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6074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PDF 页数:206 大小:8.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6页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观潮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 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一.谈话引入1.今年农历八月十八,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联合现场直播 钱塘江大潮,同学们看了吗?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22.对于钱塘潮,你还了解些什么?3.生自由畅说。4.小结:那情景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二.理解课题1.“观潮”

2、(看潮)2.“天下奇观”(天底下奇异的景象)三.播放录象。(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看出,大潮汹涌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想不想 再看一次?让我们再次听听声音,看看画面,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四.教学“潮来之时”1.录象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也有,在哪呀?(3、4自然 段)2.自己读读3、4自然段,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 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3.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34.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那声音颤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潮远,声大而 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

3、模拟“沸腾”。“人声鼎沸”。读 出“沸腾”感觉)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横卧”。指 导朗读)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个别赛读、齐读)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5.小结: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啊!正如课文预习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板书)五.理清写作顺序。(课件演示)41.填空理解:(1)自己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2)指名填空。(课件演示:由远及近)2.师生分读。(是呀,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 时间的推

4、移来描写潮声潮水的变化。我们一起读读,体会一下。)六.指导背诵。1.老师留下括号里的词语,你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2.练习背诵。(自己准备)3.会背的一起来。(看着屏幕)4.小结:背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到钱塘江旁,和作者一起 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 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称为(天下奇观)!七.积累语言。1.咱们学习的这两个自然段中,词语非常丰富、生动,你们想不 想把它们积累下来?52.开展比赛。(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反应快,很快站起来 说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3.做读书卡。4.分组领读。八.运用语言。1.同学们懂得了词语意思,不过,会不会

5、用了呢?2.选用其中的二三个词造句(鼓励选用几个好词,说一段话)3.学生交流九.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了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叙述方法,积累了 好词佳句。学得不错。下节课板书设计:观潮6(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天下奇观 潮来时 如临其境有声有色教学后记: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7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

6、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耗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一一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生齐读课 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8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 纲式)4、小结。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 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

7、?请认真读一 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 时板书)4.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9五、布置作业作业超市: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2、课外阅读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 小笔杆子”本上。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二)内容探讨: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10(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8、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课后札记:3 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 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11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重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

9、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12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作者简介。2.揭示课题。(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132.检查反馈。(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

10、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 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 读的信心。)(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 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1.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 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142.检查反馈。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尊重

11、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 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 发学生边读边思。)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1)尝试有感情朗读。(2)朗读指导。(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 自主的阅读能力。)第二课时15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 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 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12、,了解作者观 察描写的精细、巧妙。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 观察、描写之巧妙。)(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16(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 文的什么地方?(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 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

13、一句。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B.有感情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7(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1.置疑。(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 生活,热爱美。四、作业1.背诵课文12、13自然

14、段。教学后记:184 火烧云教学目标(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教学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 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 课的主要任务。19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尝试题(一):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 特点。尝试背诵这一段。(2)学生尝试练习。(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

15、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 的兴趣。尝试题(二)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 些特点;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20(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3)交流学习过程: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马变化快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一转眼(静态一动态)狮子(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

16、化又多又快的特点。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尝试题(三):(任选一题)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 的变化过程。21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3)投影反馈,订正。五、课堂小结(略)教学后记:地一语文品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

17、 22山水水。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让大家一起分享。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 妙。课前准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 字材料。2、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口语交际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 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 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 23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 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指名一生上

18、台交流。听众反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 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 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 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4、再次指名交流。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24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 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

19、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 游”风景名胜展示会。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 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25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 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

20、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 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 写出来)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 月累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 各有特色)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26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 大作,默读皆可)。7、课外写作文。第三课时作文

21、讲评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 读自己的文章。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27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O教学后记:6 爬山虎的脚 28教学要求: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凯山虎的特点;理清 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

22、文主要内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2、学生准备水彩笔。3、爬山虎实物。教学过程: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 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瑰丽无比的五彩瑶池;感受了高 大的皂夹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观赏一种植物一 一爬山虎。、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29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 段。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

