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直接融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 日期:11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安徽直接融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http:/www.in.ah。cn/analyses/zw2005/zw05ml。htm-直接融资研究课题组 一、安徽直接融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安徽直接融资发展现状分析 1.直接融资已成为安徽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 在近年来全国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安徽直接融资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与全国不同的是,安徽直接融资工具主要是股票(包括可转债)和企业债券两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安徽省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19932003年,安徽省从证券市场累计筹集的直接融资额
2、达292.48亿元,占同期GDP的1%,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4。直接融资规模的壮大不仅加速了全省工业资本的快速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省经济的发展,而且使直接融资发展成为安徽省企业筹集建设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仅以2003年为例,全省共有7家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融资30。86亿元,筹资额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4%。这一筹资规模已经接近当年安徽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3.91亿美元的水平.全省上市公司直接融资后所形成的资本规模,占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增所有者权益的86.7,占全部大中型企业新增所有者权益的22。9。 2.安徽直接融资以股票融资为主导 从直接融资结构看,股票融资额是企
3、业债券融资额的数十倍。在19932003年安徽省累计直接融资额中,股票融资额为273。24亿元,占累计融资额的93.4,企业债券累计融资额为19.24亿元,占累计融资额的6.6;股票累计融资额是企业债券的14.2倍。从发展历程看,虽然安徽省企业债券融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早于股票融资,但债券融资受国家债券发行政策调整的影响更大更直接,2000年后安徽省企业债券融资实际已处于停滞状态。但股票融资自1993年兴起以来,尽管在1995年一度裹足不前,但此后的数年,每年新增的上市公司数量保持在34家,上市公司数已由1993年的3家增加到2004年的44家,上市公司已成为支撑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中
4、流砥柱。 3.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显著提高 从首次公开发行筹资额(IPO)看,安徽省上市公司IPO的融资规模不断上升,已经由1996年的6。45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24。6亿元,单个企业IPO平均融资规模基本上保持在23亿元。但受2001年下半年以来股市低迷影响,安徽省单个企业IPO平均融资规模略有下降。从再融资额看,安徽省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已由1996年的1。11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14.63亿元;再融资额占融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由1996年的7。43上升到2002年的50.69%,股票市场上的融资越来越依赖于再融资.从融资品种创新看,在增发和配股门槛提高后,可转换债券成了安徽
5、省再融资的主打品种。2003年,由于受全国再融资整体形势恶化的影响,没有企业通过增发或配股进行再融资,铜都铜业、山鹰纸业和丰原生化发行了共计15。1亿元的可转换债券,弥补了增发和配股融资的不足。 4。上市公司集中分布于第二产业和少数地市 从行业分布看,八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分布在第二产业。根据证监会2004年11月的统计数据和其对行业的划分,在其划分的全部22个行业类别中,安徽省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其中的17个行业中。其中,第一产业有1家上市公司,第二产业有38家上市公司,第三产业有家5上市公司。由此可见,安徽省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分布在第二产业,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86。4.从地区分布看,多数上市公司集
6、中于省城合肥和皖江地区。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安徽省的上市公司数已扩大至44家。目前除了淮南和池州两市外,其余15个市都有了上市公司。安徽省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七位的地方分别是合肥14家、铜陵5家、黄山和芜湖4家、马鞍山、蚌埠和巢湖各有3家,这7个市的上市公司数占全省的82。安庆、亳州、宿州、阜阳、宣城、滁州、六安和淮北8个市各有1家上市公司。 (二)安徽直接融资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安徽省直接融资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且融资方式单调。从上市公司数量上看,截止到2004年6月,安徽省共有上市公司40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2.97,在全国32个
7、省市中(深圳单列)列第13位。这一数量在全国位于中上水平,在中部五省中排名第3位,低于湖北(62家)、湖南(43家),高于河南(33家)、江西(24家);远远低于华东的山东(74家)、浙江(74家)、江苏(81家)、福建(44家)等省。从融资方式看,安徽省企业的外源性资金绝大多数是依靠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为数不多的直接融资也基本上来自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拟上市企业储备不足。在拟上市企业的储备方面,截止到2003年,安徽省已有49家拟上市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其中,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具备了上市资格的待发行企业4家,申报发行6家,评估验收14家,在拟上市过程中退出上市辅导的1
8、2家,目前真正在辅导期的12家。而同期的广东拟上市公司的总数达到70家,上海拟上市公司总数有80家;江苏拟上市公司总数有104家;浙江拟上市公司总数有105家。 三是融资能力不强.从IPO看,与周边的省份相比,安徽省在2003年共从股票市场融入资金30。9亿元,低于湖南(57。7亿元)、江苏(48。7亿元)和山东(49.8亿元);略高于浙江(30。4亿元);高于河南(28.87亿元)和福建(21。94亿元)。从再融资看,安徽省企业在股票市场再融资额仅占全国股票市场再融资额的12,在时下全国再融资水平急剧下降的环境下,安徽省再融资能力正经历着严峻的挑战.从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看,安徽省上市公司主要分
