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646346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独生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育对策摘要作者通过追踪生活,观察种种社会现象,总结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出现的种种问题及问题的成因。个人分析认为,独生子女被视为特殊群体,意志薄弱,我行我素,多享乐、怕吃苦,缺乏童真等是现今独生子女所存在的问题;而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掌握教育独生子女的几个尺度,则是完善我国独生子女教育的对策。关键词:独生子女,问题,家庭教育,教育对策 目 录 摘要I一、绪论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三、正文1(一)、新时期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2(二)、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4 1、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

2、地位和特殊生活条件 4 2、独生子女深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53、独生子女深受畸形的家庭教育的影响 64、独生子女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7 (三)、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 81、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加强子女的家庭教育 82、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独生子女要掌握好几个尺度 9四、结论 10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一、绪论“独生子女”是当代中国一个普遍而特殊的群体。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调查统计,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出生的独生子女已超过1亿人。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

3、由于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不仅使传统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从1979 年中国政府出台独生子女政策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这期间已经产生了整整两代的“独生子女”。30 多年来,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生着剧烈变革,处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转型、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诸多影响。30多年间,中国社会由多子女的大家庭模式逐步演变为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小家庭模式.专家们把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和父母亲二人共同溺爱下生成的个性和饮食现象统称为“四二一综合征.独生子女自出

4、生起就拥有优越的生存环境。除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外, 家长们过度娇宠、保护子女、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也成了理所当然。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使读者了解独生子女所处的特殊地位及特殊的生活条件,明了现时期独生子女存在的社会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而从实际入手,树立科学的教育独生子女的观念,制定科学的教育对策,使教育者与独生子女和社会共同进步、发展.三、正文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所以独生子女处在家庭的特殊地位,具有特殊的生活条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

5、注重竞争, 不善合作的问题;心理压力大, 心理孱弱、心理障碍增多的问题。这是当代儿童, 尤其是独生子女群体最突出的弱点.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现在的孩子在纪律上越来越不好管,成绩上一届不如一届。现就此问题,做一具体分析:(一)新时期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1、独生子女被视为特殊群体 独生子女因其“独”而被视为特殊群体。每个家庭只有这么一枝“独苗”,全家人都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放在特殊的位置,都很重视他。久而久之,这些独生子女也就认识到自己就是个特殊人物“小皇帝”,人人都得围着他转,他才是最重要的,他才是“中心”。他们从不做家务,从不受气受委屈,从不顾及他人。2、独生子女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独生子

6、女意志薄弱表现为在遇到挫折时就怀疑自己的能力, 不加分析就轻易放弃, 做事彻头彻尾, 半途而废;或是执拗对待问题,当理想无法实现, 不经深思熟虑就做出决定,不能正视现实情况, 灵活地对待。再没辙,就去哀求父母,寻求保护伞,只能躲在父母身后,不再独自处理。讲个真实的“故事”:我和兄妹现在也是独生子女家庭,去年我们一家三代开车“护送”我侄女读师大,感觉总有些兴师动众,不禁有些悻悻然!但在校园里看到,学生多半由父母陪护,父母排队代办一切手续,找寻宿舍,搬运物品,收拾床铺 我不禁感慨:他们这些孩子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又会如何去教育他们的学生?让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那将是种什么样的场景?!3、独生子女倍

7、感孤独,我行我素独生子女是家里的“独苗,集宠爱于一身.虽然被家长百般呵护,但是,父母常要忙于工作,无奈只能让孩子独自一人呆在家里。他们上无兄姐, 下无弟妹, 孤身一人, 更缺少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机会, 没有知心朋友, 找不到情感倾诉的对象, 常常感到非常苦闷、忧郁、孤独。调查表明:孤独的孩子一般性格内向, 不好活动, 沉默寡言, 容易多愁善感。严重的孤独感甚至使孩子产生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而父母对孩子的愧疚,又导致对他们的百依百顺,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束缚,面对任何想做的事,只要自己想了就可以做。又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什么东西都是他的,无需与别人计较,这让独生子女们不知道什么叫做“恳

