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
2、理据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什么语音形式代表什么语义内容是任意的,即可以自由选择的;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是指人们用什么语音形式表示某种语义内容是有某种依据、缘由的。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和渐变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层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人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呈现为一种线性序列;线条性只是语言符号序列的表面形式,语言符号序列的内部结构是有层次的。4、征兆: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甲事物就不是乙事物的符号,而是征兆。5、语言的社
3、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6、言语:言语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言语活动就是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而言语作品则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出来的话。7、副语言: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还有其他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例如体态、美术、音乐等.这类辅助性交际工具有时也被称为
4、“语言“,为了与真正的语言相区别,可以把它们称为副语言或准语言。副语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依附性副语言,另一类是独立性副语言。依附性副语言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依附于语言,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交通信号、旗语、灯语、商品包装和公共场所的一些示意符号、标志等;独立性副语言不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独立于语言使用,一般不能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自然体态语(包括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不包括为聋哑人人工设计的手势语)、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8、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在日常交际活动中逐渐自然形成和发展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9、人工语言:
5、人工语言是个别人或少数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严格来说是副语言),如电报代码、科学符号公式、计算机程序语言、交通信号、旗语、灯语、为聋哑人人工设计的手势语、盲人的手指语以及国际辅助语等。10、世界语:世界语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人工语言,是国际辅助语的一种,是19世纪末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提出的。11、音位: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12、音节:音节是人们能自然感知的最小语言单位。13、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14、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由语素构成,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一个词。15、句子:句子是最小的语言交际单位,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16、短语:短语是词和
6、词的组合,但又跟词一样,是构成句子的材料。17、语言的子系统:1、语音系统(特点:语音系统由音位和音节构成,系统性主要体现在音位之间的对立如,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中有送气和不送气的系统对立,和音节内部的组合如,汉语有丰富的复元音但是,没有复辅音)2、语义系统(特点:其系统性体现在义项的聚合关系和句子的组合规则上)3、语汇系统(特点:包括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三级语汇单位,又因词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为基本语汇、通用语汇等类别)4、语法系统(就是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系统,如结构关系中的动宾结构关系。)18、语义场:词语的义项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聚合成纵横交错的语义网络。这种语义网络就是语义场。19、
7、语言的基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如词构成句子,同时组合关系就是结构关系且是有立体的层次关系,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之间,都是聚合关系。20、语言的结构类型:词法类型(分类):词根语:又称为独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如汉语.除汉语外,属词根语的还有越南语、彝语、苗语、缅甸语等;屈折语: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内部屈折指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改变部分语音)来
8、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阿拉伯语,外部屈折指通过附加词缀的方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的单数变复数;粘着语:又称胶着语,其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编插语:又叫多式综合语或复综语,其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前后附着各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句法类型(分类):主语动词-宾语、主语宾语动词、动词-主语-宾语。21、语言类型学:(也称为类型语言学)是研究人类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它主要从跨语言(或方言)的角度观察研究人类语言,通过跨语言比较寻求或验证语言共性,再以语言共性为背景揭示具体语言的特点,并将人类的语言归纳为若干类型。22、语
9、言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23、交际功能:体现为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上,语言是社会中的人们相互交际最主要的工具,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诸如文化功能等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交际需要,语言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其他功能.24、思维功能与语言交际功能的关系:语言的思维功能是语言交际功能的产物,因为,语言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在个人思维活动中产生的,不在社会交际中学习和使用语言,是不可能用语言来思维的。25、语言的标志功能: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社团的标志,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一个人身份和文化素养的标志,
