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62783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战后国际政治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 第一专题 现代世界的政治发展-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近年高考考点分布】年份考点分布2010年美苏对抗2题、越南战争1题、古巴导弹危机1题、不结盟运动1题、戈尔巴乔夫改革1题、美苏冷战及苏联解体(大题)、朝鲜分裂及朝鲜半岛局势缓和(大题)2011年马歇尔计划1题、杜鲁门主义1题、冷战1题、古巴导弹危机1题、多极化发展1题、美苏关系1题、欧盟1题2012年欧洲关系变化1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1题、华约1题2013年朝鲜战争1题、冷战2题、北约1题、德国分裂2题、反对殖民主义1题、第三世界概念1题、世界格局变化1题、欧洲联合2题【复习重点】1、两极格

2、局的形成的原因2、“冷战”的表现和影响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和原因 4、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考点落实】一、两极世界的形成1、“冷战”局面的形成(1)冷战出现的背景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二战后,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的不安。苏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2)“冷战”的开始政治上: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

3、门继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后,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指导思想(统称“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A.目的: 扶持和控制 西欧国家,以将其纳入到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B.含义: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 对欧洲经济援助 计划。C.影响:西欧经济得以恢复;美国借机加以控制,以加强对苏联的对抗。D.苏联应对措施: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北约:A.目的:为了反对 苏联和东欧国家 。B.过程: 1949 年,美、英、法等国签定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军事政治集团)。C.

4、影响:是美国 遏止苏联 、 称霸世界 的重要行动,加剧了“ 冷战 ”的程度。华约:A.目的:打破美国等的威胁,以稳定东欧,保障苏联利益和安全。B.过程: 1955 年,苏联及东欧八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C.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的局面,美苏 两极格局 形成。2、“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下局部热战)(1)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原因: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成为 美苏“冷战” 的焦点。过程: 1949 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苏支持下,先后成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61年,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2)朝鲜的分裂和

5、朝鲜战争原因:日本投降后,美苏以 北纬38度线 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过程: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战争)朝鲜战争:1950年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出兵,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打败美国联合国军,签署停战协定。(3)越南战争:二战后,法国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抗击迫使法国撤出,1961年,美国又发动侵越战争,后在越南人民抗击下,于1973年撤出。(4)古巴导弹危机:原因:苏联为改变其 在与美国核力量对比中 的不利地位。过程: 1962 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

6、即发。结果: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 被迫撤走导弹 ,反映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3、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1)“冷战”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大阵营,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3)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1)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使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战后西欧各国在 经济恢复发展 过程中的联系日益密切,这也要求欧洲走向联合。美苏争霸,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7、,欧洲安全受到威胁,走向联合有利于维护欧洲自身安全。(2)进程:1951年,法德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 。(促使法德矛盾化解)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1967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影响: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上的联合。在资本主义世界,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的局面形成。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有力地冲击了 美苏两极格局 。(4)欧共体性质: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

8、于一身,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2、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1)原因:政府进行社会改革,消除 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通过减免战争赔偿、发还工业设备、提供资金物资等方式 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 朝鲜战争 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订出 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加强 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并提出“ 贸易立国 ”、“ 出口第一 ”的口号。(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 独特作用 ,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其既有合作亦有竞争。在资本

9、主义世界,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的局面形成。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 ”的目标,促使世界向 多极化格局 发展。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民族解放运动 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1955年亚非会议促进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涨,为摆脱 美苏控制 和维护 自身独立 ,主张团结起来。(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3)特点: 非集团 、 不结盟 。(4)概况:把反对 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 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作为行动纲领。(5)影响: 推动了 民族解放运动 深入发展,

10、加速了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的崩溃。标志着 广大发展中国家 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1)经过:新中国建立恢复发展文革受挫改革开放和平崛起。(2)影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三、两极格局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1)原因: 历史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内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 上台后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后,进行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后来又