23、起的动 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 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思考:光光的 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 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30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c、颜色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4、根据你们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

24、,看谁画得最好。(教 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 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 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 的过程(怎样爬)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31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25、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 说出怎么爬。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 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 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 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怎么样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32(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

26、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五、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4、你们喜欢植物吗?说说你喜欢的植物的特点好吗?(学生说)板书设计: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33山 特点样子:像像(细丝)虎 颜色:嫩红(灰色)的脚 爬触一巴一拉、贴(牢固)教学后记:7 蟋蟀的住宅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

27、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34干燥、钳子、耐烦、宽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二、课前准备在课前观察蟋蟀和它的巢穴,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例如:隐蔽青草丛中隐蔽着一条倾斜的隧道。35干燥一一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不深不宽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弯曲一一顺着地势弯弯曲曲。平台一一那微斜的

28、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 就是蟋蟀的平台。4、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段落),找出叙述蟋蟀修建住宅 过程的段落。5、重点默读第五一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有些 特点,课文直接告诉了我们;有的特点,要联系上下文。6、画出蟋蟀住宅的剖面图(或简单的示意图),再指着图介绍住宅 的特点。7、用自己的话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完整地说一说(蟋蟀的住宅具有 这样一些特点:形状像隧道,是倾斜的、弯曲的,九寸深一指宽;它 修在向阳的地方,干燥;有出口,出口处有平台;内部墙壁光滑,地 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36第二课时1、运用上一节课认识的有关课文的表达方法,说说课文是怎样介 绍这些特

29、点的(用数字说明、打比方介绍、用拟人方法叙述)。2、怎样概括说明修建住宅的经过呢?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呢?认真阅读相应段落。3、一是写动工时间(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二是写怎 样挖掘(可以让学生找出表现蟋蟀挖掘动作的词语,用了哪些工具,体 会挖掘的不易);三是不断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即使在 冬天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o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可从三个方面去体会:一是用比较的方法,把蟋蟀和别的昆 虫进行比较(第二自然段),别的昆虫“临时”藏身,“不费工夫”,蟋 蟀“慎重选址”,“自己挖掘”,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二是把蟋蟀住 37宅的特

30、点和修建过程的艰辛与挖掘工具的简单联系起来思考,体会蟋 蟀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 者的情感。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有三个。第一句在文章的 开头:“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第二句在课 文第三段“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第三句在第七段末:“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J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5、要注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讨论:作者是怎么观察蟋蟀的,对我们有哪些启示?6、课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方法

31、,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抓 住特点,写一篇短文。或者搜集有关小动物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在同学中交流。教学后记:38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 移学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 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 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 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 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

32、纳并不是一个轻易 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 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 39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 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 处。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 有关的地理知识。2词句解析。(1)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好 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

33、觉。这句话引出了下文:由于病房 生活的无聊,魏格纳无意识地用食指在地图上画大陆海岸线,借以消 磨时光,引出了故事发生的起因。(2)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 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 40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不可思议”是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这句话是说,巴西在南 美洲,几内亚湾在非洲,中间隔着浩瀚的大西洋,然而,巴西陆地的 突出部分竟然与几内亚湾的形状非常吻合,吻合得令人难以置信。这 句话推进了故事的继续发展。(3)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 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浩如烟海”形容

34、文献资料非常丰富。魏格纳从那么多的资料中 寻找证据,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 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终于找到了证明这个学说的证 据。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经历的艰辛与 挫折。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4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 受和同学交流。三、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 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 题。学生自学

35、后,可以通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 读时理解。接着,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魏格纳的 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学生充分 读书后,同桌之间或小组内相互交流。42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把读后的感 受与同学进行交流。3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 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 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

36、想”是什么,理解“大 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 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 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 如何进行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43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4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 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 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

37、格纳获 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 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 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四、相关链接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 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 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 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 44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格陵兰 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大陆漂移说是解释地壳

