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590763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学 院: 法律与行政学院专 业: 行政管理班 级: 行管0901姓 名: 张释予指导教师: 陆冰起讫时间: 2012.112013.62013年6月摘 要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 要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继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其特殊作用和巨大力量正日益显现,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也影响着人类社会中方方面面的领域。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重要的监督形式,发挥着特有的监督功能。本文行文顺序先从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和作用写起,接着是监督的主客体

2、,监督的方式,接下来 是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和问题,紧接着是建议和对策。运用了文献收集,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中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诚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舆论监督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取长避短、因势利导,将其引向正确健康的道路上发展。 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 舆论引导 网民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立法摘要没有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叙述,读者很难从摘要中了解全文的行文顺序和内容,这是不足的地方I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urrent network supervision by

3、 public opinion in ChinaAbstractI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as the fourth media after following the(except) three traditional media of newspapers, television, radio, is taking on its special role and enormous power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ly, it not on

4、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peoples daily lives, but also affect human society in all aspects of the fie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supervision having been playing a unique monitoring function. Due to various factors, current

5、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is facing (encountering)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t is true that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can not be a stick and killed (distinctly ignored), but it should be taken to avoid the short or longer, grasp t

6、his opportunity to lead to a correct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oad.Keywords: network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guiding; Internet user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news media legislation I目 录 目 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目录III引言1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涵义及作用3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涵义3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特点3 1.网络舆论表达的自由性,在一定程

7、度上实现了公民的的舆论监督权4 2.网络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公开性,提升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4 3.网络的聚合力和交互性,强化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威慑力4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及监督的方式6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6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6 (三)网络舆论监督的方式7 三、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8(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8 1.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督充分重视8 2.网络舆论持续升温,微博力量不可忽视8 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增强10 4.隐患仍然存在,亟待解决完善11 (二)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11 1.网络舆论监督主体能否真正代表民意12 2.网络信息

8、的准确性无法核实12 3.网络舆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网络暴力不容忽视13 4.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舆论监督缺乏力度13 四、解决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4(一)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加速互联网的普及14 (二)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以及道德观教育14 (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引导网络舆论监督14 (四)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15 (五)网络舆论监督应加强与传统舆论监督的互动15 结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21 III引 言引 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受人关注;同时,政府的行政权也在不断扩张

9、,公共权力的扩大易导致乱用、滥用而滋生腐败。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积极地发挥应有的效能,而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方式将成为规范政府行政的一种必然的监督方式。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自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最近几年网络舆论监督对现实事件的影响来看,网络所折射出的普通民众对公共权力制衡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网络的各个层面的特点,造成了其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时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时效性、交互性、立体性等特点。近年来,网络媒体上网友言论的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均能马上引发舆论,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这种

10、状况在以往是罕见的。毫无疑问,作为公认的第四媒体,网络在影响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新兴力量的重要作用,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具有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的重要课题。舆论监督是对公共权力有效制约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这就以最高立法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公民

11、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利。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形式,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监督的特有优势。我国著名学者高翔对此进行了深度研究,其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主体的广泛性和独立性,二是行为的交互性。三是效果的直接性。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我国网络舆论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一,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大大增长,普通民众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二,我国的互联网舆论平台已经十分畅通,网民的舆论监督主体地位意识不断增强,如微博客、论坛、新闻跟帖等。其三,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和政府决策。- 1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12、(论文)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涵义及作用从舆论概念的提出,到传统媒体监督的发展,再到网络媒体的兴起,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一个基于信息透明的公众舆论监督开始形成。正如美国未来学家D泰普思科所指出的:“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及社会。”(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涵义在我国,“舆论”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其后在梁书武帝记国语等古书中也均有记载。舆论,即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一种报刊舆论之声开始形成,舆论监督也随之展开。“所谓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公众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与公共

13、利益有关的事务进行揭露、批评和提出建议的行为。” 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得舆论监督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网络舆论监督就是指人民群众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通常情况下,网络舆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网络舆论,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有公众舆论、媒体舆论及各种利益集团制造的舆论等。而狭义的网络舆论,则仅仅是指以网民作为舆论主体,在网上表达的舆论。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特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