8、求”、“商量,随自己的意愿而行!4、独生子女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缺乏勤俭节约的美德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许多家长都会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所有需求,无论是合理的, 还是无理的, 一概满足其要求,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无形中,就使得孩子成为家庭中物质的“支配者”,容易让他们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更缺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5、独生子女多享乐、怕吃苦,抗挫能力差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 极少参加劳动( 特别是体力劳动) ,从不体会劳动的苦与乐,一切都遂心如愿. 因而, 在孩子的意识里, 自然就会产生“享乐的观念, 形成享乐心理。

9、据石市对1000名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 54.7% 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67。3% 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 从不让孩子插手家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甚至还替孩子写作业.我们知道,具有享乐心理的孩子, 最主要的表现是:好吃懒做, 学习怕累, 劳动叫苦, 上学逃课, 干活偷懒, 拈轻怕重, 甚至雇人值日, 请人代考,坐享其成.花钱大手大脚, 穿名牌, 下馆子, 泡网吧。只知索取, 不求回报。近年来,有关报道还报道了发生在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惨案:2001年,新疆石河子市4名初三女生,因考试排名靠后相继服药自杀;2002年,成都市一

10、名不到13岁男孩因犯错误受责而跳楼自杀,结果被迫割掉脾脏。这样的事情虽然令人痛心和惋惜,但也说明新一代的独生子女承受能力太差,经不起一点点打击和挫折.6、独生子女交际方式成人化,缺乏童真伴随着“ 四、二、一”结构家庭的增加, 儿童更习惯于, 甚至乐于与成人进行交往。我们都有同感:把孩子带出去玩,孩子总是把大哥哥、大姐姐当伙伴,甚至只跟在成人后面,极少去找同龄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这是因为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太强,有与大人玩很安全的感觉。 这使孩子过早的接触很多成人化的东西,学会了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失去了孩子本应该有的童真.所以我们就说现在的孩子“早熟”。 其实,独生子女的成长与一般儿童一样,遵

11、循着由依赖到独立, 由幼稚到成熟的阶段性、阶梯状发展的特点。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 也并不是独生子女独有的问题, 本质上是社会环境变迁的问题, 是变化了的社会生活引起的家庭抚育方式、学校和社会教育方式的变迁而产生的问题. 他们更不是“问题子女”!那独生子女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二)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据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智力较好、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才思敏捷、记忆力好、精力旺盛、活泼开朗、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更益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故此独生子女在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现实的社会抚育和教育使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也相对深化.其实

12、这些问题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某些问题也带有普遍性。当中国由一个多子多福的社会一下进入每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子女的时候,政府和社会只注重了此项政策的实施,而未对如此大的社会细胞的变化所产生的社会现实问题予以重视,未做到大量的有效宣传及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的辅导工作,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严重的偏差,使独生子女在个性成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问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现就此做一不成熟阐述,仅供参考:1、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生活条件(1)、独生子女具有较好的生理条件由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每对夫妇都想方设法的使自己唯一的孩子健康,再加上

13、优生优育的普及,可以说这些独生子女都是“集父母气血之精华,从遗传素质方面来讲,保证了独生子女在脑力和智力上首先有了良好的基础.(2)、独生子女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现代家庭的经济条件一般都较好,而一个家庭又只有一个孩子,年轻的父母们都能满足独生子女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所以独生子女们都能获得丰富的营养,大脑发达、身体健康;还由于青年父母具有时代新观念,经常组织家庭外出、聚会、旅游等,使孩子开拓了眼界,多方认识了新生事物;家庭新兴的电器设备,新颖的玩具,图书报刊等,让孩子从中获取了大量的时代信息,拓宽了知识面,思维变得极其活跃。(3)、独生子女备受关爱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特殊,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14、,孩子的智力、情感和个性在这种极其充分的爱中得到了顺利发展。(4)、独生子女具备较好的教育条件现代家庭经济条件颇为富裕,家长们都舍得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投资,千方百计的为孩子创设各种学习机会。这对独生子女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家庭教育,情感教育。(5)、独生子女具备较好的医疗条件独生子女家庭响应国家号召,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了义务,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社会为独生子女提供了优越的医疗保障,给予了独生子女家庭一定的优惠、补偿和保障。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为孩子在预防、接种、治疗等各方面走在了非独生子女的前面,保证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精力充沛。2、

