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6183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心理学报 2024,Vol.56,No.1,1528 2024中国心理学会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https:/doi.org/10.3724/SP.J.1041.2024.00015 收稿日期:2022-12-0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课题“利用部分线索促进儿童记忆提取的实验研究”(CBA180255)。通信作者:白学军,E-mail:;邢敏,E-mail: 15 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刘湍丽1 张雅静1 周 菘3 邢 敏1 白学军2(1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

2、心理与 行为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 300387)(3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州 350108)摘 要 高价值项目通常比低价值项目识记得更好。目前,尚不清楚项目价值会如何影响部分线索效应。将部分线索范式与价值导向记忆任务相结合(实验 1),并进一步操纵编码条件(1学,2学测)和测验时程(即时测验,最终测验)(实验 2),考察以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部分线索对不同价值测验项目再认的影响及其持久性。结果发现:线索项目和测验项目的价值均显著影响部分线索效应。具体而言:在 1学条件下,高价值线索使得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受损均从即时测验持续到了最终测验,低价值线索仅使高价值测验项目在即时测验

3、中受损。而在 2学测条件下,仅高价值线索使得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受损从即时测验持续到了最终测验。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价值影响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强度及持久性,在从项目关联编码这一角度界定部分线索对记忆提取的作用时,还需考虑项目价值的作用。关键词 部分线索效应,项目价值,编码条件,测验时程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接收大量信息,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基于人类注意和记忆容量的有限性特点,能够有选择地优先考虑更有价值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控制过程,可以影响信息加工的效率。已有研究表明,为某些项目赋予高分值可以使它们在记忆中被优先保持和提取,这一现象被称为价值导向记

4、忆(Value-directed Remembering,VDR)(Castel et al.,2002;Castel et al.,2011;Castel et al.,2013;Cohen et al.,2016;Mason et al.,2017;Murphy et al.,2022;Stefanidi et al.,2018;Yin et al.,2021)。考察项目价值对记忆影响的最常用范式是价值导向记忆范式(VDR范式)。该范式在编码阶段为每个项目分配一个分值(或金币)(Castel et al.,2002;DeLozier&Rhodes,2015;Elliott,Blais,et

5、 al.,2020;Middlebrooks et al.,2017;Robison&Unsworth,2017;Stefanidi et al.,2018),被试的任务是通过正确地记住项目来赚取尽可能多的分值或奖励。在自由回忆(Castel et al.,2002;Stefanidi et al.,2018)和再认(Elliott,Blais,et al.,2020;Elliott et al.,2019;Gruber&Otten,2010;Hennessee et al.,2017;Hennessee et al.,2019;Shigemune et al.,2014;Wittmann e

6、t al.,2005)测验中,研究者均发现了显著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由价值导向记忆的相关研究可知,可以通过选择性地专注于重要的信息(而不是非关键信息)来缓解 由 于要 记住 的 信息 太多 而 导致 的记 忆 衰退(Castel et al.,2002)。但目前尚不清楚项目价值是否也会影响遗忘进程。也就是说,对于个体对已学内容的记忆受损,如果在编码阶段赋予学习项目不同16 心 理 学 报 第56卷 的价值,是会放大这种损害,还是减少遗忘的发生?因此,本研究将价值导向记忆与部分线索效应这一遗忘现象相结合,考察项目价值对提取干扰的敏感性。即,在提取阶段呈现不同价值项目作为部分线索,考察其对不同价值

7、项目回忆的影响。部分线索效应(Part-list Cuing Effect)最早是由Slamecka(1968)发现的。它是指提供刚刚学习过的项目中的一部分作为提取线索时,人们对剩余项目的 回 忆效 果反 而 比没 有任 何 线索 时差 的 现象(Nickerson,1984;Slamecka,1968)。研究者在不同测验任务(John&Aslan,2018;Liu et al.,2020;Liu et al.,2022;Oswald et al.,2006)、不同实验材料(Aslan et al.,2007;Fritz&Morris,2015;刘湍丽,白学军,2017;刘湍丽 等,2021)

