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南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调研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93319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南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思南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思南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思南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思南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思南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汇报公布日期:-04-22 依据中共思南县委常委会议纪要7号“同意成立相关加紧我区农村扶贫开发进程地县联动课题调研组,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要求,今年3月,县政协牵头,组建了由黎忠发副主席任组长,县政协经济委、县委政研室、县扶贫办、财政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为组员调研组,经过深入关键扶贫乡镇、村组调研,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调研座谈会,搜集整理扶贫工作相关资料,特形成本调研汇报。一、我县扶贫开发取得关键成绩和经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制订了全县“十五”、“十一五”扶贫计划,坚持把治穷作为治县基础策略,将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根据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

2、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思绪,瞄准扶贫对象,突出扶贫关键,使我县贫困乡镇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贫困群众基础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增收门路稳步拓宽,脱贫致富基础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取得关键成绩至期间,我县共争取并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2091.5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资金13982.58万元,坡改梯(财政资金)项目资金414万元,退耕还林项目资金10306.91万元,以工代赈项目资金4883.8万元,信贷扶贫项目资金33555.1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8949.09万元。全县贫困人口从22.17万人(按人均纯收入1196元口径)降低到10.06万人

3、,平均每十二个月降低1.211万人,年均降低5.5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63元增加到2997元,年均增加9.93%。1、基础先行,真扶贫。十年间,共投入扶贫资金18812万元,用于建设村级公路189条、1387.13公里,其中新修846.85公里,维修540.28公里;完成道路桥梁建设9座,交通环境改善惠及188个村147880人。投入2069.55万元完成蓄水池建设1689个,蓄水量83416.7立方米,铺设人饮管(渠)道428.5公里,浇灌渠道59.2公里,处理了242个村129905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增有效灌面508亩。投入150.8万元,新建(维修)村小教学楼33栋,新增教室56间

4、2060平方米,惠及33个村17408人。投入169.7万元用于新建21个乡镇46个村综合服务室,建筑面积4025平方米,受益人口88096人。投入56.67万元,在90个村312户实施了“模改数”电视接收工程,使我县农村电视覆盖率达88%以上。投入86.4万元实施规格810立方米沼气池共720口,使32个村720户受益,年经济效益70余万元。2、产业化扶贫,扶真贫。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关键,着力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山区发展后劲。十年间,完成植物营养液叶面肥推广5.04万亩,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推广玉米良种良法1.16万亩,推广脱毒甘薯种植2万亩,新建原种储藏室一间100平方米,引

5、购原种种苗9万株,建设脱毒甘薯原种繁育基地16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9120亩,其中:金银花5080亩,吴茱萸1200亩,太子参1150亩,玉竹1080亩,其它610亩;规模种植黄花菜、豇豆810亩;新建茶园基地1000亩,建大棚蔬菜基地2个。引进优质种猪8630头,内推“二元”母猪9516头,发展商品牛养殖5516头,发展养殖户5810户;种草养羊项目直接扶持农户1000户,覆盖贫困人口4180人,完成人工种草25160亩,新建羊舍31900,投放基础母羊4只,投放种公羊500只;在许家坝项目示范区修建办公楼600平方米,草场公路11.2公里,水池(窖)7座2100立方,受益覆盖面包含到80个

6、村4008人。十年来,全县扶持养殖大户5210户,共贴息450万元。扶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思南县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累计达52万元,贷款贴息2万元,帮助企业带动2万余人就业;扶持国家关键扶贫龙头企业贵州省思南县亿农绿色产业贷款贴息11万元,扶持思南县益农生态农业贷款贴息9万元。3、扶贫和扶智并举,扶好贫。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和转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为推进城镇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人力保障。十年间,开展各类扶贫培训班1463期,普训366372人次;“绿证”培训5798人。其中,完成干部培训26325人