15、独生子女深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特殊,自身深受其影响也会较深!具体分析如下:(1)、没有兄弟姐妹的特殊家庭。独生子女的最大特点是“独生 , 因此, 他们面临的是种种特殊的条件。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有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如: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抚和关怀, 有比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及丰富多样的智力投资等.但是没有兄弟姐妹, 对于独生子女的思想品德形成来说, 也潜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其一, 没有兄弟姐妹, 家庭里仅有的一个孩子, 往往被视为家长的“眼珠子 , 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人物, 摆在家庭生活的特殊地位上.独生子女往往生活在担心、溺爱、娇惯的气氛中.其二, 没有兄弟姐妹

16、, 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一个“儿童的世界.儿童的天性是喜欢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 特别乐于与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孩子一起生活和活动。他们在一起生活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有无限的乐趣。而独生子女的家庭就不具备这种天然条件。这种环境很容易使独生子女变的任性、娇气、孤僻、利己。(2)、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独生子女有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如果不能科学安排并合理使用, 给孩子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 只知道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 一味地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 就会使孩子只知道享受, 不求上进, 难以养成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假如, 父母以孩子生活得更舒服, 作为自己精神上的补偿, 好吃的、好喝的、好穿好戴的全让给

17、孩子, 这样就势必把孩子惯坏。久而久之, 孩子的独占欲无限发展, 自私自利, 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不仅成不了“才 , 也成不了“人” 。(3)、受到的父母之爱更加强烈集中。父母爱孩子,这是天性。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得到的爱不仅强烈, 而且集中。然而, 这种强烈而集中的爱, 若掌握不好分寸, 就很可能变成溺爱。马卡连柯曾说:“家里只有一个儿童, 他会立刻成为家庭的中心”。父母亲的关注完全集中在这个儿童身上, 往往超过了有益的范围。在这种情形下, 父母的爱会更突出,甚至有某种神经质的情形。溺爱会使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甚至会促使孩子走上邪路。(4)、生活上受到的照顾更周到。独生子女家庭容易照顾

18、得太过分.有不少家长照顾孩子不是从孩子生活的实际需要和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程度出发, 而是把照料孩子的生活视为满足家长自己精神需要的手段, 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孩子从小是由父母“含在嘴里长大”的, 就会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滋长懒惰、好逸恶劳的思想, 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3、独生子女深受畸形的家庭教育的影响畸形的家庭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及教育方法,对于孩子尤其是对独生子女的品质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畸形的家庭教育有下面几种:(1)、溺爱型家庭教育。在溺爱型家庭中, 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生活的中心地位, 父母往往对孩子过分放纵迁就, 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缺乏管束

19、,久而久之易使孩子走上邪路。如:任性放纵、一意孤行、好吃懒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教育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影响了孩子生存技能和自制自理能力的培养。(2)、打骂专制型家庭教育。在打骂专制型家庭中,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一旦孩子事与愿违,轻则说骂,重则遭受皮肉之苦.这种用体罚和心灵施暴的专制方式对待孩子, 儿童的一举一动, 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控制, 家长的权威主要靠强制树立起来。在这种传统管教方式影响下, 是孩子的心灵逐渐扭曲,无形中形成了残暴的性格。更甚者从小就有一种憎恨心理乃至越轨行为; (3)、放任型家庭教育。在放任型家庭中,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缺乏责任心,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及时

20、、有效地教育管理和照顾。父母或是由于缺乏管教孩子的兴趣和条件, 或是由于信奉“自然成材 ”、教还不如不教, 对孩子教育放任自流,学习上不过问,生活上不关心,品德上不教育,优点不表扬,缺点不批评,一味任其自由发展;或是以为教育是对孩子天性的一种残酷扭曲或拔苗助长。久而久之,这种教育方法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 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适得其反.(4)、狼性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传承于日本,在现在的中国也有很多人提倡。(前几天打开一同学的QQ空间,看他转载了这样的日志,今天不免复制过来与专家探讨)。他们认为在现今社会主义市场和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家长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

21、们各方面的能力,让其以后在社会上有竞争力,好立足于社会。我个人认为,这种教育类型是在社会竞争压力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一味地培养孩子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爱心,与同事友好合作的意识,没有集体观念,争强好胜,严重者还会性格扭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为什么不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呢?4、独生子女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影响(1)、特有的传统腐朽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 许多父母望子成龙。而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巨变, 又使得众多家长意识到, 只有具备真才实学和一技之长, 才能立足于社会.在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

