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风电场通信设备运行管理规定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或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电力通信利用光及有线、无线或其他电磁系统,为电力系统运行、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需要的各种符号、信号、文字、图象、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专用通信。狭义的电力通信仅指系统通信,主要提供发电厂、调度所、公司本部等单位之间的通信连接,满足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通信要求.电力通信网由多种传输、交换、终端等设备组成的电力行业专用通信网络.包括基础网(光纤、数字微波、电力线载波、接入系统等)、支撑网(信令网、同步网、网管网等)和业务网(数据通信网络、交换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等).通信机构电网企业内归口负责组织
2、、指挥、指导、协调电力通信管理工作的机构.它履行相应电网企业通信设备的管理权和调度管辖范围内电力通信网的调度权,对所辖范围的电力通信网规则、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及通信工程建设等实行统一领导.通信调度为保障电力通信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对通信网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工作的通信部门。包括通信调度、电路方式、设备检修、事故处理、统计考核、运行分析等管理工作。复用保护通信设备复用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简称复用保护)的通信设备包括:复用保护的电力线载波设备、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提供传输通道的微波、光纤等通信设备及相关配线架(柜)、缆线等辅助通信设备。复用保护通道由若干复用保护通信设备
3、连接组成的传输路径称为复用保护通道.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是指通信设备列入年度、月度计划进行的检修、维护、试验等。临时检修临时检修是指非计划性的检修,如因设备缺陷、设备故障、事故后设备检查等检修.3。5通信运行管理人员和培训1. 各通信站、通信调度均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保持人员结构合理。 2. 通信运行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技术骨干确需调离通信岗位时,应事先征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并提前培养替岗人员办好工作交接,使通信运行工作不断、不乱。3. 通信人员的培训工作应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通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通信人员的培训,并组织技术骨干外出参加一些新技术培训、专项
4、通信工程的培训.通信站1. 有人值班通信站、通信枢纽站应实行昼夜值班.2. 通信站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按华北电网无人通信站审批管理规定中要求履行申报、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实行无人值班或无人值班有人值守:3. a) 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低,设备电源可靠并能自动投入。4. b) 防火、防盗、防雷、防洪、防震、防鼠、防虫等安全措施完备。5. c) 在上级通信调度或有人值班站装有相应的监视(监测、监控)系统。6. d) 负责该站维护工作的通信部门应具有定期检测、巡视、排除故障的技术措施和技术保障。7. 通信站应配置相应的测试仪器、仪表和备品、备件。机房环境8. 通信机房应符合通信设备运行环境要求
5、的条件。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和防止灰尘和不良气体侵入的有效措施;室内温度全年宜保持在2025。 9. 通信机房的防雷技术措施应符合DL/T 548的相关规定。10. 通信机房内应有良好的照明及事故照明,同时应具有适用于电气设备灭火的消防设备,并将火灾告警信号送至机房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通信枢纽站机房应具备自动消防灭火系统。11. 通信机房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12. 通信机房所有进出缆槽、沟道均应做防火封堵,并具有防小动物危害的相关设施。13. 通信机房内的设备排列应整齐,布线应规整,备品备件、资料、仪表、工具存放应有序。通信电源1. 通信站的电源系统应稳定可靠,尤其要保证在电力