7、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560人次,转业转产培训9662人次。在东华乡东瓜溪村建立扶贫开发培训学校,由县扶贫办派一名干部任声誉校长,村支两委共同抓好农民文化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经过培训,村民素质得到较大程度提升,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4、突出整村和整乡推进,大扶贫。经过整合资源,集中资金、集中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开展整村推进和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我县开启实施关键贫困村整村推进,实施142个,已经过验收142个,投入各类扶持资金3310.98万元,建成项目698个,共有28400户113600人参与整村推进扶贫,人均增收172元,其中贫困户5112户,贫困人口2

8、0448人,项目标覆盖率达成了80%以上。1月,我县首先对省级一类贫困乡胡家湾乡开启了整乡推进扶贫系统工程。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同志作为该乡扶贫联络领导,曾几度亲自带队深入调研,亲自过问,亲自督促,现场办公帮助破解路难、水难、电难、学难、医难、产业发展难等重大问题;新华社思南扶贫工作队数次深入该乡调研,开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整村推进工作;省直党建扶贫工作队连续多年驻乡帮村扶贫;县委组建15个党建扶贫工作组,召开党建扶贫整乡推进誓师大会,举全县之力,从不一样渠道、不一样角度融入大扶贫格局,推进该乡围绕“一山一水一路一集镇”发展思绪,建成“万亩核桃之乡”。6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亿元,使该乡面貌发

9、生了翻天覆地改变。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大减。全乡贫困人口(按1196元口径)由末4251人下降到底2944人,降低贫困人口1307人。二是农民收入大增。末,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2800元,比721元增加了20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靠近翻两番;粮食总产量6181吨,人均粮食占有量395千克,吃饭问题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建提灌站2个、小水窖170个7300立方米;实施了街上、竹园、黄坝、长林坝等10处人饮工程项目,新建浇灌沟渠50公里,清修沟渠45公里,新增浇灌面积3675亩,改善浇灌面积160亩;投入1120万元建成张家寨胡家湾南盆长28公里通乡通村油路,投入309.5万元完成

10、通村通组公路改造工程项目9个共60.5公里,新建通组公路3.5公里,投入40万元建成乡农村客运站;建沼气池2200口;整合投资206万元,搬迁向家岩地质灾难隐患点48户群众;投资60万元完善了灯塔“侨爱新村”建设;投资196万元,全方面完成114户危房改造;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完成7个自然村寨串户路硬化;投资1600万元对15个村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前后对集镇街道和小学公路进行了硬化;全乡14个村93个组(自然村寨)基础实现了“三通”(通路、通水、通电)。四是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实施了南盆小学扩建工程,新建了14个村计生服务室、综合服务室、卫生室,兴建(扩建)了移动机站,实施了电视“村村通”和

11、广播“村村响”工程,修建了黄坝村文体设施和周家垭农民体育场,全乡上学难、看病难、通讯难、信息难、健身难情况得到极大改观。五是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投资40万元,在竹园养殖场旁新建3000平方米标准化养殖场,使全乡规模养殖小区面积达成近10000平方米。扶持返乡创业大学生田大鹏,带头承包竹园养殖场,存栏能繁母猪160头,后备母猪70头,种公猪3头,商品猪150头,带动了全乡63户养猪大户。发展核桃7000亩、板栗1500亩、枇杷200亩,建成5个核桃集中园区。六是贫困人口素质逐步提升。大力实施劳务扶贫工程,70%农村劳动力掌握12项职业技能和农村适用技术。七是基层组织战斗力得到增强。在省、地、县党

12、建扶贫工作队(组)帮扶下,培养了一支永不离村“扶贫队”,有力确保了扶贫开发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八是招商引资带动发展。县委、县政府利用该乡水能资源丰富有利条件,采取超常优惠政策,成功对接并引进央企投资35亿元正式开工建设总装机3万千瓦七里塘电站,建成后总库容达479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必将带动该乡旅游业、水产养殖业和其它产业大发展。,我县实施了孙家坝镇十个村党建扶贫整乡推进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取得关键经验1、切实加强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关键性认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来抓。紧紧瞄准贫困群