22、家长往往重智轻德,而忽视了对子女的个性品德培养, 导致了子女心理畸形成长。(2)、价值观念的冲突。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 开放与封闭、竞争与中庸、独立与依赖、创造与保守、民主与特权等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冲突, 反映在独生子女教育方面十分突出.如:在品德方面的诚实、正直与投机取巧; 先人后己与先己后人, 既希望孩子光明磊落, 但又怕孩子吃亏等矛盾冲突, 严重困扰着不少家长的思想和行为。(3)、新旧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的冲突。这主要表现在旧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而新的教育观念还似是而非。既要孩子循规蹈矩, 又希望孩子敢做敢为等,严重地影响着人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这些教育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大大的影响了独生子

23、女们的发展,使他们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三)、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教育独生子女时到底该怎样去做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从家庭教育入手,家长的文化修养,道德个性、行为习惯,家庭生活环境等,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适应孩子的成长需求。1、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加强子女的家庭教育(1)、提高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家长要教育好孩子,必须从完善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端其行正

24、其身.(2)、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家长应多读些书,多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精神,知识内涵来影响孩子。家长在要求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爱好和兴趣,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不仅可以开阔孩子视野,培养孩子素质,更容易诱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教育子女的能力,指的是家长运用教育子女的知识去解决、处理家庭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技能,技巧。在家庭教育中,不同的家长在儿童成长的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解决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但家长必须具备基本的教育能力

25、。如:了解孩子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孩子的思想,才能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要求家长尽量增加和孩子共处的时间,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生活气氛,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洞察孩子的情绪,学会倾听,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全面看待孩子,从实际出发,不抱偏见和成见;具有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才会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恰当的判断,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 (4)、丰富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家长应结合家庭教育实践的需要,有选择地掌握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各种知识。家长有了丰富的教育知识,掌握了儿童发展特点和其心理需求,就能正确地、全面地了解孩子,科学地教育孩子,为

26、独生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行为发展奠定可塑性基础。2、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独生子女要掌握好几个尺度 (1)、关爱而不是溺爱,严爱结合。很多孩子从小到大, 除了会读书以外一无所能。很多父母完全不明白对于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们把孩子一切都准备一应俱全,但却忘了最重要的东西: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能力的人。关爱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关心和爱护, 而溺爱则是单一的、有局限性和缺乏理性的片面呵护, 其后果不堪设想。真正的关爱, 是在严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律、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而不是成为“问题孩子, 成为家

27、庭和社会的包袱。关爱, 就要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从孩子的早期教育入手, 切实莫定好孩子的人生基础。 (2)、亲近而不是游离,与孩子互动.我个人认为,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带。不要以工作忙为由, 将孩子托给老人, 甚至是保姆、幼儿园。这等于自己放弃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应创造机会融入孩子的生活, 与孩子建立亲情于教育之中的关系, 在与孩子互动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经验,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提高生活能力。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长还要经常和教师保持联系, 交流信息, 对自己的孩子从“爱字入手, 以“严字当头, 用“德”育人, 共同把孩子培养成言行规范、

28、遵守礼仪的好学生。(3)、信任而不是放纵,给孩子树立榜样.独生子女的人格形成, 主要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培养, 来自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亲戚朋友等周围人群举止言行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关键环节, 在于建立起稳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特别是父母要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给予独生子女更多的信任, 而不是纵容.因此, 信任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门槛, 越过这道门槛, 就能见到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曙光。而对孩子的纵容则使孩子任意、任性, 说话、做事不讲礼貌, 不讲爱心。这样做的后果将使其人格欠缺, 甚至滋长恶习, 成为不可驯服的野马.由此可见, 信任与放纵的结果明显不同.信任是“金” , 纵容是“土。“金”到任何时候、