8、、不同年龄群体(John&Aslan,2018;John&Aslan,2020;Zellner&Buml,2005;唐卫海 等,2014)中均发现了这一遗忘效应的存在。目前,仅有少数研究考察了线索特征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Basden等人(1977)通过样例词在类别中的分类等级顺序操纵了部分线索项目和目标项目的强度,结果发现,当线索和目标项目均为高分类等级时,对于目标项目的回忆成绩较好,但线索项目和目标项目的分类等级顺序并不能改变部分线索的抑制效应量。Kroeger等人(2019)考察了线索的易识记性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记忆性项目作为部分线索时,产生了显著的部分线索干扰效应,低记

9、忆性项目作为部分线索时,干扰效应不存在。以上研究表明对目标项目的提取受线索和目标项目特征的影响。在记忆活动中,人们会选择性地关注重要的信息,但以往关于部分线索效应的研究中,所有学习材料对于被试来说均是同等重要的,并且部分线索的选择也通常是随机的(通常是学习词表中奇数项/偶数项,以确保在原始集合中均匀分布),因此所有部分线索项目对于被试来说也具有等价性。迄今为止,尚未有研究探索当操纵编码阶段学习项目的重要性,并以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部分线索,会如何影响对其他不同价值项目的提取。而价值导向记忆的相关研究发现,对某些项目赋予高分值可以使它们在长时记忆中被优先保持和提取(Hitch et al.,201

10、8;Stefanidi et al.,2018),进而调节记忆表现。这意味着赋予项目不同的价值可能会通过影响加工深度和提取优先级而改变部分线索效应的大小甚至方向。因此本研究中实验1将首次探讨以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部分线索或者测验项目时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将结合部分线索范式和价值导向记忆范式来探讨上述问题。具体为: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价值不同(1分或10分)的类别样例词;在测验阶段,线索条件分为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和无线索三种,在高、低价值线索条件下,分别呈现部分已学的高价值或低价值项目作为提取线索(呈现顺序与学习阶段不同),然后进行再认测验。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直接进行再认

11、测验。通过将高、低价值线索与无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成绩进行比较,可以考察线索项目价值高低如何影响部分线索效应,通过将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成绩进行比较,可以考察测验项目价值高低将如何影响部分线索效应。目前对部分线索干扰效应的解释主要有提取抑制假说和策略破坏假说。提取抑制假说(Retrieval Inhibition Hypothesis)认为,测验阶段部分线索的呈现,使得个体首先对线索项目进行内隐提取,内隐提取导致对非线索项目(目标项目)的抑制,因而产生部分线索干扰效应(Anderson et al.,1994;Aslan et al.,2007;Buml&Aslan,2006)。根据这一假说,

12、相较于低价值线索项目,高价值线索项目的表征强度更高,因而其对目标项目的破坏作用更大;同样的,相较于低价值目标项目,高价值目标项目的表征强度更高,因而受部分线索的干扰作用更小。策略破坏假说(Strategy Disruption Hypothesis)认为,被试会使用一定的策略识记实验材料,部分线索的提供会导致被试原有提取策略的中断,部分线索的呈现并不会影响到项目的表征水平,对回忆的影响仅通过干扰提取策略来实现(Basden et al.,2002;Basden&Basden,1995;Basden et al.,1977)。鉴于本研究中部分线索项目的呈现顺序与学习时顺序的不一致性,根据这一假说

13、,则无论高、低价值线索,其对提取成绩的影响应是同样的。随后,Buml和Aslan(2006)通过设置不同的编码条件(低关联编码条件只学习一轮,高关联编码条件通过两轮学测来实现)和测验时程(即时测验时呈现部分线索,最终测验时移除部分线索),发现提取抑制和策略破坏分别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作用,由此提出了双机制假说。该假说指出,部分线索通过上述何种损害机制发挥作用取决于编码条件:在低关联编码条件下,即在缺乏建立项目间关联和精细提取策略时,线索项目主要基于提取抑制对目标项目的提取产生干扰;在高关联编码条件下,第1期 刘湍丽 等: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 17 即当被试能够建立起大量项目