13、体,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战略,因地制宜地创新扶贫开发方法,分类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标准,完善政策方法,实现处理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条件和贫困村生活环境同时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素质同时提升。为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思南县强化领导,细化方法,协力攻坚。不停充实和完善扶贫工作领导班子,县、乡(镇)、村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列入重大议事日程,和全县经济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布署,一起检验,上下联动,切实搞好扶贫开发工作。每个正县级领导每十二个月4次以上、副县级领导6次以

14、上带队深入贫困村寨和所联络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和乡村干部一起共同分析致贫原因,商讨脱贫方法。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十二个月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12次,每十二个月召开全县专题扶贫开发工作会1次,明确各级各部门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和绩效考评机制,每十二个月均出台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各乡镇制订扶贫工作对应方法。实施任务逐层分解,责任逐层落实到人,形成层层有责任,层层有任务,层层有问责,一级抓一级工作格局,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思想、组织和制度确保。2、抓住项目和资金两个关键,确保扶贫工作真扶贫、扶真贫,不出事。我县严格根据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和资金

15、安全运行。首先严格项目管理:一是瞄准对象,科学计划。依据先难后易标准,深入调研,依靠乡村干部组织召开群众会征求意见,从群众最需要之处入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筛选项目,自下而上制订计划项目。二是严格项目实施前、中、后公告公告制。县乡两级经过电视、网站、政府公告栏等形式对批复项目进行公告,对项目实施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动态公告,完工后立碑公告,接收群众监督。三是严格项目监督检验。组织扶贫、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到各项目点检验项目实施情况3次以上,并把检验统计立案。县扶贫办班子按三个片区,定时或不定时对项目进行跟踪督促检验。四是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制订项目后续管理措施,明确具体管

16、护人,做到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确保项目长久发挥效益。五是严格自下而上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乡村级自查,县、地复查验收,直到各级验收均合格为止。其次严格资金管理:一是项目资金实施专户存放,专账核实,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拨款程序。依据项目实施进度按相关百分比进行拨付,资金拨付实施多级联签制。三是结合县情制订思南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措施(暂行),确保资金到村到户,规范安全。四是严格实施县级报账制。完善了资金县级报账回补制,每批次资金报账由用款乡镇提出申请,经县扶贫办审批后,由县报账中心按批复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审核,报账再回补剩下资金。五是大宗物资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严格管理。六是严格审计制度

17、。项目完成后,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形成审计意见书。七是每十二个月组织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1-2次检验监督。3、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符合实际扶贫开发路子(1)引导群众不停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针对我县贫困地域群众观念落后、文化素质较低特点,经过开展“思想文化六进村”、“四帮四促”等活动,加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她们革除过分依靠政府而“等、靠、要”旧观念,树立最终要靠自己发展才能根本处理多种矛盾新观念;帮助她们大胆革除满足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旧观念,树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新观念;帮助她们革除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旧观念,树立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为人先新观念;帮助她

18、们革除只讲投入、不讲产出旧观念,树立起投入和效益要相适应新观念。(2)实施三个战略带动。一是实施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把大力扶持和培育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突出位置。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营共同体,发挥农业产业化带动作用。二是实施科技推进战略。不停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关键,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关键,逐步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农技推广新机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不停加强和外面交流和合作,和

19、贵州大学、省农科院建立院校合作机制,聘用李桂莲、王天文等著名蔬菜教授担任全县蔬菜产业发展顾问,贵州大学汤德元教授担任全县畜牧产业发展顾问。结合“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雨露计划”等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定时组织送科技、送良种、送信息下乡活动,加大乡土人才培训力度。经过多种路径,努力提升农民种养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千方百计把市场、企业、农户联络在一起,有效地提升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三是实施市场拉动战略。主动培育和发展农村人才、土地、劳务、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立即为农民提供经济、科技、市场信息。多年来,数次组织县内龙头企业参与全国、全省性农产品交易会,活跃了市场流通,对引进县外企业到我县

