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589234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淅川县济京水源农产品有限公司项 目 法 人 : 景泽西1.1.3项目拟建地点河南省淅川县产业集聚区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乙10316210011.3编制范围(1)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市场分析(2)建设规模、方案、地点(3)建设条件与厂址(4)建设方案、建设内容(5)环境保护、消防(6)项目实施管理和劳动定员(7)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2、8)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技术经济评价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L乳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机酸,是新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有机酸之一。它在人和哺乳动物体内起着调节肌肉活动和抗疲劳的制约作用。L乳酸及其盐类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现代农业、日用化工等领域,它又可聚合成生物降解物质聚乳酸,用作可降解塑料和新型纺织原料。L乳酸生产技术是我国“七五”,“八五”和“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反映了国家对该产品开发的重视和决心。本项目引进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工艺技术路线,属于高新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对填补我国L乳酸严重依赖进口现状,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对有机酸工业的发展具有技术示范意义

3、。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5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生产规模:20万吨/年产品方案:本项目拟生产食品级含量85、95和耐热型L乳酸。含量85%L乳酸 120000吨/年含量95%L乳酸 60000吨/年 耐热L乳酸 20000吨/年1.6生产技术方案本项目采用发酵法工艺,L乳酸生产应用基因工程菌种特性专一,发酵条件可控,提纯工艺较简单,产品质量好,其工艺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1.7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要组成为淀粉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原料库、成品库、无菌空气制备设施、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设施等土建工程,以及各个设施的生产线建设,供电、给排水、热力、通风、环保工程、检测中心和

4、总图工程等。1.8项目总投资与融资方案项目总投资18074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778万元,流动资金102965万元。融资方案:180743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1.9结论河南省淅川县济京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新增L乳酸20万吨/年。年均新增销售收入164389万元, 年创外汇5000万美元, 年均新增利润总额36189万元,年均上缴所得税9047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9041万元。项目投资利税率30.77%,投资利润率20.02%,财务内部收益率30.37%,投资回收期2.80年。综上所述,本项目投资

5、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良好,设计方案合理,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可行。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设计规模L乳酸吨/年2000002产品方案2.1含量85L乳酸吨/年1200002.2含量95L乳酸吨/年600002.3耐热L乳酸吨/年200002.4蛋白饲料吨/年1200002.5红薯吨/年70002.6下脚料吨/年210003全厂占地面积平方米3408434劳动定员人2554新增4.1其中:工人人24264.2技术人员人924.3管理人员人365动力5.1水吨/年20000005.2煤吨/年5040006总投资万元1807436.1建设投

6、资万元777786.2流动资金万元1029657资金筹措万元1807437.1企业自筹万元1807438财务评价8.1年均销售收入万元/年164389创外汇5000万美元8.2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年1272968.3年均利润总额万元361898.4年均所得税万元90478.5年均净利润万元271428.6年均增值税万元90418.7投资利润率%20.028.8投资利税率%30.778.9内部收益率%30.378.10投资回收期限年2.808.11盈亏平衡点%21.23第二章 项目背景2.1承办企业概况河南省淅川县济京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水产品开发和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集科工农贸为

7、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距河南省会郑州340公里。公司现有员工36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人。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1292万元,资产负债率59.45%,2010年完成销售收入1228万元,实现利税224万元。公司为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河南省诚信守法先进单位、河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连年被河南省银行系统评为AAA级信用企业。2.2项目建设背景2.2.1乳酸的基本用途乳酸是重要的生物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化工、石油、皮革等领域,近年来国外利用-乳酸聚合生产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并发展迅速,向世界展示了乳酸的巨大发展前景。、食品乳酸在食品工业方面用作酸味

8、剂、防腐剂、PH调节剂、食品强化剂等。日前在世界乳酸总消费中,食品工业约占60。在食品工业中,乳酸应用十分广泛。从日本资料看,其应用领域包括:酒类如清酒、啤酒、白酒、调制酒、料酒;调味品包括豆酱、酱油、食醋、调味汁、粉状调味料,分别应用于发酵过程和调味;清凉饮料类,用作酸味剂,也用来延长保存期;主食类包括面类、面包、糕点,用于调味、PH调节、抑菌和延长保存期;肉食加工品,包括熟食、香肠、咸熏食品,用于PH调节、改善品质和延长保存期;其他包括冰淇淋类、奶酪类、果酱、果冻类和各类腌制品,用于调味、PH调节、改善品质和延长保存期。、医药乳酸在医药方面广泛用作防腐剂、消毒剂、PH调节剂、助溶剂、前体药

