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xx政府贷款实施xx市城市交通数字化及配套建设项目建议书利用xx政府贷款实施xx市城市交通数字化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xx城市数字交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项目概述3二、项目目标8三、xx市概况10四、市区道路交通124.市区道路124.道路交通运输124.道路交通流量134.交通设施134.交通事故14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六、项目建设内容17七、系统方案187.方案原则187.系统配置说明187.2.1城市综合信息管理中心建设187.2.2城市全要素地理信息系统及智能交通诱导系统软硬件建设247.2.3物流配送系统建设287.2.4信号灯控制系统287.2.5路口渠化改造327.2.6
2、标志标牌327.2.7设计咨询、工程监理及出国考察培训等费用33八、投资规模34九、效益分析369.社会效益分析369.经济效益分析369.间接效益369.直接效益389.贷款偿还能力409.还债资金来源40一、项目概述xx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又是一个新兴城市,自古以“山川灵秀,物产丰富,甲于西蜀”著称于世。xx建政,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1997年8月,国务院将原四川省乐山市的6县调整出成立四川省xx地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四川省xx地区而改设四川省xx市(地级市),下辖一区五县,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48万。中心城区城市规划管辖范围5
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城市人口13万。城市总规明确将xx城市性质确定为:以三苏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以发展新技术产业为主,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xx正致力于城市信息化建设,2001年8月,xx被建设部列为全国数字化建设示范城市,2002年6月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示范建设城市,我们将通过编制xx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发展指南、修编xx城市总体规划及编制旧城改造计划、xx市交通系统数字化软硬件建设、开发“数字xx”平台等产出建设,以及项目下各类培训,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水平,提高相关组织
4、机构的运作效率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并通过“项目”完成后对规划、战略的实施,把xx建设成21世纪经济发展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管理高效规范的城市,为新兴地区城市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范例。xx将城市交通数字化建设作为数字xx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交通数字化建设来带动整个城市数字化建设,以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来带动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建设。城市数字化建设包括了城市交通数字化的建设,这为ITS特别是面向城市交通的ITS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市交通网络是城市的骨架和动脉,城市数字交通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能否满足ITS建设的要求是数字城市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ITS与数字城市之间具
5、有紧密的关系,深入研究ITS与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联系与特点,处理好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关系,避免重复建设和相互制约,对ITS与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利用xx政府贷款实施xx市城市交通数字化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对xx实施数字化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xx作为一个新建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设施相当匮乏,全市几乎没有完整的交通标牌和完善的交通信号灯,迫切需要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作为数字化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ITS建设以及数字化交通系统的建设必须进行实时交通流量等信息的采集,如果没有交通监控系统,则无法采集到道路上实时的交通信息。第二,
6、目前xx公路收费系统基本上采用手工收费,交通信息分散管理,迫切需要进一步联网以实现提高收费管理水平,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道路交通收费系统、停车收费系统及车辆管理系统连成统一网络,以加强对车辆的管理以及提高收费管理水平。第三,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以及规划建设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前期测量、绘图等繁复的外业工作,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迫切需要开发建设全要素地理信息系统。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交通数字化建设开发出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为以后各项城市建设及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地理信息平台。第四,要想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软件系统建设必不可少,本项目拟开发集成ITS、GIS、物流等软件系统。第五,货
7、物运输,一个城市零售商业和生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系统的保障,xx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城市,一个在迅速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货运及相关物流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第六,建好一个先进的系统很重要,管好一个系统,让它能够能够正常的运行更加重要,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拟在xx培训能够进行系统操作、维护和研发的年轻工程师队伍,使系统能够高效率的运行,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第七,根据多次邀请欧美及国内专家研讨,如果按照目前计划的内容进行实施,xx将可以率先在国内实现比较完整的数字化示范建设,这对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国中小城市智能交通及数字城市的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第八,建设xx数字化智能