20、建立原料基地发挥了关键作用。(3)整合各方力量,营造大扶贫工作格局。充足发挥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作用,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投入,连片开发,整合项目,让项目产生抱团效应。一是根据“整体计划,县为单元,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综合开发” 和“统一计划,部门投入,各记其功”标准,采取行业扶贫和专业扶贫相结合,整合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发展产业化,集中投入农村较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入整村推进和整乡推进扶贫系统工程。,我县作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示范县,在无专题资金投入情况下,融资投入1亿元,对32所学校(教学点)、104个教学班、3350名学生进行了撤并整合,新建7所寄宿制小学,吸纳贫困山区孩子8758人,其中

21、寄宿3462人,有留守儿童2636人,单亲家庭342人,让贫困山区孩子住进了一个安全温暖、团结和睦新家,得到了省地领导高度好评。二是整合扶贫项目,对思林电站库区移民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做到移民搬迁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如在文家店、三道水、香坝、枫芸等移民乡镇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助推2万移民成功搬迁。三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营造良好舆论气氛,充足利用多种含有影响力媒体宣传扶贫开发工作及其好工作方法和优异事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搞好党建扶贫、计生帮扶、社会帮扶和挂钩扶贫,形成强大协力共同推进扶贫工作。(4)利用金融杠杆来撬动,村民互助扶贫摘穷帽。采取“政府出大头、农民花小钱”方法,根

22、据“要求用途、有偿借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监管到位”标准,在贫困村建立农村扶贫互助合作社。互助金筹集方法关键为扶贫资金占大头,每户家庭其中一名成人交纳50元即可入社。社员在互助社借款额度标准上不高于5000元,借款期限最长不超出十二个月,年占用费率为36%。互助社所收占用费收入,关键用于扩大资本金、帮助特困农户发展生产和办理村内公益事业。全县有14个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合作社,1107户家庭入社,累计向农民发放借款311万元,其中向贫困农民发放借款189万元,占借款总额6072%;农民累计还款1549万元,按时还款率达92%,没有出现资金损失现象。互助社帮助处理了贫困农民既缺乏开启资金,又无抵

23、押物用于贷款大难题,推进了18个村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带动5431户农民实现增收脱贫。二、现在我县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及原因(一)分布情况经过近十年扶贫开发,我县贫困人口从22.17万人降低到现在10.06万人(按1196元贫困标准同口径计算),伴随经济发展,国家提升了贫困标准为1500元,使我县又增加贫困人口9.22万人,全县贫困人口达成19.2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4840人),占全县农村人口61.21万31.5%。在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达48.5%,18岁以上至60岁以下青壮年占17.2%,大中专及以上文化占3.2%,高汉字化占6.5%,初汉字化占18.5%,小学文化占

24、42.3%,文盲半文盲占29.5%。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包含全县27个乡镇,关键集中在海拔较高、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335个村。(二)关键原因思南属于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68万,其中农村人口达61.21万,且全县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所以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较多。一是文化素质偏低,观念陈旧。在贫困人口中,大部分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传统农业时代,懒思索、怕困难、怕担风险和“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之受教育程度低,接收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机会少,收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全县农村低保人口仍然有20余万。在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初

25、汉字化程度占95.4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57,因另外出务工人员大全部从事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收入增加缓慢。二是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0亿元,人均5882.35元,比“十五”期末增加了126%,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为经济总量小,和全国全省全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五分之一。财政总收入完成2.71亿元,人均仅398.53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六分之一。三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带动能力不强。全县产业结构比为37.5:21.3:41.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有待深入优

26、化,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比较落后,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带动能力弱;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三、制约我县扶贫开发关键原因(一)自然条件差。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属经典喀斯特地质地貌,境内海拔在3401363米之间,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石漠化较严重、保水性差、自然灾难多发等,这是造成思南长久处于贫困一个关键原因。(二)农村人口素质亟待提升。因为受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地域等原因影响,全县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不高,传统落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参与扶贫项目建设主动性不高,自我发展意识淡薄,自我发展能力普遍较低。全县劳务输