9、布在机械制造、石化等传统的制造生产行业,增长空间有限,较其他兄弟省市的比较优势也在进一步弱化。 四是企业上市渠道狭窄。目前国内的多数企业仍然在排队等候获得A股市场上市的机会,千军万马都在挤这一座独木桥。发审会一般每周开两次会,每次审核6家,大约能通过34家。按照这个速度,2004年能上市的企业也仅300家,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至少也需要3年才能进入发审会,进入了也只有2/3的机会获得上市批准.在海外融资方面,安徽省共有3家企业在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而全国已有104家企业在海外上市,仅在海外上市的有79家,境内外同时上市的有25家.在邻省中,山东目前有9家境外上市公司,浙江有7家境外上市公司,江苏
10、和河南各有3家境外上市公司. 五是企业融资主体的能动性不够。从上市公司主体构成看,安徽省上市企业几乎是国有企业或有国资背景企业的天下,直到2004年才有2家民营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而全国在2002年10月就有194家民营企业入主上市公司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占同期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的16。截止到2002年底,浙江共有26家民营企业在沪深市场入主上市公司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占同期我国民营企业境内上市公司总数的14。97。浙江在境内外证券市场首发企业,90以上是民营企业。可安徽省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上市融资既不熟悉也不热衷,尽管它们在发展中不时为融资难问题所困。如果它们融资难问题长期得不
11、到缓解,那么这些真正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不仅错失发展良机,而且面临边缘化。 二、安徽直接融资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一)直接融资发展具有的潜力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直接融资创造巨大空间 美国经济学家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其间接融资地位相对下降,直接融资地位相对上升。现代发达市场化国家经济证券化率(股票市值占GNP的比重)已达80左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证券化率也达到40%以上.就直接融资具体方式而言,在发达国家公司债券是最主要的融资工具,公司债券融资占企业外部直接融资的90,其融资额一般是股票融资额的310倍。2002年,我国经济证券化率也仅为36.6;债券融资占企业外部直接融资比例
12、不足10%;2000年A股股票融资额是债券的11.7倍.同期的安徽,经济证券化率仅为23。6,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股票融资额是债券的14.2倍。此外,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增速仍将在7以上,2010年GDP将超18万亿元,2020年GDP将超35万亿元。2010年,若经济证券化率提高到50,则证券市场股票市值将超过9万亿元;若提高到80,则股票市值将超过14万亿元,而2002年我国股票市值仅为3。83万亿元。因此,安徽省直接融资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尚待进一步发掘。 2.居民收入增长和财富增加为直接融资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
13、款余额不断飚升。从全国看,到2003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已增加至10.36万亿元。金融机构存差已达4。91万亿元,全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从安徽省看,2003年末,安徽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475.8亿元,金融机构存差达815。6亿元,人均GDP达780美元。我国国民收入提高和财富增加,既使其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又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作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3.国家融资政策的调整将大力推动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 资本市场发展政策是决定直接融资发展快慢的关键性因素。现阶段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已严重威胁整个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14、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高达近2万亿元,占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余额的40以上.为此,中央及时调整了现行融资政策,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直接融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2004年,伴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直接融资迎来又一个“春天”。 4。外部环境持续改善为直接融资营造新的发展平台 目前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已超过50%,接近70的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已基本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
15、用更加明显。信用环境优劣是影响直接融资的首要因素,当前,“信用安徽已成为新世纪安徽“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建设“信用安徽”过程中,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主体,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全方位信用体系正在加快建立与完善之中.为加快经济调整,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全国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蓬勃兴起。1997年,以上海产权交易所为龙头、包括安徽省在内的“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正式建立,现在其成员单位已从起初的9家发展到40家,有效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安徽省正在加大清理地方性法规,优化对企业投融资服务,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在不断高涨。外部环境持续改善为安徽直接融资的发展营造了良
16、好的平台. 5.企业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为直接融资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 企业治理机制是影响其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内部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自主权的扩大,特别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确立后,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开始生效,以企业为主体的融资活动代替了原来的供给制。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为此,安徽省企业加快了公司制改组改造步伐,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多元化融资方式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股本融资与债务融资等多种融资形式并存的格局。与此同时,安徽省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力推进
