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592571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山东省工程咨询院二二年十月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院 长:周建华项目负责人:韩玉林山东省工程咨询院二二年十月参加编制人员韩玉林 高级会计师陈景福 高级工程师杜 敏 高级经济师傅 强 高级工程师丁丕丛 助理工程师李 颖 助理工程师刘 滨 助理工程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2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3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4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三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6第一节 建设

2、地点6第二节 建设条件6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9第一节 工程性质、规模9第二节 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9第三节 工程设计方案10第五章 配套工程18第一节 给排水18第二节 电 气19第三节 弱电设计说明21第四节 空调、通风设计说明22第六章 消 防27第七章 环 保29第八章 劳动卫生、安全设计说明30第九章 项目建设机构及管理31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3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3第一节 估算依据及说明33第二节 投资估算33第三节 资金筹措34第十二章 项目效益评价37附 件1、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项目环保证明3、项目供水供电证明4、企业自筹资金证明附 图1、运河博物馆规划图2、运

3、河博物馆总平面图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大型公共建筑三、建设单位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联系人:张春杰职 务:科长联系电话:0635-8860509四、项目拟建地点聊城市东昌湖风景区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山东省工程咨询院资格等级:甲级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9401016发证机关: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筑设计资料集;2、国家及山东省有关规范、标准、规定;3、聊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4、聊城市规划设计局关于项目规划建设的批复

4、;5、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二、建设规模三、建设条件四、建设方案五、环保、节能、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六、项目实施进度七、项目组织及管理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九、社会效益评价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规模1建筑面积m214945.292规划占地面积m2100003建筑高度m22.5二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3161工程费用万元42972其它费用万元5353预备费用万元483三资金筹措万元53161单位自筹万元5316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5、根据聊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聊城市为适应建设江北水城及历史文化名城的需求,决定在聊城市城市中心区东昌湖风景区内建设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符合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也是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需要,对于发展当地旅游业,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规划占地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45.29平方米。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31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297万元,其它费用535万元,预备费483万元。项目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项目建设期24个月,拟于2004年11月投入使用。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聊城市位于山东西部,古运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级历史文

6、化名城,为鲁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风光秀丽,名胜众多,人文荟萃,城市格局独具特色。近年来,聊城市经济、文化及市政建设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建设江北水城的目标提出后,更是极大的推动了聊城市城市建设的步伐,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为适应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弘扬历史文化,聊城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兴建“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并将它置于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东昌湖风景区内,该地点北临东昌路,南靠东昌湖,位于聊城市文化广场东北角,作为文化广场的一个组成部分。项目规划用地10000m2。为使“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更好地表现聊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古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聊城市委市政府紧紧

7、围绕聊城市“江北水城”的城市特色定位,本着突出历史文化、强化城市特色的方针,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工作。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聊城市委市政府安排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据此,建设单位委托山东省工程咨询院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聊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根本改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为聊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聊城市在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提出聊城市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是紧紧围绕“江北水城”的城市特色定位,突出历史文化,强化城市特色,

8、把聊城市建设成为以江北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运河文化是聊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古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运河在聊城境内南起阳谷经聊城北至临清,为聊城昔日的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古运河两岸商贾云集,百业兴隆,河口帆樯林立,轴轳相连,岸边车马络绎,货积如山,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形成了聊城文化发达的高潮。本项目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对于深入挖掘古运河文化,强化城市特色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聊城市的发展规划。二、符合聊城市名城保护规划聊城市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为更好地保护聊城的历史文化名胜,聊城市制定了专门的名城保护规

9、划,该规划以保护、“一城、一线、十一点”为主要内容,系统地保护聊城名城的历史文化环境、历史文化遗存、河湖水系及自然生态环境。其中“一线”即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带,该保护带内文物古迹荟萃,“山陕会馆”、“大小运河码头”、“天主教堂”、“付氏祠堂”、“大、小清真寺”、“铁塔”等文物古迹均为重点保护对象,在保护现有古迹的基础上,名城保护规划对于古运河历史文化带还提出了专门的保护措施,在城市规划中不得以任何借口改变古运河河道走向,以确保古运河走向的完整,在此基础上,结合运河水面,充分利用古运河改变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及形象。本项目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即在古运河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和聊城市深厚的