14、间的链式关联和精细系列提取策略时,则主要是通过破坏提取策略产生干扰。并且,在低关联编码条件下,部分线索的不利影响反映了目标项目激活水平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损害作用相对持久;而在高关联编码条件下,部分线索的呈现引起提取策略的暂时改变,如果移除部分线索,原有提取策略将恢复,因此遗忘是短暂并可被消除的。后续很多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双机制假说(Aslan&Buml,2007;John&Aslan,2020;Kelley et al.,2016;Muntean&Kimball,2012)。双机制假说认为,高、低关联编码的操纵通过学测次数来实现(Lehmer&Buml,2018a,2018b),而价值导向记忆

15、的相关研究表明,项目价值高低直接影响被试的识记策略,进而影响被试对项目之间关联的建立(Knowlton&Castel,2022)。据此可以推断,对于不同价值的项目来说,通过相同的学习次数所能达到的项目关联编码程度是不同的,相较于低价值项目,高价值项目更容易建立项目间的关联。同时,被赋予高价值的项目由于在编码过程中得到更多注意加工(Allen,2019),表征强度更高,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通过衰减还是干扰)而受损,因此相较于低价值的项目,高价值项目在长延迟上的记忆表现更好。因此,项目价值可能既影响关联编码水平也影响部分线索效应的持久性。也即,当项目价值不同,相同编码要求下的部分线索效应可

16、能有所不同。同样的,当编码要求不同,相同的项目价值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加工结果,并进而影响部分线索效应的大小及部分线索作用的持久性。这是双机制假说和前人研究中所没有涉及到的。因此,有必要在实验2中进一步探索在不同编码条件下,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线索或者目标(测验项目)时对再认成绩的影响及其影响的持久性,并对双机制假说进行检验。在实验2中,编码条件的操纵参照前人的做法,将对学习材料学习一次(John&Aslan,2020)定义为低关联编码,将对学习材料进行2轮学习测试循环(Basden&Basden,1995)定义为高关联编码。同时为了考察项目价值对部分线索效应影响的持久性,设置了2次测验,即时测验在

17、部分线索呈现后立即开始,最终测验在即时测验结束后5分钟实施。当项目价值不同时,研究结果可能与双机制假说的预测有所不同:在低关联编码(1学)条件下,可能会导致高水平的项目间干扰,但此时低价值项目对高价值项目的干扰作用小于高价值项目对低价值项目的干扰,因此高价值测验项目受干扰程度低于低价值测验项目,使得高价值测验项目再认成绩的受损比低价值测验项目小;同样的,当呈现高价值项目作为部分线索时,部分线索的抑制效应比以低价值项目为线索时更大,且抑制效应在即时测验和最终测验中持续存在。而在高关联编码(2学测)条件下,项目间的干扰减少,被试可能会形成一种优先输出顺序(当对学习材料进行多轮次的学习测试时,由于被

18、试反复学习和回忆这些项目,他们的回忆顺序在轮次间变得更加一致(Buml&Aslan,2006;Lehmer&Buml,2018a),当要求被试回忆时,则被试优先以该种顺序而不是其他顺序对识记项目进行回忆,即为“优先输出顺序”),当呈现部分线索时,这种优先输出顺序极易被打乱,因而出现部分线索干扰效应。但有研究发现,随着项目间关联程度的增加,有、无部分线索条件下回忆成绩的差异随之减小甚至消失(Raaijmakers&Shiffrin,1981),因此高价值测验项目可能较少甚至不受部分线索的影响;同时由于低价值项目编码水平相对较低,其对目标项目提取的影响仍可能通过策略破坏机制实现,因而在取消部分线索

