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水东中心小学 宋丽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结合千米的认识教学中的部分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片段一 师: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是多少长吗? 生1:1米有这么长。(学生双手平举状) 生2:1米大约有同学们两手
2、伸开那么长。 生3:1分米就是10厘米。 生4:1厘米大约跟我们的指甲那么宽。 师:水东到纳雍的距离是多少? 生:30多千米。 师: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生1:水东到纳雍很远的。 生2:水东到纳雍坐公共汽车要1个小时,坐小轿车最快也要40分。 师:千米是用计量较长的距离。 感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知“千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片段二 师:春天是个旅游的好季节。星期天,老师驾着自己的爱车出发了,在路上看到一块路牌。你知道了什么?(显示:路牌) 生1: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 公里。离丹阳还有20公里。 生2: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 10千米。离丹阳还有20千米。 师:“km”表示什
3、么意思? 生:千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爸爸告诉我的。 生2:我从书上知道的。 师: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 生:(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千米的长度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 感悟: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增强数学的亲和力。“你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一句“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三 1、出示:学生拿米尺、100米长的学校、200米跑道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 生:我看到我们学校的跑道。 师:你知道它有多少长吗? 生:绕跑道一周200米。 (显示:学校跑道200米) 师:你还看到什么? 生:我们的学校。 师:你知道它至西向东是几米? 生1:100米。 (显示:至西向东长100米) 生2:我看到一位同学拿了一根米尺。 (显示:米尺长1米) 师:请你借助这些材料,在小组内研究1000米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1000米到底是多长? 2、小组讨论。(教师轮流参与各小组交流) 3、反馈。 师: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 生:我们小组选择100米长的学校。10个100米长学校就是1000米。 (出示:10个100米是1000米)片段四: 师:你能说说我们身
5、边用千米作单位的长度吗? (出示汽车速度表、限速牌) 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 生2:这里不能超过40千米。 师:这里什么不能超过40千米? 生:这是规定汽车每小时速度不能超过40千米。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课外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希望大家能像他一样多看课外书。到今天,我们学会几个长度单位?你能有序的说一说吗? 生: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生: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10分米 (师分别板书1000、10) 师:请在下面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在我房间的东面摆放着一张长2( )的床,身高130( )的我,睡上去可舒服了。每天晚上,我都在高约7( )的书桌上看书、写字。早上,我匆匆坐上公共汽车,赶往2( )外的学校上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所学的所有长度单位返回到生活中,从实践中自然而然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