27、出比重大,在家劳动力关键以老弱病残、妇女为主,综合素质全部较低,给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三)贫困面大。全县和全省其它县(市、区)相比,在贫困面、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等方面,仍然处于落后位置。在全县27个乡镇561个村中,属扶贫开发关键乡镇有21个,其中一类1个,二类13个,三类7个;关键村335个,其中一类108个,二类203个,三类24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所占百分比仍然很大。按贫困新标准计,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9.28万人。到现在为止,全县仍有181个村未得到“整村推进”式扶贫项目。(四)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在交通方面,基础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但较边远村寨交通通达和通

28、畅率还不高,改造县乡道路、村道及新修建通村公路规模不到计划总任务50%。在水利方面,全县无一座中型以上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人均保灌面积现仅0.43亩,全县中低产田土面积达85.3万亩,尤其是干旱缺水型达28.5万亩;部分自然村寨土地贫脊,自然居住条件差,人畜饮水困难现象仍十分突出;全县石漠化面积1549.1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69.45%;全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共1348.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60.48%。在电力方面,全县中压电网网架微弱,大部分10kV线路分支线过长,10kV线路多为钢芯铝绞线,可靠性不高,380V/220V 低压配网电压质量较差,不利于电压调整。在教育卫生方面,关键

29、表现在城镇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不停向城区及乡(镇)中心涌入,造成城区及乡(镇)中心教育资源结构性缺乏,生均校舍面积低,要达成“两基”巩固提升新标准还有很大距离,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普高和职高学生百分比不协调。全县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城镇差异还比较突出,群众看病难和因病返贫现象还不一样程度地存在。另外,融资难也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一个绊脚石,即使农户小额贷款在本县已经开展,但小额贷款服务方法和手段全部很落后,金融部门设定了很多限贷条款,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服务广度深度上没能发挥应有作用。现在,全县还没有一家为农民提供快捷、高效信贷业务村镇金融服务组织。因为资金投入不足,现在在全县范围内,群众行路难、上学

30、难、饮水难、就医难、通讯难等问题还仍然不一样程度地存在。仍然存在农民穷、财政穷“双穷”问题,关键以依靠国家支持和上级财政补助为主。(五)产业支撑不足。思南涉农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0%,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值低,农业产业化也才刚刚起步,发展不平衡。农民关键收入起源除靠外出务工外,仍然关键是靠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有待深入推广,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有待深入探索和实践。(六)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一是经过“两基”验收后,思南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入学率有了较大提升,但老师队伍建设却存在着不少微弱步骤,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绝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因为没有财力物力和人力

31、支撑,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三是缺医少药问题仍很突出,乡镇医院条件差,村级卫生室从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然存在。(七)扶贫队伍、扶贫机制不够健全。因为缺乏专业性人才,在完成全县扶贫项目标编制、扶贫资金争取、扶贫项目标监管上显得很吃力,很多工作需要借调外单位人员完成。扶贫部门对扶贫工作只包含到项目编制和资金监管,缺乏对项目实施监管,对项目实施情况不够明晰。政府机构改革后,多数乡镇是临时安排人员开展扶贫工作,造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高。四、加紧扶贫开发进程对策探索和提议思南县因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所以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

32、)对策1、加大政策争取力度,加紧整村整乡推进扶贫步伐。进入“十二五”计划期,各级各部门全部必需抢抓多种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加紧发展、加紧转型、推进跨越”发展主基调,不停加大对上政策争取力度,搞好项目标计划编制和贮备,千方百计争项目、抢项目,实施好项目,为新一轮扶贫开发打下坚实基础。2、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并举。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并举,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打造环境生态乡村结合。提升农村扶贫开发水平,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建设国家生态屏障发展机遇,以治理水土流失为目标,以培植森林资源为关键,着力计划引进实施清洁能源小水电开发、乌江饮水浇灌大中型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石漠化治理、地质灾难防治、退