11、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使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正是由于他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外部原因: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 东欧剧变和1991年经互会、华约相继解体,使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崩溃。 (2)过程: 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同时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3)影响:使欧洲和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欧共体和北约扩大;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对社会主义事业是一次沉重打

12、击,使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空前的曲折和困难。3、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不断查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泛滥,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表现: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2年原南联邦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9.11事件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多极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

13、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A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轰炸南联盟、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B欧盟:1993年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C日本:经济强国,并谋求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极力争取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D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很大改善,推行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E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

14、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F第三世界国家力量进一步发展。(2) 多极化趋势出现、加强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5、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1)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缓和与动荡并存。动荡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种族、领土和宗教矛盾。和平因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三世界不断壮大;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15、。 (3)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重点突破】1、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1)演变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格局瓦解演变趋势 原因二战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美苏对抗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欧共体、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世界格局多极化“冷战”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经互会解散军事北约华约华约组织解散 影响美苏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既破坏世界和平,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格局多极化(2)特点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在

16、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2、当今世界格局与上世纪国际格局变动有何不同(1)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变化的;(3)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各集

17、团、各组织的综合实力的强弱。而实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须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3、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1)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2)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3)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4、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1)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

18、的世界新格局。(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

19、,世界多极化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第二专题 现代世界的经济发展 -经济政策调整及经济全球化趋势【近年高考考点分布】年份考点分布2010年罗斯福新政3题、福利制度1题、欧共体成立1题、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2题、欧元1题、经济全球化2题2011年1029-1933经济危机2题、罗斯福新政2题、美国经济滞涨1题、罗斯福新政时期移民政策(大题)、布雷顿森林体系1题、经济区域集团化1题、欧洲联盟1题、经济全球化2题、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大题)、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大题)2012年罗斯福新政1题、福利制度1题、减少对经济的干预1题、斯大林和罗斯福经济政策比较(大题)福利制度发展变化(大题)、布雷

20、顿森林体系2题、经济格局变化1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弊1题、欧元启用1题。经济全球化影响1题、世界经济重心转移1题、区域性组织建立原因1题2013年1029-1933经济危机2题、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1题、罗斯福新政2题、美国经济滞涨1题、罗斯福新政(大题)、北美自由贸易区1题、新兴经济体发展1题、欧洲联合1题、欧洲联盟1题、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大题)【复习重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结果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措施、评价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表现、影响 4、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发展过程、影响 5、第三产

21、业兴起的原因、概况、影响6、“新经济”出现的原因、特点、影响 7、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经过和主要内容及影响 8、关贸总协定签署的背景、宗旨、及作用 9、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及作用 10、欧共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背景、宗旨及意义。 1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12、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的原因以及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1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原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4、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用。 15、中国参加世

22、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考点落实】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2)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供需矛盾尖锐。分期付款、银行贷款、股票过度投机,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2、爆发(1)开始标志: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2)表现:股价暴跌,银行纷纷倒闭,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3、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

23、别长、破坏性特别大。4、影响:(1)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政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3)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国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大战迫在眉睫。(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2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从而加深了美国的社会危机。(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加剧了美国社会动荡:胡佛政府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3)美国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希

24、望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解决经济危机。(4)罗斯福在1932年美国大选中获胜,并于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5)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借鉴(计划经济)。 2、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发起蓝鹰运动,公平竞争,以资鼓励;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工资标

25、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4)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助署,发放紧急救助金加强社会保障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进行社会救济和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5)社会立法方面: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26、,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同时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公认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签署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人提供救济金和养老金,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分配稍显公平。 3、“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5、影响:(1)对美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危机,但成效显著,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显著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为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起的社会

27、危机,新政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2)对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三)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0世纪40年代中期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期)(1)背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方式: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代表:日本。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

