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61389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一、机械安全技术第一节 机械行业安全概要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2、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3、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油化工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保机械和其他机械等12类。非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4、机械设备可能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5

2、、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由齿轮齿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6、保证机械设备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直接、间接和指导性三类。7、齿轮传动必须装置全封闭的防护装置。极其外部不允许由裸露的啮合齿轮。防护装置的材料可用钢板或铸造箱体,防护罩内部应涂成红色最好装电器连锁。8、皮带传动的传动比精确度较齿轮啮合的传动比差,但是当过载时,皮带打滑,起到了过载保护作用。9、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小于50毫米。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10、联轴器上突出的螺钉、销、键等均可能给人们带来伤害,最常用的防护是加防护罩,及型防护罩.11

3、、机械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乃至非工作状态都存在危险性.机械装置的非正常工作是指在机械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机械装置的非工作状态是机械停止运转时的静止状态。12、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物体打击(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机械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起重伤害(包括起重机械安装、检修、试验中)、触电、灼烫(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发的)、火灾、高处坠落(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坍塌、火药爆炸(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化学性爆

4、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14、预防机械伤害包括实现机械的本质安全和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的安全。实现机械的本质安全: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和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使人们难以接机器其的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15、保护操作者和有关的人员的安全: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志;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16、安全防护装置应与设备运转连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17、光感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18、紧急停车开关应

5、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于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连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不发生危险。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必须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19、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订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取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就可以在预订的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订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需要.包括: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限值、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20、典型的危险工况有:意外启动、速度变化的失控、运动不

6、能停止、运动机械零件或工件的脱落飞出、安全装置的功能受阻等。21、失效安全:设计者应当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现危险。相关装置包括操作限制开关、限制不应该发生的冲击及运动的预设制动装置、设置把手和预防下落的装置、失效安全的紧急开关等.22、定位安全:把机器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23、机器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安全防护装置、连锁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可调安全装置、自动调节安全装置、跳闸安全装置、双手控制安全装置。24、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要求:厂房跨度大于12米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车间通道照明灯应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大于90%

7、的车间安全通道长度。25、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车间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米,有单项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米.车间安全通道的要求:通行汽车的跨度大于3米,通行电瓶车的大于1。8米。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大于1。5米,一般人行道的宽度大于1米。26、车间生产设备分为大、中、小三类。最大外形尺寸大于12米为大型设备,612米为中型设备,小于6米的为小型设备。27、高于2米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对于低于2米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架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米。28、产品胚料等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间存放量的2。5倍.但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29、工件、物料

8、摆放不得超高,在跺底与跺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跺高不超过2米(单位超高除外),砂箱堆垛不超过3.5米。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与砂轮机安全技术1、 机床的危险因素:静止部分(包括切削刀具与刀刃、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毛胚、工具盒设备边缘锋 利飞边及表面粗糙部分,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台)、旋转部分、内旋转咬合、往复或滑动、飞出物。2、 机床常见的故障:没有采取安全电压,发生的触电事故;没有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未戴护目镜,发生的刺割事故及蹦伤眼球;无防弯装置或托架,导致长料甩出伤人等.3、 机床由于震动而产生的故障率占整个故障的6070%4、 事故预兆除利用人的听觉、视觉和感觉可与检测到一些明显的现象

9、(如冒烟、噪声、震动、温度变化)外,主要应使用安装在生产线上的控制仪器和测量仪器或专用测量仪器检测。5、 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砂轮禁止安装在正对着附近设备及操作人员或经常有人过往的地方。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米高度的防护挡板.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全砂轮直径的1/3.直径大于或等于200毫米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砂轮防护罩的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65度。砂轮圆周表面与挡板的间隙应小于6毫米。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毫米。6、 砂轮的使用禁止侧面磨削,用圆周表面做工作面的砂轮不宜用侧面进行磨削.不准正面操作,不准共同操作.第三节