10、同时还是作家个人言语风格的标志。如老舍小说“京味”特征。26、语言与文化:A文化: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并拥有的所有事物现象。特征是超自然性(人为创造的)和超个人性(社会现象)分类:物质、智能、制度、精神文化B语言的文化特征: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具备超自然性和超个人性特征。语言还属于制度文化(因为语言系统是一种社会惯例,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惯例)精神文化C语言的文化功能:(1)文化镜像功能(反映其他文化面貌的镜子)表现在:1、言语作品内容,如历史文献记录史前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2、语言系统本身也记录和反映人类文化面貌,如贝壳作为货币,与钱有关物品带“贝”字,3、语言还可
11、以解揭示没有被语言作品记录下来的文化(2)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工具):27、克服语言障碍的办法:普及和发展外语教育和提高语言信息处理包括自动翻译的能力。28、语言与心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信息处理(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语言心理功能:指语言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包括思维功能(抽象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的成果)和认知功能29、认知功能:指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一、语言在信息输入环节起重要作用,如通过语言获得历史知识和非亲历的知识。二、在信息匹配环节也起重要作用,如通过语言分类储存对事物如颜色、形状、人亲属关系,
12、社会身份等的认识。三、在对输入信息进行特征分析的环节也起重要作用.30、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31、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任务: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研究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32、 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将语言看作由语音、语法和语汇构成。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词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33、 外部语言学:又称综合性语言学、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等。如社会语言学、文化
13、语言学等.34、 个别语言学:又叫具体语言学,它研究某种具体语言,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等。35、 普通语言学:又叫一般语言学,它研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和关系,如普通语音学、语言类型学等。36、 共时语言学:研究某一时期的语言状况,如现代汉语语法学,历时语言学也称“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如词源学,汉语史等。37、实验语音学:实验语音学使用实验仪器或计算机对语音的各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如用磁带录音机、频谱仪或示波仪来记录、分析和测定语音的特点,对各个话语的语音特性进行详细的描述。实验语音学的研究对象涉及语音的各个方面,它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涉及生理学、物理学、心
14、理学、电子学、医学等许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38语音学发展:古代语言学(古代西方、印度语言学和中国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当代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39索绪尔语言理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之父第一, 区分语言和言语 第二,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第三,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第四,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以上内容共同构成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40、生成语言学:生成语言学以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为主要代表。转换生成语言学又称转换生成语法,是当代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15、乔姆斯基1957年出版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被称为针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次革命一一“乔姆斯基革命。41系统功能语言学:也叫功能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是韩礼德,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质,认为语言的共性首先表现在语言所实现的功能上,其次才体现在各种结构上,因此,语法描写应从意义入手,对该语言的意义潜势做出说明。42综合性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思维认知和实际应用的关系)兴起原因:一、语言自身发展过程中克服自身局限性的必然结果二、20世纪科学发展由分化走向综合才主要趋势。第二章 语音学1、语音:是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
16、。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具有声学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质等四要素)生理性质(人的发音器官)心理属性(即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性质2、音高:音高指声波每秒钟振动频率的高低.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3、音强: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4、音长:音长指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音长在许多语言和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英语和汉语广东话就有长短元音的区别。5、音质:音质指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6、音
17、素和音位: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说,从音质的角度对音节连续进行切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所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比如rnmn(人民)可以切分为r/e/n和m/i/n,这里的r、e、n、m、i、n已不能再往小里切分,它们就是语音里的最小的单位音素。音位是某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这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类别。7、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阻碍。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中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是元音,收到阻碍发出的音是辅音,其次,元音发音时,发音器除了声带以外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