9、物制剂、载体剂。乳酸钠用于输液、糖尿病等产生的酸中毒、肾炎、肠内消毒、洗漱剂,也用作止血剂。乳酸钙是优良的补钙剂。、香料乳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香料,具有酒香香型的香气,用于配制酒和食用香精,在盛产酒香型酒的国家其消费量则相当可观。、乳酸酯类乳酸酯类主要有乳酸乙酯和乳酸丁酯,属沸点有机溶剂,可与水和众多有机溶剂配伍。主要用于各种纤维素,如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丁醋酸纤维素、纤维素醚类、聚丙烯酸酯、醋酸乙烯聚合物、聚苯乙烯、PVC和共聚物、天然漆和各种合成树脂涂料,另外也用于印刷油墨、香料、胶粘剂等生产。乳酸酯类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于石油管道清洗。乳酸酯类可进一步加工成许多衍生产品,如乳酸乙酯可用

10、来生产丙酮酸,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香料和其他精细化学品。乳酸酯的新用途是利用其无毒、溶解性好、易回收等特点替代有机氯溶剂用于电子工业清洗等,预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其他在皮革行业中,乳酸用于除去鞣皮中的石灰,即脱灰。采用乳酸可提高皮革质量;在卷烟生产中,乳酸用以除去烟草中的杂质,清除苦味,提高烟草档次;在纺织工业,乳酸用于PH值调整、印染浆料洗净。、新的应用动向近年来,许多国家为消除塑料制品的“白色污染”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发现一乳酸聚合得到的聚乳酸,在空气、水和普通细菌存在下可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聚乳酸有良好的初期机械性能,熔点约170,其模材对氧、水汽有良好的透过性,

11、又有较好的透明性,另外还有较好的抗菌、防霉性,使用寿命可达-年。因此,聚乳酸成为良好的绿色材料。在美国、日本,聚乳酸己用于纸涂层、透明塑料容器、发泡容器、薄膜、餐馆容器、儿童玩具、蔬菜包装等,今后在纤维、农业、垃圾(堆肥化)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国外资料预计,不久的将来将有数百万吨级的塑料被聚乳酸所取代。2.2.2 乳酸生产是有机酸工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众所周知,有机酸在食品与医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有机酸种类繁多,可同时用于食品与医药的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乳酸、苹果酸、葡糖酸、己二酸、醋酸、琥珀酸、富马酸、抗坏血酸(即VC)和衣康酸等。近年来,有机酸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呈持续增长、产销两

12、旺之势。由于我国现已成为有机酸的主要生产国与出口国,故国际市场上有机酸产品的产销动态对国内生产企业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我国的有机酸产业如柠檬酸,较早地进入了国际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特别是经历了近几年的竞争与整合,全行业的面貌大为改观。尽管市场形势严峻,效益滑坡,但行业同仁知难而进,骨干企业砥柱中流,仍然呈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乳酸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酸产品。2006年,世界乳酸的总产量为125万吨,并呈逐年上升之势。目前,仅日本和美国两国的乳酸需求量就达15万吨。我国的乳酸发酵工业开始于抗战时期,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约42万吨的生产能力,但

13、年产量为39.5万吨左右。在国内,青岛扶桑化学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精制(发酵)乳酸出口企业。 乳酸具有温和的酸味,国外常将它直接加至面团中以调节pH值。乳酸也可用于西式火腿、午餐肉等肉制品中,以便调节pH值和抑制细菌繁殖。上世纪90年代末,国外开发了乳酸的一大新用途生产“聚乳酸”(PLA)。据介绍,PLA为一种无毒高分子新材料,在环境中可自动降解,可用于生产医用塑料制品和食品包装等。由于其原料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所以被产业界认定为新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是目前世界环保行业的“明星”。 2.2.3L-乳酸市场前景看好总的来看,我国乳酸工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发展条件:、乳酸

14、生产技术经过长期的努力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进一步完善(如采用专用设备和解决放大问题)并实行经济规模生产,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际上公认的性能优越的-乳酸生产已经达到工业化生产条件。、作为乳酸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经过长期工作已有重要开拓,特别是我国相关行业已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将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实际上,有关方面对未来几年的消费前景持更加乐观的态度。、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受到国家严格的限制。跟踪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动向,我国采用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经过生物技术最终生产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己是历史的选择,并已提到日程上来,其发展前景可达百万吨以

