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调研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588764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调研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调研汇报电子商务市场强劲发展,拉动了对电子商务人才巨大需求,培养各个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已成为多年来和以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各类院校关键任务。首先,电子商务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发展演变过程,新模式、新内涵不停发明,新技术、新职业不停催生,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出新要求;其次传统中职教育模式,束缚了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不能很好地彰显职业教育内涵特点和办学吸引力,正面临着改革要求。一、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1.电子商务行业强势发展,人才需求出现井喷,为专业建设提供巨大空间伴伴随电子商务行业强势发展,电子商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也在飞速飙升。电子商务不仅带动了包含网络基础服务、仓储物流配送

2、、支付渠道、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等延伸行业或互联网其它领域,也由此催生了专职网店卖家、网店装修师、“网模”等一大批新兴职业。调查显示:现在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已超出 600 万人,达成多年来又一新发展高峰。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电子商务应用在全国领先,调研时深刻感受了电子商务行业火热发展形势,每一个人对于电子商务以后发展全部抱有很乐观态度,在问及企业是否计划再招聘电子商务人才时,94.7%企业回复了“是”。电子商务人才巨大需求,为各类院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2.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为专业改革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快速和良好发展就需要各层次人才支撑,

3、现在中小型企业所需要电子商务人员大致可分为管理层、策划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人才分别处于人才金字塔结构塔尖、塔身和塔基。中国网商生存发展汇报数据显示,企业对于商务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经过调查显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没有大需求,大量需求是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领域。不过企业拥有专门从事网站操作人数是多少呢?数据显示:没有专业人员是 25,三人以下 51,说明加起来高达76企业中,电子商务实务操作人才力量是严重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和普及。目前电子商务实务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很突出,这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供了空前机遇,也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

4、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二、电子商务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分析1.工作领域和岗位群分布依据综合调研分析,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工作领域界定划分以下表所表示。企业电子商务工作领域和岗位群分布表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关键能力剖析经调查分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十项基础素质要求为:工作态度及敬业精神;团体合作意识和用户服务精神;老实守信,吃苦耐劳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态度及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含有自我创新,勇于创业能力;含有继续学习,应用新技术和适应职业改变能力;礼貌待客、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职业技能要求为:网络营销能力;电子交易和支付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网页设计和网络应用能力;

5、信息采集分析编辑能力;谈判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防范能力。中职电子商务毕业生关键从事岗位,现在列在前七位为:用户服务,电话销售专员、网络营销、网站维护、电子商务策划、物流配送、网站编辑。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培养四大关键技能为:电子商务实务操作能力;网页制作和网站维护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网络用户服务能力。三、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实状况分析以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例,暴露出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1.目标定位不正确,缺乏行业适应性学校调查显示,有 58.8%老师认为学生对将从事职业岗位群没有基础了解,有 66.7%老师认为学生从业目标不明确,有 64.7%

6、老师认为现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纲领和教学目标不相符。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人才,肯定难以和行业发展相适应,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发展也一度出现需求旺但就业率低矛盾。2.课程设置不宜,缺乏岗位针对性从企业要求对照教学现实状况,能够看到现在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显著落后于行业发展。分析原因,一是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不明、定位不准,造成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盲目性,课程体系缺乏对培养目标支撑,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二是在课程建设上,或重视电子技术内容,或重视商务教学,或把电子技术和商务课程简单叠加和重组,缺乏融电子技术和商务于一体综合性关键课程。3

7、.职教特色不鲜明,缺乏学习驱动性从学生感受来看,表示对现在所学专业感爱好是28.5%,表示通常高达 61.5%,不感爱好有 10.5%。学生对目前专业教学感到最不满意前四项依次是“学校职业情境和文化气氛”、“实习实训内容”、“学校教学设施”、“老师教学方法”。老师认为现在造成学生学习关键困难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深,难以了解;二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对应教学设施和手段;四是教材职业特色不显著,内容脱离实际;五是教材内容陈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4.专业师资力量微弱,质量提升缺乏根本推进力现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老师,基础上是半路出家。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老师转行而来

8、,另一部分是从企业管理、贸易经济、工商管理、财务等专业老师转行而来。这两部分老师知识结构全部存在着缺点,计算机方面转过来老师对商务了解得少,懂商务老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又很有限,更关键是大多数老师缺乏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践经验。四、专业改革提议针对上述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提议,以深入完善教学,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1.目标定位: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应该为企业培养是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子商务行业改变需要,含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文化基础知识,含有对应综合职业能力,能在企业中胜任电子商务实务操作、网页制作和网站维

9、护、网络营销、用户服务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中初级应用型人才。2.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为了打破原来“重理论,轻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课程,需要适应行业改变,贴近实际应用,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突出关键能力培养,重新开发适应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目标要求关键课程。遵照职业能力发展,以“宽基础,活模块”为标准重新构建互为依靠、前后衔接中职电子商务“1+3+X”课程体系。1 门关键通用基础课程:电子商务实务。3 门关键商务应用课程:网店装修和网站维护、网络营销,用户服务。X 门专门化选修课程:设置是要在“网络技术”、“营销策划”、“用户服务”、“自主创业”等职业方向上进行强化提升、拓展

10、训练和综合应用选修课程或教学项目、讲座专题,提供学生依据自己专长和职业志趣进行选择。3.教学模式: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旨,革新技能教学模式为了突出职业教育“学以致用,做学合一”鲜明特色,本着“以生为本,激发爱好,重在实践”主旨,将技能操作、活动组织、案例剖析等内容作为教学项目,发明条件,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多元实践”教学模式,避免形式和场地单一、单调,努力提升教学效率,办出专业特色,增加专业内涵,增强办学吸引力。仿真试验实务操作层。引进或自主开发电子商务模拟试验平台,让学生经过模拟教学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关键业务步骤,了解电子和商务关系,为从事电子商务实战积累经验和奠定技术基础。实战训练商务应用层

11、。创建电子商务创业园,利用学校低成本场地、人员、管理优势,寻求企业、学校、师生最好利益结合点,吸引中小企业入驻(整体入驻或部分入驻),共同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活动体验,包含企业实习、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案例体悟。对于谈判行销策略性知识能力,难以经过操作项目来练习形成,能够搜集部分鲜活经典案例,经过剖析、讲解、议论,来体会领悟其中策略技巧,培养综合分析能力。4.师资队伍:以行业技能培训为关键,推进老师专业发展老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实现。现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不仅缺乏,现任老师还存在知识技能短板问题。电子商务专业课老师相关知识包含面广,需要工商管理,金融财经,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专业综合人才。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能够采取新招、外聘、内培方法。五、结束语经过此次调查研究,对电子商务企业对于中职学生人才需求情况有了更真实、全方面了解,对后续专业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依据。在以后专业建设中,将在充足掌握市场人才需求前提下,提升毕业生专业能力,努力争取实现人才和企业零距离对接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