8、交通系统,无论从现实的迫切需要出发,还是从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考虑,都表明我们需要建设这样的系统。但由于xx建市时间短,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财政收入不高,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非常缺乏,要想在短期内实现上述目标单靠自身财力无法实现,需要通过多重渠道的资金援助及贷款,申请xx政府贷款将有助于促进xx智能交通及城市数字化建设,加速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的目标,申请xx政府贷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也是具有大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效益。纵观中国大中小城市,绝大多数依然存在交通秩序混乱、效率低下和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不高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城市建设随意性很强,规划设计整体水平不高,
9、缺乏系统性、合理性和前瞻性,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已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民众的普遍关注。如果我们坐失机遇,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混乱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若待城市“乱建”格局已定再治理将十分困难,且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东南亚及其它一些经济成长比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已有深刻教训,我们须引以为戒。一些有识之士一再提醒,在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建设须“认真研究,精心规划,合理建设”。而数字城市正是遵循科学合理地发展原则,着眼于从根本上变革城市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城市行为的高效与敏捷,建设数字城市以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数字城市作为国家十五期间的信息化
10、发展战略目标,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国家机关正在全力推进。ITS建设已被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作为未来交通建设与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可以预见,ITS与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重点与热点。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在于,在现有交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交通管理体系,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率,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畅通、快速、高效、低能耗的交通环境。2.1xx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城市,如果不编制一个具有战略性的交通规划,任何交通方案都无法成功实施。在目前的交通
11、和运输状况的基础上,我们要通过设计专业的交通实施方案,使各项资源被有效利用,从而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战略性的交通计划编制,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字化交通运输系统是经济发展和我们生活改善的首要任务。这类模拟系统将充分使用现有的交通调查及交通量数据来反推计算起讫(出行)O-D矩阵。这些O-D矩阵是把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就业等等)、网络及交通联系起来的桥梁。由此使交通预测成为可能。这样的交通预测模式系统同样可以计算,诸如收入、车辆拥有水平的变化对交通的经济影响。这是一个国际上公认的有实用价值的交通规划工具。2.2通过对现有城市基础信息的整理以及对
12、现有数字化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整合研发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交通控制平台,建成城市综合信息管理中心。同时进行接口设计,统筹整合现有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成果,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2.3开发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将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运输系统,建立起一套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体系,营造安全、快速、舒适、高效、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2.4开发物流配送系统,充分发挥xx作为川内交通枢纽的作用。2.5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设备,新建103线过境段等20余个
13、路口以及改造眉州大道等路口的交通信号、监控及诱导等的交通控制设施,提高中心城区路口的渠化率和灯控率,合理调整中心城区的交通流量,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阻塞和延误,提高执法水平,保证安全、畅通。本项目实施后,将使现有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35,行车延误减少30%,车速提高15。2.6在中心城区主要街道设置交通标志、标牌2000余块,充分发挥现有交通设施作用。 三、xx市概况xx市地处成都至乐山、内江、自贡,成都至雅安、攀西地区的核心地带和连接部,位于成(都)乐(山)黄金走廊的中段,距成都、乐山和峨xx均为60公里,北距成都双流机场仅40公里。xx市下辖东坡、仁寿、彭山、洪雅、青神、丹棱五县一区
14、,辖区人口346万,2002年,xx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8.9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增长10.4%。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9:39:32。人均GDP为4396元。xx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已较顺畅,通过辖区的有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成乐大件公路、213国道和106省道,岷江水道并行纵贯南北。 xx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古往今来曾培育出许许多多文化名人,其中突出的代表有西晋文学家李密,“唐宋八大家”中独占三席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辖区内风景名胜