10、历史文化底蕴,符合名城保护规划。三、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聊城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提出了聊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是“大力搞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强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健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将聊城市建设成为以园林城市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北方水城为特色,融古城、水城、文城、商城、旅游城为一体的新兴旅游胜地,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聊城市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抓重点,树龙头项目,突出聊城市古城、水城的特色,以点带面,挖掘内涵,将潜在旅游资源化为现实旅游产品,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专项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资源

11、的利用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深入挖掘古运河文化内涵,提高运河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将潜在资源化为现实旅游产品,提升聊城市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第三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建设地点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拟建于山东省聊城市中心城区东昌湖风景区内,北临城市主干道东昌路,东面为已建成的东昌湖木器厂与人寿保险公司,南面为南广场及美丽的东昌湖,西与拟建的聊城市文化广场相连,并与文化广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化广场的一个亮点。拟建场区形状为南北向长方形,规划用地面积10000平方米,南北长125米,东西宽约80米。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交界处,代表中国

12、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聊城素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时腋”、“江北一都会”之美誉。镶嵌在聊城市区的江北最大的城市湖东昌湖,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千顷湖水清澈如镜,烟波浩淼的碧水环绕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在古城的中央耸立着号称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聊城市“江北水城”城市形象的定位和宣传,更使这座卓越秀美的历史文化名称蜚声国内外,成为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第二节 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本项目拟建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3度,年平均无霜214天,结冰期103天,年平均降雨量556.8mm,年平均日照时数2635.4小时

13、,相对湿度63%,最大冻土深度0.5米,最大日降雨量273.7mm/日,最大雪压176Pa。勘区全年各风向频率为偏南风最多达3040%。其次是北到东北风频率占2030%。勘区主导风向为东南和东北。全年平均风速3.43.9米/秒,最大风速23.2米/秒,最大瞬时风速35米/秒,最大风压336Pa,最大瞬时风压765Pa。2、地质构造本项目拟建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辽冀台向斜南翼,聊城凹陷东缘,聊城兰考断裂带在建筑场地的东约10公里穿过,在本区的走向为NE3040度。倾向NW,倾角4060度。聊考断裂为本区最大的构造带,为鲁西隆起与临清坳陷两个构造单元的转换带。两侧差异显著,是新生代沉积厚度变化的梯度

14、带。该断裂是由一系列NE走向的西倾正断层组成的破碎带,其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为:(1)地震主要沿断裂分布,且发震部位多北东向的聊考断裂与某些近东西向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2)由于下部地壳构造活动的差异,致使本区历史地震区存在阶段性差异,6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南段,北段地震一般为45级。(3)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勘区处于聊考断裂的北段,而且处于相对稳定期,从构造上分析本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其主要震害为聊考断裂南段中强震的波及。勘区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5g。3、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本项目拟建地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貌单元单一,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建筑场地紧靠东昌湖

15、。孔口高程为-0.120.28米。该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实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2.22.5米,平均标高为-2.57米。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受东昌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变化幅度小于1.0米左右,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东昌湖的补给。该场地的地下水水质呈弱碱性,不含侵蚀性CO2,对混凝土不具备分解性腐蚀作用和结晶性腐蚀作用。4、场地地层及物理力学性质在勘察揭露深度内,地基土属第四系全新统沉积物(Q4al),据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筑场地地基土共分5层,各地层具体描述如下:(1)杂填土:厚度为1.202.10米,平均值为1.69米;层底标高为-2.341.41米,平均值为-1.92米;杂色褐黄色,湿

16、,松散稍密,含碎砖、白灰及云母片。该层下部为素填土。(2)粉砂:厚度为2.203.40米,平均值为2.72米;层底标高为-5.05-4.67米,平均值为-4.86米。褐黄色,饱和,松散,含云母片和石英。(3)粉土:厚度为2.43.20米,平均值为3.03米;层底标高为-9.288.92米,平均值为-9.11米。褐黄色,湿,中密密实,含云母片。该层土性质稳定,约在6.06.5米之间夹粘土夹层(棕黄色,可塑,含氧化铁),该层土属于中压缩性土。(3-1)粉质粘土:厚度为0.50.7米,平均值为0.58米;层底标高为-5.695.24米,平均值为-5.44米。灰褐色,软塑,含氧化铁、少量有机质,土质偏