6、系统事故或异常时,通信设备供电电源不中断.2. 各级骨干电路通信站的运行维护部门应与相关供电单位建立有效的联系制度,签署保电协议,将这些通信站列为重点保证供电的用户单位.3. 通信站供电系统应有两路交流供电,并应定期对交流电源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切换试验。4. 通信站应配备两套独立的通信直流电源系统。每一套通信直流电源系统应包括整流屏、蓄电池、分配屏.5. 通信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模块应按N+1原则配置,并应具有良好的防雷功能。6. 交流电源中断时,蓄电池供电应能自动投入;交流电源恢复时,整流、开关电源应能自动启动。7. 当交流电源中断时,通信专用蓄电池组单独供电的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a) 设在调度通
7、信机构内的通信站不小于8小时;b) 设在发电企业内的通信站不小于8小时;c) 设在变电所、串补站、开关站内的通信站不小于12小时;d) 设在厂、站外的通信站不小于48小时;e) 设在高山的无人值班通信站不小于72小时。8. 交流电源不可靠的通信站除应增加蓄电池容量外,还应配备性能可靠的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源,并确保可随时投入正常工作。9. 传输同一条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信号的两台通信设备,应分别由两套不同的电源系统供电。10. 通信站的动力电源、设备电源、维护检修电源应分开关控制,严禁多台设备共用一只分路开关控制供电。11. 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应遵照华北
8、电网通信电源运行管理规定进行。技术管理12. 通信电源系统应相对于站内其他电源而独立设置,尤其要保证在电力事故时通信电源系统的独立性,保证通信设备供电不中断;禁止采用厂、站用直流系统经逆变给通信设备供电的方式。13. 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大修等通信电源系统设备选型,采用获得华北电网入网许可的设备,同时应便于集中监控。14. 一般情况下,通信电源系统应配置高频开关电源、通信专用蓄电池组、交流配电设备、直流配电设备;中长期(510年)负荷较小的通信站,高频开关电源、交流配电部分和直流配电部分可以合为一体;交流供电薄弱的地方,如采用农网供电的通信站,宜配置太阳能供电系统或其他备用电源。15. 交流
9、配电设备应为两路独立交流输入互为备用,并具备自动和人工倒换功能。16. 高频开关电源整流模块数量应按N+1冗余配置;通信专用蓄电池应采用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可为铅酸或胶体形式,单节电池标称电压应为2V;一套通信电源系统应设置两组蓄电池并联在线运行。17. 不同厂家、不同容量、不同型号的蓄电池组严禁并联使用,不同时期的蓄电池并联使用时其投产使用年限相差应不大于2年.18. 调度机构、发电厂、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通信设备应采用分散供电方式,配置两套及以上通信电源系统。19. 传输同一条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信号的两台通信设备,应分别由两套不同的通信电源系统供电。
10、20. 通信电源系统在交流配电输入侧、整流模块交流输入侧及直流输出侧应具有防雷、防过电压措施。21. 蓄电池组和直流母排之间应设直流开关(熔断器),不宜设低压脱离装置(LVD或二次下电).22. 通信电源机房(含蓄电池室)宜设置环境温度控制装置(空调设备),温度宜控制在2025.直流配电设备的输出分路,应根据中远期负载需要配备不同等级的直流特性空气开关或熔断器,其监控及表计显示单元的供电应取自直流系统。1. 各种通信设备应采用独立的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供电,禁止多台设备共用一只分路开关或熔断器,各级开关和熔断器应逐级配合。2. 在给负载接电源线时,应充分考虑负载中长期最大电流(通信设备扩容时需要)