15、遍布,旅游资源丰厚,东有融湖光山色于一体的仁寿黑龙滩;中有驰名中外的具典型四川园林建筑特色的三苏祠;西有跻身“国家森林公园十佳”第三位的洪雅瓦屋山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槽渔滩;北有长寿文化之乡彭山彭祖山和彭祖长寿城;南有“蜀中名寺”青神中岩寺、平羌小三峡。待这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后,可获得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xx位于成都平原,气候温和,市内农业相当发达,是历史悠久的粮、棉、油、猪集中产区和调出区,市内先后建成了几十个全国和全省粮油、肉、果、猪、牛、鱼、禽等生产基地。xx工业发展也在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境内矿藏丰富,有金、银、铜、铁、锌、煤、石膏、芒硝等20余种,其中芒硝储量达650亿吨。 总体而言,x
16、x市在西部中等城市中,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和可以持续发展的工农业潜在优势。四、市区道路交通4.1市区道路随着xx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区道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建市两年来,先后改造和新建了20条道路。建成区道路通车里程达84.6公里,比1997年增长240.2%;道路面积330.0 6万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506%;人均道路面积62.045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了775%;路面完好率达95%,铺装宽度在3.5米以上的道路面积为330.06万平方米。这些道路的建成和使用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性和车辆的通行率,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整体水平,节约了能源,降低
17、了污染。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市各类机动车辆的拥有量迅猛上升。2002年,全市拥有各类机动车辆近10万辆,比1999年增长了289%,非机动车10万余辆;按机动车绝对数计算,车均道路面积33.43平方米,机动车驾驶员10.11万余名。 4.2道路交通运输 随着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省道103线、106线的建成通车,全市半小时经济圈的格局业已形成,以及各区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使xx市城市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02年我市城区共有公交线路17条,每小时发车111班次,每小时客运量为六千人次,2002年
18、市区道路旅客运输量26667.6万人,比1997年增长了433.05%;2002年市区旅客周转量为350153人/公里比1997年增长了95.85%。货物运输量388.6万吨,比1997年增长126.99%,2002年货物周转量22215.5万吨/公里,比1997年增长了33.33%,交通运输量的迅速上升,又给xx市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4.3道路交通流量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迅猛上升,市区道路交通流量也日益增大。据2003年1月6日市交警支队调查结果显示,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一环路/眉州大道路口为1604辆/小时;一环路/三苏大道路口为836辆/小时。2002年市交警支队对
19、市区主次干道的行程延误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显示平均行程延误为18.73秒/公里。市交警支队分别于2003年1月6日和7日8:30-10:30时,14:000-17:00时两个时段,对三苏大道、一环路西段的平均速度进行了实测,结果显示主次干道平均车速为43.12公里/小时。 4.4交通设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xx市的交通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观。目前,市区主要道路平交路口91个,其中已经渠化的平交路口10个,采用信号灯控制路口6个;设置人行横道灯的路口1个,目前尚无电视监控路口和闯红灯拍照系统的路口。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市区道路共设置安全隔离设施4200米,比1997年增长 95%,施划交通标
20、线135公里,共施划道路45公里,占建成区道路总里程的70%,安装各类交通标志90块,比1997年增长91%,平均每公里交通标志达1.4块,设置指路标志52块。 4.5交通事故1997年,xx市122交通事故接报警系统正式运行,使xx市交通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2002年,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288起,死亡183人,经济损失2108233元,按全市目前98729辆机动车计算,2002年万车事故率为130.5次/万车,万车死亡率为18.53人/万车。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于1997年从原乐山行政划出,成立了xx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区设xx市。目前城市正面临市区扩大,人口
21、增加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市区面积在原旧城区的基础上扩大了近3倍,市区内交通状况日益复杂,省道103线、106线过境段均通过市区,交通流量日趋增大,机动车拥有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城区的部分道路、路口设计均不合理,已显现出其弊端,形成交通流的瓶颈,交通拥塞频繁。xx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而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城市交通系统则是首要任务。“城市数字交通(ITS)”系统能合理配置有限交通资源,改善我市目前的交通现状,同时ITS建设已被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作为未来交通建设与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数字城市作为国家十五期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22、目标,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国家机关正在全力推进。可以预见,ITS与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重点与热点。“数字城市”的建设包括了“城市数字交通”的建设,为ITS特别是面向城市交通的ITS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和动脉,“城市数字交通”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能否满足ITS建设的要求是数字城市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ITS的建设为数字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突破口。可见,ITS与数字城市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深入研究ITS与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联系与特点,提出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避免重复建设和相互制约,对ITS与数字城市的建