17、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多形式构架多元股权结构;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使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促进了各类企业的加快发展。这必将为安徽省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 6.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为直接融资带来新机遇 根据入世时制订的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时间表:5年内逐步放开对外资银行开展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包括先后允许其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提供外汇及人民币业务;2006年,对所有外资银行实现“国民待遇.目前,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证券公司已经登陆中国证券市场,首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也将很快亮相
18、.它们带来的新型投资理念、投资手段以及境外资金,都将成为激活中国证券市场的“活力因子”。随着金融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将逐步走向全面的国际化。以资金来源计,国外资本以允许的形式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国内资本则可以参与国外有关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以市场筹资主体计,非居民机构可以在国内金融市场筹融资,国内机构则可以在国外金融市场筹融资;国外交易及中介机构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经营及相关活动,国内有关交易及中介机构获得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经营及相关活动的资格和权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无疑为安徽省直接融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制约直接融资发展的主要因素 1.企业融资能力弱难以适应资本市场全方位激
19、烈竞争 伴随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终结,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环境将呈现由“十五”及其以前时期行政干预、按计划分配等不完全竞争,向“十一五”期间规范运行、市场调节的充分竞争转变的新特点。直接融资全方位激烈竞争的时代已悄然来临。安徽要扩大直接融资,不仅要面对国内地区间的强有力竞争,而且还将面对国际间激烈竞争;不仅面临地方政府间直接融资的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间直接融资的竞争。这客观上将迫使融资主体不断增强直接融资竞争力。但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这必然给安徽省直接融资带来严峻挑战。 2。资本市场制度缺陷制约着直接融资规模的迅速扩大 我国发展直接融资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
20、筹集资金,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因此,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着诸多先天性功能缺陷。存在着“所有制歧视和“国有偏好”问题;股权分置问题;上市公司控股权不能自由转移问题;企业债演变成“准国债”导致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举步维艰问题等。此外,我国股市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制度建设远未完备,信息传递存在极大阻碍,市场结构也远离完全竞争状况,公正性与完善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资本市场制度缺陷制约着安徽省直接融资规模的迅速扩大。 3。上市公司业绩差强人意将不断削弱直接融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直接融资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本市场的繁荣兴旺和投资者能有丰厚的回报。与1997年相比,2001我国上市公司
21、资产负债率为55.7,上升了5。6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5。4,下降了4。3个百分点;每股收益由0。24元降至0。13元,降幅达54.2%。与1992年相比,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的降幅更是惊人,分别下降8。9和62。9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据证券市场红周刊调查显示,呈现“10人投资,1人微盈,1人微亏,8人重亏”的惨淡格局.另据上海证券报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200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者获利能力得分较2002年下降2。18%,股票投资者的获利能力继续处于萎缩阶段.受此影响,直接融资的筹资额持续下降。从新发行每股股票的平均筹资额看,2002年为3。3元/股,比1997年减少1
22、。5元/股,比1992年减少1。2元/股。2003年企业债券发行额为358亿元,较1992年下降达47.6。若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要保持直接融资持久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 4。证券行业监管水平欠佳影响着直接融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证券行业监管存在诸多不足和漏洞,导致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据证监会首席会计师批露,截至2003年8月,中国证监会共立案查处案件765个,对417家机构和657名个人进行了行政处罚;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1个,涉嫌犯罪人员约300人。另外,2003年证监会共办理境内证券期货违法违规案件104件,对外执法合作案件27件,审理案件121件,结案77件。现有1300余家已上市
23、企业和134家券商中,平均不到4家就有1家出了问题。其实,被立案查处的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问题尚未浮出水面。对投资者权益的有效保护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加强证券行业监管力度、提高其监管效率已成为“十一五时期全国直接融资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 5。投资银行业发展滞后及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直接融资发展的瓶颈 制约我国直接融资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银行业发展滞后及其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资银行业不仅起步晚、规模小、实力弱、业务生疏、信誉度低,而且金融创新能力差、服务水平不高、高素质人才短缺等问题更为突出.这方面安徽投资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更大。因此,“十一五时期,安徽要在这方面下