18、,只有形成阻碍的那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最后,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8、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是指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般有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舌根)音、小舌音、咽壁音、喉者这13种。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形成阻碍以及克服阻碍的方式。般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颤音、闪音、边音和半元音8种。半元音是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一种辅音,又称为无擦通音。9、对立:两个语音形式(包括音质形式和非音质形式)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如果替换后产生意义差别,那么它们就是对立的.10、互补:两个语音形式如果不能出现在相
19、同的语音环境里,那么它们就是互补的。互补的语音形式不能起音位辨义的作用,因为它们在相同的语境中互相排斥,不会构成最小对立体.11、语音相似:互补的语音形式并非都属于同一个音位,属于同一音位的语音形式,其语音也必须相似。12、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大类.一般把从音素的音质角度分析归并岀来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因为它占有一个时段,所以也叫音段音位。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强、音长这些非音质形式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由这些韵律(音律)形式构成的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13、调位: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位叫调位,又叫声调。调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4、重位:主要由音强特征构成的音位叫重位。15、时位:由音长特征构成的音位叫时位。16、音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语音形式,就是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17、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那些出现条件受环境限制的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只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那些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可以无条件地变读的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可以自由替换而不会造成意义的改变。18、复元音:同一个音节中相连的几个元音复合而成的一组元音就是复元音。复元音一般分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两大类,二合元音又分前响二合元音和后响二合元音两小类
21、,三合元音都是中响的.19、复辅音:同一个音节中相连的几个辅音复合而成的一组辅音就是复辅音。一个复辅音也必须属于同一个音节。如果几个辅音分属不同音节,则不是一个复辅音。20、韵律:语音的韵律是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也称音律形式。21、重音:重音指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中音强、音高、音长等比较突出的现象。一般把主要表现为音强增加的重音称为力重音,把主要表现为音高变化的重音称为乐重音,把主要表现为音长增加的重音称为量重音。重音又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两种:词重音是指单词内部某个或某几个音节重读,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两种类型。句重音是指句子或短语中某个或某些成
22、分比其他成分读得重一些,或称语段重音.句重音的作用主要是表现语句的信息焦点,又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是指根据一般语法规则,某些语法成分一般比其他语法成分读得重一些,又称自然重音。逻辑重音是指说话人特意强调某些成分而特别重读,又称强调重音或对比重音。22、轻音:轻音指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轻音的特征同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关系,而并非只同音强的减弱有关。轻音的音高随前面音节的声调而定。23、语调:语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语调指语句的抑扬顿挫,包括语句的重音、节奏、停顿和句调.狭义的语调指语句中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又称句调。24、共时变化和
23、历时变化:共时变化就是在连续发音时由于语音环境的影响使音位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又称为语流音变。历时变化是不同时期语音的变化.25、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就是指在连续的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受前后语音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化:同化就是一个音位影响邻近的一个不同的音,使它变成和自己相同或相近的音.如汉语普通话中“难nan35在“免”min214前面时,韵尾/n/变为/m/,成为“难免”nam35min214,就是被后面的声母/m/同化为相同的音位。 异化:异化是指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音组合在一起,其中一个音变成为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 弱化:弱化是指在连续发音时,有些音位的发音变弱的现象。在弱化音
24、节中,元音、辅音都可发生弱化。 脱落:脱落就是指在连续发音时音位减少的现象。 增音:为了发音方便,在语流中增加原本没有的语音成分,就是增音。第三章 语义学1。语义: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语义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2。指称论:指称论把词语的意义与词语指称的对象等同起来(朴素指称论),或者认为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与其所指事物的关系(精致指称论)。3。观念论:观念论认为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所表示的观念.4.用法论:用法论认为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的用法.用法论是现代语言哲学的开创者之一维特根斯坦提出来的。5.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语言意义是词
