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99907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7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丽丽(吉木萨尔县委党校,新疆吉木萨尔 831700)摘要新疆吉木萨尔县是多民族聚集地,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着各地游客,乡村旅游产业日趋成熟。本文分析了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自然环境问题凸显、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管理服务能力不足、普惠发展红利较弱等,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民俗文化;问题;对策;新疆吉木萨尔;南部山区中图分类号F592.7;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3)20-0195-03DOI:10.

2、3969/j.issn.1007-5739.2023.20.05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多项推进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2018 年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 年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把文旅发展纳入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产业模块的乡村旅游,对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乡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地理位置优越,民俗文化丰厚,充分挖掘、保护和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并对乡村发展活力的激发、农

3、民就业增收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具有积极作用。1发展现状1.1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风俗或习俗,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的文化现象,具体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旅游经济是“旅游活动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现象和关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总和”2。民俗文化和旅游经济属不同领域但联系紧密,相互促进与发展。旅游经济是由需求与供给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其中文化就是需求和供给的具体对象之一。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文化商品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民俗文化旅游爱好者提

4、供了该商品的消费需求,拉动了经济发展。为此,“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3的原则,实施以旅游促进民族团结计划,推动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地方旅游特色及作用1.2.1人文地理优势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有泉子街镇、大有镇和新地乡,地处天山北麓前山盆,区域总面积 1 105 km2,平均海拔 1 400 m,景色优美,气候独特,素有天然氧吧、养生之地的美誉,属典型的山区逆温带气候。境内车师古道通过连接南疆、北疆的古丝绸之路而成为全疆重要旅游线路之一。依托伴行公路沿线打造了百花谷、野狼谷、小分子画家村等精品旅游线路

5、和景点,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农牧、医养等与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长年来,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 10 余个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谐共处,涌现出一批民间艺人。1.2.2民俗文化特色吉木萨尔县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见证了车师重镇的繁华,还有雄踞于天山北麓的北庭都护府的兴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以舞龙舞狮为主的社火表演、以新疆曲子为代表的地方戏曲、以“花儿”为传承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农历六月初六千佛洞庙会等形式多样的民俗品牌文化。多年来,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呈现了新时代民俗文化的新气象。第一作者 张丽丽(1989),女,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E-m

6、ail:收稿日期 2023-01-30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20 期农村经济学195现代农业科技2023 年第 20 期农村经济学1.2.3对乡村旅游经济的推动作用吉木萨尔县高度重视民俗旅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相继出台政策措施,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地方文化、开发特色文化。如以小分子画家村为中心,打造文化润疆示范点,编制文创产品提升规划,用好当前已入驻的画家、书法家等资源,举办艺术双年展、百花节和雕塑创作营等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的节庆活动。围绕河谷步行体验圈和伴行公路自驾观光圈,以花儿沟、新地沟等自然风光为依托,沿线布局胥家泉畔民宿、画家工作室、太阳部落、石器美术馆等。大力培育白皮大

7、蒜、黑小麦杂粮、有机羊等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网红产品,推动“后备箱工程”和线上经济发展,形成村村联动发展的局面。2存在的问题2.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村旅游目的地主要以绿色生态环境的观光为主,通常情况下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尤其在山区,景区内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也不完善,遇到节假日等旅游高峰,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停车位也供不应求。此外,受客观条件限制,水资源不稳定,多以旱厕为主,而公厕数量少且相隔较远,与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及需求不符,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阻碍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2.2自然环境问题凸显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4。

8、然而,在实际开发中,个别行为导致原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也使各类垃圾不断增加,如随处可见的残羹剩饭、酒瓶、食品袋等,给乡村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降低了乡村旅游美感,甚至会引发其他污染,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2.3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乡村旅游长期规划不足,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技术能力有限,缺乏创新,多以农家乐为主,且经营理念、吃住环境、娱乐设施传统,模式相对固化。在产品开发方面缺乏创新型人才,存在抹掉特色、淡化时代、千村一面的现象,在起初的新鲜感得到基本满足后,同质化的旅游项目、乡村环境会给游客造成审美疲劳,降低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2.4管理服务能力不足区域范围内

9、民俗乡俗过于集中,为吸引顾客大打价格战,扰乱乡村旅游经济市场,不利于农村区域范围内旅游产业的发展。现有农家乐、民宿、景点虽较为集中,但未进行统一管理,不能形成合力,发展不均衡。乡村旅游行业的从业者文化素养相对较弱,专业性不强,旅游服务质量不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限制了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2.5普惠发展红利较弱乡村旅游产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连接城乡、沟通工农、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作用强的独特功能,促进了城乡从单向向双向流动的转变,使大量工商资本投入“三农”工作中,资金聚集效应明显,但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管理技术应用不广。除个别农户为农家乐提供时令蔬菜、肉、蛋、奶等