24、大力气培养和发展。 三、加快安徽直接融资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扩大直接融资的紧迫感 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一方面,可部分弥补安徽省因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产生的庞大资本需求缺口,避免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与不足;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所提供的不仅仅是融资一项功能,同时对企业规范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对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等,均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安徽省直接融资取得显著成绩,但与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为此,一要将直接融资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建立相应考核评价制度,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进展缓慢的予以通报鞭策
25、。二要借鉴浙江等省发展直接融资的经验,在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或企业分布密集的地区,加快成立直接融资协会或市、县乃至乡镇的直接融资指导机构,明确专门的人员,加强对直接融资工作的指导、协调、服务,扎实推进企业上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和发展、资本市场融资等工作。三要完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证券监管机构的双向通报制度,加强资本市场方面的信息沟通,建立定期磋商机制.通过多方联动,共同开创安徽省直接融资工作的新局面。 (二)完善市场,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直接融资环境 1。健全和完善全省资本市场体系 构筑由柜台市场到地方股权交易市场再到全国性股票市场的上市通道,推进股票市场的多层次化。一是要着手建立覆盖全省的柜台
26、市场和地方性股权交易中心,以满足各类企业根据不同市场条件进行上市交易。二是要引入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证券公司和经纪公司,将其培育为推动柜台市场发展的做市商,并逐步将做市商的交易范围由流通上市的股票扩展到中小企业的股权.三是要与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相结合,逐步建立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以形成良好的区域资本流动的“微循环”。四是要将发展成熟的企业推向全国性的股票市场. 改善发行机制,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市场。应在控制风险和改善发行机制两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具体措施:一方面,加强债券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推进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资产抵押、信用担
27、保等偿债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推进债券发行的市场化,允许各类市场主体发行和投资债券,并逐步将债券发行的审批制改为审核制。 培育和壮大期货公司,推动期货市场发展.要重点扶持省内的期货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转让以及引入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来做优做强。同时,要积极推动本省资源丰富、优势突出的粮、棉、油、煤炭、水泥、新型建材等大宗产品进入期货市场,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更好地安排生产,规避风险。 -加强省内产权市场建设,密切区域间产权市场的联系。第一,完善各地市的产权市场,制定相关交易法规,确保产权市场的有效运作。第二,加强与全国其他区域性产权市场,特别是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天津
28、产权交易中心等三家国家级产权转让市场的有效联系与协作,将省内产权市场交易推向全国,便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第三,加强交易创新,推动产权交易由实物型向价值型转变,以增强交易产权的流动性。 2。创新本省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 -加强政府对直接融资的指导,优化上市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第一,在宏观层次上,结合安徽省的“十一五”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安徽省的直接融资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为企业融资提供宏观指导。第二,在微观层次上,加快直接融资备选项目库的筹建,确立发展重点。结合“861行动计划,从中筛选出一批重点项目,量身定制直接融资方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从支柱产业、
29、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筛选出一批企业,重点加以改组改造和上市前辅导,促其规范化运作,为上市融资打下坚实基础。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首先,加快对安徽省存量资产产权改革,通过合资以及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国有股在企业股权结构中垄断性问题;在竞争性领域,通过向民营企业或外商投资者转让股权以实现国退民进;对于非竞争性领域,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优化股权结构。其次,以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来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大产权项目开发力度,用产权招商推进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制。最后,依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来优化新增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于向各类投
30、资主体平等放开的项目,由市场自行决定其所有权结构;对于由国家控股的项目,则通过管理层持股和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来实现股权的多元化. -加快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在我国金融市场中,除了传统的机构投资者,如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等,新的机构投资者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拓展证券投资业务,而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巨额资金也将先后进入资本市场。这为培育和发展安徽省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一方面,要以现有证券公司为依托,加快整合并建立安徽省的证券投资基金。另一方面,以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为突破口,加快安徽省各