19、的呈现后,部分线索的破坏作用消失,此时部分线索效应是暂时的。总之,本研究将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以上问题。实验1将探讨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线索或者目标(测验项目)时对部分线索效应影响的大小。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不同的编码条件和测验时程下,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线索或者目标(测验项目)时对再认成绩的影响及其持久性。2 实验1:项目价值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 2.1 研究目的 考察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线索时对不同价值目标项目再认成绩的影响。基于提取抑制假说,我们认为:相较于低价值线索,高价值线索对目标项目再认的破坏作用更大;相较于低价值目标项目,高价值目标项目的再认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2.2

20、被试 参考前人研究中(Kroeger et al.,2019)的效应量,采用G*Power 3.1软件(Faul et al.,2007),根据Cohen(1992)设定的效应量标准,设置f=0.25,=0.05,1 =0.80,计算得到的总样本量为19。共招募3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实验(10男),平均年龄为18 心 理 学 报 第56卷 20.22 0.90岁。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正常或矫正正常。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束后获得适当报酬。2.3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选自Yoon等人(2004)的类别词表。所有词汇均为名词(如水果、花卉等),共包括30个类别,每个类别选取12个样例,其中8个作

21、为学习项目,剩余的4个作为再认阶段的新项目。将所有材料平均分为3个词表,每个词表包含10个类别,每个词表中学习项目80个(高、低价值各40个,高价值项目赋分10分,低价值项目赋分1分),测验项目80个(高价值旧词20个,低价值旧词20个,新词40个)。根据 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音序部分)(刘源 等,1990)收载的双字词频度信息确定词频,并请30名不参加正式实验的大学生对所选双字词的熟悉度(1代表非常不熟悉,7代表非常熟悉)、情绪效价(1代表非常不愉悦,7代表非常愉悦)、唤醒度(1代表非常平静,7代表非常激动)进行7级评定。对各词表的词频(M1 SD1=15.68 29.74,M2 SD2

22、=15.32 17.30,M3 SD3=15.76 21.05)、学习项目词频(M1 SD1=15.79 29.70,M2 SD2=15.32 17.31,M3 SD3=15.58 21.12)、测验项目词频(M1 SD1=15.92 38.09,M2 SD2=15.17 17.33,M3 SD3=15.96 25.30)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均无显著差异,Fs 0.05。对各词表的熟悉度(M1 SD1=5.99 0.69,M2 SD2=6.01 0.68,M3 SD3=5.97 0.50)、学习项目熟悉度(M1 SD1=6.06 0.69,M2 SD2=6.06 0.59,M3 SD3=6.

23、06 0.37)、测验项目熟悉度(M1 SD1=6.06 0.58,M2 SD2=6.06 0.67,M3 SD3=6.05 0.41)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均无显著差异,Fs 0.05。对各词表的情绪效价(M1 SD1=4.06 0.67,M2 SD2=4.13 0.56,M3 SD3=4.11 0.58)、学习项目情绪效价(M1 SD1=4.07 0.73,M2 SD2=4.20 0.55,M3 SD3=4.11 0.63)、测验项目情绪效价(M1 SD1=4.11 0.76,M2 SD2=4.17 0.58,M3 SD3=4.11 0.71)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均无显著差异,Fs 0.

24、05。对各词表的唤醒度(M1 SD1=3.94 0.52,M2 SD2=3.98 0.49,M3 SD3=4.00 0.56)、学习项目唤醒度(M1 SD1=3.96 0.52,M2 SD2=4.03 0.49,M3 SD3=4.02 0.60)、测验项目唤醒度(M1 SD1=4.02 0.54,M2 SD2=3.97 0.51,M3 SD3=4.05 0.66)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均无显著差异,Fs 0.05。2.4 实验设计 采用3(线索条件: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无线索)2(测验项目价值:高/低)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指标为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2.5 实验程序 实验程