10、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1。冲压的危险因素: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动作失灵、开关失灵、模具的危险等。模具担负着使工件加工成型的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能量的集中释放部位.冲压事故有可能发生在冲压设备的各个危险部位,但以发生在模具的下行程为绝大多数,且伤害部位主要是作业者的手部。2。冲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很广,包括改进冲压作业方式、改革冲膜结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置模具和设备的防护装置等。使用的安全工具一般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自行设计制造,按其不同特点,大致归纳为5类:弹性夹钳、专用夹钳(卡钳)、磁性吸盘、真空吸盘、气动夹盘。实践证明,采用复合模、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模具,或

11、者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也是实现冲压安全保护的根本途径。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形式较多,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等。机械式防护装置主要由3种类型:推手式保护装置、摆杆护手装置、拉手安全装置。4.剪板机安全技术措施操作剪板机时应注意:不应独自1人操作剪板机,应有23人协调进行送料、控制尺寸精度及取料等,并确定1个人统一指挥。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最少200mm。第四节 木工机械安全技术在木工机械上发生的工伤事故远远高于金属切削机床,其中平刨机床、圆锯机和带锯机是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几种木工机械。1。木工机械危险有害因素:(1)机械伤害,主要

12、包括刀具的切割伤害、木料的冲击伤害、飞出物的打击伤害。(2)火灾和爆炸,悬浮在空中的木粉尘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发生爆炸。(3)木材的生物效应,木材的生物效应可分有毒性、过敏性、生物活性等。(4)木粉尘危害,木料加工产生大量的粉尘能导致木肺尘埃沉着病(俗称尘肺).(5)噪声和振动危害。2。木工机械安全技术要求:“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和锯片有罩、锯条有套、刨(剪)切有挡”,木工机械的刀轴与电器应有安全联控装置。带锯机主要采用液压可调式封闭防护罩遮挡高速运转的锯条.木工刨床安全装置较适用有效的方法是在刨切危险区域设置安全挡住装置,并限定与台面的间距,可阻挡手指进入危险区域。手压平刨刀轴的设计与安装必须

13、符合下列要求: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第五节 铸造安全技术1。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2。铸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工艺布置:造型、落砂、打磨、切割、焊补等工序宜固定作业工位和场地,以方便采取防尘措施。(2)工艺操作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是破碎金属块料。(3)浇筑作业,浇包盛铁水不得太满,不得超过容积的80。(4)落砂清理作业,有时为提高生产效率,若过早取出铸件,因其尚未完全凝固而易导致烫伤事故.(5)建筑要求,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6)电弧炉的烟气净化设备宜采用

14、干式高效除尘器。(7)冲天炉的排烟净化宜采用机械排烟净化设备。第六节 锻造安全技术1.从安全和劳动保护的角度来看,锻造的特点是:灼热、烟尘、冲击载荷、作用力很大、工具和夹钳更换频繁、噪声和振动。2.锻造的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灼烫、噪声和振动、尘毒危害、热辐射.3。锻压机械的启动装置的结构应能:防止锻压机械意外的开动或自动开动。模锻锤的脚踏板也应置于某种挡板之下,操作者须将脚伸入挡板内进行操纵。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以消除水击现象。第七节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1、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2、安全人机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4个

15、方面:分析机械设备及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研究人与机器相互接触、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3、人机系统中解决安全问题的基本需求是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4、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性及人为失误状况。5、在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机器的本质安全性、机器的冗余系统失灵以及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等。第八节 人的特性1。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和横轴)来决定。百分位数是人体测量常用概念。表示某一测量数值所标志的群体数量与整个群体的百分比关系,最常

16、用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数位。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民族因素、性别、年龄因素、职业因素。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准则:最大最小准则,最小高度设计应使用高百分位身高数据;而操作力设计则应按最小操纵力准则设计。可调性原则。平均准则。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地域性准则。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2。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1.视觉:(1)暗适应与明适应能力,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约需要30min才能完全适应。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能够看清事物的适应过程,这个过渡时间很短约需要1min,明适应过程即趋于完成。眩光造成的危害主要有: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

