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调研汇报10月17-20日,针对近期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突出,社会反应强烈情况,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社保处赴四川省成城市、南充市和眉山市等地,对其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四川是中国人口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在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方面进行了主动探索,在全国含有一定代表性,对下一步推进全国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含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四川省农民工留守家眷基础情况 (一)农民外出就业基础情况 四川省共有农村劳动力3760万人,共转移和输出14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39.6。其中,输出青壮年劳动力约有1000万,且常年在外。现有农村劳动力中还有1100
2、万人需要继续转移,未来,每十二个月还将增加50万待转移劳动力。南充市劳务输出人数在四川省名列第一。全市外出劳动力187万人,关键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新疆、西藏、成渝等地域。其中,40外出人员从事建筑业,40人员从事机械、电子、服装等制造业,20人员从事餐饮、商业、家政等服务业。眉山市共有271万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104.44万人,关键从事服务业、加工业、建筑业和企业务工等工作,农民工平均打工6.3年。 据以前相关调查,在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中,夫妻双方均外出百分比,合江县为48.6,遂宁市33.8,内江市东兴区35.5,简阳市石桥镇58.8。夫妻一方外出百分比在四地分别为39、6
3、7.2、23.4和41.2。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带来了留守家眷尤其是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一系列问题,已经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显著不良影响。 (二)留守家眷基础情况 据初步统计,四川省有留守儿童500万人以上,大多数为处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城市农村有留守儿童10.3万余人,约占农村学生15。成城市金堂县共有留守家眷近4万人,其中留守儿童22799人,占全县学生总数35以上。 南充市是四川省劳务输出基地县之一,留守家眷面宽量大。全市共有留守儿童43万人,约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57。在部分学校和教学区,留守儿童已成为学生主体。营山县星火中小学、凉风小学和联升小学417
4、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3123名,所占百分比高达74.8。国家级贫困县仪陇县留守儿童有10万人,所占百分比达成62.99,嘉陵区留守儿童百分比达成63。全市共有留守妻子80多万人,60岁以上留守老人110多万。 眉山市也是四川省劳务输出基地县,留守家眷百分比很高。依据该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对下辖6个区(县)、20个乡(镇)、21所农村学校调查结果,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51.2,81留守学生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农民工家庭有留守老人占78.8。青神县共有农村留守儿女8118人,占全县儿童和青少年24.9,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儿童总数40.1。 二、四川省农民工留守
5、家眷面临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女问题 一是留守儿女学习上缺乏父母辅助和督导,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下降,甚至学业荒废。留守儿女多数年纪较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没有父母学习教导,同时还要帮助年迈祖辈负担家务活和农活,造成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据眉山市对3102名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成绩优异占13.1,很好占26.5,中等偏下和较差占60.4。留守学生在小学阶段在校率达成96以上,但进入初中阶段后在校率就大幅度下降。遂宁市某中学入学新生为216人,初三毕业时仅剩130人,辍学学生中大多数为留守学生。 二是生活上缺乏父母关爱,造成亲情失落。留守儿女大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好友
6、代为监管抚养,少数留守儿女甚至无人监护。90以上留守儿女感到有父母不在身边孤独感,半数以上父母也显著感觉到留守儿女变得缄默和任性,80以上留守儿女存在不一样程度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据眉山市对3102名留守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性格健康开朗为1032名,占33.3,内向害怕、任性自私、孤独封闭为2070名,占66.7。 三是行为上缺乏父母管教,造成道德失范。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直接管教,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通宵上网打游戏等不良行为。据遂宁市大英县下六个月对全县学生操行评分统计,留守儿童操行评分为较差百分比为26,其它学
7、生百分比为7.7。据绵阳市救助站统计,8月至6月,该站收留救助627个流浪孤儿中,45是没有监护人留守儿童。据遂宁市蓬溪县统计,整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80以上为留守儿童所为。 四是安全上缺乏父母监护,造成频受侵害。留守儿童和单亲或留守老人乃至亲戚生活在一起,因为缺乏必需监护,溺水、触电、食物中毒、斗殴等意外伤亡事故发生率很高,甚至还出现被拐卖、强奸等恶性事件。多年来,留守女学生被拐卖和强奸案例呈上升趋势。 (二)留守老人问题 一是被迫从事繁重农活和家务劳动,老年生活质量下降。据调查,农村外出劳动力父母中,60岁以上仍从事农业劳动占96以上,在农忙季节大多数老人天天劳动时间超出8小时,造成相