15、上。、随着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乳酸生产所需的红薯等原料供应充足。实际上,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国农村粮食产品迅速提高,如何将粮食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随着我国深化改革的进展,改革乳酸生产投资和经营体制,发展企业集团,以整体实力同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条件也已成熟。国家对我国乳酸的发展一直给以高度重视,最近对乳酸技改项目已作了重点安排,将有力地推进我国乳酸的大发展。我们认为,为更好地贯彻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我国乳酸发展应走集团化的路子,以有效地推进技术进步,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相信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和国家大力支持下,未来我

16、国乳酸工业将实现超常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技术先进本项目引进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工艺技术路线,属于高新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对填补我国L乳酸严重依赖进口现状,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对有机酸工业的发展具有技术示范意义。2.3.2市场急需我国L乳酸产业化之路尚在起步阶段,加入WTO以来的全球化开放市场,更给我国业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近几年来,由于乳酸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巨大的应用市场潜力,尤其在生物可降解材料方面显示的优越功能,引起世界上相关研究生产机构和应用单位的极大兴趣,因此,L乳酸的市场需求也相

17、应增加,目前世界市场上L乳酸的年需求量约130万吨,国内市场每年缺口将达60万吨以上,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紧缺局面给L乳酸的生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2.3.3带动性强L乳酸的生产采用人工诱变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用红薯淀粉直接发酵法生产L-乳酸,可有效提高红薯的附加值,为解决粮食销售难问题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2.3.4出口潜力大由于对产品的原料从源头上控制,标准体系、装备水平与国际接轨,产品品质将达到出口欧盟和北美的标准,并以其低成本的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2.3.5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项目承建单位是一家发展中的公司,是一个

18、学习型的组织,是一个开放性的企业。企业的现有条件、行业地位、发展战略和重要经营者的理念等方面,完全具备建设本项目的条件。第三章 市场预测和建设规模3.1市场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3.1.1国外生产和消费情况美国原有两家乳酸生产公司,即ADM和STERLING化学,合计生产能力约18万吨/年,两家公司各占一半,发酵法也占二分之一。荷兰PURAC公司与美国GARGILL公司合资在美国已建成3.4万吨/年L一乳酸生产装置,并拟进一步扩大。近年另有套3.4万吨/年生产装置在建设中或投入运行。因此,美国已拥有乳酸生产能力近50万吨/年。在传统消费领域中,美国乳酸约60用于食品工业,有26的乳酸直接用于食品工

19、业中,其他则为乳酸盐和乳酸酯类。其他消费领域主要有医药、化妆品和其他工业部门。在生物降解材料方面,美国对乳酸的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道化学和GARGILL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GARGILL DOW POLYME公司在1994年建成4000吨/年聚乳酸生产装置,并于2002年将生产能力扩至34000吨/年,计划2008年增至12.5万吨。预期聚乳酸在年内可达到145万吨/年。另外,GARGILL公司已完成开环聚合高分子量聚乳酸装置,生产规模达万吨级。美国聚乳酸产品已大规模地推向市场。西欧有荷兰PURAC公司从事乳酸生产,分别在荷兰和西班牙建设有生产装置,均采用发酵法,总生产能力约4万吨/年。据

20、资料报道,西欧传统乳酸消费中约70用于食品工业。日本只有武藏野化学研究所采用合成法生产乳酸。据2005年日刊资料报道,2005年日本乳酸产量36500吨,同年进口52000吨,总消费量达88500吨/年。其中出口乳酸14500吨,主要销往欧洲和东南亚地区。日本乳酸厂生产的乳酸大部分自用于生产乳酸酯和盐。直接作商品消费的乳酸量约11000吨/年。日本乳酸消费构成为:食品工业60,工业用30,医药和化妆品10。在食品方面,以清凉饮料、酒类、腌渍物、面条类用量为主,其他多以钙盐形式用作钙的强化剂。在工业方面,如在纤维工业用作PH调节剂、溶剂、羊毛含铬染料的污水生化分解;皮革中高级皮革的脱石灰(与甲酸

21、配合使用);印染浆料的净洗溶剂;金属除锈剂;防冻液防腐剂;医药和化妆品方面:钠盐以输液用为主,也用于肠内消毒、洗漱剂、膀胱注入剂,替代甘油作保湿剂。其他如牧草催熟剂、饲料添加剂(防止饲料在动物肠内异常发酵)。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目前乳酸生产量不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但在聚乳酸应用开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已进行了大量工作。3.1.2国内生产和消费预测我国生产乳酸的历史较长,解放前即有小规模生产。上世纪70-80年代,经历了较长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历程,90年代以来,我国乳酸生产技术和消费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世界重要的乳酸生产国。我国现有乳酸生产能力约42万吨/年,但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各厂生