29、任何地方都会闪闪发光, 具有自己本身的价值。而“土” 则不然, 遭遇雨水冲刷和大风袭击, 就会流失成灾, 毫无意义可言。家长既要信任孩子, 又要让孩子信任自己, 在信任中树立良好形象, 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4)、疏导而不是压制,与孩子交朋友。疏导的意义在于经常观察、了解、掌握独生子女的心理、生理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读懂他们的眼神, 知道他们的基本需求, 然后针对问题加以疏导, 使其有所顿悟、有所改进、有所提高。目前, 相当多的家庭明显存在“对抗有余而疏导不够”的问题, 随着独生子女“不服管、不让管”心理,反抗情绪的出现, 家长也滋生出“越不服管、不让管, 越要管的情绪, 不是打骂, 就是

30、不理, 导致家长放弃、孩子出走等问题的发生。这是对抗的必然后果, 也是古老的“棍棒教育错误理念带来的恶果。对于孩子不良行为的“第一次”, 家长必须深入了解, 作出冷静客观的分析后, 及时进行教育, 帮助孩子明白道理, 认清问题, 才能将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这一个个的“第一次都成为孩子一个个良好的开端, 家长就好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 这样日积月累, 最终教育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引导而不是包办,锻炼孩子的意志。在家庭生活中, 父母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友爱、安全和宜于发挥创造性的环境。如果孩子不能完成某项活动或者学习上遇到困难, 家长作

31、为引导者, 必须知道怎样去帮助他克服困难, 免受挫折。当然,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小教育孩子树立吃苦、勤奋的思想也很重要, 使孩子明白通向成功的道路没有任何捷径,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达到成功的顶点。家长对孩子进行引导式教育, 能够充分体现人性化、亲情化, 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缩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把孩子的想法、要求、理想掌握得更透彻, 从而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创造力充分展现出来, 为孩子的成长和以后的成功莫定良好基础.四、结论总之,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不可自由放任,要及早动手自觉的教育、严格要求,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坚持不懈,就会收到扬长避短的效果.此外独生子

32、女的教育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纠正独生子女的普遍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今天的孩子将是国家明天的栋梁,希望全社会都能对现今独生子女的发展引起高度的重视,让他们能更好的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最后,我想引用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蒂的名言结尾,希望能与大家共鸣!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孩子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关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

33、,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助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 参考文献:1 李冀。 教育管理辞典(第2 版) Z 。 海口: 海南出版社。1997。1122 中国家庭子女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编写.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 林崇德,辛涛,邹泓.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刘华山主编学校心理严谨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5 张健,吴运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教学与管理。2005 年第19卷3 期。6 徐秀华.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宿州师专学报。200

34、4 年8 月7 徐勇,扬鲁静,郑洋。苏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1 年第17 卷10 期.教育教学468 风笑天。 独生子女! ! ! 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 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9 杨辉。 教育孩子的80 种美德 M 。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510 日本 山下俊郎。 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 M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11 约翰洛克. 海鸣译。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M.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512 韩进之.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12 杨书章.王广州. 一种独生子女数量间接估计方法. 中国人口科

35、学。 2007 13 郭震威.齐险峰.“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在生育政策研究中的应用. 2008 14 齐险峰.郭震威。“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与应用。 人口研究。200715 杨书章.郭震威. 中国独生子女现状及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 2000 16 郭志刚. 利用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独生子女信息的估计。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17 彭云主编。 中国计划生育全书.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18 宋健。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 人口研究。2005 19 黄鹂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无显著差异M1 人口学刊。1990120 潘立新1 对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投入的分析与

36、思考M1社会学研究.2000 21 范丹妮。鲍思顿.解振明1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M1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2 约翰洛克. 海鸣译。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M.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5。23 韩进之.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4 桂勇,朱永安经济消费的差异对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一次调查J。社会,1999(2):1819致谢经过三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刚有了雏形。但由于我知识面的局限,写作经验的匮乏,本篇论文会有许多思维模糊、考虑不周的地方,还需要秦旻教授的大力督促和指导。我和老师虽未谋面,但从我所交提纲的评语能够感知:秦老师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教育教学知识、敏锐的洞察能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自己几十年的求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在西南大学网络学习深感荣幸,能有这样的好老师为我辅导深表感激!秦旻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在本次的论文写作中,我也得到了不少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使我体会到了友谊的温暖与关怀,正是这种精神上的激励,才使我这段枯燥的写作生活变得多彩多姿!最后,我再次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进行审阅、评议的秦旻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