8、当一部分老年人不仅无法安度晚年,还更为辛劳,身体健康情况普遍不佳。 二是难以胜任管教孙辈责任。留守老人文化素质偏低,文盲率超出40,绝大多数老人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学习教导和思想教育。而且,留守老人要从事农活和家务劳动,时间和精力上均无法负担照料孙辈责任。 三是经济贫困且生活单调。儿女外出打工并没有显著地改善留守老人物质生活水平,相当一部分老人陷入生活贫困。遇有紧急情况,留守老人难以得到儿女立即帮助,外出儿女通常在父母重病时给部分资金支持。同时,外出儿女极少和留守老人进行沟通,打电话回家话题关键为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在较大程度上还无法缓解老人孤独。留守老人娱乐活动过于简单,除了看电视、聊天、赶集
9、外就基础上没有别消遣方法,大多数乡村也还没有建立起含有实际活动内容老年协会。 (三)留守妻子问题 一是劳动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留守妻子独自负担全部农活和家务劳动,还要照料老人和孩子,75以上留守妻子感到生活压力过大。据青神县调查,62.7留守妻子认为自己在丈夫外出期间碰到困难,其中57人认为最难是农业生产,60.8丈夫在农忙季节从不回来,60留守妻子天天在田地里干活时间超出8小时。同时,留守妻子还要负担起教育孩子责任,因为文化程度低,65人是中小学文化程度,32是初中以上文化,文盲占3,所以普遍感到教导孩子学业比较吃力。 二是夫妻感情缺失,家庭功效失衡。外出务工使得夫妻双方观念和习惯产生了差异
10、,轻易引发矛盾,婚姻出现危机,不少家庭走向解体。据相关部门统计,多年来,农民工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因夫妻一方外出务工而造成离婚占农村离婚案件百分比高达50以上。留守妻子也成为农村犯罪案件尤其是性侵害案件中关键受害者,农村性侵害案件中被侵害者为留守妻子占70。 三、四川省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做法和成效 针对大量农民工外出就业,农民工家眷问题突出现实状况,四川省党委政府采取综合方法,出台对应文件和措施,主动探索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路径。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动引导推进试点工作 早在,四川省妇联等群众组织就配合全国妇联进行了相关留守儿童问题调研。下六个月,在听取省发展改革委调研汇报基础
11、上,四川省领导果断决议,决定选择成城市等部分农民工输出集中地域,进行针对其留守家眷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成全部、南充、眉山等试点地域下发了专门文件,配置了一定量资金,探索了基层政府集中托管和分散服务相结合,校为基础、村组配合,民办公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有效模式,搭建起了农民工留守家眷社会化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为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积累了初步经验。 (二)试点地域具体做法 1、成城市做法 成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妇联在对全市留守家眷生产生活现实状况进行调研基础上,选择彭州市军乐镇和金堂镇作为试点区,实施农村留守家眷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试点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妻子为目标群体,采取“集
12、中托管和分散帮助”相结合方法,建立起以镇域家庭服务中心为关键、镇村服务网点为支撑、覆盖全镇农村范围留守家眷服务网络。 在服务平台方面,建立农村留守家庭服务中心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集中托管场所,和村级分散服务网点。在服务内容方面,建立定时信息报送制度,对留守家眷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分别对留守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对留守儿童建立监护人联络制度、情况汇报制度、个人疏导制度和课外活动制度;对留守妻子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同时,依据留守家眷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补充服务功效。在服务队伍方面,组建以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村组干部为主体专职和兼职服务队伍,以老师、医护人员、民政和公安人员为主志愿者专业服
13、务队伍,以社会各界关心农村留守家眷人士为主社会志愿者队伍。 成城市两个试点镇共建成2个镇级家庭服务中心,27个村级服务站,2个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集中托管机构,组建了近370个人员组成镇村两级志愿者服务队伍,建成2处妇女创业示范基地。试点做法得到所在镇广大农民群众高度认可和欢迎,当地群众也主动参与到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金堂县还为留守儿童建立了专题档案,落实教育管理责任制,主动探索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寄宿制管理、托管教育和对口帮教在内教育管理新模式,并主动寻求社会各方对留守家眷关爱。三溪镇建立了集家庭服务中心、校村服务站、关爱中心、村组服务网点群、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一体服务网络体系,创办家长学校,设置
14、热线电话,开展医疗保健应急帮助、亲情沟通、学习教导、维权及帮困等服务。 2、南充市做法 南充市依靠职能部门、基层组织、农村中小学校和支农服务体系,构建综合留守家眷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县两级政府把处理留守家眷问题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实施季度检验和年底考评。基层组织主动协调、处理留守家眷在学生教育、生产事务、老人儿童等方面出现本身难以处理问题,并在生产事务方面探索出了多个行之有效服务形式。市委宣传部、教育局、财政局、团委、妇联、劳务办和机关工委组成留守学生关爱行动联络会议制度,建立家校联络制度,开展模拟家庭活动、亲情交流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完善留守学生档案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嘉陵区白
15、庙乡组织成立生产互助队、家政服务队和治安联防队,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三个方面互助和有偿服务工作。一是以社为单位落实土地转包和代耕服务;二是以院落为单位,从事留守儿童寄养、老人帮扶、学生就业、住房守护、财产守护等服务;三是由村社干部包片实施院户治安联防,开展常常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眉山市做法 眉山市成立由团市委、妇联等17个组员单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各组员单位开展工作。建立了留守学生教育管护制度和管护网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家校定时联络制、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宣传站和管理网站,创建心理咨询室、亲情活动室、校外活动阵地等。 青神县对农民工留守家眷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做到人
