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术基本功练习教案
旺苍县 农建乡中心小学校 杨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简单的动作组合,了解学生学习武术的意义及健身、健心的功能。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相关法制教育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身体的柔韧、灵敏、协调和平衡等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
2、课中结合相关法律,理解法律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自学、自练和自评的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增强学习武术的信心。
2、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依法行事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步型以及马步冲拳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1、虚步要挺胸塌腰,虚实分明。歇步要两腿靠拢贴紧。 马步冲拳时拧腰顺肩、动作的协调、连贯发力。
2、小学生对法律的认知。
三、教学方法:
本次课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为目标。内容采用:武术基本功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穿武术服登场,吸引学生的眼球,采用“抱拳礼”和武术谚语“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的“功”就是本节课所学内容武术基本功,来增加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正面、侧面)、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语言法、分解-整体教学法、学生重复练习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以及游戏等方法,了解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法律讲解环节,以此来让学生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教学过程:
课的内容
武术基本功
课的顺序
时间分配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指导与练习法
次数
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
2′
3
27′
4′
2′
课堂常规:
1、 体师生问好;2、教师宣布本次课教学目标;教师介绍本次课活动内容。
趣味游戏:模仿做头部、上肢、下肢、各部位的简单组合动作
专门性准备活动
(头到脚各种运动)
武术(基本手型、基本功)
1、基本手型拳、掌、钩:拳——四每时并拢握拳,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拳面平行,四指不能突出拳面。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钩——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2、基本功:a.正压腿、侧压腿借助肋木或一高台进行;b。正踢腿、侧踢腿时腰要挺胸立腰,要有爆发力。C。基本动作:冲拳、推掌、弹踢、蹬腿、摆掌、撩掌、弓步、马步、仆步。
● 渗透法制教育
本次课主要从内容上渗透法制教育。当这堂课到结束时,进行师生互动。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相关法制教育知识提醒学生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切入法制教育。
放松整理活动:1、模仿小鱼游、大雁飞的自创练习
2、韵律活动与舞蹈(身体动作组合练习)
小结、点评。
×1
×1
×1
×4
×4
×4
1′30″
3′30″
20′~25′
5′
一、1.组织队形:散点
2.要求:教师启发诱导、激发学习欲望。
二、1、练习队形:散点。
2、教与学法:教师即兴创编,学生即兴模仿练习。
3、要求:活泼、生动、模仿、逼真。
三、1.练习队形:散点。
1、 教与学法:教师发出口令,学生练习
要求:活泼、生动、流畅。
四、1、练习队形:散点如下图。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进行练习
3、要求:学生认真练习、动脑动手认真练习。活泼、欢快地进行。
°°°°°°°°
°°°°°°°°学生
°°°°°°°°
°°°°°°°°
▽教师
要求:安静、认真听老师讲解。
教师: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我们为什么要花大工夫去学习武术操呢?
学生:……
教师:就学生掌握情况简要点评,加以引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要保护未成年人享有身心健康的权利,即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也作了相关规定。
基于此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行文,要求全国中小学深入、持久地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就是其内容之一。
从法律的角度讲,我们学习武术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用来打架斗殴,扰乱社会秩序,导致违法犯罪。习武之人特别讲求武德,他们更会自觉的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们学习的这套操就特别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极强的健身价值,能很好的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其意志力,避免青少年犯罪,同时还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我们学习这套操是国家政策和法律的需要,更是我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好它,自觉地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
五、1、练习队形:散点。
2、教与学法:通过教师启发,让学生自主模仿小鱼游、大雁飞等动作,进行放松性的自创练习。
3、要求:轻松欢快,舒展协调。
六、学生自评、点评,教师小结归纳,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场地与
器 材
全课密度
基本部分密度
45%
40%
展开阅读全文