38、运动的一种学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 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他根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在形状上 的吻合性和地层、构造、山脉的连续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亚 大陆古生物的相关性等事实,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之上,大陆曾经大规模地水平移动过。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块统 一的连续体,叫“泛古陆”。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加上日、月引潮力 的作自2亿年前的中生代开始,漂浮在硅镁层上的硅铝层逐渐自动向 西移动。到第四纪初期,形成现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轮廓。大陆漂 移说问世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自20世纪60年代海底扩 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大陆漂移说重新被人们所重视。教学后记:4

39、5语文地二学习目标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 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 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课前准备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462、准备“爬山虎”图片。第一课时读读写写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自由读记,读中正音。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住宅住址隐蔽隐藏洞穴倾斜平坦宽敞均

40、匀重叠空隙痕迹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读读记记1、读中正音。47指名读词,随时正音。按顺序齐读。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2、解释说话。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我的发现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读“小林”“小东”的话。成语故事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 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48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

41、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 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4、说故事。日积月累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 首歌。先听老师唱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2、读句正音。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 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2、熟读成诵,吟唱成诵。第二课时49口语交际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 观察”

42、的感觉真的不错。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 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 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主人选。501、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 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

43、现告诉朋友。第三课时习作指导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 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 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学生说题目,师整理。51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 的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 来。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

44、可以 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一一,要注意日记的格式。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6、学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评议。2、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 否清楚。第四课时52作文讲评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优秀习作的赏析。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3、誉写习作。教学后记:9巨人的花、教学目标53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 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

45、冬、孤独、狂风大 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二、教学建议1这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 顾已经阅读过的童话故事。2教学时,要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 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抓 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读、想象 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543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应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 法,紧紧抓住巨人的

46、表现与花园里的情景展开教学。如,对比巨人回 来前后花园里的情景: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是 什么情景?(先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话说;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最后通过朗读表现这种情景)又如,对比巨人醒悟 前后的变化: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什么样的?应该怎 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 后有什么体会,或是有什么发现。对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 说法,如“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要 强求一致,也不要盲目拔高。4体会

47、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也是本课教学的 重点之一。可以让学生在明白了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自 己喜欢的部分。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与同 55学合作演一演;如果对童话的语言感兴趣,可以深入读读有关段落;如果对人物形象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展开人物形象的讨论。在充分交 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5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易受方言音干扰而读错,要提醒学生借 助汉语拼音读准确,如:“允”应读yiin,不要读成riin或y6ng;“拆”应读chdi,不要读成ch。另外,“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短 语中发生变调,应读作hub历loo本课要求会写的1

48、2个字,大都笔画 繁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易错字“添”的右下角是“小、”而 不是“小”,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包含这个部件的字,如“慕”,以加深 印象,避免错误。本课生词较多,要提醒学生在读书时加以注意,将识字与学词结 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其中一些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 仔细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纷纷逃窜”,“窜”是“乱跑、逃走”的意思,多有贬义,而在课文中用来描写孩子们的 行为,则生动地表现出巨人的可怕训斥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反 56衬出巨人的冷酷无情。又如“任性”“冷酷”,巨人用这两个词语自责,体现了巨人对自己行为的深深的悔恨。6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

49、搜集、阅读童话的要求,在教学 时要落到实处。可以分阶段要求,把综合性学习贯穿于整组学习的始 终。有条件的话,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童话;如果条件有 限,可以师生共同搜集;必要时,教师可以直接提供一些童话供学生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小青石就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可以推荐给 学生阅读。另外,“资料袋”中介绍了童话的一种分类方法,以及著名 的童话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可以利用这个资料袋,引导学生搜集、阅 读童话。同步阅读中编选了格林童话中的勇敢的小裁缝、张天翼的不动脑筋的故事和叶圣陶的祥哥的胡琴,可以让学生 在活动过程中有计划地阅读。教学后记:5710 幸福是什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

50、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 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 到了幸福。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 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 是什么。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58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 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 题)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