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导学案 主备:蒋百度 辅备:高一地理组 审核:地理组 2011年9月23日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
四季更替和五带、光照图的判断
【学习目标】 知道四季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及特点。认识简单的太阳光照图
【教学重点】 光照图的判断。
【教学难点】 光照图的判断。
【学法指导】 通过侧视图和极点俯视图分析,会找出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昼夜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课前预习案】
三、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
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
春秋季是过渡季节。
(2)气候四季:春季 三个月,夏季 月,秋季 月,冬季 月。
四、五带划分 在下图中注出五带名称,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名称及度数。
五、光照图判断
1、确定南北极点
2、确定晨昏线
3、确定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4、确定日出、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5、确定昼夜的长短
6、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B
判断下列图的节气:
A
【课内探究案】
1
0°
B
C
1、看右图回答问题:
A
(1)在图1中注出南北极点。
(2)确定图中是晨线还是昏线? 。A点所在经线时间
为 点。注出昼夜半球.
(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得出节气 ,日期 。
标出每条经线度数,找出12点的经线的度数,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数。
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是图中 点。
(4)C点日出 点,日落 点,昼长 (长或短),时间为 小时。
(5)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假设C点纬度为北纬50度,这天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
A
B
C
0°
D
2、看极点俯视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为 (南或北)半球。
(2) 图中 为晨线,为 昏线。
(3)该图节气是 。太阳直射点纬度为 。
太阳直射点经度为 。
(4)图中A点此时为 点。昼长 小时。
B点时间为 ,昼长 小时。
(5)图中D点昼长 小时,日出 点。
【达标检测】
1、读图下面左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用字母A标出太阳直射点。
(2)此图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 向 递减。正午太阳高度为零度的纬度是 。
(3)此日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北球 北半球(大于、小于)。
2、读下面右图图 “某日太阳光照图”,其中弧AD为晨线,读图后回答: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此图是 半球光照图
(2)判断此图日期 月 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
是 。
(3)A点此时为 点钟,夜长为 小时。B点为 点钟,昼长为 小时。
此时B点太阳高度是 度,时间是 点钟,昼长为 小时。
学习反思:
3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