25、序采用E-Prime 2.0软件进行编程,使用联想笔记本电脑(ThinkBook14英特尔酷睿版,屏幕14英寸,分辨率19201080,刷新率60 Hz)呈现刺激。为便于被试熟悉实验流程,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要求被试先进行有部分线索条件和无部分线索条件的练习各一组。每组学习阶段8个试次,测验阶段8个试次,练习所用实验材料在正式实验中不出现。正式实验包含3个block,每个block对应一种线索条件,三种条件下的block按照随机顺序呈现。每个block均包含学习、干扰和再认测验三个阶段。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学习阶段: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80个样例词,样例词以“类别样例 分值”的方式呈现,如“工

26、具斧头 10分”,每个词的呈现时间为3000 ms,刺激间屏幕中央会出现“+”字(既为注视点也为刺激间的时间间隔ISI,ISI=1000 ms)。这80个词来自10个类 图1 实验1学习与测验阶段实验流程图 第1期 刘湍丽 等: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 19 别,每个类别包含8个样例,其中40个词分值为10分,40个词分值为1分。告知被试每轮测验结束会呈现测验得分,分数越高,所得实验报酬越多,可以通过记住更多的词或记住更多的高分值词来实现。为匹配线索词和目标词、高价值词和低价值词呈现的相对顺序,同时为了避免相同类别内样例间的关联为随后的提取形成额外的线索,学习时将80个样例

27、词分为8个block,每个block中从10个类别中各选取1个样例词。每个block中,高、低价值词各半,对其呈现的相对顺序进行匹配;线索词23个,对其在学习词表中呈现的相对顺序进行控制以确保其均匀分布于学习词表中。干扰+部分线索阶段/干扰阶段:被试进行三位数连续减3的运算。为保证有线索与无线索条件下学测间隔一致,在高价值部分线索和低价值部分线索条件下,被试运算时间为60 s,运算结束后,向被试呈现学习阶段80个学习项目中的20个作为之后测验的提取线索(高价值线索条件下呈现20个高价值词,低价值线索条件下呈现20个低价值词;每个类别2个),这些项目以伪随机的方式呈现在一张图片上,呈现时间为40

28、 s,要求被试按顺序认真阅读这些项目,并把这些项目作为随后回忆目标项目的线索。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被试进行运算的时间为100 s。测验阶段:屏幕上依次呈现80个测验项目,刺激间屏幕中央会出现“+”字(既为注视点也为刺激间的时间间隔ISI,ISI=1000 ms),要求被试又快又好的进行新旧判断,新旧判断分别对应键盘上的“F”、“J”键。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后呈现下一个词。测验结束后,屏幕上呈现被试获得的分数,即正确判断出已学项目的分数总和。2.6 结果与讨论 对各线索条件下不同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统计,反应时剔除 3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值以及反应错误的试次,结果见图2。对正确率进行3

29、(线索条件: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无线索)2(测验项目价值:高/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线索条件主效应显著,F(2,58)=8.99,p 0.001,2 p=0.24,无部分线索(p=0.001)和低价值线索(p=0.013)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下的,无部分线索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082);项目价值主效应显著,F(1,29)=18.99,p 0.001,2 p=0.40,高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2,58)=4.93,p=0.01,2 p=0.1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对于高价值测验项

30、目(F(2,28)=4.16,p=0.026,2 p=0.23),无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线索(p=0.048)和高价值线索(p=0.045)条件下的,高、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859);对于低价值测验项目(F(2,28)=7.48,p=0.002,2 p=0.35),无线索(p=0.002)和低价值线索(p=0.004)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下的,无线索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919);在高价值线索条件(F(1,29)=19.98,p 0.001,2 p=0.41)和无线索条件下(F(1,29)=11.78

31、,p=0.002,2 p=0.29),高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在低价值线索条件下(F(1,29)=2.59,p=0.12),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对反应时进行3(线索条件: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无线索)2(项目价值:高价值/低价值)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线索条件主效应显著,F(2,58)=4.89,p=0.011,2 p=0.14,高价值线索条件下被试对目标项目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线索条件 图2 实验1中各线索条件下不同价值测验项目的正确率(左图)和反应时(右图)注:*p 0.05,*p 0.01,*p 0.05。实验1考察了不同价值的项目作