11、,选择适当容量(额定电流)的开关或熔断器和直流导线线径,并考虑上一级开关容量和导线线径是否满足运行要求.负载上一级开关或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 1.5 倍。运行管理1. 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应建立长期有效的通信站交流供电保障机制,与相关供电单位建立有效的联系制度,签署保电协议,把通信站列入重点保证供电的用户单位,要保障通信站交流供电的可靠性。应定期对通信电源系统交直流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保证交流配电设备、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应定期对蓄电池进行测试,掌握蓄电池实际容量是否满足电力通信系统运行要求.应定期检查和完善通信电源系统远程监控和告警功能,确保
12、监控系统、告警装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应每年结合站内实际负载的变化,核算一次开关电源系统容量和蓄电池总容量是否仍满足系统设计和负载正常运行要求;不满足要求的要采取增加设备、扩容模块或负载调整等措施加以解决。当所辖区域通信站发生重大故障或设备停运后,责任单位应迅速查明原因,尽快恢复电力通信设备供电;事后应认真分析原因并上报,制定反事故措施。应建立通信电源系统实际操作规程和反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提高通信电源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2. 通信电源系统检修应有计划性,涉及到主系统通信运行的通信电源系统检修、改造、扩容和更新等,应按照华北电网通信检修管理规程进行,检修中应重点落实组织措施、安全措施
13、和技术措施。3. 现场对通信电源系统设备进行操作,应了解所在变电站和电网当时的运行情况,在确认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方可实施.4. 现场对通信电源系统设备进行操作,应有专人监护,确保通信电源设备和其他通信设备的安全。5. 通信电源系统管理应具备的技术资料:电源机房设备平面布置图、交、直流供电系统图、通信电源系统交、直流负载接线示意图(表);电源设备运行参数设置记录;通信电源设备技术手册;电源设备投运、检修、故障处理及分析记录;蓄电池充放电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含电源设备验收测试记录);通信电源应急预案。6. 通信电源机房必须附有通信电源系统连接图,包括交流输入、各部分连接、直流分配、负载名
14、称、防雷措施等。7. 通信电源系统设备可靠性分析:高频开关电源设备可靠性统计公式高频开关电源设备可靠性指标要求:设备可靠性指标90%.蓄电池设备可靠性统计公式运行维护1. 如具有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单位或有人值班通信站,应每日对所辖区域各通信站通信电源系统的工作总电压、总电流、机房温度、设备告警情况进行巡视和检查.2. 应定期到通信站对通信电源系统进行巡检,周期应小于超过六个月,并做好记录.3. 高开关电源维护要求:巡检周期应检查监控单元、设备告警、防雷器件和外接声响告警是否工作正常.每年应检查一次蓄电池浮充电压设置是否准确。整流模块带负载能力、自动均流功能。每年对整流模块电压、电流显示进行
15、校准.每年应对开关电源进行一次除尘清洁工作。每年检查一次冷备用模块的性能是否正常。每年雷雨季节前(4 月份)和雷雨后,应检查防雷器件是否完好.4. 流配电设备维护要求:巡检周期应检查监控和表计的显示功能、设备告警、防雷器件以及外接声响告警是否工作正常。每年应检查交流配电设备的自动和人工倒换功能。每年应检查直流配电设备输出分路开关容量是否满足实际负载需求。每年对交、直流配电设备的电压、电流表计进行校准。每年雷雨季节前(4 月份)和雷雨过后,应检查防雷器件是否完好。自动断路器跳闸或熔断器烧断时,应查明原因再恢复使用,必要时允许试送电一次。熔断器应有备用,不应使用额定电流不明或不合规定的熔断器.停电
16、检修时,应严格执行监护制度。5. 蓄电池维护要求: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相对于防酸式蓄电池具有“免维护”功能,仅指在使用期间不需要加水,仍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维护。8.5.2蓄电池应采用浮充并联供电方式,平时应处于浮充运行状态;浮充电压应按照蓄电池生产厂家说明书要求进行设置。蓄电池宜放置在有空调的房间,环境温度宜控制在+20+25,应避免受到阳光直射。蓄电池在初次使用前应进行容量测试或放电试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应建立蓄电池运行维护计划和记录档案,定期检查记录蓄电池的运行情况。巡检周期应检查蓄电池的端电压、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电池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极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酸液逸出等.
