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577778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1: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 :中西医临床医学 院系部: 基础医学院 教研室: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制定人: 王相东 审核人: 院系(部)负责人签字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 年 月 日中西医结合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导论 课程代码:111565 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总学时: 24 理论:24 实验(实训): 见习:学分:1.5 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二、课程简介 课程知识要求本课程设置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结合中国医学史及西医发展史,以先修课程知识为基础,了解中西

2、医结合专业的内涵及其发生、发展概况。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课程能力要求中西医结合就是将中、西两种医学融合,创造医学理论新体系,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终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融汇贯通本学科的精确内涵,培养促进本学科发展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有效地指导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 课程达成目标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医学生在接触、学习临床课程之前,对医学科学的整体概貌和中、西医发展简史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层面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西结合临床运用和研究的价值所在,并对

3、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中西医结合等概念的含义及目的;2、熟悉中西医结合概念提出的背景;熟悉中西医结合的意义;3、了解中西医结合发展简史及方针政策。 教学内容 1、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一.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及其来历二. 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三. 中西医结合的意义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简史一. 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 代表人物 方以智 汪昂 王宏翰 王学权 二. 中西医汇通派形成时期 代表人物 唐宗海 张锡纯 恽铁樵 陆渊雷 三. 中医医结合研究时期 三个阶段 中西医学界

4、代表人物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一. 创造条件时期二. 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提出三.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形成四.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发展2、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一.要点:医学、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二.难点: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自学,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等内容可配以幻灯片或图片资料。 计划学时 2学时第二章 中西医学差异目的要求 1、掌握中西医学医学模式的差异;2、熟悉中西医文化背景,认知方法差异。3、了解中西医学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差异;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西医文化背景差异一. 西医学文化背景 西医根植于开放

5、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二. 中医学文化背景 中医根植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第二节 认知方法差异一. 西医学认知方法 分析还原法 解剖形态观察法 实验研究法 二. 中医学认知方法 系统分析法 哲学思辨法 取象比类法 司外揣内法 第三节 生理 病理学差异一. 中西医生理学差异 西医侧重分析还原,内容侧重具体,微观结构及功能特征,研究方法强调实验,分析。中医侧重抽象,宏观及功能特征,强调整体观察以及类比。二. 中西医病理学差异:西医研究手段基于临床检验,病因认识基于客观实体,中医研究手段基于四诊,病因认识基于证,病机认识重视基本病机。第四节 诊断 治疗学差异一. 中西医诊断学差异 西医,还原论线性思

6、维模式;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等思维模式。二. 中西医治疗学差异: 西医强调辨病论治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第五节 医学模式差异一. 西医学模式及其演变 神灵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二. 中医学模式及其意义 环境形神医学模式 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一.要点:中西医学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差异;二.难点:中西医学医学模式的差异。 教学方法 按教学内容编排的顺序,利用图片、模型、幻灯片、录像片等教学资料,边看边讲,理论教学与实物、电化教学相结合。 计划学时 4学时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目的要求 1、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熟悉现

7、代试验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3.了解现代试验方法。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法一.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二. 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形态研究方法三. 生物化学研究四. 医学免疫学研究方法五. 功能学研究方法六. 中药化学研究方法七. 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八. 动物实验与中医药研究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一.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原则二. 中西医临床研究基本方法 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一.要点:现代试验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二.难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采取图片、模型、幻灯片、录像片等教学资料,边看边讲,理论教学与实物、电化教学相

8、结合。 计划学时 4学时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气的实质、经络功能以及病因学研究;2.熟悉: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成果的主要内容;3.了解:内外妇儿以及传染病、针刺麻醉等诸多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一. 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已部分阐明二. 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三. 气的实质已部分阐明四. 经络功能、实质的多方位研究正在继续五. 中西医病因学中存在的一定的通约性和互补性六. 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一. 传染病二. 内科疾病三. 外科疾病四. 妇科疾病五

9、. 儿科疾病六. 针刺麻醉 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一.要点: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气的实质、经络功能以及病因学研究; 二.难点: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成果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 计划学时 4学时第五章 中西医结合的模式目的要求 1.掌握: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辨证模式及治疗模式;2.熟悉: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3.了解:从病证结合中孵化出的治疗模式。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一. 病证结合中的“病”、“证”关系二. 病证结合模式的应用三. 病证结合模式的意义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模式一.

10、 宏观微观结合模式二. 整体局部结合模式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一. 从“病证结合”中孵化出的治疗模式二. 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 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一.要点:中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辨证模式及治疗模式二.难点:中西药有机结合模式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病案讨论、问题引导等方式进行教学。 计划学时 6学时第六章 中西医结合的新概念目的要求 1、掌握微观辨证,隐潜性证、生理性肾虚、菌毒并治的临床意义2、熟悉:微观辨证,隐潜性证、生理性肾虚、菌毒并治等概念的渊源与意义。3、了解高原瘀血证概念的渊源与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观辨证一.

11、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 概念的依据三. 概念的临床意义第二节 隐潜性证一.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概念的依据三.概念的临床意义第三节 生理性肾虚一. 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概念的依据三.概念的临床意义第四节 菌毒并治一.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概念的依据三.概念的临床意义第五节 高原瘀血证一.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概念的依据三.概念的临床意义第六节 急性虚证一.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概念的依据三.概念的临床意义第七节 急瘀证一.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概念的依据三.概念的临床意义第八节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一.概念的来源及意义二.概念的依据三.概念的临床意义 其中为教学难点;以上概念的渊源与意义为教学重点。 2.

1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本节的难点及教学要点。一.要点:微观辨证,隐潜性证、生理性肾虚、菌毒并治的临床意义二.难点:微观辨证,隐潜性证、生理性肾虚、菌毒并治、高原瘀血证等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病案讨论、问题引导等方式进行教学。 计划学时 4学时教学时数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理论讲授见习实验(实训)讨论1绪论22中西医学差异43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44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45中西医结合的模式66中西医结合的新概念4合计24 将现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分配到教材的各章节,注意与上述教学内容各章节的计划学时数一致。四、教学参考书目(黑体小四号)1、陈士奎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 中国中医药

13、出版社 2005 2、季钟朴 十论中医生理学与中西医结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89 3、季钟朴 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 学苑出版社 1991 4、张文康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 5、陈可冀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性思考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6、陈可冀 实用血瘀证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7、陈可冀 抗衰老中药学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9 8、陈士奎 发展中的中西医结合医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9、甘师俊 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 10、陈新谦 新编药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1、侯家玉 中药药理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14、 12、李志平 中西医学史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3、冯永泽 中西医比较 科学出版社 2001 14、祝世讷 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5、陈如泉 中西医结合方法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杜 1997 16、朱文峰 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7、于尔辛 中西医结合学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杜 1996 18、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2五、考核与评价方式1.本课程的期终考核方式为论文撰写;2.成绩评定体系由形成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构成,形成性评定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等做出的评价,由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出。终结性评定以期终论文水平给出,论文评定由教研室教师组成评定小组给出评价意见。 3.理论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包括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为30%。六、使用说明1、本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使用。2、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独特理论、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讲授本课程注意与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后续临床各科的学习。4、参考书目为教师讲授时备课参考和学生自学的参考。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