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完结.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27780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完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完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完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完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完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完结 作者: 日期:10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每一个企业都在研究制胜之道。企业如何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取胜,一直是当今企业界人们常讲常新的话题.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这个话题中包含的子项目多得数不胜数.然而,在这数不胜数的子项目中,企业的人才问题,则是不断被人提及与重复得更多的话题。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这个思想和战略,应当成为我们国有企业做好人才工作的思想纲领。如何贯彻

2、实施这一人才工作的思想纲领,应当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人才流动,从社会角度看,是必然趋势,市场经济需要人才流动。但从企业角度看,人才的流失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实现企业目标,将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企业性质呈现多元化,目前国企在国民经济中虽然还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民营、私营、合资、独资企业的不断增加和壮大,它们与国有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表现在产品质量、产品品种、新产品开发等多方面,最终表现在人的竞争上。论文从国企人才流失的深层原因入手,探讨了国企怎样才能留住人才问题。人才流失在于企业缺乏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面对入世后日益激

3、烈的人才竞争局面,国有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避免人才流失。关键词:竞争 激励 人才流失 留住人才 薪酬待遇 职业规划近年来,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随着国家宏观经结构的大力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使国有企业成为这场战争中的唯一输家.缺乏有学历、有技术的人才缺乏,高层次、高能力的人才缺乏,经营型、复合型的人才;人才年龄结构断层,有一定工作经验、年龄较轻的人才留不住;人才层次结构断层,一般性的人才较多,拔尖型人才留不住;人才专业结构断层,热门专业及紧俏专业人才留不住。据统计,近几年国企技术工人流失及转行的超过;大部分国有企业近十年人才总量基本上是负增长,最关键的还在于走的都

4、是企业的骨干人才,包括中高级管理人才,来的都是新手,造成企业人才断档脱节,企业创新能力降低,发展速度低于其它非国有企业。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削弱了企业竞争力。如何扭转人才流失的不利局面,是事关国有企业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问题。 国有企业的人才是国家的财富,也是一笔巨大的国有资产。本文就来谈一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一、影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1薪酬制度不合理,工资福利缺乏吸引力。企业分配不合理缺乏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内部不公平,即员工收入不能体现个人岗位、能力和贡献的大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不能反映劳动差距、劳动成果大小。企业优秀人才的绝对、相对收入不能体现其价值,缺乏优

5、秀人才长期工作的激励机制,使大量的未能享受倾斜政策的人才丧失积极性.另一方面,外部不公平,即企业员工同其他行业或企业比较,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物质待遇偏低。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冗余人员多,负担重,使得近几年的工资增长幅度很小,甚至还有降薪现象,大多数员工对薪资水平不满.当人才的经济收入很低或者经济收入无法体现个人价值时,人才流失便成为必然.而且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企内部分配机制不合理,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缺乏人才价值观,官本位倾向严重,这种缺乏公平赋值的分配,使得大多数人才难以体现劳动价值,待遇较低。据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部门的职工工资总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还不到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

6、3,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0-20%左右.工资是绝大多数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在过去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国企职工工资水平整体相差无几,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三资企业的兴起和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呈逐年拉大的趋势。差别越大,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国企的人才流失便再所难免。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伴随着住房改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国有企业原有的福利优势正在逐渐缩小或消失。而且,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企业甚至取消了一些以前的福利政策。这样,使得福利可变换成收入的部分比较小,从而缺乏吸引力。2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7、首先,表现在新员工应聘进入企业后的安置上,新员工的见习期比较长,总有一踏入社会就得到各方面重视和重用的想法,然而现实往往与原来的想象相差甚远,从事的工作杂,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大,对工作产生不满而离开.其次是培训,企业可提供的培训种类少,培训机会小,国企没有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企业长期的重要发展战略,不重视人才的继续教育,只讲人才对企业的贡献而忽视了人才的自身需求,使人才感到在企业发展受到阻碍,跳槽谋求新的发展.对培训后的归属问题控制得比较严格,而且很多培训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与外界相比,容易产生落后感.再者是晋升,在很大程度上,国有企业的论资排辈、“唯亲、唯私、唯权”现象比较严重,晋升缺乏公开、

8、公平、知人善任.最后是学非所用,在国有企业里跨专业从事工作者比较多,受重视程度小,员工感觉压抑。个人的发展设计和企业的发展规划存在差距。许多流失的人才都是近些年毕业的大学生,当他们风华正茂、踌躇满志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对自己的将来都有一番憧憬,经过几年的工作后,他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相距太远,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充分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和潜力发挥,要真心实意地干出一番事业来。由于国企用人制度上的一些弊端,使得一些学有所成的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弊端之一就是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在职务的升迁上,职称的评聘上,科研成果的申报上,不是公开、公平,公正,往往存在这“资格那“资历”的要求。许多有成果,有见地的人才