17、每年应对蓄电池进行一次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 3040,可采取带负载在线放电试验或假负载离线式放电试验。使用三年后,应每年对蓄电池进行一次容量测试,放出额定容量的 80%;宜采取假负载离线式容量测试,按 10 小时率电流放电.当采取带负载在线放电试验时,应对端电压、放电电流和每一节单体电压进行实时测量,每次间隔不应超过 1 小时,发现异常应立刻停止放电,恢复充电。当采取假负载离线式放电试验和容量测试时,宜对两组蓄电池分别进行,可用智能假负载或放电仪进行实时监测,记录放电电压和电流曲线;充电时,宜采取离线充电方式,当充电蓄电池端电压与在线蓄电池端电压相当后再接入系统.蓄电池壳及盖应保持清洁、干
18、爽,应采用湿棉布进行清洁。当发现单体蓄电池异常并须更换时,应选择同一型号、同一容量的蓄电池替代,更换前宜先进行补充充电.验收管理1. 源系统在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大修工程投入运行时,必须进行验收测试。2. 备验收:具有两路交流输入切换功能,当一路交流失电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交、直流配电出现输出电压过高、过低、熔断器熔断时,应送出遥信信号.监控及表计显示单元的供电应取自直流系统。电缆穿墙、电缆竖井及电缆沟道盖板应符合设计要求。3. 高频开关整流设备验收:整流模块按 N+1 原则配置。每台设备由独立的分路开关或熔断器供电.在设计要求的交流电压波动范围内能够稳定运行。浮充电压和均充电压的设定值应
19、与所用蓄电池的相应参数相匹配.检查电源监控模块各项功能。4. 蓄电池组验收:阀控式全密封蓄电池安装后应进行充放电试验,检验其容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复查蓄电池电缆连接处紧固情况。5.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遥信、遥测信号能够准确、可靠地传送到监控中心,告警信号实时传到告警装置.检查交流配电监控功能,遥信信号包括交流停电告警、过压告警、欠压告警、缺相告警,遥测信号包括输入电压、电流、频率。检查直流配电监控功能,遥信信号包括过压告警、过流告警、熔丝告警、负载电压低告警,遥测信号包括蓄电池组电压、各蓄电池组电流、负载电压和电流.检查高频开关整流设备监控功能,遥信信号包括整流器故障告警、整流模块故障告警
20、、直流输出过压及欠压告警、设备温度告警,遥测信号包括各模块输入电压和电流、各模块输出电压和电流以及总输出电流。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1. 术语和定义电通信 communication of power:用光及有线、无线或其他电磁系统,为电力系统运行、经营和管理等活动需要的各种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专用通信。电力光纤通信网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power system: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满足电力生产调度、运行管理和经营,为电力系统服务的专用光纤通信网络,是电力通信
21、网的主要组成部分.通信机构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责电力通信管理、运行及维护工作的机构或部门,统称通信机构.通信调度 communication dispatching:信机构为保障电力通信网安全、稳定、优质、高效服务,对通信电路运行进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电力特种光缆 special optical fiber cable of power system:依附于输电线路杆塔,电气及机械物理性能等完全满足输电线路同杆架设或布敷要求的光缆。注:依据与输电线路同杆架设和布敷的方式,现阶段常用的电力特种光缆主要有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
22、DSS)。2. 技术管理技术政策:建设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应符合电力系统通信网的规划。光纤通信网的主干网络应采用数字同步体系。光纤电路的建设应充分利用输电线路的特有资源,优先采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等电力特种光缆.在同一输电线路上有多个业主方需建设电力系统的特种光缆时,应采用共建缆路、合理分配纤芯的方式,以保护有限的杆路资源和节约工程投资。技术要求:光纤通信网应能满足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调度自动化及调度电话等信息通信的要求.采用电力特种光缆应符合输电线路的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同一条输电线只有一条光缆时,两套以上继电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的信号应安排在不同
23、纤芯传送.光纤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安装在同一通信站内时,应采用统一设置的通信专用电源系统,并符合DL/T 544 的有关要求。当同一输电线路采用两套通信设备传输继电保护信号时,对通信设备应配置不同的电源。通信站内只有光纤通信设备时,应设置专用的电源系统,该电源系统应由两路输入电源、整流器和蓄电池组成,蓄电池的配置容量不应低于设计规定值。并符合以下规定:a) 采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设在发电厂、变电站内具有可靠交流供电的通信站的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应不少于8h;独立通信站的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应不少于24h。b) 采用太阳能供电组合电源:太阳能供电组合电源有交流供电时,太阳能光伏电池在满负载状态下的
