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单元案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61988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42.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单元案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数单元案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麟游县 小学学科导学案 班级 六( ) 科 目 数学 课题 位置 课型 问题解决课 主备教师 杨建红 田安琴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2011年、8月、21日、 上课 时间 9月 2日(星期五) 共 3 课时,第 1 课时 本期总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确定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过程,让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实现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 能应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导学 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三单。 核心 问题 用书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 主 要 导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导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修改或 补充 创设 情境 引入 主题 2 分 钟 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出示课题) 2、你们愿意介绍自己座位所在的位置吗? 3、你们能说出在第几列、第几行吗? 1、兴致高昂,准备与老师共同探讨新知。 2、分别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再介绍好朋友的位置。 3、小组讨论。 初步 探知 自主 合作 15 分 钟 小组合作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 1、发放《问题解决---评价单》。 2、课件出示课本第2页的情景图。 3、大家能不能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呢? 4、老师逐组指导。 1、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2、观察图,说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小组讨论,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 问题 展示 集体 评价 13 分 钟 展写、展讲问题结果及评价 1、汇报基本问题 (1)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学习积极性很高。由1、4组汇报问题一,2、5汇报问题二,3、6组汇报问题三。 (2)小结并板书 排列物体或方格纸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像(4,2)(2,3)这样,用一组有顺序的数来表示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就叫做数对。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评价得分。 2、回报重点问题 (1) 1、2、3组回报问题四,4、5、6组回报问题五。 (2)小结 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酌情小结。 (3)评价得分。 1、各小组派代表在板上展写,其他同学讨论未完成的问题或检查展写的结果。 2、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各小组派代表在板上展写,其他同学讨论未完成的问题或检查展写的结果。 4、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规范 指导 提升 能力 8 分 钟 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 1、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 2、老师进行规范指导。 1、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 总结 归纳 提升 意义 2 分 钟 总结全课 1、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2、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老师非常高兴。我相信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一定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位 置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数对 (列,行) 教 后 反 思 《 位置 》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六()  组名:  姓名:  创作:杨建红 田安琴 审核: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同学们:请你们认真阅读课本2—3页,完成下面的导读问题,然后再生成自己的问题,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2.技能目标:自学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表示出物体的位置来。经历自学的过程过程,要中发展空间观念。增强你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同学们,你们在自学中是不是感受到了确定位置的丰富实现情景,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产生了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分析:认识数对,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课型 问题解决课 知识链接: 同学们,学习之前,老师先告诉你们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像我们教室的座位、方格纸中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依次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 问题导读(内容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想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等) 1、 仔细观察第一页插图,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 说一说这个班某个同学的位置。(赵强、王艳、李小冬、李刚 等 ) (2) 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3) 张亮(2,3),这是用数对表示位置,括号里的2表示第2列,3表示第3行,中间用逗号隔开。(2,3)这组有顺序数据叫做数对,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请你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2、 观察第3页例2《动物园示意图》 (1) 说说该示意图有几列?几行?在图中标出分别表示列和行的数据来。 (2) 用书对表示熊猫馆在( , )。 (3) 你能表示其他场馆的位置吗? 大象馆 ( , ) 海洋馆 ( , ) 猴山 ( , ) (4)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 (1,1) 猩猩馆 (0,3) 狮虎山 (4,3) 我的问题 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 《 位置 》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六( )组名:    姓名:   创作:杨建红 田安琴 审核:______使用时间: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确定位置。 2.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过程,让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实现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分析 能应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基本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问题二:什么是数对? 问题三:用书对表示位置应注意些什么? 重点问题 问题四:怎样用书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举例说明。 问题五:你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吗?举例说明。 自我评价: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位置》问题训练—评价单 班级:六( )姓名:  创作:杨建红 田安琴 审核:____使用时间:_____ 第4题问题:(1)果三(4)的位置是(4,3),那么三(2)的位置是( , ),五(4)的位置是( , )。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些班? (3)、表示某班未知的数对是(1,Y),可能是哪些班? 知识回放 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什么是数对? 3、用数对如何表示物体的位置? 