17、软该层土属于中等偏高压缩性土。(4)粉质粘土:厚度为1.23.20米,平均值为2.13米;层底标高为-12.89-11.25米,平均值为-11.94米。棕黄色,可塑,含氧化铁。该层土性质稳定。该层土属于中压缩性土,该层土中间夹粉土夹层。(4-1)粉质粘土:厚度为0.51.50米,平均值为0.70米;层底标高为-10.74-9.57米,平均值为-9.81米。灰褐色,软塑,含氧化铁、少量有机质,土质偏软,该层土属于中高压缩性土。(5)粉砂,各钻孔均未钻透该层,最大孔深为31.0米。灰褐色褐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含云母、石英,该层土分布均匀,属于中压缩性土。二、配套条件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城区建成区中

18、心位置,交通便利,通信方便,供水、供电、供暖、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第一节 工程性质、规模本项目为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本工程属于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分类为一类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4945.29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主体为地下一层(1680.80平方米), 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3264.49平方米。第二节 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一、设计原则1、依据聊城市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协调规划区内外环境条件,综合进行各方面的设计。2、依据聊城市“江北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使建筑与城区总体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充分体现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3

19、、重视以人为本思想,强调博物馆建筑的文化性及公共性。4、设计必须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各主管部门的意见。二、设计理念1、文化历史意识:设计中将博物馆作为聊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通过历史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与体现,弘扬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2、创新求变意识:创造建筑新风格,面向21世纪,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手法,满足建筑智能化要求,使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聊城标志性建筑。3、开放发展意识:塑造通透开放的形象,从而形成视觉中心,使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生活重要载体,并且通过内外空间独到的细部刻画,以及内部合理功能分区,为今后的功能开发和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奠定

20、有利的条件。4、以人为本意识:主体建筑、广场及绿化设施,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城市居民提供环境良好宜人,设施完备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设计中注重建筑与文化广场环境在空间尺度与环境生态上的统一与协调,创造亲切、舒适、融时代与传统于一体的富有自然人文气息的活动空间。5、生态节能意识:本设计将与文化广场一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技术材料的运用上,始终贯彻生态及节能的原则。第三节 工程设计方案一、总平面设计项目用地形状为南北向长方形,其西面与拟建的聊城文化广场相连,北临城市主干道东昌路,东西为已建成的东昌湖木器厂与人寿保险公司,南面为南广场及美丽的东昌湖。在退让红线距离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将主

21、体建筑尽量向南面退后,在博物馆之前形成视觉上开阔的城市广场,一方面向城市空间开放,另一方面在临主干道的北广场内布置了大面积的绿化和文化小品,延续了城市绿化景观,也大大丰富的文化广场的内涵和景观层次。博物馆的主入口设置在与文化广场连接一侧,以人流为主,成为文化广场人流的景观主体。在东昌路及博物馆东侧分别设置了一个次入口和办公后勤入口,以车流为主,人流为辅,这样合理的人车分流处理办法,大大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二、建筑设计1、设计标准(1)耐火等级: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2)抗震设防:本工程按基本烈度7度设防。2、建筑平面设计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共有四

22、层,根据功能分区的原则和人流组织的要求,各楼层平面布置如下:地下室:设备用房及文物精品库房等。一层:博物馆主入口、内庭、大报告厅、两个流动展厅和一个石雕展厅及部分办公接待用房等。二层:运河文化展厅、运河历史展厅、聊城通史展厅和文献资料教研室等。三层:聊城民俗展厅、流散文物展厅、书画展厅、办公用房及文物展品库房。四层:城市规模展厅及其附库用房等。3、层数及层高: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高层:地下室:4.8m 一层、二层、三层:5.4m 四层:4.8m4、建筑立面设计(1)设计中为强调建筑个性,突出博物馆建筑的特性,采用了大量的实体石材料墙面,以隐喻聊城的古城标志建筑光岳楼,从而达到稳重大方的效果。实

23、体墙上的窗户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景窗作出设计元素,并多次采用隐喻手法,表达建筑的强烈震撼力和识别性,强调建筑的特有个性。(2)形象处理上运用雕塑感及节奏韵律的处理方法,突出设计和谐统一,一方面展现了博物馆文化建筑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度蕴,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现代建筑的魅力。(3)建筑以典型的中性色调,雕塑感的立面,表达一种久远的历史感和文化特性。采用对比的处理方法,通过毛石与不锈钢的对比,白色铝板与玻璃幕墙材质的对比,虚实的对比以及建筑体块的变化,体现了现代建筑强烈的时代气息,强调建筑材料的对比运用,建筑体块的变化以及虚实的对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充满雕塑感的建筑形体,力求突出博物馆建筑本身的特征及强烈的时