14、展,近几年各地发生的地区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网络的烙印,大量的事实已经凸显了网络在公共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以“天价香烟”事件为例,探讨网络作为继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其特殊作用以及相对于传统传媒的独特优势。2008年12月11日上午8时许,一个自称“小花半里”的网友在南京地产网“恒- 3 -大绿洲论坛”上贴出八问江宁房管局周局长的帖子。随后,一片遍撒英雄帖,追查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的帖子出现在凯迪社区,网友对周久耕展开“人肉搜索”。12月14日下午三时许,网友“西方不亮东方亮”发帖腐败不腐败,看照片南京房管局长抽1500元的烟,文字配发照片,证实周久耕所

15、抽的镶有蓝边黄色盒子的香烟是1500元一条的“九五之尊”。12月14日凌晨,署名“cheyou007”的网友在周久耕局长抽名烟、戴名表的网贴里指认周久耕左手腕上所戴手表是“江诗丹顿”,价值约10万元。随后,网上又有人爆出周久耕每日开着凯迪拉克上班。“天价香烟”事件在网络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很快网络相继曝出16位县委书记戴名表的图片,引得众多官员在公共场合人人自危。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南京市纪委很快介入调查,后周久耕因托用公款购置高价香烟被免职。 概括自崔洁、肖水金:“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案的前前后后是是非非”,新华网2009年10月20日 由此,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16、.网络舆论表达的自由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的的舆论监督权。传统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尤其是对焦点事件的评论,放眼望去,不是“专家指出”,就是“学者认为”,普通百姓的观点难得一见。而网络是一个开放、互动、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大胆地借助网络发表言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周久耕案中人们在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可见普通群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监督权。2.网络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公开性,提升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 网络信息传播克服了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实时性等特点。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了解到“天价香烟”

17、事件的是非因果。这种特点在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公开性,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尽快展开调查,大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民众监督力度。3.网络的聚合力和交互性,强化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威慑力。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个相互交流,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虚拟社区,开放的网络平台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大胆地发表看法,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人们利用贴吧、论坛等方式共同交流观点,在短时间内集聚广大网民的意见并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给周久耕等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造成一种声势浩大的舆论压力。对于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来说,整个交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论战

18、,进而达至信息整合的过程。通过这种信息的整合、反馈,决策者可以更为迅速直观的掌握大众民意,进而影响到公共决策。- 13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及监督的方式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网民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社会动态,并对此各抒己见,行使着自己的监督权,这样也就推动了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成为群众捍卫自己权利和利益的崭新平台。(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独立性,人民群众成为监督的主体。“凡是国家公民,无论何种身份、宗教信仰、年龄、性别等,都具有舆论监督的权利。” 引自吴建华、班生:“当前我

19、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页。“相较于传统媒体代替大众实行舆论监督,网络信息发布的低门槛,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这大大扩展了舆论监督的主体范围,拓宽了人民群众发表社情民意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监督体制自上而下的层级隔断,使人们得以迅速而且充分地表达自身诉求。” 引自高翔:“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新闻界2010年第4期,第3页。据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如此庞大的网络应用人群,使得网络舆论监

20、督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大大提升了监督的几率与范围。(二)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涵盖众多。互联网是一个公众的论坛,不同思想和不同观点的人可以在这里直抒己见、相互交流。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即被监督对象具有广泛性,网络舆论监督的客体将整个社会都纳入自己的监督视野。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涉及公共事物和公共利益的组织和个人,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道德现象,都属于监督的范围。(三)网络舆论监督的方式网络舆论监督的方式灵活多样。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传播速度和方式也有了质的飞跃。人民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舆论平台,如微博、论坛、新闻跟帖等

21、方式,了解国家事务、社会动态,并对此各抒己见,行使着自己的监督权。网络曝光、网络调查、网络舆论等监督形式,使得普通群众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大大降低了他们表达和传播个人意见的门槛。在“天价香烟”事件中,网友通过视频、漫画等方式,曝光周久耕的腐败行为,体现了网络舆论监督方式更灵活的特点。三、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企及无的作用,在监督中解决了许多问题。但由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起步晚,普及率低,所以网络舆论监督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历史中,不断有典型的案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孙志刚案

22、、“微笑表哥”事件、“毒胶囊”事件等,这都是网络舆论监督的突出案例。从这些事件中可看出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1.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督充分重视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政府给予网络舆论监督充分的重视。2008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问候网友,倾听民意,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此番举动开启了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新的时代,表明政府对其的高度重