17、的照度;减弱被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产生模糊感觉等。视错觉中常见形状的错觉有长短错觉、方向错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远近错觉及透视错觉等。3、视觉的运动规律: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进行。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当眼睛偏离视中心线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3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4、听觉的绝对或限是指人的听觉系统感受到的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强度值。人耳对频率的感觉最灵敏,常常能感觉出频率的细小变化.当几种声强不同的声音传到人耳时只能听

18、到最强的声音,较弱的声音则听不到,称为听觉掩蔽.5、人的感觉.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器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是从包括感觉反应时间到开始动作所用的时间的总和。一般条件下,反应时间约为0。10。5s,对于复杂的选择性反应时间达13s,要进行复杂判断和认识的反应时间平均达35s。6、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合理地选择感知类型,听觉反应时间最短约0.10.2秒,其次是触觉和视觉。7、人体特征参数:静态参数、动态参数、生理学参数(人体耗氧量、心脏跳动频率、呼吸频率计人体表面积和体积等)、生物力学参数.8、人体劳动强度参数:人在作业过程中所需的

19、能量是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ATP-CP(三磷酸腺甘磷酸肌酸)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提供.人体能量的产生和消耗称为能量代谢,常用的能量代谢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目前一般采用间接法,其基本原理是能量代谢可通过人体的耗氧量反应出来.能耗量通常以千卡表示.从事劳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和分解。9、能量代谢分基础代谢、安静代谢、活动代谢三种.活动代谢也称劳动代谢和作业代谢或工作代谢。活动代谢率=实际代谢率-安静代谢率。活动代谢是计算需要营养补给的热量的依据,也是评价劳动负荷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清醒、静卧、空腹(食后10小时以上)、室温20左右为基础条件.10、影

20、响人体作业时能量代谢的因素很多如作业类型、作业方法、作业姿态、作业速度等.11、人体每分钟内供应的最大氧量为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为3升/分钟。12、劳动强度指数I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应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按大小分为1级、2级、3级、4级.14、疲劳分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疲劳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主观感觉调查表法,分析脑电图,测定频闪值等。15。单调作业的分类:(1)Z型作业(如仪器仪表)、Y型作业(简单的重复操作)、X型作业(装配线、流水线的作业)16.由人的心理因素而引发的事故约占70%75。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心里

21、特征。影响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等.记忆的特征有:持久性、敏捷性、精确性、准确性。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括、判断和推理。操作能力是智力结构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转换器。性格可归纳为: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轻浮型和迟钝型等5种.在安全生产中有不少人就是由于不良性格促成了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伤亡事故的.在生产实践中常会出现以下2种不安全情绪:急躁情绪、烦躁情绪。第九节 机械的特性1、机械安全包括在机械产品预定使用期间执行预订功能和在可预见的误用时,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其次是机械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可预见的非正常情况下的任何风险事故时机器是安全的

22、。2、机械安全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系统性、防护性、友善性、整体性。3、在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中,设备的状态向量时设备异常或故障星系的重要载体,是设备故障诊断的客观依据,正确地掌握状态向量时进行诊断的先决条件.3、故障诊断的四个基本步骤:信号检测、特征提取、状态识别、诊断决策4、故障诊断技术:震动信号的检测和分析(振动信号一般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等来测量,对其低频振动,一般要从三个放卖弄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采样,对于高频振动,通常只从一个方向上进行检测)。油液分析技术(应用光谱油液分析和铁铺油液分析)。温度检测及红外线检测技术(常用探测仪器有红外测温仪、红外成像仪和红外摄像机)。超声探伤技术(

23、超声波时比声波振动频率更高的振动波)。表面缺陷探伤技术(包括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技术和涡流探伤).5、机械可靠性设计:所谓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的时间是广义的,可以是时间、也可以用距离或循环次数等表示。可靠度常用R(t)表示 ,称为可靠度函数表示。6、维修是为保持或恢复产品规定的功能采取的技术措施.维修性是指对故障产品修复的难易程度。7、产品结构的维修性设计包括:可达性、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维修人员的安全。第十节人机作业环境1、照度:指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司(lx)。测定工作场所的照度可以使用光电池照度计.一般站立在场所