24、代感。5、装修设计(1)屋面材料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4200双向构造筋三元乙丙防水卷材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憎水性膨胀珍珠岩预制块,40厚起坡i=2%1度851防水涂料隔汽层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外墙材料:1)基座:毛面蘑菇石面。2)一层、二层、三层墙面:灰白色麻面花岗岩镶贴。基层预埋铁箍,箍内设6纵横钢筋形成网片,用16#双股钢丝将花岗岩板材固定在网片上,石材与墙体间2030mm的空隙由水泥砂浆填充。3)四层:蓝色隐框玻璃幕墙。采用铝合金框架,外挂蓝色真空磁探阳极溅射镀膜玻璃。4)内墙:暂定为中级抹灰,具体做法见后期装饰设计。5)楼地面:底层中庭,楼面公共走道部分采用花岗石板铺面

25、;展厅内采用地毯铺面(水泥砂浆找平基层);其余公共使用部分采用豪华地砖铺面。6)门窗和幕墙:除防火门外,均为高级木制夹板门,带凹凸花防腐剂,窗采用绿色彩钢窗框,玻璃为4mm双层浮法玻璃。幕墙均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室 内 装 修 表楼层房间名称楼地面墙面墙裙踢脚顶棚备注一层门厅电梯厅中庭楼梯间走道花岗石铺地内墙涂料花岗岩踢脚内墙涂料(门厅吊顶)二次装修另详流动展厅石雕展厅报告厅水泥砂浆找平、地毯铺面内墙涂料、局部吸音材料花岗岩踢脚格栅吊顶,吸音板卫生间储藏间消防控制中心等附属用房防滑地砖内墙涂料地砖踢脚卫生间1500mm磁砖墙裙内墙涂料二层运河文化展厅运河历史展厅聊城通史展厅水泥砂浆找平、地毯铺面

26、内墙涂料、局部吸音材料花岗岩踢脚格栅吊顶,吸音板二次装修另详文献资料教研室、办公室资料室等豪华地砖内墙涂料地砖踢脚内墙涂料卫生间、储藏间防滑地砖内墙涂料地砖踢脚卫生间1500mm高墙裙内墙涂料三层民俗展厅书画展厅流散文物展厅水泥砂浆找平、地毯铺面内墙涂料、局部吸音材料花岗岩踢脚格栅吊顶,吸音板二次装修另详办公室小会议室综合办公室等豪华地砖内墙涂料地砖踢脚内墙涂料空调机房卫生间储藏间等附属用房防滑地砖内墙涂料地砖踢脚卫生间1500mm高墙裙内墙涂料四层城市规划展厅、小展厅花岗岩铺地内墙涂料花岗岩踢脚格栅吊顶,吸音板二次装修另详办公室空调机房地砖铺面内墙涂料地砖踢脚内墙涂料储藏房机房卫生间防滑地砖

27、内墙涂料卫生间地砖踢脚1500mm高墙裙内墙涂料7)电梯均选用OTIS系列电梯。6、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项目名称聊城市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耐火等级一 级抗震等级7 度主要结构形式主体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及高度层数为四层,建筑高度为:22.5m地下室层高为:4.8m建筑构造及装饰墙体外墙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外挂花岗岩板材及玻璃幕墙地面采用混凝土现浇整体地面、面声能铺花岗岩板材楼面采用混凝土现浇楼面、面层铺花岗岩或地毯屋面膨胀珍珠岩保温层、钢性和柔性双层防水门采用木制压花夹板门窗彩色钢框窗内墙暂定为中级抹灰顶棚铝合金轻质龙骨,格栅造型吊顶三、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2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3、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J11-8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6、地下工程防水规范(GB50108-2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8、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10、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2002年9月提供的聊城运河博物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二)结构设计1、荷载确定:楼面活荷载一般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取值,当使用荷载较大时按实际情况取值如下:(标准值,单位为KN/m2)展览厅 3.5报告厅 3.5储藏室

29、、文物库房 5.0办公室 2.0小会议室、阅览室 3.5档案室、资料室 5.0盥洗室、厕所 2.5走廊、楼梯、门厅 3.5空调、消防、电梯机房 7.0上人屋面 2.0不上人屋面 0.72、设计参数确定:根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一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乙类建筑物框架结构抗震等级: 三级建筑物安全等级: 一级地震作用:本工程按抗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设计加速度值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近震设防。根据国家抗震规范要求:应进行7度抗震设计,并采取设防烈度8度构造措施处理。3、基础设计:由于该建筑物重要性相对较大,地基土承载力较低,并且该建筑场地为中等液化场地。根据地质

