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word)论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办学质量论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办学质量【内容提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教师受党和国家的委托,为民族的振兴培养人才.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取决于教师工作的效果,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效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业结构合理、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主要措施。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当前教师队
2、伍的主要矛盾是质量问题。当前教师质量不能满足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强化师资队伍、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是每一所学校的基本立足点。对于新建西山镇中心小学来说,我一直认为就是: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矛盾是质量问题。对于这种乡镇小学来说,也存在着严重的师资与教学不平衡的现象。就以上问题,本文分别围绕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师继续教育等问题浅谈如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关 键 词 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办学质量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
3、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教师受党和国家的委托,为民族的振兴培养人才.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取决于教师工作的效果,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效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业结构合理、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主要措施。当前教师质量不能满足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强化师资队伍、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是每一所学校的基本立足点。对于新建西山镇中心小学来说,我一直认为就是:教师队伍的素质
4、关系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矛盾是质量问题。对于这种乡镇小学来说,也存在着严重的师资与教学不平衡的现象。一、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1.城市教师富余,农村教师不足.根据省定师生比例,就新建县而言,全县超编教师就有500余名,这些超编教师绝大部分是城市教师.而农村地区,由于区域辽阔,人口分散,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经济条件,教师不愿意在农村工作,由于前几年是初中学龄高峰,大部分乡村中学教师也普遍不够,教师跨年级、多学科代课兼职现象十分严重。2。中小教师富余,村小教师不足。由于中小近年来连续扩大办学规模,几乎所有的
5、农村学校都显示出师资的不足。虽然近几年有的学校采取了择优录用毕业生和选拔农村教师等办法来补充教师,但由于多数高中都要自己负担新增人员的福利,导致招录人数太少而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仅以西山镇西山中学为例,今年就缺少专任教师近10名,而小学由于生源的萎缩,教师呈富余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新建县西山镇小学去年富余教师近5名,今年上升到6名.3.缺少必要交流,学科结构失衡。由于高考、中考科目设置以及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中学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教师偏多,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计算机、艺术教师较缺乏,适应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就更是凤毛麟角;小学则语文、数学教师偏多,品德与
6、社会、艺术、计算机、实践活动的教师严重缺乏。西山镇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级14个,而无专任体育教师,计算机教师仅有1名,更不用谈音美了。这些缺乏教师的课程,主要由“主科教师兼任,严重存在教师专业不对口和学科不配套问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流失严重与流动不畅并存1.大量的骨干教师外流。由于我镇经济欠发达,教师工资水平与外地差距巨大,仅一河之隔的丰城地区,教师工资就比西山高出100元左右,因而骨干教师流失十分严重。据笔者了解,西山镇先后有大量骨干教师调出本镇到县城、市区或发达地区就聘,仅小学学科带头人,全市就有50以上流失。2.农村教师流失严重。近年来,各市县(区)虽然都
7、基本实行了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但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力十分有限,造成中小学教师工资和一些福利待遇和城市教师之间的差异很大,如农村教师几乎没有课时津贴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思想稳定,造成教师的大批调出或离岗,就新建县西山中心小学而言近几年就有5名骨干教师调入县城学校,从而导致农村教育质量大幅度滑坡。3.所欠缺师资补充难.由于财力的影响,许多地方采取抬高教师录用“门槛,甚至采取“闭门拒进”等办法人为堵塞教师纳新渠道,造成了中小学师资只出不进的不良局面,师资补充工作相当艰难.尤其是农村学校,再叠加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不少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即使艰难地
8、进入教育系统也不愿到农村学校工作,使学校想用人也用不上,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和校内专任教师的严重缺泛.4。教师的调配比较难。由于历史体制的原因,人事仍然沿用乡管体制的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很难统一调配教师,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教师管理难度很大1。少部分教师工作不安心,敬业意识差。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和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一些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倾斜,工作不安心,敬业意识差,师德师风滑坡,给教育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也严重危害着教育形象,影响着事业发展.2.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杂费、书费全免,政府的投入又严重不足,许多学校的经常性办学开支已难以
9、应付,更无力发放教师课时津贴、政策性补贴和业务奖励,工资也是由银行直接拨付到个人帐户上,学校根本没办法奖优罚劣,教师聘任制也只流于形式,教师积极性无法调动。3。缺乏科学的教师考核机制。绝大多数学校目前只是简单地拿分数对教师进行评价,导致教育“分数主义”猖獗,学生的心理和道德教育落空,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严重背离教育本质,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1。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原因,现有中小学教师中30%以上已接近或进入老龄化,其中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开始从事教学工作的,由于没有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这些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教育内容更新的需要。2.民转公
