启动了通县油路工程。呷尔镇出外公路有营(康定营官)九(九龙)公路北通康定,距康

23、定县城252公里,与省州公路联网;九(九龙)江(冕宁江口)公路距冕宁县城205公里,与成昆铁路衔接,至成昆铁路泸沽站241公里,打开了交通闭塞局面,改善了交通运输,并于1999年开通移动电话。3.2.2项目所在区域气候条件九龙县地形地貌复杂,由北部洪坝山至南部雅砻江边洋桥沟口,海拔相对高差4570m,受高原气流和季风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超越纬度气候带规律,呈现多种气候类型。热量资源受垂直气候体系的制约,随海拔高度的升降而演变,地区分布极为复杂,年平均气温以山地垂直气候带为主体,最热月出现在7、8月,平均气温23.3,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均温-3.7,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谷地的5月和8月,最

24、大值为40,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高山地区-12.9-17.9,气温日差较大。高原山区日照强烈,白昼气温高,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悬殊。温差最大值达27.8,一般冬半年大于夏半年。半高山地区因日照差大,灾害性天气频发,成为地质灾害集中分布的地带。年均降水量902.6mm,78月均降水量分别为275.8mm和174.1mm。从1998年至今,除了2000年的降水稍微偏低外,其余年份降水普遍偏高(表1-2)。汛期为510月,最大日降水量156.6mm,最大小时降水量35mm(2001.10.01 20:00),最大10分钟降水量22.9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52天(2003.05

25、.092003.07.09)。在2003年6、7月降水分别为341.1 mm和221.7 mm,两月超常降水量达49%;连续降水达52天(5.197.9),连续降水量达547.9mm,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0.7%;其中暴雨8次(年均1.75次),为50年来未有的集中暴雨连续长降雨过程(52年建站以来),且暴雨集中在6月的6次前期降雨过程,暴雨强度达15.4mm/h。3.2.3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条件 全县大体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两大地貌区,境内主要山脉为大雪山,山岭均为大雪山支脉,高山占总面积的65%,海拔40005000米,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极高山在北部,占总面积的34%,海拔5000米以上

26、,终年冰雪覆盖。全境按东北部、中部、西部分为三个次级山系。其主山脊是大渡河和雅砻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县境内全长59公里。 九龙县水资源极为丰富,县内主要河流年流量合计155.6亿立方米(除雅砻江),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157.9万千瓦。其中九龙河开发潜力较大,全长128公里,由北向南至文家坪注入雅砻江,落差2500米,最高流量200立方米/秒,理论蕴藏发电量103.9万千瓦。踏卡河自北而南,在乌拉溪偏桥流入九龙河,全长73公里,铁厂河、湾坝河、三岩龙河、洪坝河均属常年性河流,河床纵跌比降大,具有发展电力的良好前景。雅砻江自北而南流经上团、八窝龙、三岩龙三乡后,绕经木里县复转向北从子耳、魁多、烟袋

27、、朵洛、小金等乡流过,流长86公里。3.2.4自然资源丰富1、旅游资源九龙自然风光集原始森林、终年雪山、高山草甸、高原湖泊为一体,其中,牛鼻子洞、老人峰、石林、神女挤奶峰、溶洞、温泉、十二姊妹峰等六大景点,组成了极具特色的旅游胜地;贡嘎山侧的小卡子云海、古老的野人寺、神秘的猎塔湖、奇妙的青蛙王国、坐落在玉皇天宫下的托奶山、雄奇险峻的雅砻江大峡谷及浓郁的藏、汉,彝民族风情无不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往返。2、林业资源 全县有林地面积2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森林覆盖率达3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木材蓄积量3100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落叶松、华山松、油松、云南松、铁杉、高山栎、桦

28、木等。在高山栎和高山栎与松树的混交林中,野生真菌品种多。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曾一度为九龙县的财政收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从1998年9月1日起,全县正式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作出应有贡献。 3、矿产资源 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藏和硅、大理石、水晶等非金属矿种20余种,尤以铜矿、铅锌矿和硅矿富集。4、农牧业优势绿色资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牦牛世界之最”的九龙牦牛,以其体型硕大、肉质鲜美、产肉率高、遗传性能好等特点驰名中外;素有“九龙贡椒”之称的九龙花椒,以其色鲜味香闻名遐迩,供不应求;核桃、蚕茧、烟叶等农产品更是质高品优,亟待开发。 九龙是

29、野生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有瓦灰山,洪坝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林地面积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4%;有大熊猫、小熊猫、白唇鹿等近百种珍稀动物,珍稀鸟类几十种;有虫草、贝母、灵芝、天麻。雪莲等360余种名贵野生中药材;有松茸、牛肝菌等几十种野生菌类资源。 3.3基础设施条件1、水文条件九龙境内大小河流、溪沟分布状如叶脉,多不胜数。大雪山以东湾坝区内诸河属大渡河水系;大雪山以西,包括呷尔、大河边、三垭区内河流属雅砻江水系。(见下图31)评估区 工程区位于伍须河级阶地,伍须河为九龙河一级支流。九龙河发源于瓦灰山南麓,自北向南,纵贯全境,长128km,流域面积3116km2。汇集踏卡河