30、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为了满足基础承载力要求又要减轻场地液化的不利影响。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置于第5层粉砂层,有效桩长25.0米,桩径600毫米,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推荐公式(5.2.8):Qk=uli+qpkAp预计其单位桩极承载力标准值可达1900KN。桩基施工前应做载荷试验,其单桩极限承载力应以载荷试验为准。桩基础承台厚度为1.01.5米,因建筑物室内外高差较大,所以基础埋深为建筑物相对标高-3.500米(地下室部分为-6.500米)。为了保证基础的整体稳定及适当的变形协调能力在各基础承台之间设置基础梁,基础梁同时作为一层(或地下室)墙体的基础,以防止因基

31、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4、上部结构设计聊城运河博物馆共四层,主要作为文物、文化展览,建筑物层高5.4米,局部地下室,主要作为文物库房及设备用房,建筑物总高度21m(不包括屋顶塔架、电梯机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柱网主要采用8.4m7.4m,8.4m3.7m,7.4m4.1m。框架柱截面尺寸:700700,650650,600600,700。主框架梁截面尺寸:350600,350650,350700,局部井字梁主梁:5001400。次梁截面尺寸:250500,250550,350600,局部井字梁次梁:3501200。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砼楼盖体系,框架梁、连系梁、次梁构成楼面承

32、重体系。会议厅及其上部展览厅屋顶采用井式楼盖,有效降低梁高。屋顶构架及入口雨篷因跨度较大,在结构设计中采用钢结构体系,结构材料采用普通热轧型钢或等强度(刚度)组合焊接型钢,24M跨工字型钢梁一端与主体建筑物铰接,另一端与雨篷柱铰支座连接。中庭上部直径24M的采光天窗采用螺栓球节点倒四角锥钢网架结构,各支点支承于周边框架梁或框架柱上。5、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基础梁、承台、桩基: C25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 C30(S8防水砼)框架柱、框架梁、楼板: C30基础垫层: C10圈梁及构造柱: C20水池、水箱: C30(S8防水砼)2)钢筋级钢:fy=210N/mm2级钢:fy=310N/m

33、m23)钢结构雨篷、网架Q235钢材16Mn钢材4)填充墙体0.00以下及一层墙体MU10烧结粘土砖,M7.5水泥砂浆砌筑二层以上墙体加气砼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6、施工要求本工程的结构施工工艺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楼板裂缝在建筑物中间设置纵横两道后浇带,以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后用C35微膨胀混凝土浇筑。该场地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基础开挖时应注意排水,防止坍塌,应采限措施防止流砂的影响,并应组织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周围建筑的影响。第五章 配套工程第一节 给排水一、设计依据1、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2、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以及提供

34、的资料。3、建筑及相关专业提供的图纸资料及要求。二、设计范围本地块内建筑的室内、外给排水设计及消防设计。三、给水设计1、水源:从东昌路市政给水管网引二条DN200水管,并在场地内形成环状。2、用水量:用水量见下表用途用水定额数量使用时间(h)小时变化系数平均时用水量(m3/h)最大时用水量(m3/h)最大日用水量(m3/h)办公部分60升/人日100人102.50.61.56观众部分3升/人日3000人82.01.132.259绿化浇灌用水2升/人日3000平方米21.0666空调补水5立方米105550未预见用水量1.271.387.1总计1416.178.13、系统卫生间采用蓄水 生活加压

35、水泵 水箱 供水点的供水方式。设350M3蓄水池(其中生活用水量为26M3,消火栓3小时用水量为216M3和喷淋用水量为108M3)和水泵房。四、消防设计详见消防篇。五、排水设计场区最高日排水量为15m3/d。室内污废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地下设备间内设污水潜水泵,将积水提升排至室外。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收集排放。道路雨水,采用雨水口收集并经室外雨水管汇集,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六、管材给水管户外采用钢塑复合管和户内采用给水塑料管。消火栓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污、废水及雨水管采用PVC-U排水管。第二节 电 气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建筑设计防火规