24、地面上方85厘米,座位工作时取40厘米处进行测定。2、颜色的特性具有色调、明度和彩度三个基本特性。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白色明度大,纯白色反射100%的光,黑色明度小,纯黑色发射0%的光。彩度:颜色的三个特征中,只要一个发生变化,颜色既起变化.3、色彩可以引起人的情绪性反应,也影响人的行为.产生这种反应的原因一是人们的先天因素,二是人体过去经验的潜意识作用.4、色彩对人生理的影响: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色、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5、色彩对心理的影响有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尺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软硬感、色彩的情绪感。6、空气温度是评价热环境的主

25、要指标,它分为舒适温度和允许温度。人的舒适温度在21度正负3度。7、允许温度通常是指基本上不影响人的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安全的温度范围,其温度范围是舒适温度的正负3-5度。8、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相对湿度在30%-70%时感到舒适。9、热辐射包括太阳辐射和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有时可以相互代替。10、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的四种散热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11、舒适的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主管感到的舒适,另一种是指人体生理上的适宜度,比较常用的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作为标准的舒适度。1

26、2、评价微气候的四种方法和指标:有效温度(感觉温度)、不适指数、三球温度指数。卡特度分为干卡特度和湿卡特度两种。干卡特度包括度对流和辐射的散热效应。湿卡特度包括对流、辐射和蒸发三者中和的散热效果。13、高温作业有三种类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第十一节人机系统1、人在人机系统的三种功能: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操纵功能。2、人优于机器的能力主要有: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随机应变、归纳、推理、判断、创造性等。机器优于人的能力主要有反应和操作速度快、精确度高、输出功率大、耐久力强、重复性好、短期记忆、能同时完成多种操作、进行演绎推理以及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等。3、人

27、的作业方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工作时间内连续性作业,另一种是间歇性作业。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一般由输入、判断、输出可靠来表示。4、人机系统的可靠度采用并联方法来提高,常用的并联方法有并行工作冗余法和后备冗余法.5、机器的可靠性高于人的可靠性.为提高可靠性,宜采取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装置、自动保险装置等高可靠度机构组合方式。6、故障安全机构有以下几种:消极被动式、积极主动式、运行操作式。为便于检修故障、应采用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设备系列化的产品。第二章 电器安全技术第一节 电器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1、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2、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是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种类

28、、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3、电流值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室颤电流三种.感知电流指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男性为1.1毫安,女性为0。7毫安。摆脱电流是指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男性为16毫安,女性为10。5毫安。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人的室颤电流仅为50毫安4、人体电阻约为1000-3000欧姆,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500-800欧姆。5、电击的类型分为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分为单项电击、两相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三种。跨步电压中离接地体20米处的对地电压接近于零.6、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

29、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伤、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等。7、电气火灾爆炸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电气引燃源包括电气设备及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电弧形成后的弧柱温度可高达60007000度。甚至在10000度以上。8、变压器油箱内充有大量的用于散热、绝缘、防止内部元件和材料老化以及内部发生故障时熄灭电弧作用的绝缘油。变压器油的闪点在130-140度之间。9、雷电的种类:直击雷、闪电感应(闪电静电感应、闪电电磁感应)、球雷。雷电具有雷电电流伏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等特点。10、雷电的参数主要有雷暴日

30、、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陡度、冲击过电压等。1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资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人体受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起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妨碍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良或设备损坏。12、静电的起电方式:接触-分离起电、破断起电、感应起电、电荷迁移。橡胶、塑料、纤维等行业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高达数十千伏、甚至数百千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容易引起火灾。13、由于衣服与椅面之间的摩擦和接触分离,人体静电可达10000伏以上。14、液体在流动、过滤、搅拌、喷雾、飞溅、冲刷、灌注和剧烈晃动过程中,可能产生静电。15、中和与泄漏是静电消