30、、热枯河、尼乃渠、铁厂河、伍须沟、子杠坪沟等流水,于吊命绳处注入雅砻江 九龙河由源头至河口,纵比降大,水流湍急,年均流量79m3/s,可利用落差1880m,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03.9万kw。九龙水能资源的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装机容量高,单位造价低,经济效益好。2、交通运输截止1971年县境内没有1条公路,物资运输全靠马驮人背。1997年建立了九龙县汽车站。1985年全县有干线两条,通车里程162公里,支线6条,通车里程85.7公里;到2002年,全县公路里程达439公里,并全面启动了通县油路工程。 3、邮政电信九龙县邮电局成立于1951年,到1998年有邮政局(所)四个,代办点一个,服务人口4

31、865人,每个点的平均服务面积达1354.0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9732人,现有邮路三条,邮运里程单程194公里,其中:汽车邮路90公里,摩托车邮路30公里,农村投递路线五条412公里。1998年,电信局成立,开设了邮政长话、农村电话等业务。开通了县城至康定、县城至大里伍光缆通讯建设,电话普及率达12部/百人。200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3.64万元。 4、商贸全县有商业零售网点5个,从业人员80人,200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58万元。 3.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他条件1、区域原材料供应 九龙县县的建材全从成都运进,仅有部分建筑装饰材料取自当地,可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项目实

32、施过程中的的社会环境 九龙县是一个以藏、汉、彝为主体,回、苗、白、瑶、羌、土家族等十二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藏、汉、彝三个主体民族几乎各占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既有藏区特有风貌,又有彝区独有原始与古朴。项目所在地区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和谐生活,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3、政策法律条件四川省具有完备的建设、施工等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规定及规范,为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支持。3.5场址及建设条件综合评述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规定及本建设工程占地区域地质环境特征,及评估区不良地质作

33、用影响范围。评估范围确定为: 西南以伍须河为界,东北至一级斜坡,两侧延伸至建设区域影响范围。介于东经10129431012949,北纬290052290058;因此本次评估面积为0.01km2(见九龙县消防站项目建设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依据九龙县消防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评述,并结合建设工程的基本特征,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的区域。本区内无现状地质灾害或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采取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进行相关工程建设。1、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本着“以防为主,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掌握时机,及早治理;其目的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把灾害的

34、损失降低至最低水平,保证拟建项目的安全。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阻止地质灾害作用与受害对象相遇,即绕避;二是致灾地质作用的防治;三是要减少诱发和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应根据地质灾害种类、危险性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综合考虑,并结合综合评估分区进行。评估区以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为主,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地段较少,因此建设用地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为中等发育。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议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根据本次评估调查结合工程特性建议如下:建议在基础施工时选取有效的支挡措施对西北侧挡墙进行支护,防止建筑施工对周边建筑以及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基础施工时,因

35、基坑冲洪积卵石土层易垮塌,开挖时建议按 1: 0.75-1:1的临时坡比放坡或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护。综上所述,九龙县消防站建设用地位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适宜建设。第四章 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的确定4.1项目需求分析随着九龙县旅游、矿山和水电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加之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九龙现有消防站不符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按照九龙县十二五规划和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要求,需要重新选址新建城市一级消防站。4.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本项目委托方所提供用地大小、建设规模及概况等相关资料,并严格参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1

36、81)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定,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如下: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278.19 ,其中消防站建筑面积为3146.88 ,训练塔建筑面积为139.24 ,新建道路及硬地面积为865.68,绿化面积为636.60,建筑用地面积为775.91。具体指标详见下表规划用地构成表4-1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比例(%)1规划总用地2278.192城市道路用地0.003规划净用地面积2278.191004其中建筑用地775.9134.065道路及硬地865.6837.996绿化用地636.6027.957容积率1.13绿地率0.28建筑密度0.34建筑物构成一览

37、表4-2序号用地性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1 消防塔741.103146.8852 训练塔34.81139.244合计(平方米)775.913286.214.3主体工程建设内容1、消防站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主体工程新建一幢五层消防站,占地面积741.10,总建筑面积3146.88,其中一层建筑面积741.10,二层建筑面积720.70,三层建筑面积720.70,四层建筑面积536.20,五层建筑面积362.92。其中设有被装营具房、消防器材房、充气泵房、训练器材室、值班接警室、雅间、食品库、厨房、餐厅、消防车库、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学习室、储蓄室、心理室、娱乐室、教育室、电子阅览室