22、产能力发挥有很大差别。技术先进的企业感到供不应求,而有些老企业只能半负荷生产,更有几家新建工厂开工率很低,甚至无法开车。从各方面汇集的信息,我国乳酸产量约为39.5万吨/年。国内近几年乳酸消费市场增长相当快,主要应用领域分析如下:、香精香料行业据初步了解,这是目前乳酸最大消费市场,约占总消费的。主要是用于生产乳酸乙酯,作为香料,用于调制各种酒类。、啤酒我国近年来啤酒发展很快,2006年实际产量达3889万吨。由于企业众多,合资企业也不断出现,所以啤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乳酸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糖化过程中调节值。传统方法是使用磷酸,但有影响啤酒口味等问题。乳酸其酸性弱,酸味强,调节幅度小,安

23、全可靠,尤其对啤酒口味有益,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但啤酒行业的竞争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原则上必须用乳酸,但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厂现采用添加一定磷酸另辅加一定量乳酸的办法。全国现有约45的啤酒厂已在使用乳酸,目前全国年消费量约51000多吨。、制药工业我国制药工业消费乳酸的领域包括红霉素林格氏液(平衡液)输液、乳酸罗氟沙星、乳酸钙、乳酸锌等,年用量约50000吨。、食品工业我国食品工业应用乳酸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发展也较快。其使用包括乳酸直接使用,乳酸钙等盐类添加使用。使用的重点企业和领域如娃哈哈、乐百氏、喜之郎等。目前消费量在265000吨/年左右。、溶剂乳酸乙酯、乳酸丁酯用作溶剂,主要用

24、于各类高档漆,具有漆光亮等特点。另外,作为溶剂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油田管道清洗,某些油田已在推广使用。我国乳酸酯类(溶剂用)消费已近42000吨/年。、其他乳酸的其他用途包括皮革脱灰,是制取高档皮革所必须的。另外,用于烟草工业和纺织印染业等,一般估计用量在25000吨/年左右。、出口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乳酸及衍生产品出口国,历年出口量如下:我国乳酸出口有巨大的潜力。以日本为例,2005年进口乳酸55000吨,基本与其国内产量相当,说明日本由于采用合成法等因素,其生产成本缺乏国际竞争力。至少说明周边地区有较大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我国加入WTO,将为我国乳酸出口开拓更好的前景。3.1.3发展趋势

25、我国的发酵有机酸工业中,柠檬酸一直是一枝独秀,其他有机酸,虽经多年发展,始终不成气候。近几年,情况有了可喜的变化。乳酸工业发展很快,效益也不错。特别是L乳酸,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不仅是它广泛用于食品工业,更因为它是可降解塑料的原料,潜伏着巨大的商机。近年来,国际上许多研究表明,聚乳酸在空气、水和普通细菌存在下,可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是一种很好的绿色材料。聚乳酸的出现,为目前规模巨大的塑料工业难以克服的资源不可再生性和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较为圆满的解决途径。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尽管新的油田也在不断被发现,但远跟不上人类社会需求的飞速增长。寻找可以替代石

26、油的新能源、新原料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另一方面,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个农产品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挑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加工增值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滞后,不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开拓,不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如何拓展粮食深加工工业,为红薯、小麦、大豆等寻找新的出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事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为各级政府所高度重视。再者,石油资源既不能再生,其塑料制品也极难降解,因而造成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年产发泡餐具120亿只,约12万吨。若50用可降解塑料代替,就有6

27、万吨的市场。我国地膜市场为100万吨,包装塑料250万吨,其中若有20以L乳酸聚合物来代替,则有70万吨的市场。故发展L乳酸工业,以聚乳酸塑料逐步取代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制品,是一举三得的事,其前景不可限量,很可能超过柠檬酸,成为产量最大的发酵有机酸。现在的问题,一是技术水平。要生产聚合级的L乳酸,成本太高,难以与普通塑料竞争,目前国内聚乳酸塑料应用范围仅限于医药,如手术缝合线、创伤夹、植入物、骨板等。二是我国还没有成熟的聚合技术和聚乳酸生产线,用作塑料原料的L乳酸产品,全依赖进口。我们期望L乳酸工业将有大的发展, 由于乳酸的用途日益扩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未来的发酵有机酸消费市场中乳酸的需求