32、为线索或者目标时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无部分线索条件,提供部分线索显著降低了被试的再认成绩,且高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显著低于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在反应时上,被试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有部分线索条件下的。以上结果与前人关于部分线索效应的研究结果一致(Aslan&Buml,2009;Buml&Aslan,2006;Buml&Samenieh,2012)。在项目价值上,被试对高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这一结果与前人关于价值导向记忆的研究结果一致(Middlebrooks&Castel,2018;Villasenor et al.,2021)。同

33、时,在无线索和高价值线索条件下,被试对高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成绩均好于低价值测验项目,而在低价值线索条件下,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成绩差异不显著,这表明不同价值项目作为线索,对不同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损害大小也不同。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之处在于在编码阶段设置了不同价值的学习项目,结果发现在线索阶段呈现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线索,对目标项目的干扰程度不同,相比低价值线索,高价值线索加强了对线索的表征,对目标项目的干扰更强。基于此,我们在实验2中增加编码条件和测验时程两种条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的编码条件和测验时程条件下,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线索或者目标(测验项目)时对再认成绩的影响。3 实验2:部

34、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 3.1 研究目的 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不同的编码条件和测验时程条件下,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线索或者目标(测验项目)时对再认成绩的影响。研究假设:1学条件下可能会导致高水平的项目间干扰,当部分线索呈现时,部分线索引发抑制机制,此时部分线索的抑制作用是相对持久的,部分线索效应是由提取抑制导致的;而在2学测条件下可能会形成一种优先输出顺序,当呈现部分线索时,这种优先输出顺序极易被打乱,在取消部分线索的呈现后,部分线索的破坏作用消失,此时部分线索效应是暂时的,部分线索效应是由策略破坏导致的。3.2 被试 参考前人研究中(John&Aslan,2020

35、)的效应量,采用G*Power 3.1软件(Faul et al.,2007),根据Cohen(1992)设定的效应量标准,设置f=0.30,=0.05,1 =0.80,计算得到的总样本量为50。共招募74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实验,平均年龄为20.83 1.74岁。被试分为两组,“1学”条件下38名(13男,1名被试因按键错误被剔除),“2学测”条件下36名(12男)。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正常或矫正正常。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束后获得适当报酬。3.3 实验材料 同实验1。3.4 实验设计 2(编码条件:1学/2学测)3(线索条件: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无线索)2(测验项目价值:高/低)2(

36、测验时程:即时测验/最终测验)混合设计。其中,学习条件为被试间因素,其余三个因素为被试内因素。因变量指标为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3.5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编制和练习要求同实验1。正式实验中,每个被试接受3个block的任务,每一个block对应一种线索条件,三种条件下的block按照随机顺序呈现。每个block均包含学习、干扰1、即时测验、干扰2和最终测验五个阶段。实验流程如图3所示。学习阶段: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80个样例词,样例词以“类别样例 分值”的形式呈现,如“水果苹果 10分”,每个词的呈现时间为3000 ms,刺激间屏幕中央会出现“+”字(既为注视点也为刺激间的时间间隔IS

37、I,ISI=1000 ms)。这80个词来自10个类别,每个类别包含8个样例,其中40个词分值为10分,40个词分值为1分。告知被试每轮测验结束会呈现测验得分,分数越高,得到的实验报酬越多,可以通过记住更多的词或者记住更多的高价值词来实现。为匹配线索词和目标词、高价值词和低价值词呈现的相对顺序,同时为了避免相同类别内样例间的关联为随后的提取形成额外的线索,学习时将80个样例词分为8个block,每个block中从10个类别中各选取1个样例词。每个block中高、低价值词各半,对其呈现的相对顺序进行匹配,线 第1期 刘湍丽 等: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 21 图3 实验2学习