33、耕还林还草、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同时,根据新农村建设标准,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主动推进以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主生态能源建设,进行村容村貌综合整改,展现农村“蓝天、青山、碧水”田园风光。3、重视实施产业化扶贫。以加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契机,和统筹城镇发展结合,和新农村建设结合,充足发挥贫困地域自然、人力等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开发式”、“参与式”扶贫模式,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不停壮大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大兴特色产业,搞好土地流转,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之路。关键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激励

34、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培育经纪人,发展营销大户,建立产业协会,引导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提升农产品商品率,实现特色产业流通增值。广开渠道,大力开展招商扶贫,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六产四带”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生态畜牧、生态茶、无公害蔬菜、烤烟、经果林、中药材等六大产业。加紧建设许家坝-张家寨-鹦鹉溪-东华畜、烟、茶产业示范带,凉水井-思唐-邵家桥-塘头蔬菜产业示范带,孙家坝-邵家桥-塘头精品水果示范带,长坝-香坝中药材示范带,大力发展一批绿色果品、优质烟叶、有机茶、中药材、无公害蔬菜和高效畜牧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力度,加强对农业科技进步支持。加紧良种引进、动植物疫

35、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推广,主动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省型农业。要深入加大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对农户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主动争取更多产业扶贫政策处理,农民产业发展投入不足问题。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大力培育现代农民,主动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技能。4、整合资源,连片开发。充足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粘合剂”作用,以“整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为平台,采取“统一计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确保效益、各记其功”措施,整合发改、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教育、卫生、住房和城镇建设等单位和部门资金集中投入到试点区域,确保试点工作资金投入力度

36、。水、电、路未处理,实施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扶贫,点、线、面有机结合;灾后无法就地扶贫和本身无发展能力实施救助扶贫;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居,实施搬迁扶贫或就业转移扶贫。一是要深入加强组织领导。不停强化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加强对整乡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组织领导。二是要深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以贫困群众利益为重,以帮贫扶困为己任,摒弃部门利益,协调配合,认真履职,加大扶持投入。三是要深入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建立领导小组定时联席会制度,适时召开组员单位联席会议,督查部门扶持任务落实情况,立即处理扶贫工作中重大问题。建立逐层负责目标考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资金管理,把各项工作任务细

37、化,逐一落实到位。5、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扶贫开发,既要加强贫困地域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主动为贫困群众牵线搭桥到外地就业,又要搞好外地务工农民工扶贫,处理好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农村问题,保障输出劳动力正当权益。加紧户籍制度改革,对在城镇有稳定收入起源(固定职业)、有固定正当住所农民工,支持向城镇迁移安家,让其享受和所在城镇上学、就医、参保、就业等相同政策。激励贫困地域农民根据“依法、自愿、有偿”标准,采取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置换等多种方法,加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离土离乡发明条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多个渠道,大力开展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技能培训、

38、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认真细致地对贫困乡镇、村组、人口及劳动力培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切实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切实制订好本县扶贫培训计划。到“十二五”末,努力争取完成实施职业技术培训50000人,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65000人。劳务输出达成30%以上。6、继续实施搬迁扶贫。加强移民扶贫和生态移民、以工代赈异地搬迁扶贫相结合,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相结合,帮助搬迁户开辟新增收门路。对居住在边远山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特困人口,继续实施搬迁扶贫,把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相结合,加大搬迁扶贫支持力度。7、大力加强信贷扶贫。根据小额扶贫到户信贷贴息资金“扶贫到村,

39、扶持到户,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要求,加大信贷扶持产业力度,主动探索到户扶贫信贷资金扶持发展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农户走发展产业化扶贫路子,实现农民有效增收。8、招商引资促进脱贫。用好用活扶贫政策,瞄准扶贫对象、瞄准项目、瞄准市场,计划和编制一批含有特色优势扶贫招商引资项目,多形式进行项目推介,利用外来资金借力发展,借鸡生蛋。扶贫政策中能融入招商引资就要主动融入,扶贫项目能经过招商引资实施就要主动开展项目编制、项目推介招商。关键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互助专业合作社项目、营养健康产业园项目等招商,经过农业龙头企业、村镇金融组织、产业园区建设,带动产业壮大,拓宽融资平台,打造产业聚集。围绕