23、视。2.网络舆论持续升温,微博力量不可忽视由于传统媒体侧重舆论导向而舆论监督功能严重弱化,互联网成为民众表达诉求唯一比较畅通的通道。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39.9%,远低于美英日韩(均在70%以上),但中国的网络舆论场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力度最强的。表1:2012年度20件网络热点事件 引自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2年12月21日上述图表是选取了3家论坛(BBS)、2家微博客和2家社交网站(SNS),汇总出2012年的20件热点事件。在前20大热点事件中,忽略新计入的社交网站帖子数量,也全部超过了百万热帖量级。2012年

24、100万至1000万热帖的话题数量有14件,与2011年的13件相比,增加了1件,大体相当。在这些热点事件中,微博力量不可忽视。门户网站微博兴起的时间虽短,但因其独特优势,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作用,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支新生力量。2012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发生了特大交通事故,导致36人遇难。这场车祸牵动了国内亿万民众的心,可是很快人们的关注重点不再是这36人遇难的交通事故,而是转移到了身在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却依然笑得很灿烂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身上。杨局长不合时宜的笑容,被人拍下来,通过微博进入了公众视野,引发了亿万网民的愤怒。随后被网友挖出在不同场合分别佩戴名贵手表,杨因此陷入舆

25、论漩涡。之后,杨达才又被网友发现戴各式手镯和豪华眼镜,其中一款眼镜光镜架的估价就达13万元,由此,网友讽其“浑身是宝”。8月30日,陕西省纪委表示,对杨达才被质疑事件高度关注,已安排人员进行调查,如杨达才确有违纪或腐败问题,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9月21日,陕西省纪委通报:杨达才因严重违纪被撤职,其他线索仍在调查。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持续升温,公众通过微博介入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现象。微博已从单纯的社交工具逐渐变为舆论监督利器,成为社会舆论的发动机。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增强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已经日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其地位的重要性也正在得到提升,但大量事实

26、表明,报纸等传统媒体在事件的调查报道、原因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所以两种媒体的互动,才能使舆论监督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孙志刚案。2003年3月17日晚,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几天后,孙志刚在收容所里被人故意伤害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率先对此进行披露。5月13日,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被缉捕归案。此后,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又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6月20日,实行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网等各大网站纷纷给予关注和支持,随时报报道案件

27、的最新动态,并且为网友提供空间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作用不可估量。比如“毒胶囊”事件。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针对此事件,2012年4月21日,卫生部要求毒胶囊企业所有胶囊药停用, 药用胶囊接受审批检验。2012年4月22日,公安部通报,经调查,公安机关已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

28、刑事拘留45人。通过央视曝光,各大网络媒体也积极对此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和深度剖析,为公众提供一个快速了解整个事件的平台。 再如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等,综观这些网络舆论监督都的重大事件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网络事件的解决,都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与传统媒体在监督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二者应当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要把互联网在监督初始的即时揭露功能、传统媒体报道的深入发掘功能和扩大影响的能力、网络交流平台在大众言论信息方面的整合功能三方面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舆论监督效果最大化。4、隐患仍然存在,亟待解决完善任何一种舆论形式都是一把“双刃剑”,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网络舆论也不

29、例外。人们在乐观地看到网络舆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笞腐败的力量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它带来的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由于网络开放性、匿名性、低门槛、后果的无责任性等特点, 网络中充斥着各种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 这些不良信息的随意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受众的社会判断、行为方向以及政府工作的相关决策。任其发展, 则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影响社会的稳定。如贵州瓮安6.28事件,就与网络舆论的引导不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 网络舆论还混杂着大量的谣言、暴力、色情内容, 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如2007年最毒后妈事件, 数百万网民的口诛笔伐, 致使当事人几欲自杀,然而最终证实媒体前期报道的是虚假新

30、闻, 这些言论无意中也摧毁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另外, 网络侵权现象也时有发生, 最典型的就是人肉搜索 , 如在虐猫、铜须门等一系列事件中, 人肉搜索对事件的走向和最终演化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生活。因此, 如何根据网络舆论的特点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消除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隐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二)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1.网络舆论监督主体能否真正代表民意 何为民意?从性质上看,民意是指公民的意愿,它应当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共同性,它反映的应该是最广大

