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两篇范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26413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篇范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两篇范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两篇范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两篇范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两篇范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两篇范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方面作交流发言做专题发言。一百年波澜壮阔,一百年沧海桑田。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

2、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交融交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更加尖锐复杂。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一、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

3、在、希望所在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汇聚而成的大家庭,是全体中华儿女在历史延绵中合力缔造的伟大民族。历史充分证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即“两个共同”)是中华文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根本保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密钥所在。(一)“两个共同”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长久之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与每个民族的利益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致的,每个民族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相关。五千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既符合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利益诉求,也契合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坚持“两个共同

4、”,才能有效保障各民族人民的切身利益,铸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使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自觉行动。(二)“两个共同”是凝聚民族复兴伟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奋斗,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需要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两个共同”,才能引导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

5、因素,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十四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三)“两个共同”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每个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朴实的话语里饱含浓浓暖意,彰显深厚的民生情怀,传递出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美好生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奋斗出来的。坚持“两个共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加快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

6、、要扎实有效搞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桥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扎实搞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一)要健全工作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发展大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关键是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

7、合力。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各村、中小学要明确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强化政策、资金保障,畅通沟通机制,促进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另一方面,狠抓责任落实。要围绕“两个共同”这一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细化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切实有效、管用的举措,推动责任落到站所、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确保责任落地、任务落实。(二)要打牢思想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搞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必须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

8、多样,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吐故纳新、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三)要创新方式手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途径都发生了根

9、本性变化。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实效性,必须创新载体、方式和手段,跟上社会节奏和时代步伐。一是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等,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X故事,回应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增强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协同发力,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透力,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讲好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的巨大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三是深入发掘我乡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传播形式,

10、讲好我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让中华民族精神深深融进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转化为推动X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2023年全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890字范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从“牢固树立一积极培养一铸牢”,用词应该说是越来越凝重,越来越精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1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提出“要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2019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提出“要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20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2021年两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12、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饱含了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厚爱和殷切嘱托。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和党中央的信任,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期民族团结各项工作,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一是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党领导下的地方,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地方。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

13、,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在格局、视野、胸怀等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上再淬炼、再提升,在今后谋划工作、推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在全局工作中通盘考虑。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纠正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决出现的工作偏差,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二是毫不动摇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

14、一体格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我们国家稳定发展的生命线,各民族同心同德、血脉相连的团结牢不可破,感党恩、跟党走的意志坚不可摧。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像爱护自己的眼晴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共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围绕在党的用围。紧紧抓住我局23名少数民族干部、19名蒙古族干部和2名子女涉及蒙古族语言授课干部的思想教育,落实市委关于民族工作“三访”要求,提升群众工作能

15、力,常态化抓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是毫不动摇坚持做好民族团结的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工作本质上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凝聚人心上下功夫。适应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快的新趋势,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搭上“亲情链”、架起“连心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群众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做到“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与嘱托,继承和弘扬各族人民心连心、手拉手的光荣传统,牢牢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引导干部职工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以实际行动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