25、语在语言系统中的概括的、一般的、固有的意义.它们贮存在人的头脑中,或记录在词典里。言语意义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的、特殊的、临时的意义。6。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指称意义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7.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通俗意义是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性特征的认识,往往只反映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特征,比较肤浅、模糊。专门意义是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特殊认识,往往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比较深刻、明确。8.认知意义和指称意义:认知意义反映概念的内涵,表示概念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指称意义反映概念的外延,表示所指对象的范围和类型。9附加意义:附加意义是词语所体现的各种联
26、想意义或色彩意味.10。评价意义:评价意义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评价意义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评价意义,一种是隐性评价意义。显性评价意义,又称感情意义或感情色彩,反映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明显褒贬态度,大体上分褒义和贬义两种。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赞扬、喜爱、尊重、亲切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褒义,如“聪明、顽强、请问、好走、先生、大妈”等等。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贬抑、厌恶、轻蔑、疏远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贬义,如“狡滑、顽固、质问、滚蛋、家伙(指人)、老婆子”等等。隐性评价意义,又称含蓄意义或内涵意义,是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委婉含蓄的评价,也反映人们对所指对象
27、的非本质的偶有性质的主观认识.11。形象意义:形象意义,又称形象色彩,是由造词理据反映的人们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12。文化意义:文化意义,又称文化色彩,是由造词理据反映的人们对相关事物的社会文化背量和意趣情调的联想。包含文化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人名、地名、机构名、店名、品牌等专有名称。第二类是成语典故之类的词语.第三类是外来词语。13.语体意义:语体意义,又称语体色彩或风格意义,是某些词语由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一般分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两大类。14.义项:义项,又称义位,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独立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15:义素:义素是构
28、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标示、语义原子等等.16.义丛:义丛是由一般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是由若干义项组合而成的。17。表述:表述是由句子表示的语义单位,也叫句义。18.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19。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上下义关系就是逻辑上的属种关系。具有属种关系的一组词是上下义词,其中表示属概念的词是上义词,表示种概念的词是下义词.总分关系是词语所指对象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整体部分关系的一组词是总分同,其中表示整体的词是总义词,表示部
29、分的词是分义词。20。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同义关系,具有同义关系的一组同是同义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反义关系,具有反义关系的一组词是反义词。21。类义关系:类义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类义关系一般指横聚合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狭义类义关系,有时还包括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狹义的类义关系就是除了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之外的横聚合关系.22。逻辑意义:句子的逻辑意义反映语句与现实的关系,在逻辑学中,一般认为句子的逻辑意义就是句子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值条件.23.语法意义:句子的语法意义是由词语的语法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主要由词语的语法形态、虚词或
30、语序等表示。24.语用意义:句子的语用意义是说话人说出该句子时的交际意图和交际价值.25。述谓结构:句子的逻辑意义,在逻辑上称为命题。命题一般不包括语态、语气等情态范畴.一个命题在结构上一般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26.语义指向: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连续成分和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第四章 语法学1。语法:就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词语的组合规则。2。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语法形式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以及各种语音形式.隐性语法形式不能
31、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和组合功能和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3.语序:语序就是词语排列的先后顺序,是区别不同语法意义的重要语法形式.4。辅助词:辅助词是专门或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主要是虚词和助动词。虚词如前置词(介词)、后置词、连词、助词、冠同、语气词等;助动词本身是动词,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助动词也有动词的形态变化,但助动词主要表示语法意义,单独或与其他形式一起表示某种语法范畴.5.词缀:词缀是定位粘着语素,其作用是附着在词根上构成派生词,或构成词的形态变化。6.内部屈折:内
32、部屈析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形式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7。重叠:重叠是指用重复整个词或词的一部分的方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8。语调和重音:作为语法形式的语调,一般是指句调,即语句中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调的主要作用是区别不同句类,表示各种语气和情态,如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作为语法形式的重音,一般是指词重音,即多音节词中某个或某几个音节重读。9.异根式和零形式:异根式是指用不同的词根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goodbetter、badworseworst、I-me、we-us、beam一areis-waswere。零形式是不改变词形,直接用词的原形表示与