31、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意愿。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统计,我国网民的人员结构却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第一,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主要是10-39岁的青年人,约占网民总人数的83.5%。其中,10-19岁的占33%;20-29岁的占29.8%,30-39岁的占20.7%。第二,在城乡分布上,我国的网民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据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网民的规模是9565万人,城镇与农村的网民各占网民总人数的71.7%和28.3%。第三,在职业构成上,超过5%的职业群体依次是:学生(31.7%)、企业/公司一般职员(13.9%)、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10.5%)、无业/下岗/失业者(7.4%)

32、、专业技术人员(7.1%)、自由职业者(6.9%)、个体户(6.9%)。” 引自张航:“网络舆论不是民意的全部”,解放日报2009 08月28日,第4版。 因此,根据我国网民的人员构成和分布,可以肯定地说,网络舆论最多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2.网络信息的准确性无法核实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而当前现有的网络技术也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由于信息的传播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主观色彩,这就必然会造成信息的失真,甚至会出现谣言。一些个人或网站,为了博得点击率不惜发

33、布虚假消息,或者就某一热点问题进行炒作,夸大事实,这就给网络舆论监督的可信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以“华南虎照”事件为例。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是在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拍摄到了一张野生华南虎的照片,最后这张照片被认定有假,周正龙以诈骗罪被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民参与下,网络舆论监督形成一种重要的舆论压力,使人民的监督权利得到充分实现。但是,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仍然是一种无法克服的障碍,网民提供的虚假、片面信息使得事件更加扑朔迷离,难分真假。同时,网民中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人云亦云,不注重调查研究,在“华南虎照”

34、事件中表现为网民主观、盲目地跟从打虎派或挺虎派。3.网络舆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网络暴力不容忽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人们对问题的探讨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盲目性。一些网友或媒体风闻言是,捕风捉影,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呈现出一种混乱和非理性的状态。如果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此外,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较为突出,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充满着谩骂与人身攻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在“华南虎照”事件中,网民通过网络大量搜索以及发布关于周正龙与其家人的信息,其中部分信息为周正龙本人公布,但其他一些信息却非周正龙本人所言,

35、这部分信息构成了对周正龙本人的名誉权和人身权的严重侵犯。尽管周正龙触犯了国家法律,但这种随意公布、传播周正龙隐私的行为以及对他带有明显恶意的攻击性语言本身已经构成侵权,即便它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结果,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过程中对他人合法权益所造成的侵害。4.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舆论监督缺乏力度“网络互动中的侵权问题,在诽谤、侵犯个人隐私、侵害知识产权等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引自孟威:“网络谣言的盛行与防范”,网络传播2006年第10期,第7页。 纵观网络热门事件,无论是“天价香烟”事件还是“微笑表哥”事件,很多都是通过人肉搜索出现在网络上的。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这种缺乏理性的肆意搜索攻击

36、,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严重影响了他人的生活。此外,一些“人肉搜索”背后的逐利性或者某种目的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肉搜索”的社会意义,甚至把舆论引向歧路。在中国,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发育还未成熟,网络舆论监督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目前既没有相关法律的认可,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授权,更没有什么组织团体的支持,因而在实施舆论监督的道路上必然是困难重重。即使是网上闹得拂拂扬扬的“躲猫猫”事件,网民调查团虽然亲赴现场,但却也是有心无力,最终未能取得什么突破性调查结果,这也是网络舆论监督缺乏力度的一个最大软肋。四、解决当前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正以其实时、快捷、廉价、有效等独特优

37、势和时代特征,成为舆论监督阵营中的主力军,其对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基于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完善和突破。(一)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加速互联网的普及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截止到06年,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还不到40%,网民的人员结构单一,网络媒体的受众范围仍然偏小。多数人还是依赖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得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还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络的普及力度,积极平衡互联网发展的地域差距,降低互联网使用的资费和技术门槛,帮助广大的西部地区和人口众多的农民兄弟拥有更多网络上的话语权,调动更多的老

38、百姓的积极性,方便更多的公众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二)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责任意识以及道德观教育首先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负责人、技术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以向大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的信息,确保对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提高网络舆论的社会公信力。同时,网民自律和网络素养教育是正常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网民的网络素养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网络舆论问题的消除,关键在于广大网民要提高自身素养,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侵犯他人权利。(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引导网络舆