24、持续供电时间应不少于 48 h;太阳能供电组合电源没有交流供电时,蓄电池的配置容量,在满负载状态下的持续供电时间应不少于 84 h。c) 在供电薄弱或重要通信站中可配备柴油发电机,其持续供电时间应满足以上要求;d) 不宜采用以厂站的直流电源加以逆变的方式为通信设备供电。技术标准:光纤通信电路、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设备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特种光缆的运行维护应符合电网一次部分及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应标准、规程及规范的要求.3. 工程管理管理要求:光纤通信工程管理应符合 DL/T 544 的有关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a)光纤通信工程项目建设应按基建配套工程或专
25、项建设工程立项,按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竣工图设计和工程验收的顺序逐一进行;b)电力特种光缆工程项目的通信站及缆路设计应随相应主体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同步进行;c)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应符合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设备监造制及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的有关规定。d)通信机构应参与光纤通信工程建设中各阶段的技术评审和技术监督工作。工程设计:光纤通信工程的设计程序应符合 DL/T 544 的有关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a)设计程序应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竣工图设计;b)设计应在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系统设计、接入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26、应遵循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规定,采用先进成熟的系列产品;c)设计采用经科技项目立项的工程设备或系统时,被采用的设备或系统至少应有系统原型或实验室实测的模型。d)初步设计(含概算)应由业主方组织评审,参加评审的人员至少应包括主管通信机构的技术人员和聘请的专家。e)为保证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对较复杂的系统集成项目和设备采购项目,业主方应组织技术规范书的评审和最终确认。评审人员至少应包括主管通信机构、技术规范书编制单位的技术人员和聘请的专家。4. 运行维护维护范围:各级通信机构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光纤通信设备和光纤通信电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如光纤通信电路跨越两个以上区域,相关通信机
27、构各自负责自己调度管辖区域内设备、电路的运行维护工作.电力特种光缆的运行维护: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包括线路、预绞丝、耐张线夹、悬垂线夹、防震锤等线路金具,线路中的光缆接续箱)的巡视、维护、检修工作,由线路运行维护部门负责.通信机构负责进行纤芯接续、光纤性能检测等工作。电力特种光缆的维护参照 DL/T 741 的规定。各级通信机构和相应线路运行维护部门应制定运行维护规程,并做好运行维护的专项记录。进行春检、秋检时应重点检查电力特种光缆线路。必要时,应对安装光缆接续箱的杆塔及可能发生光缆磨损的杆塔登塔检查。光缆线路巡视工作的主要内容:a)OPGW 的外护层、
28、ADSS 的金具予绞丝是否有断股或松股,加绑光缆的捆绑金属丝是否已断开;b)光缆的垂度是否超过正常范围;c)线路金具是否完整;d)光缆接续箱及预留光缆盘所放位置是否有变化;e)每年春检、秋检时,应重点检查在施工中磨损处的光缆磨损部位.如在光缆线路巡视中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遇汛期、较大覆冰天气等特殊情况,应加强光缆线路巡视检查。光缆测试:光缆中的空闲纤芯应进行定期测试,每年不应少于一次。光缆主要测试项目为每个中继段间每根光纤的衰减值。每次测试的结果应与工程竣工验收测试及上次测试结果比较。如发现异常,应分析查找原因.主干光缆光纤的测试由光缆管理部门安排计划,提出测试要求和完成时间,各维护
29、部门按要求负责本单位所辖光缆光纤的测试工作,测试结果应报光缆管理部门备案。电路管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和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电力系统通信网组网要求。共用光纤电路的传输速率分配由各级通信机构协商确定,并明确各级通信机构对电路的使用权。光纤通信电路的组织应满足重要业务传输的可靠性要求。网络拓扑应以网形网和环形网或网形网与环形网构成的混合网为主。在链路情况下,可将电路设置为1+1 或 1N 保护方式。传输继电保护信息的电路不宜采用单向光纤自愈环方式。各级通信机构需使用上级主干光纤电路时,应先报请上级通信机构批准.各级通信调度有权在其调度管辖范围内按通信调度规程调用光纤通信电路。5. 运行
30、管理运行条件:光纤通信机房的环境条件应符合 DL/T 5391 要求.无人值守的光纤通信站应符合 DL/T 544 有关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a)光纤通信电路运行稳定,有冗余配置,能可靠地自动切换;b)供电电源可靠,设置有不停电电源系统;c)有可靠的迂回电路,不会因本站发生故障而影响信息的传输;d) 配置有监控系统和公务信道,能将本站故障信息及时传送到有人值守的通信站.仪器仪表:各级通信机构应配置必要的仪器、仪表,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保证必要的计量精度。仪器、仪表应设专人保管,注意防潮、防震。常用仪器、仪表应具有专用箱、柜.一般仪器、仪表的借出和归还,应办理相关手续并按规定交验,专用仪器、仪表