36、范(GBJ16-87)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二、设计范围1、10KV变配电系统设计2、照明及配电系统3、动力配电及控制系统4、防雷及接地系统三、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本工程为区域性地方大型博物馆,防火、防盗报警系统为一级负荷,其余均为二级负荷。为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本工程自地方电网以电缆引接二路各自独立的10KV电源送至设在地下室的10KV/0.4KV变配电所,当一路电源故

37、障时,另一路电源不致同时受到损坏。四、负荷估算照明按60W/平方米进行计算,照明总用电量为900KW,设备容量为516KW,Pe=1416KW,Pj=1133KW,Sj=1259KVA。设两台800KVA干式变压器。五、变配电系统地下室内设一座10KV/0.4KV变配电所,高压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带联络、两段高压母线平时分列运行并互为备用,当一路电源故障时投入母联。低压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联络方式,联络采用电气加机械联锁。当夜间等小负荷状态时,可切除一台变压器,投入母联,这样可降低电耗,节省能源。无功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补偿形式,使高压侧cos=0.9以上。计量采用高供高量方式。六、低压配电系统本

38、工程重要负荷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每层设强电井,一般负荷供电主干线采用ZR-VV阻燃型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以桥架引至强电井,分支线路采用BV-500铜芯导线以线槽或阻燃型PVC管敷设。重要负荷的供电干线采用耐火型电缆。配电采用放射树干相结合方式。七、照明设计1、普通展览厅采用防紫外线荧光隔栅灯结合普通荧光隔栅灯,书画展厅采用冷光源灯具。吊顶内均预留导轨灯电源。2、办公室采用高效荧光灯,走廊采用节能型筒灯。3、地下设备用房采用高压钠灯,精品库房采用白炽灯,装裱间采用冷光源灯具。4、主要设备用房、展览厅、库房、消防控制室和封闭楼梯间均设应急照明,大报告厅、公共走道及疏散门均设疏散指示标

39、志。5、建筑物底部和顶部预留泛光照明和广告照明。八、防雷与接地1、本工程属二类防雷建筑,利用建筑金属构件与装设避雷带相结合用以防止直击雷害,将建筑物内主要金属物与接地装置相联以防感应雷电,将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采用埋地引入并与接地装置相联以防雷电波的侵入。2、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利用建筑物柱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建筑物钢砼基础作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3、本工程采用TN-C-S系统,N线与PE线完全分开。第三节 弱电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40、二、设计范围1、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2、通信电话及网络系统3、广播系统4、有线电视系统5、综合安保系统三、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本工程为一级保护对象,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2、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广播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柜及火警电源等。3、除卫生间外,全面设置感烟探测器及消防广播扬声器,在主要出入口设手动报警按钮及警铃,水泵房、空调机房、变配电所及电梯机房等处设消防专用电话。4、火灾确认后,由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设备的启动,并将所有电梯迫降至一层,切断非消防电源,同时投入应急广播。四、通信电话及网络系统本工程内线电话40门,外线电

41、话30门。数据光缆、电话光缆由市话网直接引入一层弱电间,弱电间内设小型自动电话交换机。垂直干线采用金属线槽敷设,水平支线采用薄壁钢管暗敷。办公用房及公共走道设适量双孔信息插座。五、广播系统消防控制室内设有广播功放器和音源设备。消防广播与背景音乐广播合用扬声器,平时用以播送背景音乐,火灾时进行强切转入火灾事故广播。六、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信号采用RG11电缆引入一层弱电间,大报告厅及休息室设适量电视插座。七、综合安保系统本系统包括电视监控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主机设在一层保安室内。在各电梯厅、电梯轿厢、展厅、藏品库、主要出入口设摄像头,所有监控信号均引入保安室。保安室内设有矩阵控制器、主控键盘、监

42、视器、画面分割器等设备,矩阵系统能联动各个监控点的报警信号。在建筑物外墙设主动红外报警探测器,当非法进入者越过探测区时,阻挡了红外射线,立即向主机报警。第四节 空调、通风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6-91)二、设计范围博物馆内空调与通风设计。三、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大气压KPa空调计算干球温度空调计算相对湿度%通风计算干球温度主导风向风速m/s夏季998.935.060%31CSE2.4冬季1020.6-960%-2CNE2.82)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 季冬 季新风量tt%m3/h人中庭、门厅、走道6026502020报告厅6526452025商 店6026502020展 厅6026552025库 房5522552220文物研究修复5522552220办公室6026452020会议室6026452025四、空调设计方案1、空调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