38、、音控会议室等多功能用房。各层功能分布见下表4-3序号功能分布建筑面积()一层被装营具房、消防器材房、充气泵房、训练器材室、值班接警室、雅间、食品库、厨房、餐厅、消防车库741.10二层休息室、办公室、淋浴室、盥洗间720.70三层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学习室、储蓄室、心理室、娱乐室、教育室、电子阅览室、音控会议室720.70四层厨房、客厅、休息室536.20五层厨房、客厅、休息室362.922、训练塔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主体工程新建一幢四层训练塔,占地面积34.81,总建筑面积139.24,其中各楼层建筑面积均为34.81。其中设有库房、休息室功能用房。各层功能分布见下表4-4序号功能分

39、布建筑面积()一层库房、休息室34.81二层库房、休息室34.81三层库房、休息室34.81四层库房、休息室34.813、附属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规划净用地面积2278.19,其中建筑用地775.91,道路及硬地865.68,绿化工程636.60。第五章 建设方案5.1设计依据及布局原则5.1.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 500332001);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建筑地基基础

40、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3);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1、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GNJ1-81);1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1.2布局原则1、消防站是城镇的重要公共设施。为了使消防站的设置适应迅速扑救火灾的需要,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着合理、经济的原则。2、城镇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消防队尽快到达火场,即从接警起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一般原则。3、

41、消防站应根据责任区类别和扑救火灾的需要,确定站级,配备消防车(艇)、通讯设备和其它技术装备。5.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方案5.2.1总平面设计1、消防站应设在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地点,其边界距医院、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米。2、消防站车库正门,距城镇规划道路红线不宜小于10米,门前地面应用混凝土或沥青等材料铺筑,并向道路边线做1-2%的坡度。3、消防站内应设置车库、值勤宿舍、训练塔、油库以及其它必要的建、构筑物,并合理布局。4、消防站内应设置训练场地,其面积应符合表5-1的规定。表5-1车辆数-辆-辆-辆面积(平方米)150020002500注:、

42、训练场地内宜设置长度为100米的跑道。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设置能够进行全套基本功训练的宽度不小于15米、长度宜为150米的训练场地。、在执行表5-1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其面积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并应根据需要在若干此类消防站的适中地点设置宽度不小于15米、长度宜为150米训练场地的消防站。5.2.2房间设计 1、消防站车库应布置在建筑物正面一层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部位。车库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车库内消防车外缘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0米; 、消防车外缘至边墙、柱子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0米; 、消防车外缘至后墙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5米; 、消防车外缘至前门垛的距离不小于1.0

43、米; 、车库的净高(地面至顶板突出部分)不小于车高加0.6米。2、消防车库应设置修理间和检修坑,其位置不宜靠近通讯室。超过三辆消防车的车库,应设置一个有前后门的隔间,并在其车位下面设置上述检修坑。23辆的消防站车库应设一个备用车位。3、消防车库每个车位都应设有独立的大门并宜设自动开启装置,门的宽度应不小于车宽加1.0米,高度应不小于车高加0.3米。靠近通讯室的车库大门上,应设置一个供人通行的小门。 4、通讯室应设在靠近车库出口的一侧,通讯室与车库之间的墙上应设有传递窗。5、蓄电池室应与通讯室、车库毗连。其出入口处宜设有套间或门斗,门均应向外开。蓄电池室应设有酸类或碱类的贮存间。6、队长办公室(

44、兼值勤宿舍)应布置在建筑物一层并宜与通讯室相邻。 指导员办公室,可布置在建筑物二层(值勤宿舍宜与队长合用)。7、战斗员值勤宿舍应每班一个房间,宜布置在建筑物一层并靠近车库,如必须布置在车库后侧时,应在车库与宿舍之间设置2.0米宽的走廊。战斗员值勤宿舍布置在二层时,必须设置直通车库直径宜为78厘米的滑杆,杆的数量宜按一个值勤战斗班设一根,在滑杆的底部应设置直径不小于0.8米的弹性垫,楼板上入孔直径宜为0.91.0米,其周围应设置防护设施。8、消防站应设个人用固定衣柜,其位置,尺寸可按其使用情况决定。9、在寒冷和多雨地区,可设置训练室,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0平方米。10、消防站应设置器材库,并宜布置在车库附近。11、消防站应设置家属探亲用房,并宜布置在不影响执勤备战和业务训练的部位。12、消防站应设置晾水带架(可附设在训练塔上)。在寒冷或多雨地区,应设置烘干室,并应与清洗室布置在一起。13、在采暖地区的消防站应设置锅炉房。消防站应根据需要设置燃料贮存间。14、消防站应设置的房间及其面积定额,应符合表5-2的规定。表5-2消防站房间使用面积定额序号面积(平方米)房间名称车辆数备注-辆-辆-辆1车库按车型确定2通讯室-3干部办公室兼值勤宿舍每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