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狼》训练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77635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51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训练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狼》训练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狼》练习题 班级: 姓名: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一.上文选自课文《狼》,而课文又节选自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又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其著名作品为《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__________名称,“志”是__________的意思,“异”指__________的故事。这部短篇小说集里的故事,大多是通过描写来__________反映现实生活。 二.给下列字注音: 缀行( ) 大窘( ) 狡黠( ) 苫蔽( ) 眈眈( ) 积薪( ) 弛担( ) 目似瞑( ) 意暇甚( ) 尻尾( ) 假寐( )变诈(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顾野有麦场( ) 2.止有剩骨( ) 3.屠自后断其股( ) 4.意暇甚( ) 5.盖以诱敌( ) 6.其一犬坐于前( ) 7.一狼洞其中( ) 8.意将隧入( ) 9.解释“之”的用法: ①复投之:__________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 四.3.文段中展现狼的贪婪的句子有:( ) A.缀行甚远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一段写屠户__________狼。点明时间的词为__________,表明地点的词为__________,矛 盾双方 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这是故事的__________。文中有一通假字,它是__________,通__________。 6.文中第二段写屠户__________狼。表现屠户的__________和狼的__________,这是故事的__________。 7.文中第三段写屠户__________狼。表现屠户的__________和狼的__________,这是故事的__________。 8.由“耽耽相向”可联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l.“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 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 D.路上遇到两狼,跟随着走了很远。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 C.《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D.清朝蒲松龄,号柳泉居士,而唐朝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劈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六、1.从语言的表达方式看,第一段是________,第二段是_________。 2.对划线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 /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C.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不是描写狼狡诈的本性句子是( )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第二段在全文内容上起什么作用?你读完这两节文字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一、《聊斋志异》 蒲松龄 留仙 剑臣 柳泉居士 清 书斋 记述 奇异 妖狐鬼怪 二、zhuì jiǒng xiá shàn dān xīn chí míng xiá kāo mèi zhà 三、l.看见2.只 3.大腿 4.神情,态度 5.原来 6.像狗一样 7.打洞 8.打算 9.①代指骨头②音节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四、3.D 4.①但两 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看见野外有一个麦场,麦场主人在 上面堆着柴,覆盖成小山似 的。 ③屠户于是跑到(麦场),背靠柴堆,放下肉担,拿起刀子。 5.遇 “晚归” “途中” 屠户 两狼 开端 “止” 只 6.惧 迁就退让 凶恶贪婪 发展 7.御 果断抉择 不甘罢休 进一步发展 8.虎视耽耽 五、1.B 2. A 3.D 六.1.记叙 议论 2.B 3. D 4.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5.2、最后一节 6.5.起点明主题的作用。 我们对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必须丢掉幻想,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他们,取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