31、一般不应外借。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应熟悉其性能和操作规程,使用高级精密仪器时应有人监护。安全管理:各级通信人员应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 DL/T 408 及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通信站的防雷、防火、防洪、防虫鼠、防震、防盗等工作,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与电力线路同杆架挂的特种光缆的巡视、检修,应符合架空送电线的有关规定。在酒后及雷雨、大风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严禁在架挂特种光缆的线路上作业。如光缆与电力线同杆架挂,在线路带电情况下,严禁光缆人员独自上杆作业.光纤通信站的过电压保护应符合 DL/T 548 的要求。电力特种光缆应具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措施,接地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每年雷雨季
32、节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鼠害、白蚁活动频繁地区敷设的光缆,应考虑防鼠、防白蚁措施,并定期检查,确保光缆不致损坏。严禁在通信机房内存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应配备适用于电气设备的消防器材,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持在完好状态.通信人员应接受消防知识的培训,熟悉有关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操作。统计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运行统计包括电路运行率、设备运行率、线路运行率和可用率等项目。电路运行率的计算公式:故障分类:通信电路或设备的故障分为事故和障碍两类。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计为事故 1 次:-因通信电路和设备故障引起保护或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不正确动作而造成电力系统事故;因操作违反规程而造成
33、人身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达 10 万元以上。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计为障碍 1 次:-因通信电路或设备故障,影响发电、供电或变电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电力调度,或造成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不正确动作,但未酿成电力系统事故;因光缆故障而使通信电路运行指标劣化,影响发电、供电或变电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电力调度,或造成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不正确动作,但未酿成电力系统事故;多路通信设备中的 1 条(模拟电路 4kHz 算 1 条,数字电路 64kbit/s 算 1 条)或设备连续停运时间超过 4 h;通信设备供电电源全部中断.故障分析通信电路或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设备、元器件本身缺陷;维护
34、不良、设备失修或调整不当;误操作或操作违反规程规定;-大风、雨雪、洪水、冰雹或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良或配套设施不全;其他因素的影响。通信电路或设备的故障责任分属以下方面:-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如误操作、设备维护不良、处理方法不当、未执行规章制度等;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如规章制度不健全、调度指挥不当,仪表、工具、备品、配件不齐全等;直接领导的责任:如领导失职,对反应的问题没能及时采取措施,致使故障扩大等;设计、施工及设备研制部门的责任:如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良、设备元器件质量低劣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外力破坏、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光纤通信电路及设备统计B。1 说明1)电力系
35、统光纤通信月报统计参照“附录 A电力系统光纤通信年报统计实施细则”执行.2)各类统计表格式见表 B。B。2 栏目解释和填写方法1)单位及站名:该通信电路或设备所属通信机构或填报通信机构的名称。2) 电路数:该通信电路的路数。3) 故障历时:该通信站故障的总历时,按故障电路及故障时间的乘积计算。4) 故障、障碍和事故次数:分别按 9。2 的规定统计填写。5)电路、设备或光缆运行率:分别按 9.1 的公式计算填写。过电压保护规程1. 术语和定义电力系统通信站 communication station of power system安装有为电力系统服务的各类通信设备(光纤、微波、载波、交换及网络等
36、)及其辅助设备(供电电源、环境监控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简称通信站。注:通信站可以是一独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设置在电厂内的通信楼;或仅拥有部分面积和空间作为通信机房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电力调度通信综合楼及设在变电所控制楼内的通信机房等。接地线 earth conductor各种通信设备及不带电金属与环形接地母线(或接地端子)之间的连线。环形接地母线 ring earth conductor围绕机房(或墙内)敷设的闭合接地线。均压网 distributed voltage grid利用各层房梁或地板内的主钢筋焊接成的周边为闭合的网格体.接地网 earth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