38、与测验阶段实验流程图。(a)1学和2学测两种编码条件下学习阶段的流程图;(b)有线索和无线索条件下干扰1、即时测验、干扰2和最终测验的流程图。索词23个,对其呈现的相对顺序也进行控制。编码条件为1学条件下,被试在学习阶段只需完成一轮学习;编码条件为2学测条件下,则要完成2轮学测,即学习测验再学习再测验,其中测验和再测验以词干补笔的形式进行,如呈现“水果苹_”,让被试补全屏幕上所呈现的词,并写在纸上。测验和再测验时项目呈现顺序与学习时的顺序一致,依次呈现,呈现时间由被试自定步调,即被试完成补笔之后,按空格键呈现下一个词。干扰1部分线索阶段/干扰1阶段:被试进行三位数连续减3的运算。为保证有线索与

39、无线索条件下学测间隔一致,在高价值部分线索和低价值部分线索条件下,被试运算时间为60 s,运算结束后,向被试呈现学习阶段80个学习项目中的20个作为之后测验的提取线索(高价值线索条件下呈现20个高价值词,低价值线索条件下呈现20个低价值词;每个类别2个),这些项目以伪随机的方式呈现在一张图片上,呈现时间为40 s,要求被试按顺序认真阅读这些项目,并把这些项目作为随后回忆目标项目的线索,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被试进行运算的时间为100 s。即时测验阶段:屏幕上依次呈现80个测验项目,刺激间屏幕中央会出现“+”字(既为注视点也为刺激间的时间间隔ISI,ISI=1000 ms),要求被试又快又好的进行

40、新旧判断,新旧判断分别对应键盘上的“F”、“J”键。被试做出反应后呈现下一个词。测验结束后,屏幕上呈现被试获得的分数,即正确判断出已学项目的分数总和。干扰2阶段:被试完成5 min的三位数连续减7的任务。最终测验阶段:屏幕上依次呈现80个测验项目,刺激间屏幕中央会出现“+”字(既为注视点也为刺激间的时间间隔ISI,ISI=1000 ms),要求被试又快又好的进行新旧判断,新旧判断分别对应键盘上的“F”、“J”键。被试做出反应后呈现下一个词。测验结束后,屏幕上呈现被试获得的分数,即正确判断出已学项目的分数总和。3.6 结果与讨论 对各线索条件下不同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统计,反应时

41、剔除 3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值以及反应错误的试次,结果见图4。参照前人研究中的做法(Aslan&Buml,2007;John&Aslan,2020),分别对1学、2学测条件下的正确率进行3(线索条件: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无线索)2(测验项目价值:高/低)2(测验时程:即时测验/最终测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学条件下,线索条件主效应显著,F(2,72)=23.29,p 0.001,2 p=0.39,无线索条件下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测验项目价值主效应显著,F(1,36)=12.68,p 0.001,2 p=0.26,高价值

42、测验项目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测验时程主效应显著,F(1,36)=16.16,p 0.001,2 p=0.31,即时测验阶段再认正确率显著低于最终测验阶段。线索条件、测验项目价值与测验时程的交互作用显著,F(2,72)=3.89,p=0.025,2 p=0.10,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即时测验中,高价值线索条件(F(1,36)=6.52,p=0.015,2 p=0.15)和无线索条件下(F(1,36)=11.93,p=0.001,2 p=0.25),高价值测验项目再认 22 心 理 学 报 第56卷 图4 实验2中各线索条件下不同价值测验项目的正确率(左上,1学条件;右上,2学

43、测条件)和反应时(左下,1学条件;右下,2学测条件)注:*p 0.05,*p 0.01,*p 0.001 正确率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在低价值线索条件下(F(1,36)=1.92,p=0.174),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在最终测验阶段,在高价值线索条件下(F(1,36)=13.93,p=0.001,2 p=0.28),高价值测验项目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在低价值线索(F(1,36)=3.74,p=0.061)和无线索条件下(F(1,36)=3.70,p=0.062),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在高价值线索条件下,高价值测验项目(F(1,36)=5.47,p=