31、地市商行的并购重组,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规范运作。此外,抓住CEPA协议实施和国内引入QFII的有利时机,积极吸引海外基金管理公司、QFII等落户安徽省,提高安徽省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和集中度。 推进中介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首先,以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竞争力来提高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水平。其次,打造包括资信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以及专业律师和会计事务所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体系。最后,积极引入省外以及海外业务成熟、经验丰富的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安徽省,提高安徽省中介服务的竞争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壮大主体,规范运作,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竞争力 1.培育更多的上市资源 重点培育潜在
32、上市资源,形成培育、改制、辅导、申报与发行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直接融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一,大力扶持省50户重点骨干企业中尚未上市的企业.第二,围绕省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中小企业板上市后备资源库。 2。强化以股份制为重点的公司制改造 强化以股份制为重点的公司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因此,第一,对安徽省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制度和重大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带头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的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同时,鼓励各类
33、民营企业参照这一标准,加快公司制改造,促进其管理制度现代化。第二,优化企业的业务结构,以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目的来进行业务重组,以改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盈利能力的持久性。第三,“由下而上”分阶段对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股份制改造.先对大型企业集团下属的“二级、“三级”法人以及分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通过这一改造实现“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并为集团整体股份制改造奠定基础。而后再对实施了股份制改造的若干家公司根据产业链发展的需要进行重组,形成新的股份制公司。 3。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而规范运作又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第一,进一步
34、完善股票发行管理体制,落实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第二,鼓励已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稳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三,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确保上市公司质量.重点是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第四,强化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责任,切实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第五,强化董事和高管人员的诚信责任,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六,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对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控股股东进行责任追究。第七,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进行MBO或ESOP(管理层或职工持股)试点. (四)拓宽渠道
35、,优化结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进一步巩固股权融资的基础地位 我国成熟资本市场的建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今后一段时期股权融资在安徽省直接融资中的基础地位不仅不能动摇,还应进一步加以巩固。为此,一要加大拟上市企业的辅导与培育,充实和壮大一大批拟上市资源.二要推进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通过收购、兼并已上市公司“壳资源等方式,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后重新挂牌上市。三要充分挖掘安徽省现有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潜力,做好增发新股和配送股大文章.四要积极推动更多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适时首发上市。五是进一步扩大安徽省可转债发行规模. 2.不失时机地拓展企业债券融资 一要抓紧全省信用体系建
36、设,重点是企业信用库和债券信用评级机构建设,完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资金使用监督制度。二要在简化企业债券发行手续、加快企业债券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过渡。三要加强企业债券担保体系和偿债保障机制建设,确保债务本息能够得到正常支付。四要设立企业债券市场基金,筹建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为企业债券发行提供担保及稳定债券市场服务。五是围绕安徽“861”行动计划及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适时推出基础设施债券、地方市政债券、社会公益性债券等企业债券新品种。 3。积极稳妥进军海外资本市场 将一大批安徽省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推向海外,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提高其全球竞争力的有
37、效途径之一。因此,安徽省应抓住CEPA、QFII等政策实施以及“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大门开启带来的机遇,加快企业股权、债权向外资转让,并利用外资入股方的优势,让安徽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香港、新加坡、纽约等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安徽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精心打造国际化的投资银行 加快本省证券机构开放步伐,精心打造国际化的投资银行,既是与国际接轨、适应竞争挑战的需要,也是做大安徽省直接融资蛋糕的必由之路。 1.加快证券机构并购与重组 未雨绸缪,推进安徽省现有两大证券公司强强联手,进行战略合并与重组,加快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市场开拓、人力
