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声声慢》导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55587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声声慢》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声声慢》导学案教师版 《声声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2。 通过揣摩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品味诗词艺术特色。 3、积累古诗常见意象,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课前预习案 一、课文助读 1、词人介绍及词作背景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李清照自幼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元丰宰相王圭的长女,也有出众的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便嫁给了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婚后,两人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俩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缔结了一段令当代和后世不胜艳羡的“夫妇擅朋友之胜"的理想姻缘。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之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声声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2、诗歌常见意象积累 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请结合下列诗句,探究意象的内涵。 (1)有关酒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雁”意象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意象的句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征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有关“梧桐”意象的诗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相见欢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之物 二、预习自测: 1、这首词的词眼是 愁 。默写出词眼所在的句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还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找出来,并加以赏析。(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赏析) ①艺术手法:三句十四叠字,巧妙发挥了双声叠韵的作用,既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又形象地丰富了内容,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从内容上来看,实分三层,由浅入深,文情并茂. “寻寻觅觅”,这是她的动作,她在寻找什么?心中若有所失,想要抓住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只是空虚,感到“冷冷清清”,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文情并茂地描写了女主人公凄苦无言的凄凉心情。同时奠定了全词哀怨凄凉的感情基调。 3、整首词除了运用直接抒情外,更多的是在间接抒情,通过一些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 细雨、 课堂检测案 一、基础题(共16分,第1—4题每小题各3分)   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答案:1.B 2。D(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D(次第:光景,情形) 4。B(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 2、阅读《永遇乐》,试分析词的思想感情: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1,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2.来相召、香车宝马3,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4,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5。铺翠冠儿,捻金雪柳6,簇带争济楚7。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⑴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⑵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⑶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⑷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⑸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⑹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参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⑺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楚:美好、端整、漂亮。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1、这首词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①对比手法:今昔对比,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对比.他人与我对比乐与悲对比:“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在今年的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在对比中含有反衬,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鲜明地突现了。 ②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写的都是乐景,但表达的是哀情。 课后检测案 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点 绛 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本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描绘的是她早年的生活,试分析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案:词中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通过神态描写展现了少女的娇媚风姿,三、四句写出了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心理。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 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每问1分,共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我同意这种看法。(1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1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