28、量将超过现有的柠檬酸,而跃居第一位。目前世界的新型材料、环保行业的明星是利用乳酸生产的聚酯材料聚乳酸(PLA),该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使其能够胜任其他合成塑料的用途,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且因为其原料为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所以被产业界认定为新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医疗器材方面由于PLA比起其他常用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生物兼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因而能作人造骨折内固定物(代替金属固定物,免除二次手术)、缓释材料、手术缝合线、组织修复材料等方面使用。技术附加值高,因而是目前的市场,也是医疗行业应用广泛,最有发展前景的高分子材料。 当今世界上每年从石油等矿物资源生产约1.5亿吨的聚

29、合物,同时每年产生约8000万吨的塑料废弃物。由于这些物质在自然界难以自然降解,从而造成废旧塑料在自然界的堆积,形成所谓的“白色污染”。这不但影响了环境,而且影响到包括农业等重要行业,近年来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是设法减少废弃塑料的排放,利用新型的具有自然降解能力的材料来取代现有的石油制品,从而达到节省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双重目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筛选,发现使用乳酸加工的新型聚酯类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可以用来加工从工业用途到民用制品在内的众多塑料制品,而且在废弃后能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同时PLA还具有现

30、有塑料的物理性能,适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未来将代替聚乙烯、聚丙烯、2002年美国Cargill和Dow化学在明尼苏达州合建了世界上年产3.4万吨聚乳酸用于塑料制品,L-乳酸的前景也将随PLA的发展而兴旺3.2销售预测3.2.1销售预测由于L乳酸品质优良,用途广泛,所以正逐步取代DL乳酸。全世界对L乳酸的需求量正逐年递增,上世纪八十年代仅10万吨,九十年代为50万吨,现在已突破120万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已开发出以L乳酸为原料,合成聚乳酸树脂。这种可降解的环保型塑料树脂,即将投入大规模推广阶段。这将是L乳酸产业的强大推动力,业内专家们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

31、对L乳酸的需求,将猛增到500万吨以上。目前全世界的L乳酸的年产量仅为180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荷兰,远远供不应求。我国目前年需求量约为80万吨,需大量进口。为此,适当规模地建设生产L乳酸线,一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3.2.2销售定位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年产20万吨L乳酸。目标市场定位于国内销售和部分国际市场。因此,实施本项目市场是可行的。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4.1建设规模企业如果没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就不可能有大的技术投入来保证技术的进步,也不可能发挥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竞争中占主动地位。根据乳酸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以及市场需求状况

32、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因此,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L乳酸20万吨。4.2产品方案本项目拟生产食品级含量85、95和耐热型L乳酸,副产品有蛋白饲料。产品方案:含量85%L乳酸 120000吨/年含量95%L乳酸 60000吨/年 耐热L乳酸 20000吨/年蛋白饲料 120000吨/年红薯 7000吨/年 下脚料 21000吨/年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5.1资源评述 淅川资源丰富。淅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移民大县,集山区、库区、移民区于一体,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淅川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2046小时,降水量804mm左右,气温

33、15.8,无霜期228天, 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矿藏:已探明可开采的矿藏有钒土、石煤、花岗岩、蓝石棉、虎睛石、大理石、石墨、石膏、钡石、砂金、石灰岩、白云岩等39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居全国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居全省第一。农业:现已形成了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其中,香花小辣椒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干椒5600万公斤,出口美、日、韩、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已形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养殖基地;以花椒、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总面积达47万亩;龙须草种植面积40万亩。水利方面:境内有丹江、灌河、淇河、

34、滔河、刁河五大河流,年地表径流量5.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3万千瓦。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蓄水量290亿立方米。生物资源:全县共有野生动植物种类1787种。其中,真菌23科58种;野生植物135科978种;野生动物184科75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青檀、领春木、连香树、水青树、银杏、天麻等1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雕、羚羊、麝、大鲵等20多种。5.2资源评述 全县农业种植以粮食、蔬菜、优质小麦、瓜果为主,盛产优质农作物,境内普遍种植红薯,近年红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亩产也逐年上升,该地区红薯资源极为丰富。项目主要原料为红薯,当地可保证供应,其他化学助