9、,苦于阅历浅,资历短而被冷落,使得很多年轻人才不得不另择门路.3企业整体氛围差,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首先是领导者素质及工作风格,在任的大部分领导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思想和作风,管理思想和方法落后,对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态度怀有排斥甚至鄙视态度,工作难以在年轻人中展开。其次是管理水平,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有90年代以前的作风,对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吸收得很少,陈旧的管理制度、考核方法等令人难以接受。再者是企业文化,由于国有企业遗留文化的特别,企业中几代同堂者众多,造成了员工作风散漫,凝聚力弱,新旧员工的融洽程度低,给人的生活压力大。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为

10、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若企业一味强调效率、效益,为调动员工积极性,采用单一的、传统的办法,即效益与酬劳挂钩,或以所谓高薪留住人才的举措,这种举措的功效就会越来越显得乏力。当今的人才渴求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自身观点的统一,期望企业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员工间彼此关心,交往融洽,利于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被视为积聚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一条生命线。4企业发展前景.国企由于经营状况不佳,经营风险加大,经济效益差,以及腐败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导致了人才的流失。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本企业已连续十多年在低谷中徘徊,企业负债累累,早已是资不抵债。无奈,十年间经历

11、了四次大的合资、易主、改制、重组,等等。年年裁人,年年不见起色,年复一年,老的员工靠回了家,年轻人也靠老了。在一个见不到希望的企业里苦苦的煎熬.无奈,相当一批人才,痛下决心,走出去!不能在这里空耗时光!十多年来,仅工程技术人员辞职,调出的就有四百多人.5。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人才观念没有更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国企领导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科学管理人才的方法和能力均未得手.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方法来管理企业人才,墨守成规,不求创新,不重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不重视企业人才环境的优化,只是整天忙于跑钱、跑项目、抓硬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培养。重利益

12、驱动,轻精神激励,造成人才行为真正动力资源的萎缩。而精神激励,诸如工作责任的大小,事业的发展成长,工作的挑战性与成就感,社会的承认,远大的信念,适时的表扬,它能从根本上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而这些软性的东西,在一些国企领导者的意识中十分淡薄。我们应该承认,精心培育企业精神的意义非同小可,这也是企业内部人才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是重数量,轻结构。如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总体数量开发或招聘人才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其高学历的数量优势,选用管理人才动不动是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员工的招聘也主要看是否有高等学历、高职称,片面实行“三高”政策(高学历、高职称、高工资)而缺乏对人才结构的整体考虑,忽视了

13、一般管理人员或技术操作人员所占比例及结构,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三是重使用,轻管理.特别突出地表现为注重人才的技术和知识开发运用,而忽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人才的团体合作精神,集体意识,企业形象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6 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我国国企经营者的任命仍有行政色彩,他们更注重职位的升迁而非出资人利益的增加,很容易产生短期行为,不愿意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激励投资,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面向经营者的激励方案.企业盈利时,经营者获益不多;企业亏损时,经营者损失甚微。在经营者未得到与自身价值相符的报酬时,若增加人才的激励投入,自身所获的

14、相对报酬就易降低,这是经营者不愿见到的,也是他们并不热衷于改善条件吸引人才的原因.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另一个表现是短期寻租行为滋生腐败,为了更好地捞到现有利益,在选拔时凭个人好恶选能投其所好的人,往往把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原则的人才排斥在领导班子之外。由于不满领导的腐败行为,无法看到企业与自身的发展前景,被排斥人才只好另寻“伯乐。 综上,国企人才流失,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全社会的问题。愈演愈烈的国企人才流失,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急剧变革,折射出了旧体制,旧机制的种种弊端。人才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他的流向、取与,应广泛地取决于市场规律。国企要想留住人才,取得人才,非按市场法

15、则对待人才不可.二、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所造成的后果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造成的影响往往都是负面的.1、企业诸多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使企业从根本上丧失了市场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竞争力作为企业各种能力的综合协调而形成的合力,其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就是人力资源,人才要素。近年来,相当一批知名企业转瞬即逝,尽管原因十分复杂,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大量流失。正所谓“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再好的厂房设备,再好的硬件条件,如果没有人才去掌握和驾驭,这个企业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的。2、造成企业无形资产大量流失。国企流失的人才,相当一部分都是企业的

16、技术、管理、业务骨干。他们多年在企业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又构成了企业应对各方面竞争与挑战的一套完整系统。而这些人才的流失,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缺失,从而又会到导致大量技术秘密、管理经验、商业情报的流失.再者,这些人既是在企业的岗位上实践与锻炼成长起来的,又是企业通过大量机会培养起来的。人才的不断流失,就导致企业要不断补充新人。为此,企业将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培训费用等等。此外,流失的人才中,他们掌握着企业大量的技术情报、管理经验,乃至专利技术等等。他们把这些东西带走之后,一方面是使原企业失去了这些无形资产而导致竞争能力削弱;另一方面,那些接纳这些人才的企业,却可以无需什么成