39、论监督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初露锋芒,它的形成和发展固然遵循这样的规律。为了使新的技术性的舆论监督手段健康成长,顺应时代潮流,政府应当予以XV高度重视,怀着平等的心态、开放的视野、法治的理念去正确支持和规范引导网络舆论监督,主动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了解网民的普遍心态和兴趣爱好,及时调整改进引导方法,强化正确的主流声音,以科学的理论分析祛除无知和谣言,促使网民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众所周知,网络舆论监督往往是自发的,盲目的,缺乏政府的正确引导,如果政府各个部门能够加强与普通大众的沟通,建立相关网站,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

40、大问题和决策进展情况及时向群众通报,如2008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为江西的建设“问计于民”,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广大网民积极参与,为江西的建设献计献策。这种有目的性的政府引导,老百姓有方向性的参与,就会大大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四)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不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严重制约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进程。“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等,但上述法律法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比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引自程志杰:“网络舆论监督的利弊及改进对策”,西安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第5页。因此,加

41、强网络舆论法制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络舆论监督有法可依刻不容缓。首先,要加强新闻媒体立法,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实现新闻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健康有序发展的统一。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侵权现象,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加以防范和调控。为此,必须加强网络应用管理的立法,明确舆论监督权的法律界限,包括具体的禁止性规范和惩罚措施,以有效解决网络侵权纠纷。另外,要加强对互联网站的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网站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审查把关制度,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五)网络舆论监督应加强与传统舆论监督的互动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舆论监督比较而言,网络媒体的确具有

42、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传播优势,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网络媒体- 15 -专业报道的能力毕竟有限,而相比之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事件的调查报道、原因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 大量事实表明,在强化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或轻视传统媒体在监督中的作用。从“天价香烟”、“毒胶囊”等事件来看,光有网络舆论监督还不足以解决事件。因此,网络舆论监督若要充分发挥其功用,就必须加强与传统舆论监督方式的互动合作,而不能单枪匹马。为了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二者应当在监督过程中相互配合,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才能使我

43、国的舆论监督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17 -结 语结 语总而言之,舆论监督凝聚了强大的民意,并以其开放性、实时性、广泛性等鲜明的特色,开启了中国舆论监督的一个崭新时代,并成为舆论监督的主力军。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作为新生事物,也存在诸多弊端和法律方面的缺失。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要“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因此,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舆论监督,正确加以引导和规范,克服其存在的弊端和缺点,发扬其优点,使其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

44、载体,进一步推动民主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相信我国的网络能真的如胡主席说得那样,成为群众舆论的有力手段和平台,也相信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社会也会变得越来越和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刘召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与人格权保护”,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7期。2.姜岭君:“对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理性探讨”,青年记者2008年第1期。3.高翔:“浅析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新闻界2010年第4期。4.徐朝颖:“浅谈网络舆论的双面性和社会性”,今传媒2009年第9期。5.关梅:“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意义、问题与出路分析”,新闻界2009年第3期。6.曾维康:“2008年中国网络舆论监督

45、的光荣与梦想、问题与挑战”,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3期。7.吴建华、班生:“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第3期。8.石国亮、徐媛:“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综述”,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9.肖燕芳、李栋:“论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和意义”,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5期。10.成剑英:“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难点与对策”,民主与法治2010年第4期。11.许燕:“探析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完善途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12.梁涛:“浅谈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点及完善对策”,科教文汇2009年第12期。13.王菲菲:“公民意识和网络舆论

46、监督兼论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力”,新闻前哨2010年第1期。14.曹淑芹、曾珍:“网络舆论监督:公共权力制约的新途径”,前沿2011年第3期。15.韩恒:“网络公共舆论的生成与影响机制兼论网络反腐的内在机理”,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6.刘晔、杨蕾:“关于建立“官民联动”网络监督新模式的探讨”,河南社会学2011年第2期。17.张洁瑶:“网络舆论监督与中国公民社会关系的理性审视”,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6期。18.于红:“网络舆论监督:数字化背景下反腐倡廉新锐器”,中国出版2010年第10期。19.孙健、徐祖迎:“网络舆论监督及其规范”,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2期。20.宫承波等:“试论我国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发展”,学术界2012年第3期。21.沈卫:“网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探讨”,阅江学刊2010年第2期。22.王春玲:“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0期。23.魏焕:“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监督与社会公正”,新闻事界2011年第9期。24.周小任:“浅析我国政府行政中的网络舆论监督由周老虎事件和躲猫猫事件引发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6期。25.林宏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及舆情引导”,理论参考2012 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