16、员、责任、方法和经费“四落实”。以县政府妇儿工委为牵头单位,教育、财政、妇联等17个部门分别落实具体责任和责任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成立农民工留守家眷社会化服务援助站,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网站。 (三)初步成效和社会效应 经过试点探索,四川省在建设留守家眷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初步经验,社会效果开始显现。一是促进农民工外出就业人数深入增加。成城市经过试点项目标实施,深入促进了试点地域农村劳动力输出,同时有效缓解了多种社会矛盾,加速了农村友好社会建设进程。二是改善了留守儿童学习情况。南充市初步建立了对留守学生进行管护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模式后,留守学生入学率和就学巩固率普遍提升
17、。和相比,该市留守学生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提升了1.08和1.35个百分点。三是留守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连续好转,心理素质显著增强。四是干群关系和治安情况得到改善。据嘉陵区白庙乡反应,试点融洽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治安情况显著好转。五是社会各界反应良好,责任意识增强。眉山市试点唤醒了家长责任意识,激发了社会参与热情。青神县试点受到国务院两纲通讯、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近100家媒体宣传报道,该县服务网点取得亚洲开发银行3万美赠款,其工作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指定教授组肯定。 四、提议和启示 一是应高度重视,抓紧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 农民工及其家眷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
18、个长久和普遍存在问题。目前,中国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已经达成1.14亿人,估计未来全国范围内还将有1.5亿左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妥善处理农民工留守家庭问题,能够为中国外出就业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为其营造一个良好后方环境,促进城镇统筹发展。妥善处理农民工留守家庭问题,也是全方面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加紧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要求。所以,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抓紧出台相关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指导性意见,从政策上给予引导,从制度上对现有做法加以规范,从资金上给予保障。 二是应发挥各级政府、群众团体、企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主动性,建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可连续运
19、行农民工留守家眷综合服务网络。 农民工家眷碰到问题包含众多方面,含有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方法。应在各级政府提倡支持下,充足发挥群团组织、基金会、慈善协会、中介组织、企业、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力量,引导其广泛参与四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事业中来。应依据不一样地域特点,采取基层政府主办、社会各方参与,或群团组织主办、政府协调支持,再或民办公助等多个形式,共同探索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 三是以应外出农民工集中地域为关键,试点探索处理留守家眷问题多个模式 目前,部分地方自发探索了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多个模式,积累了部分经验。不过这些探索还不够规范、成熟,极
20、难说含有广泛推广适用性。以后应在政府相关文件指导下,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农民工输出地集中大省、大县和关键乡镇进行先期试点。结合不一样地域实际情况,对不一样模式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一样模式适用条件,探索含有一定推广价值、能够切实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中长久模式。 四是应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关键管护服务对象,建立兼顾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客观需要农民工留守家眷综合服务体系。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影响深远并极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问题。处理农民工留守家眷问题应以处理留守儿童问题为关键,采取集中托管、寄宿制学校安排和分散结队服务等多个方法,因地制宜地处理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安全问题是留守儿童面临关键问题之一,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全部要从法律、政策、制度等方面明确服务提供方、服务接收方、监护人等各自责任,做到既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问题也应一并考虑。可利用外出农民工和社会各方将留守家眷看作一个特殊统一群体整合关注效应,统筹计划处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问题。应根据政府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家庭自愿有偿参与标准,建立以乡镇为关键,县、乡(镇)、村相互配合农民工留守家眷综合服务体系,构筑处理农民工家眷问题全方位责任和服务网络,为留守家庭提供安全防护、亲情互动、心理抚慰、学习教导、应抢救援、生产帮扶等方面保护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