10、教师比例较大.他们大多是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的民办教师,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严重欠缺,即便后来绝大多数经过教师专业合格证考试,学历进修或岗位培训,但整体素质仍然不高。3。拔高使用或转岗教师多.为了消化富余教师和弥补师资缺乏,现有不少高中、初中教师是从初中、小学教师中拔高使用的,有的甚至是小学离岗人员借用到中学,西山镇中学至今还有3、4名小学职称的教师;还有一些学科(如英语)是由其他学科教师“转行来的,缺乏相应的学科专业训练或学历。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严重影响着教育质量.4。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由于目前高考和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多数只看重知识的灌输,和学生一道拼命追求分数,减弱
11、了教和学方法的研究,严重阻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师资继续教育困难1。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工作,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中小学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必须接受和参与不间断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但目前教师的继续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在经济上,一方面因地方政府没有按政策(职工工资总数的1。5%)落实兑现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影响了师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因学校和教师个人无能力承担太多的培训经费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据笔者了解,目前培训经费主要是教师本人负担,教师为了职评,不得不参加有些权力部门举办的名目繁多的非业务性培训,加上职评费用,教师负担的“培训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对于本身工资待遇不高的中小学教
12、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来说真是不堪重负,最终挫伤了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有不少教师对一些强行交费的培训表现出逆反心理,拒绝学习培训,即使勉强参加培训后又中途开溜.2.在培训效果上,有些部门搞培训的出发点严重扭曲,只图部门利益,不顾实际需要,不讲培训效果,严重挫伤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如教师对“WTO培训”、“师德师风”教育等流于形式十分不满,对教育部门搞的信息技术培训人事部门不认帐而不得不再次参加培训十分愤慨,对新课程及相关的业务培训则十分欢迎。3。在部分教师思想观念上,不求上进,凭经验吃饭,不参加培训;有的教师虽然参加了培训,但仅着眼于学历的提高,而不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哪少花钱又省事就报哪门
13、学科,其结果造成了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如中学许多不会教学的教师都有政治学科的文凭,而实际能教好政治的却很少。二、教师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造成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这些诸多问题,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的必然性。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一些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和关键时期等。关键人物的影响关键人物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早期尤其重要。笔者作为教师在最初教学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某一位教师作为认同的对象和教学行为的基本参照。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造和更新,中间还可能以新的关键人物代替原来的认同对象,并最终摆脱关键人物的模型形成独特的专
14、业结构,而目前一些学校所缺的就是这些关键人物,如新建县西山镇小学到目前只各有一名西山镇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关键事件的影响关键事件是指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围绕该事件做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做出选择.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既有突变过程,也有渐变过程。在教师经历的突变发展过程中,关键事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渐进过程中,也有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的某些经历或情境。实施研究型的教学,执行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领域最关键的事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老师的发展方向.关键时期的影响关键时期是指关键事件发生的敏感期.教师的内在专业结
15、构多在这一时期发生突变,也是教师的快速成长期.关键时期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重大的社会事件所引发的“外在”关键时期,如教育制度或政策的调整、新课程的推行、区域或学校的重大教育改革等引发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做出某种改变原来专业结构的决定。另一类是“内在”关键时期,即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自然演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时期。如在教师的实习期、初任期等,教师都要就以后的专业发展做出某种选择和决策。“内在”关键时期都是在教师工作的常态情况下发生的。关键时期,往往给教师发展布下许多契机,并构成教师成长的转折点。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点之外,体制的、经费的、环境的等也都是制约教师发展的因素。三、解决制约教师
16、队伍建设的问题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途径以上这些问题无不昭示着对教师队伍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强化师德修养,加强师德教育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纲,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的思想要深入人心。要将师德目标考核纳入学校工作考核的范围。大多数教师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热情,思维较成熟,情感能适应。他们大都处在成年时期但他们的文化基础却参差不齐,其世界观、人生观或多或少的带有消极的东西。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和基层学校都应该
17、在培训中重视和加强对学员和教师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重视和加强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把人文道德素质教育当作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内容。所以,为了培养高素质教师,以德治校,增强职业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刻不容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1。积极鼓励大中城市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以起到示范作用.2。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地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3。在农村边远地区师资紧缺的学校设置一定数量的岗位,公开招聘和鼓励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4.积极鼓励并且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5。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