23、设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期望,通过国内外一些真正能解决我们所面临问题的一流专家和一流咨询设计公司的直接参与,综合运用传统交通工程和当代交通高新技术成果,最终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经济高效率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环保型且景观效果佳的有品位的城市交通系统。六、项目建设内容(一)根据目前交通管理现状和城市建设现状,经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确定如下建设项目:1、建设城市综合信息管理中心2、开发建设城市全要素地理信息系统3、开发智能交通诱导系统4、开发建设物流配送系统5、进一步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新建路口交通信号设施共40套。6、在中心城区设置交通标志标牌。7、为配合交通建设,对路口进行整备及开展相关配套建
24、设8、组织交通管理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考察。(二)上述主要建设内容应基于以下系统:1、交通信息和数据系统准确可靠的信息是关键,也是进行交通规划的基础。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层面的规划,要求的数据是不同的,如社会经济数据,交通统计数据,路网特征数据和各种工具/系统状况。要获得这些信息/数据,会涉及到各种要素及其各自不同的要求。我们建议首先定义什么是信息和数据系统。为了最好地利用这个系统,第一步必须要清楚地确定它的结构。从我们最近的项目中所获得的经验,证明这一步对清楚的展示信息系统里各要素的功用,性能及其要达到的目标非常重要。在确定了结构后,应建立数据收集系统,提出在数据需求及可能获得
25、的投资之间找到解决办法。为了把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连接到网络通讯平台,需要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专门技术。各种系统的接口应建成“开放式的”,便于系统的输入(收集数据)和输出(发布信息)。2、建议的决策支持模式系统xx的交通及网络模式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3、交通预测模式系统(静态)这类模拟系统将充分使用现有的交通调查及交通量数据来反推计算起讫(出行)O-D矩阵。这些O-D矩阵是把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就业等等)、网络及交通联系起来的桥梁。由此使交通预测成为可能。这样的交通预测模式系统同样可以计算,诸如收入、车辆拥有水平的变化对交通的经济影响。这是一个国际上公认的有实用价值的交通规划工具。4、
26、动态交通管理系统这是整个决策系统的重点。以上述起讫(出行)O-D矩阵作基础,再利用可采集到的动态流量等数据,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动态模式系统。它可以提供网络的交通运行状况,引路导航信息以及交通控制措施(如:收费、交通灯控制等)对交通的影响。应用此系统,结合专家的意见及经验,可以产生一整套的控制方案(专家系统)数据库,这既可以实时(上网)也可以非实时(脱网)。这对决策支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该系统可以提供特定地点的交通特征数据(诸如:流量、速度及运行时间等等)。5、模拟(仿真)模式系统进入小区域,我们可以建立一套模拟系统,以帮助设计、评估和测量交叉路口的实时控制、车辆分道和其他渠化及ITS措施。
27、实例是于2000年执行的中荷ITS上海内环高架桥首期项目及2001年执行的中荷北京二环路ITS项目。这些模式系统将是连贯的和统一的,它们可以把交通信息数据传送到一个或多个交通控制中心,并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交通状况执行一套控制方案。6、信息发布系统根据信息的特征,内容,方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信息的分布进行结构性的定义。第一部分提到的数据收集系统,加上第二部分的决策支持系统,这些一起将构成完整的ITS系统。要发布的信息内容可以从数据收集系统中取来,采用(第一部分提到的)经简单处理后的当前数据的形式;或经过(第二部分提到的)交通决策支持系统处理后,形成各个层面的预测信息(交通和网络状况)。形成的
28、信息(当前的和预测的),其特征和内容将供最需要的使用者(政府,交通机构,旅行者等)自行选择。但是,应该按照信息发布的方针和策略规定这项服务。我们可通过在交通规划和管理,以及新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使我们在不同的项目里都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包括“车载”技术,动态路线和旅行指导系统,和(运用实时GIS系统)的网站。七、系统方案 7.1方案原则l 将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放在第一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l 坚持统一规划,统筹整合现有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成果,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l 结合城市现有道路交通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系统设计留有完善、提高、扩展的余地。l 通过接口整合设计
29、,将全市其他数字化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一整套的数字化系统。l 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系统费用。 7.2系统配置说明7.2.1 城市综合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城市综合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指开发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办公平台,通过接口设计,为全市各行业部门数字化平台实现对接打下基础。系统利用城域网及GIS技术,建立起完备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1、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1)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出发点数字城市的本质是基于网络的住处服务。建设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城市空间基础住处管理与应用服务的有效途径。该系统必须以满足空间数据服务和共享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兼顾信息管理