37、极组成,供通信站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接地体 earth electrode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系统 earth system通信站的接地线、环形接地母线、均压网、接地网以及接地体的总称.环形接地体(网) ring earth conductor(grid)围绕通信站按规定深度埋设在地下的闭合形接地体(含垂直接地体)。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接地极与接地线的总称。浪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SPD) 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按其使用功
38、能,又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电源防雷器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of power当遭受雷电波冲击时能够迅速将其导入接地体,使得残压降低到被保护电源设备允许承受的安全水平内的元器件。2. 过电压保护技术要求通用规定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接地电阻,其要求如表 1所示。接地体接地体一般应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应不小于如下数值:1)角钢:50mm50mm5mm;2)扁钢:40mm4mm;3)圆钢直径:8mm;4)钢管壁厚:3。5mm.接地体埋
39、深(指接地体上端)一般不小于 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在冻土层以下,在水位较高的地区,接地体最好穿透到已知的水位上,以利用饱和区的水源.接地体之间所有的连接点均应进行搭焊接,焊接点(浇铸在混泥土中的除外)应进行防腐处理。对于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当一般做法的接地电阻值难于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向外延伸接地体(外延伸接地体不超过 60m),改善土壤的传导性能,深埋电极,以及外引(若在附近 1km 以内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可将接地体外引,且连接干线不得少于 2 根)等方式.通信机房内的接地1)通信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接地母线,且“接地引入点应有明显标志。环形接地母线一般应采用截面不小于
40、90mm2 的铜排或 120 mm2 镀锌扁钢.在机房外,应围绕机房建筑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网,机房环形接地母线及接地网和房顶闭合均压带间,至少应有 4 条对称布置的连接线(或主钢筋)相连,相邻连接线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18m。2)机房内走线架,各种线缆的金属外皮,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框架、进风道、水管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门窗等建筑物金属结构以及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应以最短距离与环形接地母线相连。采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可用含银环氧树脂导电胶粘合,或采用足以保证可靠电气连接的其他方式。3)各类设备保护地线宜用多股铜导线,其截面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一般不小于 25mm295mm2;导线屏蔽层的接地线截面面
41、积,应大于屏蔽层截面面积的 2 倍。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连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4)金属管道引入室内前应平直地埋 10m 以上,埋深应大于 0.6m,并在入口处接入接地网,如不能埋入地中,至少应在金属管道室外部分沿长度均匀分布在两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 1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每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但应适当增加接地处数.5)电缆沟道、竖井内的金属支架至少应两点接地,接地点间距离不应大于 30m。6)其他信息缆线如需穿越通信机房,必须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可靠接地.或布敷在金属管道或金属桥架内,金属管道或金属桥架应与机房内的环形接地母线可靠连接.如与通信缆线合用金属桥架,桥架
42、内应予以分隔。7)引入机房的电缆空线对,应在引入设备前分别对地加装保安装置,以防引入的雷电在开路导线末端产生反击。8)通信机房内的其他接地要求见 YD 5098.通信站的接地与均压通信站应有防止各种雷击的接地保护措施,在房顶上应敷设闭合均压网(带)并与接地网连接.房顶平面任何一点到均压带的距离均不应大于 5m。调度通信综合楼内的通信站应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建筑物避雷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大楼及通信机房接地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主体钢筋,钢筋自身上、下连接点应采用搭焊接,且其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下端应与接地网、中间应与各层均压网或环形接地母线焊接成电气上连通的笼式接地系统。设置于发电厂、变电所(开
43、关站、换流站)内的通信站的过电压保护,首先应满足 DL/T 620、 DL/T 621 的有关规定。1)若与发电厂、变电所接地网距离较近,两地网间的导通电阻不大于 1 时,应共用接地系 统。并至少用两根规格不小于 40mm4mm 的镀锌扁钢与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网均压相连。2) 但若两地网间的导通电阻大于 1,距离较远大于 20m 时可设置独立的接地网。二个接地网之间的通信线缆宜采取防止高、低电位反击的隔离措施。安装在通信机房的保护专用光电转换设备与通信设备之间应使用屏蔽电缆且可靠接地,或直接采用光纤连接。设置在电力调度通信综合楼内的通信机房,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 GB 50057 的规定,