35、剂本省都有供应。5.2.1交通 淅川是河南的西大门,交通便利。紧邻宁西铁路,沪陕高速、312国道、209国道穿境而过,与沪陕高速连接的内邓高速从产业集聚区东边穿过,高速出口距项目地点只1.5公里,项目位置距郑州、武汉、西安都不超350公里,处于三城市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5.2.2供电淅川县电网现有22KV架空线路一条接至厂区,公司自备电厂可保证本项目用电。淅川电力优势明显,用电价格优惠。5.2.3供水项目最大用水量1170立方米/时,全年用水量2000000吨。区内地下水丰富,厂区拟打深水井12眼,井深100米,单井出水量100吨/时,可以满足供水要求。5.2.4蒸汽本项目生产过程所需汽

36、量最大为334吨/时,由公司热力站供应。5.3厂址5.3.1厂址位置本项目厂址位于淅川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的九重镇,厂区内地势平坦,四周交通便利,条件良好。项目总体布局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分区明确,设计合理,努力减少人流、物流不必要的交叉,尽量做到生产线路简捷、流畅。并根据厂区特点加大绿化力度,美化环境。5.3.2厂址自然条件工厂所在位置地势平坦,地耐力为12吨/平方米,地震烈度按7级设防。淅川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2046小时,降水量804mm左右,气温15.8,无霜期228天, 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5.3.3厂址

37、评述本项目厂址交通便利,气象条件适宜,地质情况良好,水资源丰富,电力、通讯设施齐全,建设条件非常理想。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6.1项目组成本工程为利用当地资源和淅川县济京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建设年产20万吨L-乳酸项目。项目主要组成为淀粉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设施等土建工程,以及各个设施的生产线建设,供电、给排水、热力、通风、环保工程、检测中心和总图工程等。项目组成表序号工程类别工程(车间)名称规模备注一主要生产工程1.1淀粉生产车间320000吨/年1.2糖化车间300000吨/年1.3发酵车间300000吨/年1.4提取车间200000吨/年

38、二辅助生产工程2.1控制室配套2.2原辅料包装材料库1260平方米2.3质量检测中心化验、检验三公用工程3.1供热工程240吨/时3.2供电工程13440千伏安3.3供水工程1000立方米/时四其他工程4.1环保工程污水处理4000吨/日4.2总图工程大门、道路、围墙4.3门卫48平方米6.2生产技术方案6.2.1产品采用的标准(1)原料本项目原料红薯来自本地的种植基地,原料品质达到国标二级标准。(2)产品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00版)指标药品级CP95食品级GB232080食品级FCC(IV)工业级含量8590(g/g)80(g/g)95.0105.0(标签浓度)4090(g/g)鉴别合格合

39、格合格合格氯化物0.0020.0020.1硫酸盐0.010.010.25铁盐0.0010.0010.0010灼烧残渣0.10.10.1重金属0.0010.0010.0010砷0.00010.00010.0005枸橼酸、草酸、磷酸或酒石酸合格合格易炭化物合格还原糖合格钙盐合格铅0.0005氰化物0.0005光学纯度9595958095(3)副产品蛋白饲料质量标准项目符号DDGS感观性状色泽呈黄色或棕黄色、无霉变、结块及异味、粉状水份%10粗蛋白质%=20粗脂肪%=8粗纤维%=56粗灰分%95DL型本项目采用发酵法工艺,L乳酸生产应用基因工程菌种特性专一,发酵条件可控,提纯工艺较简单,产品质量好,

40、本工艺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2.3工艺流程6.2.3.1淀粉生产工艺本项目以红薯为原料,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可靠“一浸、二磨、三分离”的红薯湿法生产工艺,整个生产过程为热循环封闭式生产,过程水循环使用,其干物回收率达98以上,废水排放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基本达到和接近国外水平。目前,世界上年产5万吨以上的红薯淀粉生产工艺从设备形式上来分有两类。第一类是全分离机工艺,即我国94年以前采用最多的,分离胚芽部分采用胚芽旋流分离器,分离纤维皮渣采用压力曲筛,分离蛋白质和淀粉乳洗涤采用国产碟片分离机,分离的黄浆经气浮槽浓缩或用碟片式分离机浓缩。第二类是分离机加旋流器工艺,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工艺,分离胚芽和纤维皮渣与第一类工艺相同,分离蛋白质和淀粉乳洗涤采用进口大型碟片分离机加旋流器,分离黄浆用碟片式分离机浓缩。由于分离机须每天拆洗,而旋流器一般每周拆洗或一月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