30、和维护的需要。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以直观的图像或矢量数据为搜索引擎,让人们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的管理、检索、查询、分析和应用。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对城市空间基础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并且能为数字城市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可视化多元(多数据源、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相、多形式)空间基础信息服务的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其基本作用包括:a、作为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更新和维护的工具;b、成为城市其他信息平台和专业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的共享平台;c、为城市政府及各部门、市政公用机构、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基于空间住处的专业信息发布与交换服务;d、实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的管理、维护、发布、共享与
31、交换。(2)城市空间基础住处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遵循如下基本原则:a、标准化。各类信息的分类编码、数据交换格式、数据内容与组织严格遵循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b、开放性。必须面向空间住处的服务、分发、交换、更新和共享,能够方便地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动态信息支持;c、可扩展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充,系统具有可持续维护和发展的能力;d、先进性。系统建设中应积极运用新技术,充分利用遥感、GIS、数据库及网络技术等的最新发展成果;e、实用性。系统建设必须以实用性和可靠性为基本原则,保证能尽快地投入实际运作,发挥作用。系统的界面应直观、
32、简捷,充分顾及非GIS专业用户的需要。系统在运行、维护及大数据量处理、多用户并发等方面要有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f、安全性。城市管理信息安全性十分重要,系统设计与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数据与资料的保密与安全,防止数据的非正常损坏和丢失。(3)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a、数据方面(a)系统应提供完善的图形图像和属性信息的输入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现势性、一致性。能够让系统数据维护人员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各种方式操作、编辑和维护。(b)系统应提供完善的数据接口,能与各种常见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以充分保护用户的已有投资。(c)系统应同时支持矢量和栅格数据,支持历史数据的存储与管理。(d)系
33、统应提供一些常用工具来检测任何进入数据库的数据的质量和合理性。(e)系统应提供强大的数据安全管理功能,对系统内部数据采取双重备份措施,防止数据的损坏和丢失;对于用于网络交换和浏览器查看的数据要有防火墙设置,防止未授权用户下载或破坏系统数据库。b、管理方面(a)系统应提供方便的各种图形元素的输入和编辑工具。(b)系统应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完成对现在数据的查询、统计、分类管理,并可以根据查询或统计的结果生成满足要求的报表、图形等输出信息。(c)系统应提供多种分析功能,可以建立相应的决策支持模型,为宏观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d)系统应提供灵活、强大的数据输出功能,保证地形图、各类专题图
34、形以及系统生成的各类数据按照规范的要求的正确输出。(e)系统应提供WEB查询功能。(f)系统应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建设留有余地,保证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c、运行方面(a)系统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应符合目前国家的有关标准以及管理习惯,使系统能够高效运行且容易掌握和使用。(b)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包括对数据库的管理和系统使用的安全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管理等,并提供相应的安全管理工具,由于城市基础信息的保密性,系统的安全性显得尤其重要。(c)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包括系统运行的稳定和数据管理的稳定。(d)系统在网络方面应实用、合理,并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e)系统应有较灵活的图形显示和管理功能,使用户
35、能够较为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显示方式和表达特点。d、系统的总体结构(a)总体结构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对城市基础信息的管理,包括图像数据、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输入、输出、属性编辑、维护、管理等功能,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城市”提供一个强大实用的数据应用与共享平台。系统的总体结构可分为图像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主体模块和各子系统四大部分。其中,主体模块从整体角度考虑各个子系统的特点,为各子系统配置合理的运行环境和各项运行参数,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提供和维护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各个子系统在主体模块的基础上,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见图3-2-4所示。其中设置多级属性数据库的目的
36、是方便系统及用户的拓展。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图像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子系统主体模块数据发布子系统数据维护子系统查询检索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三级属性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二级属性数据库一级属性数据库DRG数据库DLC数据库DOM数据库DEM数据库(b)主体模块主体模块由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数据管理以系统资源管理等组成。其中,系统安全管理包括增加或删除用户、修改用户密码、设置操作权限;系统数据管理主要完成自由定义或选择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种数据及数据结构,包括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种属性数据表的生成等;系统资源管理的任务是设置和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的数据、数据结构以及系统的各种运行参数