17、本支出,就获得了大量的无形资产,从而提高了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状况给原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无可估量的。3、对一些技术开发创新的企业,往往随着技术人员的流失,使技术开发创新的工作中断。众所周知,科研人员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具有智力密集性连续性特征,科研人员的流失,时常伴随着科研成果及隐形资产的流失。由此导致所开发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或是技术成果失密,拱手与人。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4、造成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企业人才流失的最终结果会通过产品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上,造成经营成本的上升。如人才的流失需要及时补充,人才的补充需要大的投入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

18、这些费用最终会通过生产经营成本反映出来,势必会导致经营成本的上升。5、扰乱了职工的思想。一些外流人员出去后,大肆宣扬在外的优惠待遇,贬低原来的企业,这对在职技术人员的稳定起到了一种瓦解作用。特别是一些为企业发展献身的技术骨干,他们将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也为本企业重新引进人才制造了障碍,使一些技术人才对这样的企业望而却步。从而导致人心涣散,人心思走,给企业的各项工作造成强烈的冲击.6、影响及危害之四是企业在公众和社会上的声誉将大打折扣.一个企业人才纷纷外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企业经营不善。对上市公司来说,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公众形象。一个形象和声誉都不佳的上市公司

19、,要想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本来就运营困难,又没有资金注入,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危害,其实是很多方面的。另外,这种社会现象其内在的、深刻的、本质方面的影响及危害,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有待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逐步显现出来。人才流失给国企所造成的影响与危害,也绝不仅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三、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设计员工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福利薪资尽管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达到或者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是员工的保障,可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也是防止员工流失的必要条件之一

20、。首先,薪资水平必须具有外部竞争性。企业必须了解市场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可以采取调查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国家统计局现有的数据资源,根据获得的数据结果调整本企业的薪资水平.使企业的薪资水平等于或者略高于其他企业同岗位的薪资水平。其次,企业内部的薪资水平具有竞争力。企业内部的薪酬可以依据职位级别的不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或岗位对企业的重要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杜绝“大锅饭”式的绝对公平情况,同时也必须防止因评估误差而产生的相对不公平。再者,采用艺术性的薪酬支付方式,实现薪资的效能最大化。在薪资的支付方式上,可以打破以往简单的支付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工资支付.在多样化的工资支付中应该淡化保健性因素,如工资、

21、固定津贴、社会强制性福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多增强激励性因素,如:奖金、物资奖励、股份配送等。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保留员工显得非常重要。福利项目设计得好,能给员工带来较大的方便和满意度,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国有企业在硬性福利方面(如: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做得比其他非国有企业好,但在软性福利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或者说,在软性福利这方面,国有企业还比较缺乏,如有关员工旅游、全额带薪休假、免费工作餐等生活方面的福利就涉及得比较少。关于这点,企业可以采取调查的方式收集有关员工在福利方面的偏好,依据企业实际支付能力部分或绝大部分的满足员工的要求

22、,以自助餐式的福利,让员工可以自由选择,这样,福利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比较明显,员工的满意度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当员工把自己所在企业的福利收入与外部企业比较的时候,会觉得更具有吸引力。在有关福利政策的实践过程中,应避免“大锅饭式福利的出现,福利也可以具有竞争性。在“大锅饭式福利的荫避下,人人都有的福利会令员工显得理所当然,他们会把它当成一种应得的“权利”,员工本身也感觉不到来自企业的特殊关怀,福利应该具有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所以,福利的支付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艺术性。2、设计人才个人发展计划,即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对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留住人才,保持人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人才职业生涯设

23、计是指员工进入企业后,根据个人条件、教育背景、资历,由员工和企业共同协商,设立职业生涯目标,为员工制定发展计划,协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技能,可以使员工清楚地看到,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能兼顾员工自身的发展要求,明确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向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契机,形成员工与企业的互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因此,管理者应把员工发展规划作为公司生存及成长的必要投资,认识到“人才”个人的发展和满意,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向人才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只有加强培训投入,企业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培训开发,不仅提高了员工素质、工作效率,而且还使员工感受到了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是否能获得更

24、多的培训,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高素质人才选择工作岗位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使人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从事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人才实施教育培训就尤为重要。企业要把用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各类人才参加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或外出考察、深造,追踪行业世界先进水平,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学习最新的科技知识,提高分析运用能力。特别要重视年轻优秀人才的培养,放手让他们担任各类项目的负责人,积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促使他们加速成长。3、培养企业文化凝聚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组织环境。企业文化是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对职工心理有巨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对稳定