40、扶贫政策、扶贫范围、扶贫对象将招商引资融入其中,勇于打破陈旧框框套套,勇于废除部门利益思想,搞好项目引前、引中、引后一体化优质服务,给外商营造一个宽松、舒畅创业环境。9、强化扶贫队伍和体制机制建设。一是不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充实扶贫工作队伍,把作风优良、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干部充实到扶贫工作队伍,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需要。二是加强民主管理,深入完善对扶贫项现在、中、后公告公告制。提升扶贫资金分配、项目实施和实施效果透明度,把贫困地域对扶贫项目标选择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结合起来,让群众有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她们明确具体帮扶项目、帮扶单位、资金起源、技术方法和目标要求,结合实际自主选定扶

41、贫项目,优先安排能让多数村民受益项目。三是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经过完善项目评审、专账和报账、审计考评制度,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确保支农资金规范、安全和高效运行,愈加好地促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四是实施扶贫工作“倒计时”制度。倒排任务,倒排时间,倒排进度,限时完成,强力推进。制订严格各级扶贫工作目标考评措施,对扶贫项目和扶贫目标完成得很好乡镇给项目资金奖励,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扶贫工作干部。对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打不开局面、不思进取干部,实施问责追究,直至进行组织调整。把扶贫开发关键责任和目标分解到部门到人头,由上级部门进行定时督查或跟踪督查,确保扶贫开发项目落地开花。五

42、是主动探索扶贫项目建管养机制,让扶贫项目长久稳定、实实在在地惠及贫困群众。首先主动探索科学操作性强项目管理措施,根据“确保效益、各记其功”标准,由各扶贫项目实施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后续管理监督和指导,深入明确产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努力争取扶贫项目效益最大化。其次各乡镇、村要认真制订项目建管相关制度,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建立项目管理协会,主动开展宣传引导,动员项目村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实现村民自治。制订对应奖惩方法,定时考评兑现。切实让扶贫项目建得好、管得久,让贫困群众长久受益。(二)提议1、加大贫困山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变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总看来,农村

43、贫困地域之所以贫困,关键是因为区域欠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态脆弱等硬环境较差,还有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落后软环境。所以,必需尤其加大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根本处理贫困地域行路难、饮水难、通讯难、用电难问题。同时,着力改善软环境,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处理好贫困地域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反贫困、反返贫能力。针对居住条件恶劣山区,制订异地搬迁政策,大力实施异地扶贫,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提议地域对贫困山区扶贫关键仍然放在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上。2、提议把我县纳入全区关键扶贫计划。我县“十二五”扶

44、贫计划已经经过地域审核,请地域在项目上给关键倾斜,在资金上给尤其扶持,尤其是在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给倾斜。3、建立扶贫资金投入增加机制,不停巩固和扩大扶贫结果。新阶段扶贫开发,即使国家投入各类扶贫资金量在增大,但总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改变贫困地域落后面貌需要。提议立即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财政收入水平相适应投入增加机制,并依据不一样贫困区域贫困情况,制订不一样投入标准和投入强度,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撒向贫困地域,从总体上缩小分配收入差距,加紧改变城镇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镇平衡发展。4、建立扶贫工作激励机制,激励扶贫开发改革和创新。提议地域建立统一扶贫工作激励机制,如对扶贫工作不停得到创新、促进扶贫项目成效显著给扶贫项目追加或项目奖励,实施锦上添花、肥上添膘式扶贫,扩大扶贫开发影响,增强扶贫带动力,扩大扶贫保障面。5、因为贫困县财力捉襟见肘,对扶贫项目县级配套资金无法确保,提议国家扶贫项目取消县级财政配套投入要求。6、提议将包含大中型电站、高速公路、大中型水库和铁路沿线集中移民区域列入国家扶贫开发计划范围,做好移民后续扶持工作,预防移民返贫致贫,确保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