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思索从1933年5月,中共嘉定中心特支在井研成立时10多位党员,发展到今天我县已经有党员15963人(12月统计数据),党员队伍在不停发展壮大,她们为我县解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县是经典农业大县,农村党员占到了党员总数60%,她们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关系到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但现在,农村党员队伍存在问题日益突出,假如长久任由这些问题存在将严重影响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所以理应引发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一、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中问题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党员培训和管理方面给了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尤其是在职村干部生产生活情况、精神
2、面貌、文化素养有了质改观,任职村干部中达成“三高三强”标准干部日益增多,村关键干部参与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机会也显著增加。但因为多个原因在一般党员尤其是无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现实状况,笔者向六个乡镇82个行政村、小区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关键是村、小区支部书记;走访了部分乡镇和村。经过对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及走访,发觉我县基层党员队伍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全县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有430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45.1%,35岁以下有1105人,占 11.6 %;初中及以下文化8232人,占51.6%。以纯复乡跃进村为例,全村23名党员,
3、村两委干部2人,其中50岁以上有16人,占69 %;40至50岁有4人,占17%; 35岁以下有3人,占1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人,初汉字化8人,小学文化12人。其中女性党员有且仅有2名。23名党员中留守在家党员只有14人,其中60岁以上12人,有2人是村两委干部。由此可见农村党员在年纪结构、性别百分比、文化层次方面分布很不合理,存在年纪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现实状况。党员年纪结构严重老化,造成她们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部分老党员因为长久不接收新思想和新知识熏陶,观念陈旧,党员优异性难表现。农村党员队伍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简单。在大力推进城镇统筹,建设新农村今天,这么文化素质,这么高龄党员极难满
4、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党员身份意识淡泊目前,部分农村党员因为受社会思潮影响,追求是比较现实、实惠东西,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淡化了,自私自利、思想落后,所以不愿意亮明自己党员身份;有部分党员因为本身原因,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所以在多种场所下,尤其是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在需要帮助群众面前不敢亮明自己身份。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不主动,党员在农村中影响力在减弱,在群众中威信在降低。(三)党员作用发挥不显著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看干部。部分党员因为文化程度偏低,对优异文化、农村实用技术接收程度差,找不到致富门路,掌握不了致富技术,由此造成致富带富能力欠缺。另外少数党员不推行党员
5、义务,纪律观念淡薄,终年无故不参与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遵守党纪律。有党员大局意识淡薄,不能够从大局出发,农村党员会议召开难,不利于集体处理村级重大事务,这不仅影响了党优异性,也影响到农村发展。这即使不是农村党员主流,但常说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影响了整个党员队伍形象和作用发挥。(四)农村发展党员困难我县农村45岁以下党员247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26%,年青党员发展力度不够,党员队伍断层现象较普遍。受经济大潮影响,大量人才外流,农村多数青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外出到城市务工,传统种养殖业已无法吸引青年留在家耕作,农村空巢现象比较突出。不少支部书记反应,现在入党苗子难找,部分年轻人不愿入党,她们认
6、为 “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还有部分村支部书记思想狭隘,妒贤忌能,担心能干人入了党,会对她书记地位造成威胁,把年轻人、妇女卡在党组织外。以上两方面原因就造成了农村发展党员困难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优化。(五)党员没有归宿感经过对六个乡镇、82个行政村支部抽样调查发觉:一是各村支部定时组织党员学习培训较少,部分支部十二个月集中学习一两次,而且学习形式、内容单一,以会代训现象较突出,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这就不一样程度地影响了党员主动性。二是支部组织生活极少开展,且形式单一,活动内容守旧、缺乏吸引力,大大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吸引力。三是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关心不到位。近两年来,农村党员因为
7、失地等原因购置了养老保险,成为了城镇居民,组织关系应同时转入小区。现在部分党员被“挂空”,流入、流出支部没正常交接。部分支部对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不够细致,有些党员虽入了党,但仍然游离于组织之外。部分村党支部责任人没有把党建工作摆上关键议事日程,忙于经济工作和具体事务,对党员队伍建设投入精力少,对困难党员关心不够,工作责任不实,整体活力不足。因为上述原因造成我们部分党员没有一个归宿感。部分村支部制度不落实。各村、小区支部年初拟订了党建工作各项制度、计划,但没按计划按时实施、落实难。部分村书记重农轻党,不明晰自己职责,完全去干村主任工作,却把党建工作撂到一边。年底党建目标考评时,补资料、编资料
8、现象令人堪优。村支部无工作经费。在调查中我们发觉村支部党建工作没有专门经费,通常是预算到办公经费中,办公经费大村7000元/年,小村4500元/年。我们走访两个村最终能落实到村上办公经费就600元左右。因为资金奇缺,支部活动基础处于瘫痪状态。二、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对策和方法要处理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突出问题,就必需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过硬方法,发明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为了让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更具朝气、更具凝聚力、战斗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加强领导,凝心聚力抓党建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是落实党路