44、0.025,2 p=0.13)和低价值测验项目(F(1,36)=4.75,p=0.036,2 p=0.12)的即时测验再认正确率均显著低于最终测验;在低价值线索条件下,高价值测验项目(F(1,36)=12.41,p=0.001,2 p=0.26)和低价值测验项目(F(1,36)=12.25,p=0.001,2 p=0.25)的即时测验再认正确率均显著低于最终测验;在无线索条件下,高价值测验项目(F(1,36)=0.70,p=0.409)的即时测验与最终测验差异不显著,低价值测验项目(F(1,36)=9.98,p=0.003,2 p=0.22)的即时测验再认正确率显著低于最终测验。对于高价值测验

45、项目,在即时测验阶段(F(2,35)=13.50,p 0.001,2 p=0.44),无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p 0.001)和低价值线索(p=0.008)条件下的,高、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172),在最终测验阶段(F(2,35)=8.53,p=0.001,2 p=0.33),无线索条件下(p=0.001)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p=0.014)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下的,无线索与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577);对于低价值测验项目,在即时测验阶段(F(2,35)=6.45,p=0.004,2 p=0.27),无线

46、索条件下(p=0.004)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p=0.017)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下的,无线索与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1.000),在最终测验阶段(F(2,35)=10.59,p 0.001,2 p=0.38),无线索条件下(p 0.001)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p=0.010)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下的,无线索与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422)。2学测条件下,线索条件主效应显著,F(2,70)=6.07,p=0.004,2 p=0.15,无线索条件下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p=0.004),低价值和高价值线索条件下的

47、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262),无线索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第1期 刘湍丽 等: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持久性:项目价值的作用 23 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168);测验项目价值主效应显著,F(1,35)=7.75,p=0.009,2 p=0.18,高价值测验项目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线索条件和测验项目价值交互作用显著,F(2,70)=4.09,p=0.021,2 p=0.11,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对于高价值测验项目(F(2,34)=2.67,p=0.084),无线索、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对于低价值测验项目(F(2,34)=4.95,

48、p=0.013,2 p=0.23),无线索条件下(p=0.015)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p=0.020)的再认正确率均显著高于高价值线索条件下,无线索与低价值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1.000);在高价值线索(F(1,35)=8.40,p=0.006,2 p=0.19)和无线索(F(1,35)=4.10,p=0.050,2 p=0.11)条件下,高价值测验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低价值测验项目,在低价值线索条件下(F(1,35)=0.04,p=0.852),高、低价值测验项目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分别对高、低关联编码条件下的反应时进行3(线索条件:高价值线索/低价值线索/无线索)2(测验

49、项目价值:高/低)2(测验时程:即时测验/最终测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1学条件下,线索条件主效应显著,F(2,72)=4.75,p=0.012,2 p=0.12,高价值线索和低价值线索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线索条件,高、低线索条件下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测验项目价值主效应显著,F(1,36)=13.17,p=0.001,2 p=0.27,高价值测验项目反应时显著短于低价值测验项目;测验时程主效应显著,F(1,36)=18.18,p 0.001,2 p=0.34,即时测验阶段反应时显著长于最终测验阶段;其他交互作用不显著。2学测条件下,测验时程主效应显著,F(1,35)=4.39,p=0.04

50、3,2 p=0.11,即时测验阶段反应时显著长于最终测验阶段;其他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s 0.05。实验2结果发现,被试对高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对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正确率,对高价值测验项目的反应时明显短于对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反应时,这一结果与前人关于价值导向记忆的研究结果一致(Middlebrooks et al.,2016;Murphy et al.,2022)。无线索条件下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有线索条件,与实验1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的,实验2发现在不同编码条件下,不同价值项目作为部分线索的持久性不同。在1学条件下,高价值部分线索对高、低价值目标项目的再认损害均从即时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