33、变化形式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英语名词复数用词缀-(e)s,单数则用原形即零形式表示。10。结构意义: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11.功能意义: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等。12。范畴意义:反映语法类别与所指事物现象所属范畴的关系,是从词语的语汇意义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意义。13.情态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说话人的感情态度及表述意图的关系。14。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则的学科,其核心任务是研究词语的组合规则,研究怎样由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即研究怎徉由语素构成词,由词构成短语,由词或短
34、语构成句子,由句子构成语段等。15。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范畴。 性: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成阴性、阳性、中性或分成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数:数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同(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 格: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 时和体: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
35、时间关系和过程状态。时是指事件时间、参照时间和说话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态: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 式:式又称语式或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 人称: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级:级是
36、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16.复合词和派生词由几个词根复合而成的词是复合词。根据词根之间的结构关系,又可分为若干结构类型.常见的有五种:联合式语言、学习),偏正式(墨水、眼镜),主谓式(地震、眼熟),述宾式(司机、枕头),述补式(降低正)等。由词根附加词缀派生出来的词是派生词.词缀是定位的粘着语素,在前面的叫前缀,在后面的叫后缀。17.单句和复句: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单句结构复合而成的.18.省略:省略是去掉句子的某些成分,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变换方式,又称删除。 移位:移位是
37、改变词语的先后位置,也是很常用的变换方式,又称易位。 插入:插入是在句式变换时添加某些词语,一般是添加虚词或助动词、副词等. 替代:替代是用代词替换某些词语。 复写:复写是在句法变换时重复某些词语或词语的一部分,如英语反意问句后面的简短问句。必须重复前面问句的动词或助动词。第五章 文字学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以字符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2. 字符:是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与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3. 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一个字一般代表一个词或一个语素。有些字只是代表一个音节,几个字合起来代表一个词或语素。4. 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
38、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一个语音单位:音素(音位)或音节。所以表音文字一般又分音素(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类。5. 表词文字与语素文字:表词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词。一些古老的文字体系如古汉字、古苏美尔文字、旱期古埃及文字等都属于表词文字.表词文字记录的词,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多音节词。语素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语素。语素文字是由表词文字发展而来的。6。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音节文字一个字符表示一个音节。除了已经消亡的古代音节文字以外,日语的假名和朝鲜语的谚文都属于音节文字,19世纪以后,美洲、亚洲和非洲一些少数民族也制订了一些音节文字。音位文字一个字母一般表示一个音
39、位(音素),也称作音素文字。音位文字根据字母表示的音位的性质,又可分为辅音文字和元音一辅音文字两个小类。7。普通文字学与具体文字学:普通文字学主要研究人类各种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各种文字系统之间的源流关系.具体文字学研究某种具体文字系统的特点和规律。8。共时文字学和历时文字学:共时文字学研究某一时期的文字系统,如现代文字学、现代汉字学、古文字学等。历时文字学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研究文字的历时变化,例如文字发展史、汉字发展史等。第六章 语用学1。语用: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2。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
40、核心概念。语境有狹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言语内部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广义的语境既可以包含狭义语境的内容,也可以包括言语外部的交际场景和杜会文化背景。语用学中所说的语境,一般是指广义的语境。3.语用原则:语用原则主要包括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语用原则也是制约言语交际的重要因素,说话人一般要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听话人也要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来准确理解话语的意思,特别是言外之意。4。言语行为:是指说话是一种复杂的言语交际行为,包括述事行为、行事行为和成事行为。说话本身是一种述事行为,说话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是行事行为,而说话所产生的效果就是成事行为.5.话语结构:只要是能表达说话人的
41、意思,具有一定交际功能的语言片段,都是话语。语用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话语分析,就是分析话语的结构模式。话语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会话结构和语篇结构,前者为对话模式,后者为独白模式。6。上下文语境:上下文语境指一个语句的上下文(书面语),或前言后语(口语)。7。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指产生话语的特定交际情景,概括起来说就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为了什么对什么人用什么方式说了什么话”,其中主要包括交际双方、交际场合、交际目的、交际方式等。8。背景语境:是在人们记忆中贮存着的关于整个世界的百科知识,尤其指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规范、文化心态、行为准则、交际规则、语言禁忌等。9。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