9、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战斗堡垒。”首先,县委及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明确布署每十二个月党建工作,大张旗鼓地表彰村级党组织,县委组织部要加大监管力度,了解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情况,立即处理工作中存在难题。其次,建立乡镇党校,由乡镇书记领导,副书记牵头,乡党务干事具体负责,每十二个月对全乡镇入党主动分子、党员最少集中培训1次,县级党校给业务指导和参与培训工作。村支部书记每十二个月由组织部负责调训到县委党校参与集中培训一周时间。第三,单独划拨党建工作金费,做到专款专用帐务公开,让巧妇有米可炊。(二)创新方法,脚扎实地抓党建怎样改变现在各基层组织存在吸引力、凝聚力差问题呢?首先要选好配强村班子。
10、做到多渠道选人用人,能够从退伍军人、回乡创业青年、企业优异党员中选拔,真正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优异人材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主动探索邻村干部交流,跨村兼职路径,选好配强支部班子。村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路人,也是农村一方经济发展领头羊,老话常说选好一个人,带富一方人,远华西村吴仁宝自无须说,单说身边集益乡繁荣村左富武、镇阳乡毛坝村李青就是这么经典。其次是要创新活动载体。王村镇在4月成立困难党员帮扶中心,采取“造血式”和“输血式”帮助困难党员,处理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困难,比如在永兴村,帮扶党员杨彦槐、何朝友等发展水稻制种、柑橘、生姜种植,改变了她们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发挥困难党员帮扶中心
11、作用,让党员对党支部有了归宿感,有了感恩之心,党支部对党员也有了吸引力和凝聚力。各村要扎实开展共产党员示范活动,要推出共产党员公告栏,要佩戴党徽,亮出党员身份,在党节日要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要让党员有一份荣誉感。(三)壮大队伍,真心实意抓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联络广大党员群众桥梁、纽带。所以,要使基层党组织焕发生机、充满朝气,就要组建一支强劲班子,带出一支团结队伍。1、大力发展青壮年党员和女党员。针对目前农村党员年纪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现象,认真做好发展年轻党员和女党职员作,为村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党员队伍战斗力。因为农村工作特殊性,在平时工作中要多宣传党组织,树立优异党员形象,要有意识地培养优异
12、青年和妇女,让她们有成为党员意识,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尤其要注意把致富能力强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2、强化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党员是党肌体细胞和党行为主体。党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形象。所以,加强党员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显得尤为关键。首先,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党员教育内容除了形势任务和党方针政策教育外,还要针对农村特点、针对党员年纪、文化、职业实施分层教育:针对年轻或有学习能力党员可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农村劳动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专业培训,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其次,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针对年初制订学习教育计划,按时实施,严格考勤,奖勤罚懒,和“七一”评选优异共产党
13、员挂钩。对无故不参与学习党员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让她们认识到加强学习、遵守党纪律是每一个党员义务。第三,开展灵活多样活动。适度开展组织活动调动党员主动性,能够借助多种传统节日,县上大型活动,重大项目建设,经过党建知识竞赛、趣味活动、专题讲座、茶话会、红歌演唱,农民运动会、城镇综合治理进家庭等活动,全方面提升党员参与组织生活主动性。另外,可依据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批组织党员“走出去”,到农业生产优异村考察学习,吸收经验,转变观念、增加见识。同时开展“请进来”活动,聘用农业局、畜牧局、水务局等相关专业人士讲课,并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操作,真正让党员学到实用技术。尤其要激励年轻党员要利用现代信
14、息手段来学习,充足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计算机、电视和科普书籍作用,学习党政策、法规,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和创业经验。第三,树好“党员经典”,发挥楷模教育作用。对党员中思维灵敏、有发展潜力种养殖户、个体工商户、专合组织组员等要关键关注,加强教育指导,推荐她们到县市参与更高层次学习培训。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加大对她们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气氛,让她们带动周围党员群众加紧发展。(四)精细管理,以人为本抓党建首先对党员管理要实施人性关心,定时交心谈心。党员累了、苦了、有困难了愿意向组织倾诉,找组织帮扶;成功了,发财了、快乐了愿意回“家”交流、汇报、共享结果,打心眼里把基层组织看成党员“娘家”,切实感受到娘家人关
15、爱和博大胸怀。要留心观察党员思想动向。村支部班子要有敏锐洞察力,对搞封建迷信、信教、传教、不务正业党员应耐心地教育,并让她们限时更正。其次,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力度,对外出务工党员,村党支部要建立台帐,具体登记去向、联络方法,保持每两个月通一次电话,通知她村上发展情况,她家里生产生活情况,和近期党员学习任务等,了解她们工作情况,倾听她们烦恼,尽力处理她们家庭困难,让她们在外安心工作。认真做好流入流出党员管理衔接工作,避免“挂空”现象。村上成立党员帮扶小组,对生产困难党员家庭,帮扶小组在春耕、秋收、防涝、抗旱等关键时间应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处理困难。经过人文化管理、悉心关心,让党员感受到党组织这个大家庭温暖,增强党组织感召力、凝聚力。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是党基石,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久系统工程,它关乎我们党形象。我们只有和时俱进,脚扎实地发展好、教育好、管理好党员,开展好基层党建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使党员队伍愈加朝气蓬勃,才能使基层党组织永葆青春活力。资料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