25、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企业。但企业文化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并融入制度里,继而融入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它形式无法比拟的,它弘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部门及部门内各级主管的能力与领导风格也是影响员工去留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对中高层管理者应进行定期的专业能力与管理技能分析。对能力不足但有

26、培养潜力的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对能力不强,不具备领导素质的管理者进行降职或辞退;对在管理工作中挫伤大部分下属工作积极性,造成恶劣影响的管理者应该给予严肃的处理.其次,对领导人多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如增进对员工心理方面了解的知识培训;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形成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培训;如何在管理中贯入企业文化的培训;如何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管理好自己的下属的培训等,让企业的每一个领导者都成为员工信服的好上级。再者,从反面来说,应该多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交流,让员工多了解领导,更多的时候是从工作本身实际去看待事情.这样,下属与上级的冲突也就相应要少一些。要想留住人才,优化企业人才环境便成为首要之举。首

27、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内聚力的基础,内聚力是群体工作效率发挥的前提。人际关系对员工的行为会经常性地发生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员工之间相互尊重、信任、支持、谅解,使群体中的个人得到情感上和道义上的满足而产生积极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积极性随着情感和道义的增进而增进.其次,实现无缝沟通,增加企业员工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动力,增加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动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关心,使企业呈现融洽的气氛,鼓励员工通过社交,接触来加深联系,以增强信心和合作,增加工作的乐趣,为人才创造压力小,关系轻松的环境,增加人才的工作满意感,使人才全身心地投

28、入工作,以积极的态度享受工作的乐趣,其工作效率也会不断提高。再次,要让企业人才有机会参与各种重大问题的讨论,参与企业重大事情的决策、使其感到自己是企业的核心成员,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其更大的工作热情。4、解放思想,转变认识,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国有企业要实现解困腾飞的目的,必须要把人才问题摆在工作的首位,解放思想,克服以往“重财不重才”的偏见,树立“以才求财,以才生财”和“人才为本”的新观念.国有企业出现重重困难,除了体制和资金因素外,主要的还是人才问题。人才问题是第一位的,有了项目和资金,没有合适的人才就难以实施.事业兴旺,务在得人。在日益激烈的

29、人才大战面前,国有企业的领导必须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才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要一味地强调客观条件,消极应对.企业领导一定要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克服过去形成的那种“等、靠、要,要转变成竞争机制下的“抢、争、找.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地开发培养人才。人才的发现要克服平常重才而轻德的习惯,认为人才能干能出成绩就行,而忽略了其道德修养。要知道这样发现、使用、培养的人才在关键的时刻往往不以企业的大局为重,会弃企业于用人之际。当然重德而轻才也是不可取的,毕竟,人才是需要有才干而出成绩的.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用人之所长,分清用与不用,重用与一般使用。要转变观念,广开发现人才的渠道变公开选拔为公开

30、竞选,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要求配置使用人才资源。企业经营者应在职业经理人员中公开选拔,不能由政府任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企业应从“三个有利于 出发,真正以经济而不是以政治为中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配置使用人才资源,不要按政府需要对口设置部门和配备人才;企业党委及其它群团组织以参加地方相应组织的&活动为主,人员以兼职为主,这并不是削弱或不要党的领导, 相反是把加强党的领导监督落在了实处;要充分有效利用企业人才资源,发挥好人力资源部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伙伴作用,让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及经理层依法独立行使权利,营造企业宽松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和人才工作、成长环境;企业应建立

31、起科学的人才招聘、选拔、录用、晋升、淘汰机制,做到量才施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5、运用法律手段,把握好人才去留的主动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把握好管理的主动权,加强法制观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对员工的思想要有大概的了解,主动掌握情况,通过合法途径规范人才的去留。不合格的员工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还会对企业的人文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主动清理不合格人员,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选择。首先,分清优劣主次。主动淘汰不合格者,留住优秀员工.企业通过主动淘汰行为告诉员工,企业对他们也是有要求的,从而形成双向选择局面,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

32、分清专业主次。在优劣基础上,对人才市场上稀缺的人才,企业可以占主动权,多从员工出发了解情况,尽量引导他们适应企业的发展。总之,人才是企业最核心和最具竞争力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对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少点命令与服从,少点空洞的说教与空话,少点教条与框框,多些关爱,多办实事,多些创新,让人才个人价值伴随着企业的成功得到实现和提升,使每个人才心甘情愿、尽心尽责、心情舒畅为企业工作,我们的管理就算达到了最高目标。参考文献:1王立阳人才流失成因分析人力开发,2003,(6) 2陈东升员工激励金点子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3 严雄入世后如何解决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6) 4张大方。浅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J。商场现代化,2006,(34).5刘东涛,赵玲玲,梁岩。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法律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15)。6张明,于恒: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根源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05年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