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校本化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56174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校本化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校本化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现代教学 2024/12“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校本化实践文/上海市罗星中学 彭素花【摘 要】本文基于“五育融合”提出的背景,介绍了“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以及“课程-课堂-教师”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校本化设计与实践,提炼了“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及其成效,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反思和展望。【关键词】“五育融合”课程教学 实践一、“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罗星理念”“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校本化探索与实践,应以“纵向分层、横向分类、纵横交错、立体架构”的方式让课程教学“统整起来”“融通起来”。基于此,我校将“五育融合”的探索首先贯穿于课程方案编制

2、、课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通过设计“课程-课堂-教师”等三位一体的校本化课程教学框架,为五育融合创设适切的载体,注入课程教学生命活力,促进“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完善、“五育融合”课堂样态生成、“五育融合”队伍能力提升。学校首先确立了课程教学的“罗星理念”为每一颗未来之星设计学习经历。“每一颗”:彰显“信任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潜力,未来能成为某一领域的实践者”的学生观。“未来之星”:使学生成为自强自立、人格健全、乐学善学、个性鲜明的“未来之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构建注重基础、丰富拓展、引领探究、具有跨学科特质的五星校本课程体系。“学

3、习经历”:尊重学生原有学习和生活经验,设计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学习经历,满足学生五育发展的需求。二、“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罗星实践”(一)架构“五育融合”的课程新体系我们以校名“罗星”蕴涵的星罗棋布、满天星辰的美好景象为理念起点,将“星”作为重要意象渗透在学校的精神文化、目标体系及课程构架中,建设闪亮的五星校本课程,共同组成“五育融合”视域下校本化课程建设的“罗星体系”(见右图),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满足学生未来生活所需关键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璀璨的未来之星。随着研究的持续推进与实践的逐步深化,我们发现,原有的五星课程还是相对割裂,“五育并举”后如何实现“五育融合”?学

4、校从课程层面开始关注“五育融合”,并与践行“双新”的要求进行整合,基于不同学习主题与领域,探索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结点与融合点,创设同主题、跨领域的融合课程,完善“五育融合的课程新体系。1.多学科综合活动项目设计 我校在学科之间积极推进项目化学习,如“星辰媒介素养提升计划”,课程目标分级进阶六年级注重主持演讲,七年级注重拍摄、采访、后期制作,八年级注重综合应用,以活动采访、微视频的制作为任务驱动,活动主题非常广泛。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真实体会到唯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成就优秀的作品。2.跨学科学习主题设计 我们打破学科边界,运用学科间的内在融合解决真实的问题。如课例“完美的六边形”,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5、为何大自然钟爱六边形?第一课时,了解六边形的数学性质,第二课时,实验器材的制作和探究实验。第三课时,分享交流优化实验情况。课后拓展项目为水车,通过资料查询,引导探究如何使水车转速大、稳定性更强?就这样,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全 域性校本精品课程设计 我 校 从“五育融合”的视角深化校本特色课程的建本刊专稿“五星(STARS)”校本课程体系图162024/12 现代教学 设。如“罗星篆刻”课程经历了十四年的探索,发展到今天的 3.0 版,课程教学的实施与“五育融合”的理念浑然一体。以篆润德、以篆启智、以篆强体、以篆塑美、以篆践劳,通过课程融通、文化融合,寻找篆刻课程与五育

6、的契合点,帮助学生在方寸古韵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积蓄成长的力量。(二)打造五育融合的课堂新样态我校以区、校两级种子教师为领衔,从“设计、实施、评价”三个方面去定义“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新样态。1.基于单元教学设计,明确“五育融合”的教学点在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分析统整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单元主题、设定单元目标,挖掘五育元素使其与核心素养对接;以学科知识技能为载体,融合学生生活经验,整合融通教学内容,明确学科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从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学生日常生活及其与学科知识的关联、学科史、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等方面挖掘“五育融合”教学点,实现德智体美劳元素与学科价值的深度融合与和谐共生。2.以学生为中心

7、,创设“五育融合”的学习活动在明确“五育融合”教学点的基础上,我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有效地将五育要素融合,以核心问题为引导,将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组成先后有序、相互关联、具有融合特质的系列学习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实现深度学习,以“五育融合”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以融通为标准,探索“五育融合”的过程评价我校将“五育融合”的评价导向贯穿于课堂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学生活动等各个方面的观察要点中,促进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鉴于仅靠某一节课不可能实现“五育融合”的贯彻落实,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的基础上,我们一以贯之地将“五育融合”的理念落实到不同类型、

8、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灵活安排整体的教学活动以实现其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三)增强“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的育人新能力我校加强了对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要求: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能具吸引学生的力量,从“教书育人”转向“以人育人”,推动教师树立“融合育人”的教学生态观。1.提升“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我校引导教师上接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方案以及课程标准要求,下连教学评价的相关标准,将“五育”恰当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例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整合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从单向度的价值向全人的价值转变;对教材文本分析要以课程内容为教育教学起点,准确寻找五育的元素,加强

9、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沟通与交流,设计“五育融合”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要从单一的方法向系统的关联转变;在教学情境、学习活动、问题链等方面以融合的视角统整设计。2.提升“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的评价能力我校通过说课反思等方式进行对教师的检验考评。如教学设计中“五育融合”教学点是如何体现的;围绕“五育融合”教学点设计了哪些学习活动实现育人目标;对“五育融合”的教学点进行了怎样的评价等,帮助教师以“五育融合”的视角去评价学生。3.优化“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的推进体系我校确立组织领导,成立“五育融合”研究小组、推进小组、行动小组;重塑年级组形态,将同一年级不同学科教师适切组合,将包含不同学科党员教师

10、的二级支部建在年级组上;组建“班研”共同体,推动同一班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常态化班研;成立跨学科工作室,从“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行为”两个向度展开教学研究。“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是一项系统而持续的工程,需要紧密有序地进行。我们的探索还在路上。学校还要进一步从“五育融合”的视角优化课程体系;学科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研机制,使“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常态化进行;教师还需要在尊重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同时,更多关注多学科综合项目、跨学科主题项目的设计,强化领域间的融合;家校社还要进一步拓展互动的内涵和形式,通过优质资源的深度整合强化家庭、社会对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以期获得“五育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大合力。参考文献:1 李政涛.“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 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0(Z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EB/OL.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