28、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代表:美国。(岳麓版)(3)特点: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干预的重点不同。(4)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取得一定的成功,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局限:国营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2、调整企业经营方式:(1)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使资本社会化。(2)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管理社会化,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新中间阶层”迅速壮大。(岳麓版)3、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 原因:70年代初,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29、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涨”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者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2) 表现: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和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4、出现“福利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财富分配不均引发社会动荡,政府提供福利符合人道主义要求,是应尽的义务。(2)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3)特点:资金来源于个人、企业和国家补帖;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是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后,规模缩小。(岳麓版)(4)实质:是由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

30、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是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5)福利国家制度: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发展日渐完备。(6)评价:积极:反映了分配社会化的趋势,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消极:降低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成本,造成普遍的国家财政赤字,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5、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含义:即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

31、造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而言的,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产生背景: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并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6、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含义: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影响:该模式有利经济迅速增长,但

32、是依然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和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背景和原因(1)教训:二战即将结束,为避免经济危机的加深,防止战争悲剧重演,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2)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由于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德、意百废待举,英、法实力削弱,世界经济体系亟待重建。(3)美国的野心: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2、形成(1)布雷

33、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确立:A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B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宗旨: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B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特点: A.成员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

34、比价固定(双挂钩)。 B投票权的多少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作用:积极: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消极: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瓦解: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西欧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

35、降。(2)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原因: A.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 B.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其商品输出。建立:1947年,美国、中国等23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宗旨/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实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与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作用: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形成了以美国为中

36、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3、影响(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成为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它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3)在三大支柱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欧洲联盟)(1)背景和原因:西欧有相似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各国冲突和战争不断,尤其是二战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

37、强烈愿望。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欧洲加强合作的目的是什么?确保欧洲在美苏争霸格局下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或加快经济发展,抗衡美苏,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有识之士的倡导,(“欧洲之父”让莫内)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欧洲一体化进程:欧共体的出现:A 开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B发展: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C正式形成: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建设:A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对

38、内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B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和联合的加强。C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D1985年进一步提出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特别提醒:欧共体还在政治和外交领域进行协调,提出西欧“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口号,建立了欧洲议会和首脑会议的制度化机构欧洲理事会以及欧洲法院。欧盟初具规模:A 条件: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B目的:加快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C过程: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

39、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员国不断增加。D影响: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经济政治实体,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E欧元启用: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欧元启用的意义:a对欧洲: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是欧洲身份的象征,加强了民众的心理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加速各国财政、税收方面的协调,从而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b对世界:它是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全球最重要货币以来国际金融中的最重大的发

40、展,推动了世界金融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变,促使国际货币格局向均衡化方向发展。(3)演进趋势:从内容上看:由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从规模上看,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6国发展到2007年的27国。(4)意义: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促进了欧洲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2、东南亚国家联盟(1)背景和原因:东南亚地区区域辽阔,民族和宗教多样,相互冲突时有发生。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认识到,只有联合,使东南亚地区凝聚成一个整体,才能与大国保持平等关系,才能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2)进程:成立:1967年,印度尼西亚等五国在曼谷举行外长会议

41、,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展:A1976年,东盟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进入新阶段。B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东盟。C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3)影响:培养起“东盟意识”,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东盟以东南亚国家的整体形象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积极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了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和世界上的影响。3、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发展非常迅速,日本的实力也在急剧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

42、势地位面临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加强了同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2)形成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和加拿大开始经贸合作。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合作内容:根据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用15年时间,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4)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经济上既有较大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又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美国有特殊地位。(5)影响: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强了三国

43、之见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三国都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国际竞争力。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背景:20世纪7080年代,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推动。(2)成立与发展: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3)宗旨: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国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

44、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特点性质:区域性、论坛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性明显,经济结构上互补性强,经贸关系十分密切。特殊的合作方式/组织原则:APEC方式,即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5)意义: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模式。(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

45、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进程加快。(4)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正式形成,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从无序走向有序。(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但两极格局的存在,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对立,阻碍了全球化进程。(6)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经济全

46、球化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原因:A 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 B基本技术手段: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C有利的国际环境: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D理论/体制条件: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E主要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表现:A贸易领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B生产领域: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C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