44、当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有要求时,还应执行 GB 50343 的有关规定。屏蔽和隔离为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将可能的电磁干扰值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通信站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构等均应相互可靠连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如设备对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六面可敷设金属屏蔽网,屏蔽网应与机房内环形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必要时也可采用金属屏蔽机柜等措施。架空电力线由终端杆引下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进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 10m 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 0。6m 。屏蔽层两端接地;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直埋 10m 以上,铁管两端应接地,如图 2 所示。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应接地;对于既有铠
45、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在机房内应将铠带和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应水平直埋 10m 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 0。6m。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水平直埋 10m 以上,埋深应大于 0.6m,铁管两端应接地。电力电缆(线)、通信缆线不宜共用金属桥架或金属管。当电力电缆(线)、通信缆线的金属桥架及金属管线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小于 20cm.机房内的线缆宜采用屏蔽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屏蔽层或金属管两端应就近接地.不同接地网之间的通信线缆宜采取防止高、低电位反击的隔离措施,如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等。微波塔和天线到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避免对建筑物发生闪络的要求,其距离应大
46、于 5m。限幅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终端杆杆体金属部分应接地,如距主接地网较远可做独立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杆上三相对地要分别装设避雷器。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应在靠近变压器处装设避雷器。高压侧接地端与变压器金属外壳地以及低压侧中性点(中性点不接地时则为中性点的击穿保险器的接地端)汇集后就近接地。变压器在室内时,高压侧避雷器一般应装于户外,且离本体不得超过 10m。对通信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应采取多级过电压保护.在进入机房的低压交流配电柜入口处安装第一防护等级;整流设备入口或不间断电源入口处安装第二级保护;在整流设备出口或不间断电源出口的供电母线上安装工作电压适配的电源浪涌保护器作为末级保护.电源
47、浪涌保护器 SPD 的能量配合、安装及技术性能要求分别见 YD 5098、YD/T 1235.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组合电源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接口处应有防雷措施。太阳能电池的馈电线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其金属护套在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 SPD 应串接于天馈线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宜安装在机房内设备附近或机架上,也可以直接连接在设备馈线接口上。室外通信电缆(包括各类信号线缆、控制电缆等)进入机房首先要接入保安配线架(箱).在配线架应装有抑制电缆线对横向、纵向过电压的限幅装置。限幅装置主要包括SPD、压敏电阻器、气体放电管、熔丝、热线圈、等防雷器件。通信站安装的防雷器件需具备国家认可的防雷检测
48、机构检测报告;防雷器件使用 5 年以上定期检测。运行管理管理原则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工作应采用分级管理方式。各级通信主管部门为所辖范围通信站防雷主管部门。各级防雷主管部门负有监管所辖范围通信站防雷减灾职责.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安全负责人,一般应由主管通信的领导担任。各级防雷主管部门应设防雷专责人。防雷专责人应由经过防雷技术培训,具有一定防雷专业知识的通信人员担任。各级防雷主管部门职责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通信防雷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措施,结合所辖范围实际制定相应的通信防雷规定及措施。负责编制通信防雷工作计划,经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或参加所辖范围新建、改建、扩建通信站的防雷设计审查,防雷工程施工检查及竣工验收。指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