31、失的两种主要方式。静电中和,带电体上的静电通过空气迅速的中和发生在放电时。静电泄漏,表面泄漏和内部泄漏是绝缘体上静电泄漏的两种途径。16、静电的影响因素有:材质和杂质的影响、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影响。17、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振荡频率,泛指在100赫兹以上的频率。危害:在射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高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可能产生感应放电,成为点火源。18、电器装置的故障危害:引起火灾和爆炸、异常带电、异常停电、安全相关系统的失效。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1、电气装置都必须由具备防止电击危害的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2、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

32、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工程上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都低于107欧姆米。绝缘材料分为气体绝缘材料、液体绝缘材料和固体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一般的电阻一般用兆欧表测量,测量时实际上是给被测物加上直流电流。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姆.3、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遮拦高度不低于1.7米,遮拦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8米.4、IT系统是保护接地系统,其安全原理是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但应注意漏电状态并未因未保护接地而消失。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在380伏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的电阻小于等于4欧姆,

33、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千伏安时要求电阻小于等于10欧姆。5、TT系统的接地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漏电设备上故障电压,但接地电阻的作用一般不能将触电危险性降低到安全范围内。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TT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工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6、TN系统(保护接零),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直接连接。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零点的单项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厂内低压配电的

34、场所和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系统。7、重复接地指PE线或PEN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他电再次接地。每一重复接地点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欧姆8、手持式电动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0.4秒。配电线路或固定式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9、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工作接地的接地店主一般不超过4欧姆,在高土壤电阻地区允许放宽不超过10欧姆.10、等电位联结分为主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11、电气设备的防触电保护分类:O类设备(仅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设备),OI设备和I类设备(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

35、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OI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有接地端子,I类设备金属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引出带有保护端子的电源插头.类设备,类设备。12、工作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位于带电体和不可触及的金属件之间(2M欧姆)。保护绝缘是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位于不可触及的金属件与可触及的金属件之间(5M欧姆)。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标志:“回作为II类设备技术信息一部分标在设备明显位置上。13、我国规定的特低压电压系统列等级为42V、36V、24V、12V、6V。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伏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

36、灯应采用36伏或24伏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伏特低电压。水下作业场所等应采用6伏特低电压。1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又称漏电保护,主要用于防止人身电击,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和检测一相接地故障。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30毫安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以作为直接接触电击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基本的保护措施。1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执行机构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盒试验装置构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最基本的技术参数包括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我国规定的额定漏电动电流值有0。00

37、6、0.01、0.03、0。05、0。1、0.3、0.5、1、3、5、10、20、30A共13个等级。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场所由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生产用电器设备等.第三节电器防火防爆技术1、爆炸危险物质分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蒸气)、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2、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区: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芬认为0区、1区、2区。、0区是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如油罐内部液面额定上部空间。1区是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

38、雾的区域。2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时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3、连续释放源分:连续释放、长时间释放或短时间频繁释放。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不经常只能短时间释放。多级释放源,包括一级和二级两种特征。4、通风的主要方式:自然通风、人工通风、5、划分危险区域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6、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20区、21区和22区。7、火灾危险环境按规定分为21区、22区和23区。8、防爆电器设备类型:I类电气设备、

39、II类电气设备、III类电气设备.9、引入设备保护等级目的在于指出设备的固有点燃风险,区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和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的差别.10、Ma、Ga、Da级的设备具有“很高”的保护等级。Gc、Dc级的设备具有“加强”的保护等级。11、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型式及符号分别是: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浇封型(m)。防爆电气标志表示Ex标志、防爆结构型式符号、类别符号、温度组别、保护等级、防护等级等。12、防爆电气设备选用一般原则是:应根据电气设备使用环境的区域、电气设备的种类、防护级别和使用条件等。第四节 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1)凡制造、使

40、用和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4)具有2区和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2、防雷主要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以及防雷击电磁脉冲。3、防雷装置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4、接闪器:指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5、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确定,滚球的半径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一类为30m、二类为45m、三类为60m。6、独立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附设接闪