10、农副产品外,一般群众享受旅游业发展红利不明显,受益群体覆盖范围有限。3对策3.1兴建基础设施,绘好发展蓝图将全域旅游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确保旅游规划与县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化产业规划等衔接,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高品位打造。优化配套设施,新建环保公厕,增加垃圾箱投放点位,完善标识标牌内容,建立接待点,提高接待能力。以整村改造提升为突破,争取各类项目,提升农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村。以重点旅游环线为依托,争取援疆资金,不断完善闽疆文化创作交流基地及周边基础设施,打造文化润疆示范区。以民宿聚集区为抓手,争取乡村振兴资金,对乡村主干道两侧外立面进行改造。3.2聚焦生态

11、保护,夯实发展根基紧抓吉木萨尔县打造南部山区康养旅游基地及全域旅游示范县的有利机遇,科学分析旅游资源基础和优势,邀请设计院修订并完善全域旅游规划,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规划评审会,并邀请相关负责人、“四老人员”及农家乐业主参加评审会,听取多方意见,完善设计内容,力求规划在保护好乡村原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植入民俗文化元素。将农家乐、民宿建设和“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以蝴蝶谷、大西岸山庄、乡愁、羊圈酒吧等为代表的生态型、经济型、乡韵型、园林型主题农家乐和民宿。探索村党支部+党员活动日模式,组织党员参与全域旅游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凝聚发展合力。依托山水林田优势,196重点发展以“艺食住行”为

12、主的乡村风情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大山深处的人家”变为“心神向往的港湾”,打造景乡一体的发展定位。举办雕塑创作营活动,邀请全国雕塑家及全国艺术院校学生组成的创作团队、根据采集整理的乡土材料创作雕塑艺术作品,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3.3精准产品定位,推动可持续发展围绕“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环线,结合高低错落的地形优势,修建文化广场,设置文化展示墙,展现马王庙历史文化、大小海子自然景观等元素,展示乡土文化、历史渊源,讲好当地故事。借助天山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等活动,适时开展旅游专题推介会,举办乡村音乐美食节、牦牛宴等各类主题活动,提升乡村活动参与

13、度和体验度,吸引新疆内外客流。大力发展牦牛、野山鸡、赤松茸、羊肚菌、野椒蒿等特色产品,实行食材经营户定点收购、生产户定向供应,不断迭代升级和持续增强乡村振兴示范点活力,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增收。在各个农家乐、民宿设立农副产品代售点,重点培育特色农副产品品牌,种植白皮绿嘴大蒜、五彩土豆、黑小麦杂粮等经济作物和特色小杂粮,推广天山有机羊、绿色跑步鸡等品质好、叫得响的餐桌食材。积极打造特色手工坊,主营回民特色糕点加工,形成集生产加工、技能培训、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加工厂。推动海棠果、草莓、人参果、油菜籽、奶制品、手工马具工艺品等农畜旅产品的加工、出售,提高产品附加值,持续增强

14、乡村振兴示范活力。3.4协调层层联动,提升服务水平成立农家乐合作社、文旅合作社和物业管理公司,形成旅游合作社+农家乐运营管理模式,制定住宿、餐饮、服务、价格、环境、卫生“六统一”标准,规范农家乐管理。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成立机动服务队,充实农家乐、民宿服务人员,同时在提高服务品质上下功夫,针对接待礼仪、菜品提升、民宿服务等方面开展培训,组织乡村旅游从业者外出观摩学习。适时开展特色菜评比活动,提高菜品质量,对已开业和计划开业的农家乐、民宿逐个入户,帮助策划改造提升,实行“一户一策”,组织从业者座谈讨论,促其抱团发展、共同提升。此外,为应对旅游市场变化,加大网络营销力度,举办抖音直播、网络安全等系

15、统培训,并跟踪调查培训成效。只有提高农村旅游地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才能够提高农村旅游地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3.5创新提质增效,树立富民新形象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继续在年货节、百花节等节庆活动举办旅游推介活动,加强旅游交流合作并邀请重要旅游企业实地考察,加大景区运营资金投入,完成组团营销。借助山区海拔高、负氧离子含量高的优势,村党组织积极引导民宿改造,以特色主题民宿为支撑,重在推出集休闲度假、绿色康养、房车露营、文化艺术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打造康养圣地,实现集体分红、村民受益。通过抱团发展,连锁营销乡旅景点,引导组合形成具有市场导向的农旅套餐产品,不断组织乡村音乐美食节

16、、牦牛宴等各类主题活动,提高乡村活动参与度,吸引县内外人流,为农服务,为集体增收。鼓励并引导困难群众充分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从事环境卫生保洁、特色种植和畜禽养殖业。引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依托大型庄园、农家乐、民宿打造蔬菜和林果采摘示范园,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以打造“后备箱工程”和电商平台拓宽本地农产品销路,提升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水平,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参考文献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 普国安,王静.旅游经济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3 宋瑞.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展望J.旅游学刊,2020,35(6):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张丽丽:吉木萨尔县南部山区乡村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