拓展训练 1、标出下列点的位置 2、下图是某棋盘的一部分,说说个图形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 10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5 4 3 2 1 (6,5) (2,7) (4,7) (3,9) (6,3) (8,9) (10,6 ) (9,1) 3、 根据下图填空、画图。 (1)后山的位置在( ),虎山的位置在( ),孔雀园的位置在( )。 (2)山门的位置在(4,0),鹿园的位置在(1,5)。在图中标出山门和鹿园的位置。 (3)熊猫馆的位置在猴山以东400米,再向北200米处,用数对表示为( )。在图上用“ ”标出它的位置。 100米 北 8 7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孔雀园 猴山 虎山 4、下面是某校升旗时各班级在操场上的位子图,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第6行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六(1) 六(2) 六(3) 六(4) 六(5) 五(1) 五(2) 五(3) 五(4) 五(5) 四(1) 四(2) 四(3) 四 (4) 四(5) 三(1) 三(2) 三(3) 三(4) 三(5) 二(1) 二(2) 二(3) 二(4) 二(5) 一(1) 一(2) 一(3) 一(4) 一(5) 1、如果三(4)的位置是(4,3),那么三(2)的位置是( , ),五(4)的位置是( , )。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些班? 3、表示某班未知的数对是(1,Y),可能是哪些班? 自我评价: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麟游县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班级 六( ) 科 目 数学 课题 位置 课型 拓展训练课 主备教师 李秋艳 赵月琴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2011年、8月、22日、 上课 时间 月 日(星期 ) 共 3 课时,第 2 课时 本期总计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实现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的位置。 导学 准备 三单 核心 问题 运用方格纸正确表示行与列。 主 要 导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导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修改或 补充 创设 情境 引入 主题 2 分 钟 问题引入,生成问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位置,你们对位置了解了多少?谁来说一说?我们在做题时应该注意哪些? 老师这有一些题,你们来挑战一下吧!有没有信心? 兴致高昂,准备与老师共同商讨。 分层 练习 强化 提高 10 分 钟 小组合作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 1、发放《问题解决---评价单》。 2、大家能不能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呢? 3、老师逐组指导。 1、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 (1)认真阅读问题一,先设计图形,然后两人交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2)按题目要求完成其它问题。 问题 展示 集体 评价 10 分 钟 1、汇报基本问题 (1)酌情指导。 (2)发表观点。 问题二中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 (3)评价得分。 2、回报重点问题 (1)指导 (2)小结 :问题四中按照文字以及文字笔画顺序将板块从左到右依次编为1—40号为列数,同理从下到上编为1—10号为行数。 (3)评价得分。 1、各小组派代表在板上展写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其他同学讨论未完成的问题或检查展写的结果。 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各小组派代表在板上展写问题四、其他同学讨论未完成的问题或检查展写的结果。 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规范 指导 提升 能力 15 分 钟 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 1、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 2、老师进行规范指导。 1、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 总结 归纳 提升 意义 3 分 钟 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学到了哪些做题技巧? 学生交流。 教 后 反 思 《 位置 》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六( ) 组名:  姓名:  创作:李秋艳 赵月琴 审核: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2.技能目标:丰富同学们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同学们,你们在自学中是不是感受到了确定位置的丰富实现情景,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产生了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分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课型 拓展训练课 知识链接: 什么是列?什么是行?什么是数对?怎样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问题导读(内容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想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等) 1、说一说。 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通常情况一个数据表示什么?第二个数据表示什么? 2、练一练。 (1)介绍一下,你在班上的座位是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 (2)利用方格图标标出你和你的好朋友的座位。 987654321 1 2 3 4 5 6 7 8 9 (3)说一说座位的具体位置的表示的数据。 3、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 )列第( )行。 我的问题: 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位置》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六( )组名:    姓名:   创作:李秋艳 赵月琴 审核:______使用时间: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实现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分析 能应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基本问题 问题一:设计一个容易用顶点描写出来的图形,向你的同桌描述它,让他在方格纸上画出来(练习一第五题)。 问题二:合作完成练习一第六题。 问题三:合作完成练习一第七题。 重点问题 问题四:合作完成练习一第八题。 自我评价: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 《位置》问题训练—评价单 班级:六( )组名:  姓名:  创作:李秋艳 赵月琴 审核:____使用时间: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数对,熟练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技能目标:丰富同学们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知识回放 1、什么是数对? 2、用书对表示位置应注意些什么? 3、怎样用书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4、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吗? 拓展训练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刘明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张红坐在第2列第4行,用( , )来表示,用(1,6)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王老师到济南参加全省骨干教师培训,在大会议室里,他坐的位置可以用点(24,15)来表示,(24,15)中的24表示第24列,则15表示( ),坐在他前面的老师用数对来表示是( ),坐在他右边的老师用数对表示是( )。 3、如下图梨的位置用(4,4),则苹果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 , ), C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B A C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二、请你在下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A(5,9) B(2,1) C(9,6) D(1,6) E(8,1) 10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4、看图解决问题 (1)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金鱼湖(6,6)、盆景园(3,8)、北门 (2,10)的位置。 (2)暑假,小明一家游览了公园,活动路线是(10,1)→(5,2)→(7,4)→ (9,7)→(6,6)→(3,8)→(2,10)。请你画出他们的游览路线。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1)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出来。 (2)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自我评价: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 麟游县 小学学科导学案 班级 六年级 科 目 数学 课题 位置 课型 能力检测课 主备教师 李秋艳、赵月琴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2011.8.22、 月 日(星期 ) 共 三 课时,第 3 课时 本期总计第 课时 能力检测目标 1、 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找出并标准位置的方向,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 学生能在试题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4、 查缺补漏。 重难点 1、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导学 准备 能力检测试卷 核心 问题 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 要 导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时间 导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修改或 补充 1 2 发放试卷 检查学生试卷 学生自查,领取本单元测试卷 2 88 答卷 巡回指导答卷 学生能根据度卷要求认真完成 板书设计 教 后 反思 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 得分: 一、直接写得数。 2.5×40 = 18×6 = 1.73+2.07 = 10-0.9 = 400÷4 = + = - = + = -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 ,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 )列第( )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 , ),C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3题图 4题图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4,4) B、(4,5) C、(5,4) D、(3,3)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1题图 2题图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 现什么?A(2,1) B(7,1) C(4,4) D(9,4)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1)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出来。 跷跷板( ) 大门( ) 碰碰车( ) 摩天轮( ) (2)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3) 从大门出发,向东走( )米,再向( )走( )米是跳跳床。 (4)从摩天轮出发,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是大门。 (5)什么叫做数对? (6)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3、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 , ) B’( , ) C’( , ) 4、看图解决下面问题。 (1)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金鱼湖(6,6)、盆景园(3,8)、北门 (2,10)的位置。 (2)暑假,小明一家游览了公园,活动路线是(10,1)→(5,2)→(7,4)→ (9,7)→(6,6)→(3,8)→(2,10)。请你画出他们的游览路线。 麟游县两亭小学学科导学案 班级 六( ) 科 目 数学 课题 倒数的认识 课型 问题解决课 主备教师 田安琴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2011年、8月、24日、 上课 时间 月 日(星期 ) 共 课时,第 课时 本期总计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在众多的数中说出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学生能用完整、正确的语言表达倒数。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3、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 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以及0、1的倒数。 导学 准备 核心 问题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主 要 导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导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修改或 补充 创设 情境 引入 主题 2 分 钟 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理解“互为”的含义。 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想法说的?能告诉大家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吗?指名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你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互为)另外找一名同学,你能再描述一下他们二人的关系吗?那我们能说×××是朋友吗?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朋友一样必须是一起出现,相互依存的知识呢? 2、简单理解“倒”。 同学们,你们今天的精神面貌真是好极了,老师有点惊呆了,出示“呆”,呆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你们喜欢文字游戏吗?出示“呆”的上下颠倒就成了“杏”,语文中的文字有这样的构字规律,比如(杏——呆;吞——吴;音——昱;士——干……)那么数学中的数也有这种规律吗?先来计算几道题目,计算之后相信自然会找到答案。 兴致高昂,准备与老师共同商讨。 各抒己见 ,配合老师做游戏 初步 探知 自主 合作 10 分 钟 小组合作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 1、发放《问题解决---评价单》。 2、大家能不能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呢? 3、老师逐组指导。 1、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探索按题目要求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 问题 展示 集体 评价 10 分 钟 1、汇报基本问题 (1)酌情指导。 (2)发表观点。 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评价得分。 2、回报重点问题 (1)指导 (2)小结 :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评价得分。 1、口答问题一。 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各小组派代表在板上展写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的结果。其他同学讨论未完成的问题或检查展写的结果。 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规范 指导 提升 能力 15 分 钟 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 1、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 2、老师进行规范指导。 1、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 总结 归纳 提升 意义 3 分 钟 总结全课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教 后 反 思 《倒数的认识》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六( ) 组名:  姓名:  创作:李秋艳 赵月琴 审核: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同学们,让你们自学发现一个数有自己的伙伴---倒数,并且要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技能目标:自己探究学习过程,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自学,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分析: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 课时安排 第课时 课型 知识链接:复习什么样的两个数乘积是1.(如: 2×=1) 问题导读(内容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想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等) 1、计算并观察算是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 = × = 5 × = × 1 = 2、认真阅读教材第24页,什么叫做互为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4、下面那两个数互为倒数? 6 1 0 5、继续阅读教材,看看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如: 的倒数是。 6 = 6的倒数是 6、想一想:1 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7、写出下面数的倒数。 35 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