38、资源、营销网点等方面的整合,进一步壮大规模,提高综合实力。 2。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重组后的公司以出让部分股权、新设企业等方式吸引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前来合资合作或结成战略同盟,促进本省证券公司的国际化,全面提升上市承销、企业并购、行业分析和委托理财等投资银行业四方面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3。加强投资银行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安徽省投资银行业紧缺的三类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即熟悉国际会计制度和国际法律制度的会计师和律师,熟悉资本运行、资产管理、公共关系的企业家,熟悉宏观经济、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证券行业分析师,建设国内一流的投资银行高级专门人才队伍,同时研究并制定留住这些人才的长效机制和优惠政策。
39、4.不断推进直接融资品种创新 掌握并熟练运用现有的各种融资工具,加快研究并适时推出新的融资品种,如产业投资基金、项目融资(BOT)、现有资产经营权转让(TOT)、企业租赁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ABS融资)等,为拓展海外证券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六)突出重点,锐意创新,推动直接融资再上新台阶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若干融资工具,筹划和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制,是扩大安徽省直接融资的战略性创举.加大风险较低、收益固定类证券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新品种及其衍生产品,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1。深度挖掘转换债券潜力 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特质,特别
40、适用于波动较大的市场,2003年已成为国内证券市场最主要的再融资品种。今后一段时期内,安徽省应将能源、原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等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作为未来发行转债的重点。另外,针对可转债在未转股前属于债务、其投资方向受到的约束较少这一特性,利用发行转债募集来的资金积极进行资本运作的尝试. 2.努力壮大投资基金规模 首先,以省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或实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基金托管人,以本省证券公司、上市公司或实力雄厚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共同发起人,在省会或沿江城市加快组建本省的基金管理公司,对本省的信托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中长线资金进行管理。其次,积极推动基金管理
41、公司在产品、营销和管理方面进行创新。产品创新的重点是风险低、收益稳定类品种,如指数基金、伞型(系列)基金、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灵活配置资金等。营销创新的主要内容有稳定发展银行、证券公司代销和基金直销业务,大力拓展“银基通”和网上交易业务,以及构建基金超市以及重视发行推介等.管理创新的重点是尽可能削减基金注册登记、基金估值与核算以及IT系统支持等后台管理成本。 3。积极拓展期货市场空间 积极拓展期货市场空间,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扩大直接融资的必备环节。为此,首先,开展系列型的期货知识培训与讲座,普及期货知识。其二,大力发展期货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期证通”、“银期转账业务和“银期通”。
42、其三,大力发展期货居间人制度,缩短投资者与期货公司选择的时间成本,提高双方缔约成功率.其四,设立私募期货交易基金和期货工作室,把安徽省的期货市场规模做大。 4。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发展 要牢牢把握企业债券发展政策新动向,稳步推进企业债券的发展.第一,围绕“861行动计划”中的重大项目,组织编制相应的债券发行规划,扎实推动公司债券发行的前期工作。第二,优化企业债券的设计,尽可能兼顾发行人、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第三,提高企业债券发行中介服务水平,采用联合主承销商的办法,引入双评级机制,将部分项目进行打包捆绑发行。第四,精简审核程序,规范发行流程,不断降低企业债券的交易成本.第五,加强对企业债券私募
43、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债券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适时推出安徽省的债券新品种。 (七)依法监管,严格自律,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风险 1.健全资本市场法规体系 为推动和促进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发展,除了现有的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即将出台的还有期货交易法和国有资产管理法,资本市场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后的关键是狠抓落实和加快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使各项措施具体化。 2.推动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建设“信用安徽”的要求,及时、真实和完整地披露信息。尽可能将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纳入到信用体系中来,特别是对整个信用体系影响较大的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和各种中介机构。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机
44、构和个人的惩罚力度,提高违约成本,甚至是实施市场禁入. 3。依法加强资本市场监管 按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树立与时俱进的监管理念,建立健全与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既不能打击投资者和证券公司创新的积极性,又要能有效地防范风险。积极提高行政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效率,降低市场的政策风险,保障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4.发挥行业自律和舆论监督作用 要发挥证券期货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期货业协会、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对于违规的个别机构要给予曝光。同时还要引导和加强新闻媒体对证券期货市场的宣传和监督,提高证券行业的透明度。依靠新闻单位来加强证券期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投资者明确主体责任,认清风险,以树立正确合理的投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