18、手段把优秀教师示范课的课件送到农村学校。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教师评价方法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催化剂作用。因而,改进和完善教师评价方法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评价观.2.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方法。教师评价方法和技术是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师评价工作的关键条件之一。在教师评价实践活动中,要认识到不能片面地强调一种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都有其使用的范围,不应对每种方法都求全责备。而应将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传统评价与现代评价相结合
19、,不断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法、技术体系,并根据不同的评价实践选用不同的方法.3.重视教师评价方法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要想实现教师评价的科学化,理论准备是先决条件。在教师评价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思想观念认识问题和操作技术上的问题,多数是缺乏理论武装造成的。因此,要下大力气,重视理论学习,把教师评价理论的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只有从理论上正确认识教师评价的性质、目的、依据、过程,科学地设计出评价方案和方法,教师评价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才能实现教师评价方法的科学化.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1.从源头上拓宽教师入口渠道
20、.依法严格按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公开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招收优秀的中师毕业生(含五年一贯制的高师生)到农村小学任教,不断为农村小学增加新鲜血液.2.逐步淘汰现有不称职教师。对年龄较大且体力、精力、能力都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老教师,可以采用内退、提前退休等方式逐步加以消化,腾出岗位,让优秀的年轻人进入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内部的血液循环。3.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教师,可以合理交流,实行轮岗.通过这种形式,保证各类学校都有一定数量不同年龄结构的、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运行机制。4.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进一步加
21、大对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环境,缩小各级各类学校的差距,使农村教师英雄有用武之地,他们的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的体现。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助标准,增加福利待遇,缩小他们与城镇学校教师之间待遇的差距,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构建“研究型”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1。建立研究型的机制。“研究型教师队伍构建既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又是中心,在工作中,通过建立制度与机制保障工作正常与稳定的开展。2.构建“研究型”的平台。学校“研究型教师队伍构建的基础,就是把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加以提炼,形成个固定的课题加以思考。人
22、人-个课题是通过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一个实践研究与岗位练兵的平台,从实践研究中得到对问题的认识,深化认识,发展认识,最终形成理性的经验或观点,指导未来的教育工作,同时通过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养成勤思考,勤观察、勤分析、勤比较、勤总结等习惯,增强研究的能力。3。开展研究型的教学.对教师而言,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教师不是要在研究中获得“那是什么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获得“如何做的实践能力.研究的终结成果不是成果的学术化,而是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教师研究的主题要来自于学校、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带着研究的眼光看待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自己的研究,研究
23、自己,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能以研究的状态做好各项工作.4.提倡研究型的学习。研究型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应该体现在学习的方方面面。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勇敢质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去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积极引导学生接近生活,关注周围的现实世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学习技能、陶冶情操的过程中获得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研究的眼光,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5。构建研究型的课程。研究型学校的创建是以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核心的。我们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根据
24、现代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突出儿童特点,提出生活化、综合化的研究型课程设置思路,以品德与身心、学科基础、综合主题、情趣爱好为主线,构建综合设置、灵活安排的网状课程体系,将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三种课程形态有机整合在一起,融入在日常的课堂之中。6.营造研究型的环境.改善学校内部的可控性资源,一切设施和活动形式都要为师生进行研究型的教与学提供空间保障,从空间和时间上营造研究型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在充满自主性与创造性的空间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促进教师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总而言之,只要找到了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才能促进学校和谐、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王承绪、顾明远主编,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何五婴主编,行为组织学(教育)学习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3、杨颖秀主编,教育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5、孙成志主编,组织行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6、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7、萧鸣政主编,人力资源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8、王显才主编,教育评估与督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