41、器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7、内部防雷装置,由屏蔽导体、等电位连接件和电涌保护器等组成。对于变配电设备,常采用避雷器作为防止雷电波侵入的装置。8、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均应设置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等也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9、闪电感应的防护主要由静电感应防护和电磁感应防护两方面。10、电磁感应防护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11、闪电电涌侵入造成的雷害事故很多。在低压系统,这种事故占总雷害事故的70以上。12、为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油灌装油时,注油管出口应尽

42、可能接近油罐底部,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13、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得超过1M即可。14、为了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及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佩戴放静电手套。第五节 电气装置安全技术1、变配电安全要求:(1)门窗及空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mm10mm的金属网。(2)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之间、电力电容器的开关与其放电负荷之间应装有可靠的连锁装置。2、在不接地的10KV系统中,变压器的接地一般是其低压绕组的中性点、外壳及其阀型避雷器三者共用的接地3、高压开关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和高压

43、隔离开关.4、高压断路器是高压开关设备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开关设备。高压断路器有强力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5、高压断路器必须与高压隔离开关或隔离插头串联使用,切断电路时必须先拉开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接通电路时必须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合上断路器。10KV系统中常安装机械式或电磁式连锁装置。6、高压隔离开关运行中连接部位温度不得超过75,机构应保持灵活.7、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包括: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设备的防护、人体触及内部危险部件的防护、水进入内部的防护.8、电焊设备危险因素中,电弧熄灭时焊钳电压较高,达到70V。9、熔

44、断器熔体的热容量很小,动作很快,宜于用作短路保护元件。10、热继电器的热容量较大,动作不快,只用于过载保护。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第一节 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2、起重机械,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3、大型游乐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离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4、锅炉由“锅”和“炉

45、”以及相配套的附件。“锅”主要包括锅筒、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对流管束及集箱等。“炉”是指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空间和烟气流通的通道炉膛和烟道。“炉”主要包括燃烧设备和炉墙等。5、锅炉的工作特性(危害因素辨识):爆炸危害性、易于损坏性、使用的广泛性、连续运行性。6、压力容器,一般泛指在工业生产中盛装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的气体或液体,并能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7、最高工作压力指,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8、压力容器温度:(1)工作温度,是指容器内部工作介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温度,即介质温度

46、.(2)金属温度,系指容器受压元件沿截面厚度的平均温度.(3)设计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20,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9、压力容器按压力等级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按制造许可划分为A/B/C/D共4个许可级别.10、为便于安全监察、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I、II、III类),将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两组: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第二组介质:如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以下的化学介质,包括水蒸气、氮气等。11、桥架类起重机通过起升机构的升降运动、小车运行机构和大车运行机构的水平运动。臂类型起重机,通过起升机构

47、、变辐机构、旋转机构和运行机构等四大机构的组合运动.场(厂)内机动车辆,在特定区域内作业和行驶、最大行驶速度超过5km/h的;或者具有起升、回转、翻转、搬运等功能的专用作业车辆。12、发生锅炉重大事故时,要停止供给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熄灭和清除炉膛内的燃料,注意不能用向炉膛浇水的方法灭火,而用黄沙或湿煤灰将红火压灭;打开炉门、灰门,烟风道闸门等,以冷却炉子;切断锅炉同蒸汽总管的联系,打开锅筒上放空排放或安全阀以及过热器出口集箱和疏水阀;向锅炉内进水,放水,以加速锅炉的冷却;但是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切勿向锅炉内进水。13、锅炉爆炸事故:(1)水蒸气爆炸,锅炉容器破裂,容器内液面上的压力瞬间下降大气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对应的水的饱和温度是100。原工作压力高于100的饱和水此时成了极不稳定、在大气压力下难于存在的“过饱和水”,其中的一部分即瞬时汽化,体积骤然膨胀许多倍,在空间形成爆炸。(2)超压爆炸是小型锅炉最常见的爆炸情况之一。(3)缺陷导致爆炸,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腐蚀、组织变化等情况,导致主要承压部件丧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