37、,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c)子系统1)数据维护子系统,它主要突破性中种数据的转换、编辑、维护及更新等功能。数据转换主要包括各种图像、图形及属性数据的转入与转出;数据编辑主要完成本系统的图形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编辑、个性和质量检查;数据维护主要完成对正常运行本系统所需的数据的管理及系统参数据的配置;数据更新主要完成数据的局部更新处理。2)查询检查子系统。它主要实现缩放漫游、查询检索、图形数据和图像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多媒体技术以及响应远程用户的请求,并输出可视化的结果。3)数据分析子系统。系统应提供多种分析功能,并宏观决策提供相应的基础地理信息的支持,用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的辅助决策,以及学
38、校、医院、邮政、金融、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和选址以及其他应用。4)数据发布子系统。它主要是向授权用户或应用系统提供分级别的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帮助它们完成专题分析和应用。7.2.2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及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建设软硬件建设。通过开发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及智能交通诱导系统,为用户提供交通信息服务、优化的道路交通管理服务、紧急事件管理服务、电子收费服务、抗灾救灾交通管理服务、交通数据服务等。1、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包括:(1)为要出行的人们提供当时和预测的交通信息,帮助出行者选择最省时也是最省钱的出行方式。(2)给途中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通过车载的交通信息显示设施,为在途中的驾驶员按其需要提供要到达目
39、的地沿途的街道、交通状况、前方交叉口阻塞延误时间、去向指路标志、到达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及其他服务设施情况和目的地天气状况等。(3)路线导行,帮助在家或者工作地点要出行的驾驶员选择交通顺畅的路线,避开拥挤道路,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4)为旅行者提供信息服务,为外来或者出外的旅行者提供旅游地的衣、食、住、行、旅游与娱乐活动信息和预约服务;可以给旅行者提供地址,电话等的查询服务,用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时间、中途换乘车辆的到达时间,目的地的天气情况等。同时,为驾车旅游者提供停车场和汽车修理场的地点和服务状况。2、道路交通管理(1)交通控制:提供先进的交通流监测与分析技术的能适应交通流需要
40、的所谓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来提高车辆、行人通过交叉口的效率和安全。(2)交通异常时间预测与管理:这项服务,需使用先进的检测、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及时检测和通报交通异常事件,以提高管理部门、救护部门及其他处理异常事件有关的机构和人员堆时间的快速响应能力,从而降低事件对交通的影响。同时,用路上的可变交通标志或车内的交通信息设施,向上游车辆的驾驶员发布下游发生的异常时间,通报驾驶员绕道避开异常事件地段,换车道或减速通过异常事件路段,以避免后续车辆卷入异常事件或造成堵塞。(3)维护执行交通法规用摄像或视频摄像设施自动记录违规车辆,为执法者发现和惩罚交通违章提供支持,加强违章查处力度,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
41、通事故。3、公交管理服务(1)公交信息服务:通过用户家里或工作地点的交通信息服务终端、设置在交通枢纽、人流集中点、公交站与高速公路休息服务区等的交通信息亭内的交通信息查询台和显示屏、车载或用户手持的移动信息终端,提供公交信息,帮助乘客优选路线及转车换乘方案、了解车辆到站时间、拥挤程度、到达目的地时间等,提高公交服务水平。(2)公交运行管理:为公交管理人员提供车辆及其运行状况的信息,帮助车辆调度、准点运行;自动记录运行人员履行的任务、改善对运行人员的管理;记录车辆运行状况,改善车辆维护工作;帮助整理日常行政管理记录及报表。4、紧急事件管理(1)紧急事件通报(呼叫)系统:在车辆发生机械故障、撞车或
42、遭抢劫等的意外事故时,会自动向急救中心及管理机构发出有关事故地点、性质和严重程度等的求助信息,是乘客和驾驶员可以得到及时的急救。(2)紧急救援系统:急救中心管理机构得到急救求助信息后,通过急救车辆管理系统调度各种急救车辆并运用急救车路线导行和信号灯优先控制,使急救车辆可以在最短时间到达急救地点。5、电子收付费收费站向行驶中的车辆不停车地收取应收的费用。6、救灾交通管理灾害发生时,收集并发布灾情信息,为通过灾区车辆提供迂回路线,实施紧急交通管理,确保救援路线畅通。7、交通数据服务利用ITS信息中心、控制中心、管理中心、收费中心等生成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数据,经处理后,提供给交通规划、各管理和科研
43、部门,为交通运输规划、管理和科研服务。(如图1)信息中心控制中心公交管理中心商务管理中心收费中心交 通 数 据 服 务 中 心数 据 处 理交通运输规划部门交通运输科研机构工交管理部门商车管理部门其他管理部门(图一)7.2.3 物流配送系统建设通过建立物品信息数据库,完善配送网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统。7.2.4 信号灯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前端车辆检测器实时检测交通流信息,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对控制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构成整体优化的实时自适应控制,最终达到减少停车次数,降低交通延误时间,提高行车速度,降低油耗和噪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系统采用路控制器和指挥中心两级控制,路
44、口控制包括车辆检测,信号处理和信息传输三大部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在城市现有道路网络条件下,以合理组织交通流、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为前提,堆控制区域内的交通流进行实时监视、检测、控制、协调、诱导,提高交通警察的快速反应和处理交通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地改善控制区域内的交通状况。交通信号集中化控制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方法改善城区交通条件:l 改善运行安全条件l 减少在城区路岗内的开车时间l 减少在交通交叉路口的等候时间l 减少停车次数l 避免交通堵塞l 在关键情况下,对交通进行直接控制要达到上述目的,还将意味着:l 在人力和时间消耗方面将更加经济l 更高的城市生活质量,因为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水平将会降低,同时提高交通网络内的服务水平。l 对异常情况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达到决策方面的高速高效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 交通控制模式有:SCATS模式、SCOOT模式和TRANSYT模式,专业公司有:英国的SIEMENS公司,澳大利亚AWA公司,西班牙SAINCO-RRAFFIC公司,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