42、提出来的。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真实准则、适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10。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利奇将礼貌原则细分为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这六条准则可以概括为三条准则: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可以概括为损益准则,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可以概括为褒贬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可以合并为一致准则。11。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说话人采用某种行事行为的表达方式来实现其自身预期所能实现的意图,就是直接言语行为,如用祈使句来表示请求,用疑问句来表示询问.间接
43、言语行为是一种行事行为的形式表示另一种行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来的。12.话轮与话轮对:话轮是会话局部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它指一个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开始说话起直到停正说话或者被别人打断、替代为止所说的话。话轮对是在轮流会话过程中,由不同的说话人所说的两个或多个话轮交替组合构成的一个引答结构。13.会话结构:会话是由一个以上的人参加的交替说话的言语交际活动。会话结构就是会话的构成形式,一般分为总体结构和局部结构两类.总体结构指一个完整的会话活动在展开过程中依照交际要求所形成的功能模式;局部结构则指交际者交替发话这一合作活动所形成的轮番说话的功能组合方式,包括话轮、话轮对和分
44、支系列.14。篇章结构:一段有意义、传达一个完整信息、前后衔接、语义连贯,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言语作品。15。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已知信息或称旧信息指说话人假定听话人已知的信息,未知信息或称新信息指说话人假定听话人未知的信息。16。预设信息:预设信息是话语信息汇总说话人预先假设听话人已知的背景信息,是保证话语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前提条件.17。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就是语句中的指称词语的具体所指对象.第七章 历史语言学1. 音位合并:音位合并是指在语音演变过程中两个或多个音位归并为一个音位.2. 音位分化:是指在语音发展过程中一个因为分化成两个或多个音位。3. 音位转换:是指原有的一个或一组
45、音位向另一个或另一组音位转变,这种转变一般是有规律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日耳曼语辅音的转换。4. 音位补偿:是指一种语言中原有的音位消失后,出现其他的音位进行补偿,以保持语音系统的内部区别性。5.社会方言: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因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等社会因素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使用语言有各种差异,这些差异就是同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一般称为社会方言.6.阶层语:不同的社会阶层使用的特殊语言形式叫阶层语。7.行业语:行业语是一个行业内部的成员使用,而其他行业的人不用或很少使用的特殊用语,一般也称为“行话”。8。隐语:隐语是某些社会群体为了保密,在成员内部
46、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形式,也叫“秘密语、“暗语”。9.宗教帮会用语:宗教用语是某些宗教团体使用而其他人不用或很少使用的特殊用语。10。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所形成的变体,人们通常所说的“方言”一般指的是地域方言.11。亲属语言:由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不同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地域方言进一步分化的结果.12。语言接触:语言接触是指不同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使不同的语言相互影响.13。语言共用:是指同一语言社群(或个人)同时兼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一般也叫双语现象或多语现象。14。语言融合:是指某个民族或某个民族中一部分人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专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一种语言取代其
47、他语言,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又叫语言转用、语言同化或语言替换。15.语言混合:是指某个民族或社群在借用其他民族的语言系统时,运用本民族语言的某些特点对借用语言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造,形成一种杂交式的新语言,这种语言一般称为混合语。 第八章 综合性语言学1. 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和过程等.2. 言语生成:是指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包括口头语言的生成和书面语言的生成两个方面.言语生成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构思、编码、执行.3. 言语理解:言语理解指的是听话者利用自己的认知结构、语言知识对输人的信息作出分析并进而揭示其言语意义
48、的过程。一般认为言语理解涉及语音知觉、词语检素、句子理解和语篇理解等不同内容。4.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是涉及语言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心理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言语生成、言语理解的神经基础,研究正常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和言语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5.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识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其基本观念是认为语言和语法是不自足的,力图通过认知和功能来解释语言现象,有时还试图通过语言的历时发展来解释共时现象。6.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有实在意义的词语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即实词虚化。7. 隐喻: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个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的理解。前者叫来源域,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